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惠及边境团场职工
- 格式:pdf
- 大小:358.22 KB
- 文档页数:1
新疆兵团第九师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赵文;王刚【摘要】文章以边境地区新疆兵团第九师为例,分析其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的优势和解决其市场意识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采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合理规划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利用好"一路一带"国家战略部署和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外向型农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水平等对策措施.【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7(048)012【总页数】1页(P110)【关键词】第九师;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作者】赵文;王刚【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塔城 834700;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13新疆兵团第九师师部驻额敏县城,所辖11个团场分布于塔城地区一市三县境内,全师总人口7.4万人,流动人口近3万余人,土地总面积4900平方公里。
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500多公里。
新疆兵团第九师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口岸,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可行性条件。
新疆兵团第九师党委制定了明确了发展思路,确定了以巴克图工业园区为桥头堡,162、163、164团重点,依托第九师以及塔城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把巴克图工业园区建成独特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出口基地。
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作为重点工作推动。
2015年,全师实现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其中实现出口0.96亿美元;实现进口0.04亿美元。
1.1 新疆兵团第九师农产品基地建设现状新疆兵团第九师果蔬出口基地在2014年初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目前,第九师共有外贸企业40余家,师党委确定了塔城永利、新疆冠凌、塔城华瑞为第九师第一批果蔬出口龙头企业;各类出口果蔬温室大棚1万余座,累计备案出口基地共11.2万亩。
1.2 新疆兵团第九师外向型农业合作模式现状新疆兵团第九师外向型农业的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外贸企业+团场销售公司+职工的模式来开展。
水利部关于做好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2.04.02•【文号】水振兴〔2022〕157号•【施行日期】2022.04.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移民与对口扶贫正文水利部关于做好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的通知水振兴〔2022〕157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现就做好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发展,对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部署了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
这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政策倾斜支持,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举措,坚决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持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水利管理服务能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强化政策支撑,加大投资倾斜力度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协调和政策衔接,充分利用国家在投资、财政、金融、土地、产业、价格、生态补偿、帮扶等方面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水利改革发展。
“三支一扶”全真模拟(A)第一部分客观题(共60分)-、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它的代号选出来填涂在答题卡±o 每小题1分,共60分)1.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
A创新、高速、稳定、开放、协调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C稳定、高速、绿色、开放、协调D稳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2023年1月1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一一()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启航,它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A深海一号B蛟龙号C海斗一号D潜龙三号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A实事求是B统一一战线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5.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
A提高居民收入B增强国力C发展经济D从严治党7.()的发表,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
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C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格上下波动C价格就是价值D无必然联系11.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叫()。
兵团减轻职工负担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兵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担负着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在新时期新阶段要发挥好“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的新要求,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就必须坚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要求兵团要切实深化团场税费改革,减轻职工负担。
2006年年初,兵团党委决定,将团场职工负担总体降低10%,减轻团场职工负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兵团党委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团场的战略部署做出的关系兵团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为完成减负任务,兵团建立了分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师把减负工作与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挂钩,与团连干部的年薪挂钩,与评选各类先进挂钩,确保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一、减负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一)免征农业税,职工负担大幅度减轻。
团场税费改革尤其是免征农业税改革的成效在减轻职工负担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据兵团统计局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兵团团场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团场农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723元增加到2005年的4105元,年均增长8.6%;2006年农牧团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4560元,增长10%以上,团场承包职工除自身受益的“五项统筹”费用外,平均每亩土地承包费由2005年的210元降至188元,平均每亩减少22元,完成了兵团年初确定的总体减负10%的目标。
(二)认真执行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突出。
各项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效应:一是直接增加了职工收入。
二是调动了职工种粮积极性。
免征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的组合出台,使职工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农业增产。
(三)狠抓落实,全面执行减轻职工负担的各项制度。
一是全面推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
二是积极落实团场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
各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同时,对团场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书本费、免杂费和给予寄宿学生补贴,规范了收费行为,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
浅谈团场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摘要】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兵团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提出了兵团小城镇发展成果历程、兵团小城镇建设规划和管理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快速发展兵团城镇化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农牧团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既有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共性,又有兵团自身特点,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百年大业。
【关键字】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牧团场的连队和附近地方乡村,处于城乡结合部。
既是城市带动农牧团场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和兵地共同繁荣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兵团多数农牧团场小城镇随兵团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目前不设镇政府的自然小城镇,发展农牧团场小城镇、建设农牧团场小城镇,促进农牧团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加速农牧团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具有现实的历史的战略意义,所以,加强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发展状况及特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特殊组织,至今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是一支保卫边疆、建设新疆的重要力量。
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大部分都是兵团成立后随着垦荒建设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被职工群众称为“团部”或“场部”,直到90年代初期才被当地人民政府确定为不设镇政府的自然小城镇。
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的历史短暂,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特别在“文革”时期,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农牧团场工农业处于停滞状态,刚刚形成的“自由市场”被砍掉,农牧团场团部(场部)冷冷清清,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农业部文件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农垦发[2008]3号农业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加强农垦国有农场农业职工负担管理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主管部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局:进一步加强国有农场农业职工(以下简称农工)的负担管理,建立减轻农工负担的长效机制,对于深化国有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调动农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维护垦区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6]25号)精神,现就加强农垦国有农场农工负担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面向农工的各种收费(一)规范土地承包收费。
国有农场依法向农工收取的土地承包费,必须实行总量控制、定项限额、定向使用、财务- 1 -公开、审计监督的管理办法。
具体的收费项目及收取标准,由各省(区、市)农垦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报农业部备案。
各省(区、市)农垦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办发[2006]25号文件要求,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将农工负担减下来。
以垦区为单位,土地承包收费应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随着各项配套改革的逐步深化而下降。
国有农场因物价指数变动、国家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需要调整土地承包收费项目和标准,调整方案必须经农场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省(区、市)农垦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面向农工收取的社会保险费、农场管理费和社政公共费等三类费用,可以在土地承包费中分摊。
根据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务院侨办《关于农垦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15号)精神,农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企业负担部分可以与土地挂钩,按照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从土地承包费中提取;个人负担部分,由农工交纳,不计入承包费。
国有农场从事非农行业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由其所在企业和职工承担,国有农场不得将非农企业和个人应交缴的社会保险费通过提高土地承包费的方式转由农工承担。
兵团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提要]兵团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本文分析兵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兵团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兵团经济;对策本文为2010年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研究”(RWSK10-Y65)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兵团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收录日期:2011年12月8日一、引言兵团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兵团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承担特殊历史任务的独特社会组织,形成了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型体制。
现行的兵团体制曾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现实要求,使得兵团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不同的影响。
随着中国新疆战略的凸显以及兵团地位和作用的逐步强化,特别是党中央对兵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兵团屯垦戍边能力都亟待迅速增强,而屯垦戍边能力的增强主要靠兵团经济进一步发展来实现。
因此,无论是从兵团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党中央对兵团工作的新要求看,对兵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对促进兵团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兵团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金融危机影响相互交织,使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更加凸显,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大。
我们知道,兵团的体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兵团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很多东西在全国找不到,没有先例,只有靠自己摸索。
一是特殊体制的制约,即如何解决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二是资源的制约。
我们兵团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但土地资源等不能说非常丰富,只能说基本还可以,资源使用效率较低,且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三是投入的制约。
兵团没有财政,要干什么事,大的投入或持续投入受到限制,我们没有发行政府债券或全国基金的条件,因为特殊体制审批十分困难;四是人才的制约。
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问题浅析内容摘要:兵团团场建设在屯垦戍边伟大事业中,肩负着“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直接影响着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
但是,由于兵团团场分布地域的特殊性,有很多因素制约了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本文侧重从生态环境、路径思想、人力资源、历史负担、城镇布局等五个方面,探讨确保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途径:一是断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和分配制度,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
二是加大团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改善团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调整优化团场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团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繁荣团场经济,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安居环境。
关键词团场经济发展长治久安问题兵团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渔服务业并举、工交建商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的特殊组织,发挥着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兵团团场肩负着“屯垦戍边”的特殊历史使命,是兵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支撑点,她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
今年,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解决制约新疆发展和稳定的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问题,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央支持兵团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新形势下兵团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新形势下,研讨兵团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科学途径,是新世纪面临的战略课题。
一、兵团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影响因素分析兵团自成立以来,担负着“屯垦戍边”的特殊历史使命,兵团团场的建立大多出于当时维稳戍边的政治目的和屯垦戍边布防的需要,大多数团场气候条件恶劣,土壤、水资源条件较差,人烟稀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处于劣势。
边境新型团场建设的调研报告1.引言2008年7月19日,我们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6人,来到农十师181、186、187等团场,开展为期7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调查的日子里,我们在获得相关数据的同时也对这一边境团场有了深刻认识。
这是我们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团场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团场建设问题。
1.1 调查背景建设新型团场是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背景提出的。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的重大课题。
新型团场建设是依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正2006)1号)的精神,结合兵团实际情况提出的。
兵团提出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这20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高度概括了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其中,“经济发展”是其物质条件、“生活富裕”是其具体落实、“场风文明”是其思想基础、“环境良好”是其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其体制保障。
这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构成“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概念的科学内涵,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作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边境团场,他的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的。
如今他的发展模式、生产生活条件到底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组前往了农十师,对186、181、187团进行了调查。
其中,186团位于阿勒泰地区老吉木乃,东与吉木乃县相邻,西南以乌勒昆乌拉斯图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而位于此处的吉木乃口岸,便是186团多外开放的窗口。
但是,186团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属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寒冷地区,气候恶劣,可耕地少,种植成本较高,用水困难。
利用口岸,发展经济,是186团的重要发展手段。
由于地处边境一线,北临竭里格库木沙漠,目前还未通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