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干货之营改增后的建筑企业二种租赁设备方式的税务处理及节税的合同签订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营改增”后签工程合同注意事项2024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政策,将原来应由营业税纳税的行业改为纳增值税。
对于工程类合同,营改增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在签订工程合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需要明确合同的纳税主体。
在营改增政策之前,工程类合同一般由施工单位纳税。
但是在营改增政策下,纳税主体可能会发生变化。
根据营改增政策,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技术、设计、勘察等单位将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纳税主体,确定责任和义务。
其次,需要了解增值税计税方式的变化。
在营改增政策下,增值税的计税方式采用了增值额抵减税额的方法。
具体来说,对于带有增值税的工程款项,财政部门将允许抵扣建设单位提供的费用凭证中含有的增值税金额。
因此,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与建设单位协商明确,确保建设单位能够提供费用凭证,以便施工单位能够获得增值税的抵扣。
再次,需要留意发票的要求。
在营改增政策下,纳税人进行增值税税前扣除时,必须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凭证。
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双方应约定发票的种类和数量,并明确由谁来负责开票。
另外,建设单位还需留意施工单位是否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条件,避免发生发票开具问题导致费用无法享受减税优惠。
最后,需要注意合同的税务风险。
在营改增政策下,涉及增值税的工程合同会有一定的税务风险。
例如,因为合同金额的减少,企业可能会面临减税额的减少,从而导致税负增加。
此外,电力、有色金属、建筑、房地产等行业还会面临转型期的税负调整问题。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风险承担责任。
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签订补偿协议,确保双方能够公平分享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税务风险。
总之,在“营改增”后签订工程合同时,需要注意合同纳税主体的变化,了解增值税计税方式的变化,留意发票的要求,并注意合同的税务风险。
只有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政策,各方才能够在签订工程合同时确保自身的权益。
营改增后房屋出租如何征税营改增指的是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一项措施。
在房屋出租方面,营改增对征税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从征税对象、计税方式、税率和纳税申报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征税对象:房屋出租方为增值税纳税人,将缴纳增值税。
在营改增之前,房屋出租归纳税人纳税,征收的是营业税。
而在营改增之后,房屋出租方转为纳税人,需要缴纳增值税。
房屋出租方成为增值税纳税人后,享受相应的税收政策和纳税优惠。
二、计税方式: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即应税销售额减去适用税率后的金额为纳税基数。
增值税的计税方式主要有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种。
对于房屋出租方来说,一般采用一般计税方法。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增值税纳税=应税销售额×税率-抵扣税额其中,应税销售额指房屋出租的租金总额,税率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为3%、6%、11%等),抵扣税额即可抵扣的费用(如房屋租赁相关的税务、费用等)。
三、税率:房屋出租一般适用低税率,但具体税率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增值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商品有所不同,房屋出租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一般适用较低的税率。
营改增之后,房屋出租按照不同的情况可以适用3%、6%、11%等税率。
具体税率根据当地税务部门的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个人出租住房一般适用3%的税率,企业出租房屋一般适用6%的税率。
四、纳税申报:房屋出租方需要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纳税申报。
房屋出租方作为增值税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纳税申报。
通常情况下,增值税申报期限为每月的15日,即每月15号前需要向税务部门提供纳税申报表和相关纳税凭证。
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出租方在纳税申报时需要保留相关的租赁合同、发票等证明文件,以备税务部门查验。
总结起来,营改增后房屋出租的征税主要是房屋出租方作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缴纳的纳税金额。
具体纳税金额是根据应税销售额和税率相乘减去抵扣税额得出。
房屋出租的税率一般为3%、6%等低税率,具体税率根据当地税务部门的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而定。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对外签订合同财税风险辨析及对策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时面临着许多财税风险。
本文将从“营改增”政策的影响、对外签订合同财税风险的辨析以及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营改增”政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1.1 从增值税到营业税“营改增”政策是指将建筑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从增值税改为营业税。
从增值税到营业税的转变,意味着建筑施工企业在纳税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了解营业税的税率、征收范围等具体规定,制定相应的财税策略。
1.2 纳税方式的变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方式将发生变化。
企业需要熟悉新的纳税规定,确保纳税合规。
1.3 价税分离2.1 合同标的变更“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原本签订的增值税合同需要进行调整,涉及合同标的变更,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税负压力增加由于纳税方式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压力有可能增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2.3 税收优惠政策变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带来不确定性。
2.4 税务审查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可能面临来自税务部门的审查风险,需要提前谨慎合规。
2.5 其他财税风险除了上述风险外,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时还可能存在其他的财税风险,例如合同纠纷、税收监管等问题。
3.1 及时调整合同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原有的增值税合同,符合营业税的规定,降低合同变更带来的风险。
3.2 增加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税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3 加强内部财税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内部财税管理,确保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时能够实现纳税合规。
3.4 寻求专业税务咨询在对外签订合同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寻求专业税务咨询,了解“营改增”政策的具体规定,避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财税风险。
3.5 与供应商、客户协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客户进行有效的协商,确保双方在纳税方面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减少财税风险的产生。
全面营改增后的建筑劳务公司“清包工”合同的节税技巧“清包工”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
针对“清包工”建筑劳务问题,建筑劳务公司应如何与总承包方和建筑民工人员签订合同,才能实现节税效果呢?分析如下。
(一)建筑业“清包工”适用的税收法律依据分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七)项第1款规定:“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在该文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字“可以”,即建筑劳务公司在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上,在2016年5月1日后,既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也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方法。
如果建筑劳务公司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则该项目本身所发生的成本中的增值税进项税不可以抵扣;如果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则该项目本身所发生的成本中的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
(二)建筑劳务公司增值税计税方式的选择分析建筑劳务公司选择按一般计税方式计税,还是选择按简易办法计税的关键在于税负的临界点的计算。
按照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建筑劳务服务的适用税率是11%,而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税率是3%。
据此,我们可以大概计算出增值税计税方法选择的临界点。
假设整个“清包工”合同种约定的工程价税合计为X,则分包方的增值税计算方法选择分析如下:1、一般计税方式下的应缴增值税为:建筑劳务公司应缴增值税=X×11%÷(1+11%)-建筑劳务公司采购辅料的进项税额=9.91%×X-建筑劳务公司采购辅料的进项税额2、简易办法下的应缴增值税为:建筑劳务公司应缴增值税=X×3%÷(1+3%)=2.91%×X3、两种方法下税负相同的临界点:9.91%×X-建筑劳务公司采购辅料的进项税额=2.91%×X推导出:建筑劳务公司自己采购辅料的进项税额=7%×X4、由于一般情况下,建筑劳务公司自己采购辅料(简称采购物资)的适用税率一般均是17%,于是,推导出临界点:建筑劳务公司自己采购辅料物质的进项税额=建筑劳务公司自己采购辅料物质价税合计×17%÷(1+17%)=7%×X5、由此计算出临界点:建筑劳务公司自己采购辅料物资价税合计=48.18%×X6、结论清包工模式下,选择按一般计税方法或者简易计税方法的临界点参考值是:建筑劳务公司采购辅料物资价税合计=48.18%ד清包工”合同种约定的工程价税合计。
营改增后,租赁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合同签订技巧(二)(三)房产税的税收风险及控制1.税收风险的表现形式。
第一,出租人一次性收取承租人的跨年度租金的房产税税收风险主要体现在:预收的房租进行分期申报缴纳房产税,将受到税务机关的稽查而面临补税、滞纳金和罚款的税收处罚的风险。
第二,在出租房产计算房产税时,其计税依据没有将租金中含的增值税扣除,从而多缴纳了房产税。
2.税收风险控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财税[20________]43号)第二条规定:“房产出租的,计征房产税的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税。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第七条规定:“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
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________3]89号)第二条第(三)项规定:“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
”基于以上政策规定,出租人一次性收取承租人跨年度的租金,房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为收到款项的当天,计税依据应为全部房租收入(含预收),即预收的房租,不可分期申报缴纳房产税。
同时,按从租计征房产税时,必须将出租房产租金中的增值税进行扣除。
承租人代出租人缴纳税费的涉税风险及控制(一)税收风险当前,有不少出租人在出租各种设备和厂房时,往往不承担与租赁有关的税费。
为了更好地进行账务处理,承租人一般会到税务部门去代开发票。
到税务局代开租赁发票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即企业代替出租人扣缴的租赁业增值税及其他税费不可以在税前扣除,使企业一边承担了代扣税费的成本支付,一边又不可以在税前扣除代替出租人扣缴的各种税费,使企业多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二)税收风险控制的合同签订技巧为了控制上述税收风险,出租人与承租人必须按照以下方法签订租赁合同:第一,在租赁合同中的租赁价格条款中必须载明税前租金价格,而不能签税后租金。
会计实务-税务大坑:建筑施工企业出租设备方式有讲究,稍有不慎老板多缴冤枉税编者按:在实务中,常有纳税人出租动产,比如建筑施工设备,出租方式不同,税负也不同,稍有不慎,必多缴冤枉税。
请看本文详解。
案例概况吉祥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祥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2月16日签订租赁合同将建筑施工设备出租给每日一税有限公司修缮办公楼,月租金30万元,租期3个月。
请问吉祥公司该如何缴纳增值税?税务分析一、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
二、税务分析《财政.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第十五条规定.增值税税率:(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
(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
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规定,经营租赁服务,是指在约定时间内将有形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他人使用且租赁物所有权不变更的业务活动。
根据以上规定,一般纳税人将建筑施工设备对外提供经营租赁服务应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
三、案例解析2017年2月16日,吉祥公司将建筑施工设备出租给每日一税有限公司修缮办公楼,租金30万元,租期1个月,属于提供有形经营租赁服务,应确定销项税额13.07万元(=90/(1+17%)*17%)。
这样缴税对吗?非常对,一点问题都没有,有理有据,何错之有?但是,如果真的这样缴税,老板儿就亏大了,多缴了冤枉税。
营改增后,租赁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合同签订技巧(三)作者:肖太寿来源:《财会信报》2016年第07期免收租金出租房屋的税收风险及控制(一)税收风险表现形式第一,免租期间,按照从租计征计算房产税,从而零申报房产税,没有按照房产原值申报缴纳房产税。
出租人在出租房屋时,为了吸引客户,在发生租赁期间,往往会实行免收租金的招商政策。
根据从租计征房产税的税收政策,出租人在免收租金期间不申报房产税,因为0×12%=0。
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121号)第二条规定:“对出租房产,租赁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
”由此可见,免租期间,按照从租计征计算房产税,从而零申报房产税,没有按照房产原值申报缴纳房产税,实际上是一种漏税行为,存在被税务稽查的风险。
第二,免租期间,没有按照视同销售行为申报缴纳增值税,从而漏了房产税,如果被税务稽查将会面临被罚款、缴纳滞纳金的税收风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全面营改增后,包括免租期、装修期在内的“无偿”提供租赁服务行为,都面临按照增值税体系下被认定为“视同销售”的风险,可能参照“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平均价格确定”条款,按征收相应的增值税。
(二)税收风险控制的合同签订技巧第一,如果出租人存在免费收取租金而出租房屋的情况,务必在免收租金期间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
营改增后工程机械租赁企业的纳税影响及应对方法/detail/2016/07/2016072608230728.shtml建筑施工行业内所说的工程机械租赁,其实包含两种:一种是干租,即只租机械不配备机手;一种是湿租,即租赁机械同时配备操纵、维修人员。
从税务角度来说,两者属于不同的纳税范畴。
前者是租赁业下的机械设备租赁,税务上属于有形动产租赁,在2013年8月1日开始纳入营改增的范围,税率为17%;后者是建筑业下的提供施工设备服务,税务上归属于其他建筑劳务,建筑劳务在2016年5月1日后新纳入营改增的范围,税率为11%;两者的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均为3%。
营改增对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有多少纳税影响?有什么应对方法?本文将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营改增前后机械租赁企业的税负和利润变化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不是太明白为什么国家说实施营改增,所有行业税负都只减不增。
因为从表面来看,营改增令各行各业的税率提高不少。
就拿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来讲,干租业务-有形动产租赁税率是从5%提高到17%(2013年8月已实施营改增),提高比率高达12%;湿租业务-其他建筑劳务税率是从3%提高11%,提高比率也达9%。
有这种误解,主要是大家对营业税和增值税本身的特点不是太了解。
在营改增前,营业税是针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价内税;增值税是针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算依据征收的一种价外税。
营业税和增值税最主要的区别,除了征税对象的不同,其关键的差别在于营业税对营业收入征税,即无论企业因为产生该项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这个流转税企业都必须负担;而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税,即企业取得收入所交的税金可以抵扣因取得该项收入付出的成本所交的税金,抵扣后有余额要交税,抵扣后是亏损不用交税;另一个主要差别在于“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所谓价内指的是按含税营业额计税;所谓价外指的是按不含税销售额计税。
“营改增”后设备租赁收入如何纳税设备租赁业务属于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指在约定时间内将机器设备等有形动产转让他人使用且租赁物所有权不变更的业务活动。
那么,在执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后,纳税人涉及设备租赁业务应如何缴税呢?这需要区分情况加以处理。
境内纳税人如何纳税法人纳税主体财税〔2011〕111号文件的附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对于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属于现代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的范围,应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
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六)项及相关规定,企业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因此,单位对外提供租赁服务,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另外,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于财产租赁合同,应按租赁金额1‰的税率缴纳印花税。
例: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2012年12月1日起,公司所在地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当月,甲公司与客户签订租赁合同,取得车辆出租价税合计收入117万元,缴纳各项税收如下:增值税=1170000÷(1+17%)×17%=170000(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70000×(7%+3%)=17000(元)印花税=1170000×1‰=1170(元)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1170000÷(1+17%)=1000000(元)个人纳税主体根据财税〔2011〕111号文件规定,对于个体工商户和其他自然人对外提供租赁服务,一般情况下,按小规模纳税人依3%税率缴纳增值税。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缴增值税。
同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八)及相关规定,个人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
营改增后,租赁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合同签订技巧(一)作者:肖太寿来源:《财会信报》2016年第05期实际业务中,租赁合同中的涉税风险点主要体现为:跨年度收取租金的涉税风险、承租人代出租人缴纳税费的涉税风险、租赁期间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涉税风险、租赁期间租赁价格的风险、免收租金的税收风险、租赁期间装修费用的涉税风险等六大涉及税收风险。
这些税收风险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给企业带来较重的税收处罚成本。
跨年度收取租金的涉税风险及控制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的行为,发生跨年度收取租金的涉税风险主要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
具体分析如下:(一)增值税的税收风险及控制1.税收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一次性收取承租方跨年度租金的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若是在租赁合同的受益期限分期申报缴纳增值税,而不是在预收账款的当天,结果延期缴纳了增值税,或将受到税务部门的稽查。
2.税收风险控制。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下简称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基于此规定,纳税人在收取预收租金收入申报增值税时,在预收账款的当天就发生了增值税的纳税义务。
例如,某企业2016年7月将2014年自建完成的企业闲置厂房出租给A公司,合同约定租期三年,租金每年10万元(含增值税),并在厂房交付A公司时一次性收取,如何交纳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6号)第三条第(一)项规定:“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会计实务-营改增后的建筑企业二种租赁设备方式的税务处理及节税的合同签订技巧
一、建筑工程机械租赁公司(一般纳税人)以经营性租赁模式出租机械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处理及节税的合同签订技巧。
由于租赁公司是2013年8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的,因此,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的规定,纯机械租赁模式的一般纳税人的开票和增值税计税方法分以下两重情况处理:
(1)如果机械租赁公司2016年5月1日后,租给建筑企业工地上的设备是2013年8月1日之前购买的,则租赁公司按照3%简易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并给承租方的建筑企业开3%的专票(用于一般计税方法的项目)或普通发票(用于简易计税方法的项目)。
(2)如果机械租赁公司2016年5月1日后,租给建筑企业工地上的设备是2013年8月1日之后购买的,则租赁公司按照17%计算征收增值税,并给承租方的建筑企业开17%的专票(用于一般计税方法的项目)或普通发票(用于简易计税方法的项目)。
因此,建筑企业采用经营性租赁方法租赁建筑机械设备时,应按照以下方法签订租赁合同:必须在租赁合同中明确建筑企业租赁建筑机械设备的购买时间或出厂日期,在租赁合同的附件资料中必须注明以下附件资料:一是盖有出租方发票专用章的该机械设备原购买的发票复印件;二是盖有出租方合同章的该租赁设备的原购买合同复印件。
二、综合单价租赁模式(就是含机械和劳务费用)的一般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