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h)
- 格式:ppt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59
第五单元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第一节概述食品按来源可分为三类:①动物性食品: 畜禽肉类、脏腑类、奶类、蛋类、水产品类等。
②植物性食品:粮谷类、豆类、硬果类、薯类、蔬菜水果类等。
③各类食品的制品: 糖、酒、油、罐头、糕点等。
一、食品营养价值的概念(1)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2)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INQ)二、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实验室分析、食物成分表)(2)营养素质量(动物喂养试验、人体试验)(3)营养素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三、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1.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营养素+非营养素类物质+抗营养因素主要缺陷、改进意见或创制新食品的方向、解决抗营养素因素问题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2.了解加工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保存营养素含量,提高营养价值。
3.指导科学地选取食品和合理搭配营养平衡膳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第二节谷类食品营养价值一、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结构比重(%)主要营养成分特点谷皮13~15纤维素、半纤维素灰分、脂肪糊粉层磷、B族维生素、无机盐易随谷皮脱落胚乳83~87淀粉、蛋白质蛋白质在胚乳周围较高胚芽2~3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维生素E易与胚乳分离而损失二、谷类的营养成分1.蛋白质7.5~15%。
谷蛋白(碱/酸提)、醇溶蛋白(醇提)、球蛋白(盐提)、清蛋白(水提)。
Pro质量差,LAA(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胚芽营养价值较高。
蛋白质互补(与豆类)、强化、基因调控改良。
2.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70%~80%),分为直链(20~25%)和支链两种,其余为葡萄糖和果糖等,易被酵母菌发酵(醇发酵)。
3.脂类2%玉米胚、小麦胚中不饱和脂肪酸较高(亚油酸60%)。
4.无机盐1.5~3%,主要在谷皮、糊粉层中;磷(50%),多以不溶性植酸盐形式存在。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第一节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相对性•食物的营养价值:食物中所含有的热能和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相对的:1)几乎所有天然食品中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种以上的营养素,但没有一种食品的营养价值能满足人体的全部的营养需求。
(除去某些特别设计的食品及四个月内婴儿喂养的母乳)2)不同的食物中热能和营养素的含量不同,但同一食品的不同部位、不同产地不同成熟度之间也有相当的差别。
3)食物的营养价值也受储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
4)有些食品中存在一些天然抗营养因素或有毒物质。
如菠菜中的草酸、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等。
5)食品的安全性是首要问题。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一般来说,食品中所提供的营养素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营养价值就越高。
★营养素质量:如蛋白质、脂肪的的优劣。
评定食品营养价值主要是依靠动物喂养实验及人体试食临床观察,将生长、代谢、生化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
★食物中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生物利用率: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在人体代谢中利用。
•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食物的消化率如何;•食物中营养素的存在形式如何:如食物中的铁…..;•食物中营养素与其他食物成分共存的状态如何,是否有干扰和促进吸收的因素;•人体的需要状况与营养素的供应充足程度:在人体需求急迫或食物供应不足时,许多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高,反之供应过量时便降低。
评价某种食物在膳食中的意义时,不能仅仅看其营养素的绝对含量,而要看其在体内可利用的数量。
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意义•全面了解各种食品的天然组成成分,提出现有食品的营养缺陷,指出改造方向;•了解在加工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保存营养素;•指导人们科学的选购食物,合理的配制营养平衡膳食。
第二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一、谷类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小米、高粱、薯类等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