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中学防震防火应急演练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和背景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中学校园的师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应急疏散能力,增强他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本校决定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该演练将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X月X日上午9点至11点地点:中学校园三、演练内容和组织安排1. 演练内容(1) 角色扮演:在演练当天,学校将安排部分教职工和学生扮演地震发生时的不同角色,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
他们将扮演被困、伤亡等情况,帮助其他人员熟悉应急逃生流程。
(2) 逃生路线:演练中,学校将设置多个逃生路线,并明确每个逃生口的位置、标识和使用方法。
学生和教职工在冲突缺席的情况下尽量按照规定的路线逃生。
(3) 集合区域:演练中,学校将明确指定集合区域,确保所有学生和教职工安全聚集于此。
(4) 救援与自救:演练中,学校将设置救援点和自救点。
救援点将由教职工和救援人员协调组织,提供帮助和救助。
自救点将提供一些紧急救助物资,帮助被困人员自救。
(5) 通讯联络:演练中,学校将测试各种通讯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应急广播、短信通知、喇叭广播等,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2. 组织安排(1) 演练前准备工作:学校将提前进行演练场地的布置和道具的准备工作。
检测通讯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试。
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流程进行培训和讲解,确保他们清楚演练的目的和内容。
(2) 演练指挥部的设置:学校将在演练当天设置一个指挥部,由学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指导和协调演练的实施。
(3) 角色扮演的组织:根据演练需要,学校将安排志愿者扮演被困人员和伤亡人员,确保演练场景的逼真性。
(4) 演练流程的安排:学校将按照指挥部的指示,组织师生进行演练。
先进行简单的疏散演练,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和复杂度。
2024年中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前言近年来,地震频发,给我国中学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和疏散逃生能力,确保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我校决定组织中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本方案旨在规范演练程序,确保演练效果最大化。
二、演练目标1.提高认识:加强中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和防震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地震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2.熟悉流程:使学生熟悉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流程,让学生在真实灾情发生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迅速反应。
3.检验组织:检验学校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演练内容1.演练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2.演练地点:选择学校主教学楼为演练地点。
3.演练方法:以实际演练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宣传。
四、演练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由相关负责人组织编写演练方案,明确演练人员、演练流程和演练目标。
2.制作相关标识:在学校主教学楼内设置地震逃生标识,在演练期间将标识贴在相应位置。
3.分配演练角色:根据演练人员的分工,确定演员、观察员、统计员等角色。
4.准备应急物资:准备一些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箱、生活物资等。
五、演练流程1.演练前准备(1)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演练场所无危险物品。
(2)组织演员及其他参与人员进行演练剧本的讲解和流程的安排。
(3)提前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演练事项,告知演练时间和地点。
2.演练过程(1)演练宣传:在演练前,通过学校广播、校内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地震防护知识和演练流程,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2)演练启动:在预定的时间内,按照演练方案启动演练。
观察员、统计员等负责部门按照分工进行记录。
(3)地震预警:由负责地震预警系统的人员发出地震预警信号,模拟地震发生。
(4)学生应急反应:学生听到地震预警信号后,按照学校规定的防震应急流程进行反应,包括卧倒或躲避到安全地带,保护头部,保护颈部等。
(5)学生疏散演练:学生从教室疏散至操场或指定地点,疏散过程中要保持队形,不要慌乱。
中学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练预案中学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练预案
为了确保师生的安全,保护校园环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中学制定了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练预案。
本预案分为防地震、防火和防踩踏三部分。
一、防地震预案
1. 规定地震预警时,班主任应立即进行学生疏散安全工作,并通知其他教师也做好相关准备。
2. 疏散时,学生应靠拢窗户旁边或墙壁旁边,下蹲,双手护住头部,尽量避免坐在课桌上。
3. 疏散后,学生应集合到操场等空旷区域,保持安静,等候救援。
4. 学生疏散安全时,老师指挥有序疏散,力求师生平安。
二、防火预案
1. 班主任每周定期巡查教室、厕所等场所,如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上报学校安全科。
2. 学生在教室内不得私自使用明火,如需烧水、热饭等需经过老师授权,并进行安全指导。
3. 大型活动、演讲等活动时,学生不得在教室内放烟花爆竹,不得打火机、吸烟等。
4. 如发生火灾,班主任要立即带领学生进行疏散并报告学校安全科和消防队。
三、防踩踏预案
1. 举行大型活动、聚会时,应设立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并明确疏散路线。
2. 活动现场路障应设置合理,工作人员要时刻维持秩序,不得出现混乱的情况。
3. 如遇突发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指挥疏散,并报告安保部门配合救援。
4. 活动场地在安全方面需满足要求,避免过度拥挤的情况。
总之,中学制定的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练预案,是对全校师生生命安
全负责的表现。
只有通过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才能保障师生的安全,并增强
学校的应急处理能力。
2023年中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1. 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的防震意识,培养应急疏散能力;2. 提高学生和教职工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3. 检验学校的防震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4. 促进学校与救援机构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1. 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上午X点;2. 地点:XX中学校园内。
三、演练方案:1. 演练流程:(1)演练前:向全校师生宣传演练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2)演练启动:在指定时间启动演练,学校广播系统将发出模拟地震警报;(3)疏散步骤:师生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迅速有序的疏散;(4)疏散目的地:全体师生疏散至指定的安全区域;(5)复查核实:各班级核对人数,确保所有师生都安全到达安全区域;(6)集合汇报:全校师生集中到指定的集合区域,各班级按序报告人数,并等待进一步指示;(7)后续处理: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角色分配:(1)学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演练;(2)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并确保所有学生全部疏散到达指定位置;(3)学生:根据教师指示,按照疏散路线有序疏散至指定位置。
3. 疏散路线:(1)明确两种疏散路线,一条是通过楼梯疏散,另一条是通过紧急疏散通道;(2)每个班级根据自身所在楼层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疏散路线;(3)在楼道中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引导学生疏散。
4. 安全区域:(1)确定每个安全区域的位置,保证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师生;(2)安全区域需满足远离建筑物、地势平坦、无高空阻塞物等要求;(3)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按班级集合,班主任核对人数,并保持安静等候。
5. 指挥与协调:(1)学校领导指挥演练,负责整个演练的全面协调与指挥;(2)教师在各个疏散节点设置工作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疏散;(3)教师通过广播系统发布指令,协助学生进行疏散。
6. 其他准备工作:(1)确保演练期间通信设备畅通,并保证教职员工掌握操作方法;(2)指定专人记录和整理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2024年中学防抗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一、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破坏力强、不可预测等特点。
中学是人口集中、建筑众多的场所,地震对中学造成的危害较大。
为了增强中学师生的地震防抗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中学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此防抗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增强中学师生的地震防抗意识和应对能力;2. 让中学师生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3. 提高中学师生的应急处突能力;4. 检验地震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演练对象全体中学师生,包括教职工、学生和外来人员。
四、演练时间和地点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上午10:00开始演练地点:中学校园内五、演练内容1. 地震防抗知识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现场宣讲等方式,向中学师生普及地震防抗常识,使其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预警信号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
2. 演练预案宣贯在演练开始前,向全体师生发布地震演练通知,介绍演练流程和目的,并强调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演练过程(1)预警阶段由校园广播系统发出地震预警信号,引导所有人员参与演练。
(2)避难阶段a. 班级学生按照预先分配的避难区域进行集合,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至开放空地/操场等安全区域。
b. 教职工按照预先分配的避难区域进行集合,校领导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统一指导。
(3)救援阶段a. 班级学生及时进行人数核对,如有人员失踪,指定人员组成救援小组进行搜救。
b. 校领导组织校园应急救援队伍展开搜救行动,及时排除建筑物内的困难和障碍。
4. 救援物资调配校园应急救援队伍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食品、水源、急救药品和救援工具等物资,确保演练中的需要。
5. 评估总结演练结束后,进行模拟演练的评估总结。
根据演练情况,分析演练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安全措施1. 在演练开始前,教职工必须参加地震防护知识培训,了解演练中的应急措施和安全规范。
2024年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前言地震是一种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对于学校而言,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认识地震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和应急意识,制定合理的应急疏散方案,是确保学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有序撤离的关键。
本方案旨在为2024年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供具体指导,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
二、演练目标1. 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地震应急疏散意识和能力;2. 熟悉地震疏散路线和避险场所;3. 检验地震应急疏散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 检查安全疏散设施和器材的完好性;5. 加强校园地震安全教育。
三、准备工作1. 成立演练组织委员会,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并及时开展组织工作;2. 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基本信息;3. 安排演练系统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包括疏散路线和避险场所的确认、演练所需设备和器材的准备等;4. 组织宣传教育工作,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普及地震知识和应急疏散注意事项;5. 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确保演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1)提前宣传:在演练前的一周,通过学校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全校师生宣传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时间、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疏散路线和避险场所确认: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疏散路线和避险场所,并在地图上明确标注。
(3)演练设备和器材准备:准备好演练所需的应急灯、哨子、按键式报警器等设备和器材,并检查其完好性。
2. 演练实施阶段(1)演练启动:在演练当天,按照既定的时间和方式启动演练,一声警报或者学校广播通知全校师生地震发生。
(2)学生疏散:学生应立即保持冷静,按照老师的指示有序沿着疏散路线进行疏散,尽量不要发生拥挤和混乱。
老师应在疏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疏导。
(3)教职员工疏散:教职员工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疏散,确保各个教学区域的学生和其他人员安全有序地撤离。
2024年中学地震紧急避险演练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中学地震紧急避险演练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地震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学校灾害应对能力,确保校园安全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X月X日上午9点至11点地点:中学校园内各教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等区域三、活动流程1. 现场准备:- 组织专业人员检查校园安全设施,确保逃生通道、灭火器、灭火器等设备正常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 在各教室、实验室和重要区域设置逃生指示标识,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 向学生和教职员工宣传灾害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图,并组织培训活动。
2. 活动筹备:-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并确定负责人和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 制定活动计划和流程,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 向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活动内容和意义,准备演练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装备。
- 制定通信联络计划,确保演练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顺畅。
3. 演练活动:- 在活动当天上午9点,按照预设计划,校园内播放紧急避险演练的提示音,开始演练活动。
- 全校师生按照学部或年级分组,根据疏散计划,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前往指定地点集合。
- 班主任和班干部带领学生到达集合地点后,按班级顺序进行点名,确保无人员失踪。
- 班主任和班级领导负责统计人数,并利用通信设备向活动指挥部报告情况。
- 活动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救护和安全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理。
- 在演练活动过程中,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讲解,向师生传授地震应急避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活动总结与评估:- 演练结束后,组织活动总结会议,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发表活动总结报告。
- 根据评估结果,修改和完善校园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能力。
- 向师生和家长宣传活动成果,总结演练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地震安全教育和宣传。
四、活动安全保障1. 活动前的安全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逃生通道畅通,灭火器和灭火器等设备正常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中学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练预案策划方案一、预案目的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演练,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危险来临时,大家能够有序、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二、预案内容1.地震演练(1)预警信号:地震演练的预警信号为连续三次的哨声,听到哨声后,全体师生应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2)紧急避险:在地震发生时,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躲在课桌下,双手抱头,保护好头部。
(3)紧急疏散:地震演练结束后,全体师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防火演练(1)预警信号:防火演练的预警信号为连续三次的火警铃声,听到铃声后,全体师生应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2)紧急灭火:在火灾发生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学生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
(3)紧急疏散:火灾演练结束后,全体师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3.防踩踏演练(1)预警信号:防踩踏演练的预警信号为连续三次的口哨声,听到口哨声后,全体师生应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2)紧急疏散:在发生踩踏事故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学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3)紧急救治:在疏散过程中,如发现有学生受伤,教师应立即进行简单救治,并拨打急救电话。
三、预案实施1.宣传培训:在演练前,学校应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位师生都能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2.演练时间: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练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具体时间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
3.演练流程: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案流程执行,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四、预案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安全演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演练工作。
2.物资保障:学校应提前准备好演练所需的物资,如灭火器、急救包等。
3.人员保障:学校应安排专人对演练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4.制度保障: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演练制度,确保演练的常态化、制度化。
中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自救互救和疏散逃生能力为目的,为应对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疏散做好准备,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三、演练时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四、演练准备:2.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内容,并将计划在学校内广泛宣传,确保所有参与人员了解演练事项。
3.安排演练场地:选择一个开阔、安全的场地作为演练地点,确保演练期间不会出现其他安全隐患,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安全的撤离通道和避难场所。
4.准备演练道具:准备一些用于模拟受伤者的道具,如担架、红色头巾等,用于演练中的救援训练。
5.安排演练参与人员:将全校师生划分为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安排一名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演练。
同时,在演练中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生扮演指挥员、疏散控制员等角色。
五、演练步骤:1.宣布演练开始: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校领导宣布演练开始,提醒所有师生保持冷静,按照预定的计划行动。
2.述职分工:演练负责人向各班级的班主任宣布演练目标和任务,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如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指挥员负责组织疏散等。
3.铃声响起:一声长响,模拟地震开始。
所有师生迅速行动,按照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疏散。
4.疏散逃生:指挥员和疏散控制员迅速行动,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
班主任保持队伍紧凑,按照学生名单和签到表核实学生人数,确保无一人落后。
5.救援演练:在疏散逃生过程中,模拟一些受伤者,由救援人员使用预先准备的道具进行救援训练,包括急救、紧急转运等。
6.集结避险:所有师生在安全地点集结避险,并保持纪律性和秩序。
指挥员负责统计人数,确认是否有缺失。
7.演练总结:演练负责人组织演练总结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总结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
8.演练宣传:将演练宣传结果和总结报告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提醒大家注意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强化改进点,为下次演练做好准备。
2024年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活动目标1. 熟悉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师生对地震应急疏散的认识和了解;2. 检验学校地震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学校地震应急疏散的效率;3. 增强师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提高自救自护自重建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时间定于2024年4月15日上午9:00开始,预计持续时间为1个小时。
三、活动地点学校校园。
四、活动流程1. 集合阶段(10分钟)活动开始前,学校将通过广播、宣传栏等途径提前通知全校师生,统一指定集合地点为操场。
2. 演练准备阶段(10分钟)在集合地点周围设置标志牌,明确各个班级在操场上的集合位置,并在标志牌上标明对应的班级和人数。
3. 演练过程阶段(30分钟)在演练开始时,由学校应急管理组成员发出警报信号,模拟地震的发生。
根据预案,全校师生开始执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相关行动。
3.1 班级集结听到警报后,各班级迅速、有序地领导学生从教室出来,根据标志牌的指引,按照班级和人数集结到预定的集合位置,并进行点名。
3.2 教师组织老师要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带领学生安全、迅速地从教室、走廊等狭窄通道疏散到集合地点,并对学生进行安抚和慰问。
3.3 指挥调度学校应急管理组成员负责在操场上指挥调度,协调各班级的集结工作,确保集结的顺利进行。
3.4 模拟伤员救护在演练过程中,学校可以安排一部分学生扮演伤员,模拟地震中可能出现的受伤情况,进行紧急救护演练,增加演练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4. 演练总结阶段(10分钟)演练结束后,学校应急管理组成员组织师生重新回到教室,进行实地总结和评估。
4.1 召开总结会议学校应急管理组成员召集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召开总结会议,回顾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听取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应急疏散演练提供参考。
4.2 演练总结报告学校应急管理组成员根据总结会议的意见和建议,撰写演练总结报告,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
五、活动保障措施1. 对教师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2. 设置预警系统,确保演练开始时警报声清晰、响亮;3. 指定专人负责演练现场安全工作,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4. 加强演练现场的警示标志设置,确保师生理解和遵守演练的要求;5. 保证演练现场通风、顺畅的疏散通道;6. 加强演练的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演练的重视和参与度。
药王庙中学防震防火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时间:2008年10月8日下午15时。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学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任秀君
副组长:唐勃、吕耀东、施岩、宋季芬
成员:领导管理集体成员
信号员:
(2)教室室内指导组
各班班主任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
内操场。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药王庙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5分钟)
疏散时的注意点: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撤离,以免产生碰撞、拥护、踩踏。
(3)、遇到火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按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任何教师不得擅离岗位、应该断后。
(5)、地震一开始强度很大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双手抱头背向教室承重墙角落或者弯腰低头钻进课桌下,一手抓住桌脚,一手护住眼睛)。
(6)、撤离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各班级学生撤至安全地带后应蹲下护住头部,各班科任教师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向上一级党委政府汇报。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4个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靠近西面的班从西面的楼梯下,然后集中操场。
靠近东面的班从东面的楼梯下,然后集中操场。
3、5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
七、演练总结
请领导小组组长赵校长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结束。
药王庙中学防震防火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时间:2008年10月8日下午15时。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学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任秀君
副组长:唐勃、吕耀东、施岩、宋季芬
成员:领导管理集体成员
信号员:
(2)教室室内指导组
各班班主任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内操场。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药王庙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5分钟)
疏散时的注意点: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撤离,以免产生碰撞、拥护、踩踏。
(3)、遇到火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按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任何教师不得擅离岗位、应该断后。
(5)、地震一开始强度很大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双手抱头背向教室承重墙角落或者弯腰低头钻进课桌下,一手抓住桌脚,一手护住眼睛)。
(6)、撤离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各班级学生撤至安全地带后应蹲下护住头部,各班科任教师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向上一级党委政府汇报。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4个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靠近西面的班从西面的楼梯下,然后集中操场。
靠近东面的班从东面的楼梯下,然后集中操场。
3、5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
七、演练总结
请领导小组组长赵校长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