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平面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6.81 MB
- 文档页数:90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平面构成设计实验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我们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点、线、面等基本构成元素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为今后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背景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通过研究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关系,探讨视觉规律和审美原则,为平面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平面构成的四大基本形式:重复、渐变、近似和发射,并尝试运用这些形式进行创作。
三、实验内容1. 点、线、面构成- 点构成:通过不同大小的点、不同形状的点以及点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 线构成:通过不同粗细、不同方向的线以及线的曲直变化,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 面构成:通过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面以及面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2. 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是指将同一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形成有序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不同的图形和排列方式,表现重复构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是指将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渐变处理,形成渐变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颜色渐变、形状渐变、大小渐变等方式,表现渐变构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4. 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是指将不同图形或图形元素进行近似处理,形成具有相似特征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形状近似、颜色近似、纹理近似等方式,表现近似构成的和谐感和统一感。
5. 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是指以一个点为中心,将图形或图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向外发射,形成辐射状的视觉效果。
-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尝试使用不同的发射方向和发射数量,表现发射构成的动态感和扩张感。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收集各种图形素材,包括点、线、面等基本元素,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纹理等。
2. 构思创意: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结合个人兴趣和审美观念,构思创意主题。
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在平面设计中,构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
通过合理的构成,设计可以更加有序、有节奏感,并能引导观众的视线,传达出准确的信息和感觉。
下面将介绍几个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1. 传单设计:传单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构成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传单的吸引力和效果。
在传单设计中,可以运用对称或不对称的构成方式,通过对文字、图像和空白的布局来引导视线,突出重点信息。
同时,合理的构成还可以增加传单的层次感和动态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递的信息。
2. 海报设计:海报是一种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和触发情感的媒介。
在海报设计中,构成的运用尤为重要。
通过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的组合,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
例如,使用大胆的对比构成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用重复和平衡的构成可以营造出整齐和谐的感觉;使用动态的构成可以表达出活力和运动的感觉。
3. 网页设计:在网页设计中,构成的运用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浏览网页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排版和布局,可以让网页看起来更整洁、易读和易用。
例如,使用网格系统可以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网页结构更清晰;使用对称或不对称的构成方式可以增加网页的吸引力和独特性;使用重复和对比的构成可以强调重要信息和导航。
总而言之,构成在平面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构成设计,可以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效果和可读性,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无论是传单设计、海报设计还是网页设计,构成都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原则,值得设计师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平面构成13法则在平面设计中,构成是指通过不同的元素和组织方式来创造视觉效果和传达信息。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有吸引力和平衡感的作品。
下面将介绍平面构成的13个法则,帮助您理解并运用这些原则。
1.对比法则:通过对比来产生视觉冲击力,例如使用对比明暗、大小、形状等元素。
2.重复法则: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产生统一感和视觉节奏。
3.对齐法则:通过对齐元素来创造视觉秩序和整齐感,例如使用网格或参照线。
4.留白法则:合理运用空白区域来提高设计的可读性和美感。
5.分割法则:将设计元素分割成不同的块,提供更好的组织和呼吸空间。
6.色彩法则:运用色彩搭配和调和来创造视觉层次和情绪。
7.线条法则:运用线条的方向、粗细和形态来引导视线和创造动态感。
8.节奏法则:通过重复和变化元素的大小、形状和间距来创造视觉的节奏感。
9.比例法则:合理运用元素的比例来产生平衡和重点突出的效果。
10.空间法则:通过控制元素的位置和层次关系来创造深度和立体感。
11.比较法则:通过比较元素的差异来强调重要信息或产生视觉冲突。
12.限制法则:通过限制使用某些元素或规则来增加创造力和独特性。
13.一致性法则:保持设计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使整体作品更加统一和专业。
这些平面构成的法则并不是固定的规则,而是设计师在创作中的指导原则。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法则,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有趣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选择适合的法则,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新和突破,使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创意。
总之,平面构成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它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通过运用不同的法则,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吸引人的作品,并且能够有效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无论是平面设计师还是对设计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这些法则中受益,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点线面构成平面设计的案例
在平面设计中,点、线、面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它们能够被组合使用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设计效果。
下面是一些优秀的点线面构成平面设计的案例:
1. 抽象几何图形:通过将各种几何图形组合使用,设计师可以
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和引人注目的平面设计。
这种设计风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品牌和产品。
2. 手绘风格:手绘风格的平面设计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且能够在视觉上引起人们的注意。
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笔触、颜色和纹理来实现这种效果。
3. 简单的图形元素:有时候,最简单的图形元素能够产生最强
烈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可以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线条和点来制作精美的平面设计。
4. 无限循环图案:无限循环图案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设计效果,它可以通过重复使用图形元素和色彩来实现。
这种设计风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品牌和产品。
5. 带有生动动画的设计:通过使用各种动画效果,设计师可以
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和引人注目的平面设计。
这种设计风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品牌和产品。
总之,点、线、面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可以被组合使用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设计效果。
设计师可以使用上述案例中的任何一种风格来实现他们所需的效果。
设计构成的名词解释设计构成(Design Composition),是指设计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组织方式和相互关系,通过形状、颜色、空间、比例等手段,使得设计作品具备美感和功能性。
本文将对设计构成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1. 设计构成的要素设计构成的要素包括形状、颜色、空间、比例、纹理等。
形状是指设计元素的外形轮廓,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颜色是设计中最直观的要素,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视觉效果。
空间是设计元素布局的基础,通过立体造型和视觉层次的处理,营造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比例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大小和尺寸关系,合理的比例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协调统一。
纹理是指材质的质感和表面细节,通过纹理的运用可以增加设计的丰富性和质感。
2. 设计构成的原则设计构成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准则。
其中包括平衡、对比、重复、节奏、重点等原则。
平衡是指设计元素在视觉上的平衡感,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比是指通过形状、颜色、大小等要素之间的差异,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视觉冲击力。
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某个元素或者某种形式,使得整体设计具备一致性和统一感。
节奏是指元素之间的有序排列和间隔,可以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动态效果。
重点是指设计中的主要焦点或者关注点,通过突出重点来强调设计的中心思想。
3. 设计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设计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形状、颜色和空间来布局文字和图像,在视觉上达到平衡感和吸引力。
在网页设计中,通过比例和空间的运用,使得页面布局清晰简洁,在视觉上提供良好的浏览体验。
在标志设计中,通过对比和重复的手法,打造出独特的标志图案,使品牌在视觉上易于识别和记忆。
4. 设计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在室内设计中,设计构成对于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通过空间的布局和比例的掌握,可以使得室内空间显得宽敞、舒适。
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
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是指在平面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质感、文字、图片、空白等。
这些元素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和运用,用来表达设计的目的和传达信息。
1. 线条:线条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之一,可以用来划分空间、表达形状、引导视线等。
2. 形状:形状是指平面设计中二维图形的外部边界,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矩形,也可以是复杂的自由形状。
3. 颜色:颜色是平面设计中最直观、显著的构成元素之一,可以用来创造氛围、表达情感、引起注意等。
4. 质感:质感是指通过图像的纹理、光影、材质等元素表现出来的物体的触感。
5. 文字:文字是平面设计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一种元素,包括字体、字号、字形、排版等。
6. 图片:图片是平面设计中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一种常用元素,可以是照片、插图、图标等。
7. 空白:空白或留白指设计中未被填充的空间,可以用来划分布局、提供视觉舒适感、突出重点等。
以上是平面设计中常见的构成元素,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和目的灵活运用各种元素来构建具有美感和效果的平面作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
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密集构成:是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有一定的数量、方向
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
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构成(composition)在平面设计中是指通过选择、排列和组织各种元素来创造和组成一个整体的方式。
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
1. 布局构成:在平面设计中,布局是指将各种元素(文字、图片、图形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排列和组织。
通过调整元素的位置、大小、比例和间距等来实现整体的构成,并传达特定的视觉和信息效果。
2. 色彩构成: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选择和组织适当的色彩可以实现不同的情绪和视觉效果。
色彩构成涉及到色调、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方面的调整和组合,从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3. 图形构成:平面设计中的图形构成是指通过选择、组织和转化各种形状和图案来创造视觉效果。
图形构成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的组合,也可以是复杂的抽象图案,通过对图形形状、比例、重复和对比等方面的调整和组合,实现整体的构成和平衡。
4. 排版构成:排版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文字的选择、排列和组织。
通过调整文字的大小、字体、行距和对齐方式等方面的设置,实现整体排版的构成和平衡,同时传达清晰明确的信息。
5. 图片构成:在平面设计中,图片的选择和组织也是非常重要
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图片或插图,并将其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和安排,实现整体视觉效果的构成和表达。
总之,构成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组织各种设计元素,可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艺术感的设计作品。
教程思路1.概论2.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3.平面构成的形象4.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5.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6.特异构成7.渐变构成8.发射构成9.空间构成10.密集构成11.肌理构成一 .概论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一九一九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
构成的定义: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
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
二.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1.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2.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3.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4.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三.平面构成的形象形 --> 概念的形(抽象)--> 现象的形(具象)-->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 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1.点点的形象:细小、简单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
2.线1>线的形象:宽度窄、长度显著。
2>线的形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设计线构成,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
3>线的性格<1>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2>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3>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4>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5>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6>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7>细线:精致、挺拔、锐利;<8>粗线:壮实、敦厚。
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是20世纪初期在苏联出现的一种设计风格,其特点包括:
1. 抽象化和几何化: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强调抽象化和几何化的表现形式,将图形简化为几何形状和线条,强调形式的简洁和纯粹性。
2. 强烈的政治色彩: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其强烈的政治色彩,设计师们试图通过设计传达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理念,表达对苏联政府的支持和认同。
3. 大量使用黑白灰度: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大量使用黑白灰度,以突出图形的几何化和抽象化特点,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
4. 利用摄影和印刷技术: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利用摄影和印刷技术,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5. 强调集体创作: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强调集体创作,设计师们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强调设计的集体性和协作性。
总的来说,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强调形式的简洁、几何化和抽象化,同时也注重政治宣传和集体合作,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设计风格。
平面构成名词解释平面构成,又称平面设计,是空间结构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在一个设计作品中,创作者在无限的空间中运用可视化的符号系统进行构思的过程。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可以把不同的形状、色彩和线条拼凑在一起,从而创作出有表情、有感觉、有特色和有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一般来说,平面构成可以分为两种:单一平面构成和复合平面构成。
单一平面构成是指,一个图形的色彩、线条、文字等元素的排列和设计在一个平面上;复合平面构成是指,一个图形的多种元素,如色彩、线条、文字等,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排列和设计,使图形有更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对于平面构成,每个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来灵活运用,使图形有所区别。
例如,使用不同的可视化元素(如,色彩、线条、文字等)来刻画形象,丰富设计作品的内涵;用色彩来表达情绪;用线条来强调特定的空间,以及运用空间构造类比、表达对比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般性解释外,《平面构成》更重要的内容是色块、纹理、模型、标记、参照系统等。
色块是视觉空间中的基本单位,通常用来定义构成视觉元素的位置和方向。
它们可以用来强调图案、构图、以及分离不同的图层和主题。
纹理是指细节级别上的视觉元素,是以图案和线条的形式出现的,它可以赋予图片某种特定的表达美感,如阴影、色调和质感等。
模型是参照物,用于检查平面构成中的空间间隔和距离。
标记是指平面构成上的文字或其他标志,可以用来标识平面构成中的某一部分,或者用来强调某一点,从而使其更明显。
参考系统是指创作者在制作平面构成时,参考其他图片,结合不同素材组成最终的构成。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平面构成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元素,合理的排列和组合,从而创作出有表情、有感觉、有特色和有创新性的图像。
而且,平面构成的最终成功,也取决于创作者对空间结构的运用。
因此,制作平面构成的设计师,应该更加注重诸如色块、纹理、模型、标记和参照系统等,并一定地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提高创作质量。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平面设计知识--平面构成第一节单形造型课题一二形组合加减法一、形态的种类1、几何形:直线形、弧线形(可以用工具完成的形态,例: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例:书、电视机、冰箱、球等)。
2、有机形:特点:微型机、膨胀、优美、弹性(水滴、鹅卵石、扁豆、马铃薯等)。
3、不规则形:手撕形、偶然形、有一定的情态、情趣。
二、形态的派生与发展(逻辑推理思维方法的演习)例:几何形--正方形,如何派生变化成各式各样瓣形态呢?思考原则:1、体量、比例关系的变化:正方形变成2:3 、2:4 、2:5 、等类推变化其长与宽的的体量比例关系,可不同的长方形。
2、方向关系的变化:变化体量比例关系后,改变其方向角度,30 ,50 ,70 等类推,也是派生发展形态的一种手法。
3、位置关系的变化:改变各形态在限定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也可获得不同的单位形态。
4、肌理关系的变化:5、色彩关系的变化:均会出现不同性格、不同情态的单位形态(简称单形)三、单形造型法1、加法:形+形 = 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例: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派生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派生(类推)几何形+有机形例:正方形+鸡蛋形几何形+不规则形有机形+不规则形例:杯子------长方形+圆环锁头------正方形+圆环雨伞------三角形+细长方形台灯------三角形+球形组合方法:(图1,2)连接法:形与形外形接触,互不遮挡,保持原型特点。
联合法:形与形局部联合,组成另一个形象。
(CorelDRAW电脑软件中用“焊接”命令)。
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蹭出现负形。
2、减法:形-形=另一单形几何形-几何形几何形-有机形几何形-不规则形组合方法:(图1、2)减缺法: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剪去,出现新的形态。
(CoreDRAW 电脑软件用“修剪”命令)。
3、加减法综合减-加一法用一个形减去一处补在另一处,联合成另一个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