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 格式:doc
- 大小:254.60 KB
- 文档页数:19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自动药瓶贴标签机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07班小组成员:李浩然(U201010717)赵昆明(U201010724)刘建杰(U201010721)辅导老师:杨家军时间:2013年1月10日目录1.机构背景介绍及设计任务--------------------------------------2.设计工作原理-----------------------------------------------------3.功能分解图,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4.运动方案的选择与比较-----------------------------------------5.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6.工作循环图--------------------------------------------------------7.连杆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8.槽轮设计图、轮廓图、设计结果-----------------------------9.齿轮传动部分设计图、设计结果-----------------------------10.机架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11.实际运行结果及运动线图--------------------------------------12.设计总结----------------------------------------------------------机构背景介绍及设计任务一.机构背景介绍经过大三上学期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机械产品的结构原理及设计过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此次课程设计正好给了我们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蜂窝煤成型机 l.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蜂窝煤(通常又称煤饼,在圆柱形饼状煤中冲出若干通孔)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
它将粉煤加入转盘上的模筒内,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
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五个动作: 1)粉煤加料:2)冲头将蜂窝煤压制成型;3)清除冲头和出煤盘的积屑的扫屑运动;4)将在模筒内的冲压后的蜂窝煤脱模; 5)将冲压成型的蜂窝煤输送装箱。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60 mm; 2)蜂窝煤成型机的生产能力:50次/min。
3)驱动电机:转速n=1440r/min。
4)冲压成型时的生产阻力达到100000N;5)为了改善蜂窝煤冲压成型的质量,希望在冲压后有一短暂的保压时间。
6)由于冲头要产生较大压力,希望冲压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增大有效力作用,减小原动机的功率。
3.设计方案提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应考虑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模筒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和选择较小功率的驱动电机,可以附加飞轮。
4.设计任务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冲压脱模机构、扫屑刷机构、模筒转盘间歇运动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进行飞轮设计。
5)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6)图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7)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剥豆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进豆到切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剥豆机的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蚕豆长度。
20~25mm。
2)蚕豆宽度。
15~20mm。
3)蚕豆厚度。
6~8mm。
目录1.设计背景1.1国内黑板使用状况 (3)1.2国外黑板使用状况 (3)2.设计简介2.1设计原理 (4)2.2设计方案 (5)2.3创新点 (6)3.自动清洁黑板设计3.1装置总体结构 (7)3.2装置具体结构及功能介绍——动力区 (8)3.3装置具体结构及功能介绍——清洁区 (9)4.自动清洁黑板使用说明4.1安装说明 (16)4.2日常使用说明 (17)4.3日常保洁说明 (17)5.自动清洁黑板价值5.1装置优点 (17)5.2装置缺点 (18)5.3装置市场应用价值 (19)6.总结6.1结论、心得、不足 (20)6.2参考资料 (22)1.设计背景1.1国内黑板使用状况就国内目前而言,很多的中学,大学依旧使用着“黑板+粉笔”由于粉笔的使用,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粉笔灰。
而粉笔灰就对老师以及学生带来了一些危害:1.对肺的危害2.对上呼吸道的危害3.对眼睛的危害4.对皮肤的危害等。
当然,由于是“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就存在板书不便(老师需弯腰踮足),黑板难以擦拭的缺点,尤其是当板书多的情况下,老师需要不停的擦拭,带来大量的粉笔灰。
长此下去,有些老师很容易患上颈椎病等职业病。
目前有些学校考虑到老师的健康,推广使用水溶性粉笔,却更加增大老师的劳动强度。
水溶性粉笔写的字必须用水擦拭,相较普通粉笔写的字擦起来更费劲,还要等黑板干后才能书写。
1.2国外黑板使用状况当前在美国的学校中,更加清洁和多功能的白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粉笔灰飞扬的黑板,成为了学校新的建设项目首选的教学设备。
加拿大是用的白板,也就是whiteborad,不用粉笔和黑板的。
然后有很多地方还用那种旧式的光学投影仪,大多数还是用数码投影机的。
而对于国外而言,更加清洁和多功能的白板逐渐开始取代“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国外采用白板德邦主要原因是:1.健康和卫生2.因为学校教育中小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中的活动更像是启发和培训,而不是传统的单调书写和讲解方式3.白板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书写工具,应当与学生在书面看到的表现更加接近4.功能扩展的白板也能变成一个特大号的计算机频幕,更有助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玩具电动木马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完成日期:2013年7月12 日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7月新疆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课程设计题目: 玩具电动木马课程设计完全内容: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包括:运动方案设计、方案的决策与尺度综合、必要的机构运动分析和相关的机构运动简图)发题日期: 2013 年 7 月 1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7 月 12 日指导教师:目录1.序言 (1)2.设计任务 (2)2.1 设计题目 (2)2.2 设计目的 (2)2.3 设计要求 (2)3.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构思 (3)3.1 方案设计 (3)3.1.1 方案1 (3)3.1.2 方案2 (4)3.1.3 方案3 (5)4. 综合评价与方案决策 (6)4.1 方案1的优缺点 (6)4.2 方案2的优缺点 (6)4.3 方案3的优缺点 (6)5. 机构的尺度综合 (7)心得体会 (8)参考文献 (11)1. 序言所谓设计工作就是把头脑中设想的方案内容付诸具体计划,机械设计就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想用某些机构予以实现,完成这一设计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分析和计算,必要时还要有一定的实验,然后确定好机构的类型,机构形式,材料种类以及全部尺寸.最后以二维和三维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可见,整个设计过程基本上呈一种分阶段顺序进行的垂直串行结构,但在每一阶段都可能碰到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不适当的设想,进行到后续阶段,就可能出现错误或不仅合理的结果,这时就必须反馈回去,以评介决策信息为指导,对前面一步或几步的设计进行修正和改进.这种求解与反馈的过程要经历多次,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结果.机械设计是用机械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因此,完整的设计工作应该包括下列几个主要方案:⏹由实际手工操作的动作设计归纳出机械完成同一工艺的几个运动方案.方法设计⏹根据归纳的几个机械运动(包括运动的种类和归律)确定机构类型方案,这种设计内容即所谓型机构综合.⏹根据运动参数的条件定出机构的简图尺寸,即所谓尺度综合.⏹根据工作的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设计零部件结构形状和尺寸.⏹考虑加工工艺和安装,调整和使用方便等因素,将结构形式合理化.结构设计⏹经过运动特性分析和机构运动动态仿真,对所设计的机构进行优化.2. 设计任务2.1 设计题目玩具电动木马2.2 设计目的在自动木马机构也采用装载机构本身回转运动,被装载机构(摇块机构)的曲柄也做作主动运动,两个运动组合式木马产生飞跃向前的雄姿。
课程设计任务书四冲程内燃机设计一、目的任务: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使学生受到确定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要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
通过设计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
使所学过的分散的知识点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设计内容:四冲程内燃机设计1.已知条件:四冲程内燃机中活塞行程H = 220(mm)活塞直径 D = 160(mm)活塞移动导路相对于曲柄中心的距离 e = 68 (mm)行程速比系数K= 1.08连杆重心c2至 A 点的距离l AC2 = 0.35l AB (mm)曲柄重量Q1= 135 (N)连杆重量Q2= 125 (N)活塞重量Q3= 200 (N)连杆通过质心轴c2的转动惯性半径ρcρc2 = 0.15 l2AB(m m2)曲柄的转速n= 640 (rpm)1发动机的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δ]= 1/90曲柄不平衡的重心到O点的距离l OC = l OA(mm)开放提前角:进气门:-10°;排气门: -32°齿轮参数:m=3.5(mm);α=20°;h*a =1Z2 =Z2' =14;Z3 = Z3' =72 ;Z1=362.主要设计内容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设计齿轮、连杆、凸轮等机构,并进行机构的动平衡、速度波动的调节及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循环图绘制等内容。
三、时间安排: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进行2周,具体安排如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表四、设计工作要求:1.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律要在教室内搞设计,以便教师进行指导。
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2.每位同学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特别是编程、打印部分的内容。
3.图面质量的要求,图幅、线型、边框、及标题栏等均要符合国标;不能徒手画图:曲线要用曲线板、小圆要用模板、包括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方向也不能徒手画出。
图纸不要写有关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
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 项目背景和目的机械原理与设计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结合机械原理与设计的理论知识,通过设计一个实际机械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任务描述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是设计一个机械系统,要求满足以下要求:•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或问题,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
•设计的机械系统需包含至少3个机械元件,例如齿轮、连杆等。
•设计的机械系统需包含至少1个传动装置,例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设计的机械系统需考虑至少2个机械原理,例如力学平衡、运动学等。
•设计的机械系统需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例如运动速度、传动比等。
3. 设计过程和方法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设计主题和功能需求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或问题作为设计的主题,并明确设计的功能需求。
例如,设计一个自动门系统,其功能需求包括开关门、检测来访者等。
步骤二:确定机械元件和传动装置根据设计的主题和功能需求,确定机械元件和传动装置。
例如,对于设计的自动门系统,可以选择齿轮、电机等作为机械元件,选择齿轮传动作为传动装置。
步骤三:考虑机械原理和运动学根据设计的机械元件和传动装置,考虑其中涉及的机械原理和运动学。
例如,对于设计的自动门系统,需要考虑力学平衡、运动学等机械原理。
步骤四:进行设计和分析基于上述步骤,进行具体的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
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机械系统的结构、尺寸、材料选择等因素,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步骤五:制作和测试原型根据设计的机械系统,制作相关的实物原型,并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验证机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原型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步骤六:撰写设计报告和文档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撰写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
设计报告应包括设计的背景和目的、设计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4. 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方面:•设计的机械系统需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例如运动速度、传动比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学院:xxx专业班级:xxx学号xxx2018年1月前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对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门课程。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飞轮机构凸轮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飞轮等。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3)(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3)(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2、设计(计算)说明书 (5)(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5)(2)机构运动分析 (7)对位置120°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7)(3)对位置120°点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11)3、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14)4、齿轮的设计 (17)5、参考文献 (18)6、心得体会 (19)7、附件 (19)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刨床工作时, 如图(1-1)所示,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201141100系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教授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3—27日东莞理工学院目录第一章内容介绍1-1 机构简介 (1)1-2 设计数据 (1)1-3 机构简图 (2)第二章六杆机构设计2-1 设计内容 (3)2-2 设计数据 (4)2-3 设计运动分析 (5)第三章凸轮设计3-1 设计内容 (7)3-2 图解法设计 (7)3-3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0)第一章内容介绍1.机构简介压床是应用广泛的锻压设备,用于钢板矫直、压制零件等。
如图所示为某压床的运动示意图。
其中,六杆机构ABCDEF为其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z l-z2, z3-z4, z5-z6)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ABCDEF)的曲柄1转动,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阻力F r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冲压工艺。
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轴A上装有飞轮,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
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六杆机构的设计数据表2 凸轮机构的设计数据参数转角θ(度) 序号偏距e(mm)基圆半径r(mm)滚子半径rr(mm)行程h (mm)推程运动角δ( )远休止角01δ( )回程运动角'δ( )近休止角02δ( )0 1 19 37 10 60 10 30 150 30 120 602 20 38 10 40 10 35 140 60 90 703 21 39 10 30 10 60 140 0 150 7030 4 22 40 5 30 8 60 140 0 150 705 23 41 5 60 8 30 90 50 150 706 24 42 5 60 12 30 90 50 220 045 7 25 43 5 60 12 30 130 10 220 08 26 44 15 50 12 30 150 30 120 609 27 45 15 50 10 40 120 60 120 6060 10 28 46 15 50 10 40 180 0 180 011 29 47 10 45 10 40 180 0 180 012 30 48 10 45 6 50 120 90 90 6013 31 49 10 45 6 50 180 20 160 0(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一、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
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执行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
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
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隔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糕点厚度。
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的高)范围。
5~80 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的宽度方向)300 mm。
4)切刀工作节拍。
40次/min。
5)生产阻力很小。
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动机可选用0.55kw(或0.75kw)、1390/min。
3、设计方案提示1)切削速度较大时,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因此切刀运动方案的选择很关健,切口机构应力求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如何满足切片长度尺寸的变化要求,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调整机构必须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是采用调速方案,还是采用调距离方案,或者采用其它调整方案,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
3)间歇运动机构必须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切口有一定的长度(即高度),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但输送机构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的工作行程运动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叠,以利提高生产率,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就应按上述要求来选取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参数。
4、设计任务1)根据工艺运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2)进行间歇运动机构和切口机构的选型,实现上述动作要求;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4)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机械运动示意图);6)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度设计。
二、设计工作量1、2号或3号图纸二张(包括:运动循环图和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一、设计题目:医用棉签卷棉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医院用棉签日耗量很大,为了提高工效采用卷棉机代替手工卷制棉签。
棉签卷制过程可以依照手工方式进行动作分解,亦可另行构想运动过程。
按手工方式进行动作分解后得到:1)送棉。
将条状棉通过机构作定时适量送入。
2)揪棉。
将条状棉压(卷)紧并揪棉,使之揪下定长的条棉。
3)送签。
将签杆送至导棉槽上方与定长条棉接触。
4)卷棉。
签杆自转并沿导棉槽移动完成卷棉动作。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棉花。
条状脱脂棉,宽25~30mm,自然厚4~5mm。
2)签杆。
医院通用签杆,直径约3mm,杆长约70mm,卷棉部分约20~25mm。
3)生产率。
每分钟卷60支,每支卷取棉块长约20~25mm。
4)卷棉签机体积要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外形美观,成本低,卷出的棉签松紧适度。
3、设计方案提示1)送棉可采用滚轮压紧棉条、对滚送进,送进方式可采用间歇运动,以实现定时定量送棉。
2)揪棉时应采用压棉和揪棉两个动作,压棉可采用凸轮机构推动推杆压紧棉条,为使自动调整压紧力中间可加一弹簧。
揪棉可采用对滚爪轮在转动中揪断棉条。
3)送签可采用漏斗口均匀送出签杆,为避免签杆卡在漏斗口,可将漏斗作一定振动。
4)卷棉可将签杆送至导棉槽,并使签杆产生自转并移动而产生卷棉,如采用带槽的塑料带通过挠性传动来实现。
4、设计任务1)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送棉、揪棉、送签、卷棉四个机构的选型,实现上述4个动作的配合。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的简图(机械运动示意图)。
6)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设计工作量1、2号或3号图纸二张(包括:运动循环图和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一、设计题目:洗瓶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为了清洗圆形瓶子外面,需将瓶子推入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推动瓶子沿导辊前进,转动的刷子就将瓶子洗净。
它的主要动作:将到位的瓶子沿着导辊推动,瓶子推动过程利用导辊转动将瓶子旋转以及将刷子转动。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瓶子尺寸。
大端直径d=80mm,长200mm。
2)推进距离L=600mm,推瓶机构应使推头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衡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进入第二个工作循环。
3)按生产率的要求,推程平均速度为 =45mm∕s,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工作行程平均速度的3倍。
4)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3、设计方案提示1)推瓶机构一般要求推头工作时作近似直线轨迹,回程时轨迹形状不限,但不能反向拨动瓶子。
由于上述运动要求,一般采用组合机构来实现。
2)洗瓶机构由一对同向转动的导辊和三只刷子转动的转子所组成。
可以通过机械传动系统来完成。
4、设计任务1)根据上述运动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推瓶机构和洗瓶机构的选型,实现洗瓶动作要求。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机械运动示意图)。
6)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设计工作量1、2号或3号图纸二张(包括:运动循环图和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一、设计题目:半自动平压模切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是印刷、包装行业压制纸盒、纸箱等纸制品的专用设备。
它可对各种规格的纸板、厚度在4 mm以下的瓦楞纸板,以及各种高级精细的印刷品进行压痕、切线、压凹凸。
经过压痕、切线的纸板,用手工或机械沿切线处去掉边料后,沿压出的压痕可折叠成纸盒、纸箱,或制成凹凸的商标。
它的工艺动作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纸板走纸到位,二是进行冲压模切。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每小时压制纸板3000张。
2)上模固定,下模向上移动的行程长度H=50±0.5mm回程的平均速度为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的1.3倍。
3)工作行程的最后2 mm范围内受到生产阻力P C=2³106N,回程时不受力。
下模和滑块的质量共约120kg。
4)工作台面离地面的距离约1200mm。
5)所设计的机构性能要良好,结构简单紧凑,节省动力,寿命长,便于制造。
3、设计方案提示1)走纸机构可采用双列链传动,走纸横块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两根链条上,横块上装有若干夹紧片以夹紧纸板。
主动链轮由间歇运动机带动以实现定时走纸。
2)模切机构一般可采用六杆冲压机构,在纸板停顿时进行冲压模切。
冲压机构要求急回并节省动力。
3)由于冲压模切机构仅在短时内承受很大生产阻力,为了减小周期性速度疲动可选用较小容量的电机,一般需安装飞轮。
4、设计任务1)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送料、模切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根据给定的生产阻力及工作裕量选定合适的电动机。
5)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6)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7)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设计工作量1、2号或3号图纸二张(包括:运动循环图和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一、设计题目:平压印刷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合于印刷各种八开以下的印刷品。
它的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夹了白纸的平板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
其工作过程犹如盖图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有1600~1800次/h印刷能力。
2)电动机功率N=0.75kw、转速n电=910r/min,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测或底部。
3)印头摆角为7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杆自垂直位置运动至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的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3、设计方案提示1)印头机构可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等等,要求具有急回特性,并在印刷的极位有短暂停歇。
2)油辊机构可采用固定凸轮一变长摆动从动件机构(以铅字版及油盘面作为凸轮形状)。
3)油盘运动机构可采用间歇运动机构。
4)这三个机构要考虑如何进行联动。
4、设计任务1)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按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构传动方案。
5)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6)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设计工作量1、2号或3号图纸二张(包括:运动循环图和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一、设计题目:蜂窝煤成型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蜂窝煤(通常又称煤饼,在圆柱形饼状煤中冲出若干通孔)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
它将粉煤加入转盘上的模筒内,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
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五个动作:1)粉煤加料;2)冲头将蜂窝煤压制成型;3)清除冲头和煤盘的积屑的扫屑运动;4)将在模筒内的冲压后的蜂窝煤脱模;5)将冲压成型的蜂窝煤输送装箱。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蜂窝煤成型机的生产能力:30次/min。
2)驱动电机:Y180L—8、功率N=11kw、转速n=710r/ min。
3)冲压成型时的生产阻力达到105N。
4)为了改善蜂窝煤冲压成型的质量,希望在冲压后有一短暂的保压时间。
5)由于冲头要产生较大的压力,希望冲压机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增大有效力作用,减小原动机的功率。
3、设计方案提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应考虑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模筒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
冲压和脱机构可采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六杆冲压机构;扫屑机构可采用附加滑块摇杆机构、固定移动凸轮一移动从动件机构;模筒转盘间歇运动机构可采用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和选择较小功率的驱动电机,可以附加飞轮。
4、设计任务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冲压脱模机构、扫屑刷机构、模筒转盘间歇运动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设计工作量1、2号或3号图纸二张(包括:运动循环图和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