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会诊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院外会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院外会诊管理工作,促进医务工作的开展,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院外会诊是指医院医务人员在医院之外与其他医院、医生、专家进行医疗诊断、治疗等专业技术交流的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医务人员与其他医院、医生、专家进行院外会诊活动的管理。
第四条院外会诊应遵循临床实际,尊重专业意见,以患者的利益为首要原则。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院外会诊管理制度,制定详细规定,加强对院外会诊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
第六条医院应当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院外会诊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第二章院外会诊的范围与流程第七条院外会诊活动应当包括专科会诊、远程会诊、转诊会诊等。
我院的医务人员可以向其他医院、医生、专家寻求医疗指导,也可以接受其他医疗机构、医生、专家的会诊请求。
第八条院外会诊的受理流程包括发起申请、初审、审批、会诊、报告和总结等环节。
(一)发起申请:医院内部医务人员可通过院外会诊管理系统或者书面形式提交院外会诊申请及相关资料,包括病历资料、检查报告、检验报告等。
(二)初审:接到院外会诊申请后,院外会诊管理机构要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是否符合院外会诊的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并要求重新提供相关资料。
(三)审批:初审合格的院外会诊申请,应当由医院管理机构进行审批。
审批流程应明确,审批时间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
(四)会诊:会诊过程中,医院内部医务人员应根据会诊结果进行诊疗决策,并在病历中明确会诊专家的意见。
(五)报告和总结:会诊结束后,院外会诊管理机构应及时将会诊报告存档,并进行总结分析。
对于需要转诊或者治疗方面的建议,应当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章院外会诊的质量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院外会诊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会诊过程的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
(一)监督:医院应设立监督机构,对院外会诊的过程进行监督。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疗机构内的医师根据患者需要,外出到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会诊并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一种行为。
为了规范医师外出会诊行为,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质量,本文档旨在制定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师,包括专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
3. 外出会诊申请与批准医师外出会诊需提前向医疗机构的行政部门进行书面申请,并注明以下内容:•外出会诊的原因和目的•外出会诊的时间和地点•外出会诊的期限•外出会诊需要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外出会诊的详细安排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向申请者书面确认是否批准外出会诊。
如不批准,应当说明理由。
4. 外出会诊行为要求医师在外出会诊期间,应遵守以下要求:•严格按照外出会诊的时间、地点和期限进行行程安排,不得违反申请中的要求。
•携带相关病历、检查结果、医嘱等资料,并与接诊医疗机构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
•遵守接诊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尊重接诊医疗机构的工作流程和规范。
•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并与接诊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医嘱。
•在外出会诊期间,保持与本医疗机构的联系,及时反馈会诊结果和进展。
5. 外出会诊费用及报销医师外出会诊产生的费用由医师个人承担,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
医师需在会诊结束后,向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提交相关费用的报销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费用凭证。
6. 外出会诊监督与评估医疗机构的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医师外出会诊的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会诊质量、会诊效果和会诊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
医疗机构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
7. 外出会诊管理的法律责任医师外出会诊过程中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违反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纪律处分。
8.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并有权对本制度进行解释和修订。
医师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并配合行政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通用16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通用1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外请专家会诊管理制度1(一)院内科间会诊1、会诊的提出:会诊由病房主治医师决定,住院医师填写会诊单,须详细填写申请单的申请会诊项目,简要重点描述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时间具体到日,经主治医师审核并签宇。
申请科室负责将申请单送达邀请会诊科室。
特殊病人经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宇,可以特邀会诊医师。
2、会诊时间要求:一般会诊48小时内完成,如需特殊检查的轻病人,可预约时间到专科检查。
院区内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院址分散的酌情适当放宽时限)抢救须随请随到,危重病人可以电话邀请,被邀请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会诊,严禁会诊医师不亲自查看病人进行电话会诊。
3、会诊医师的资格认定:由有执业资质的总住院医师(二线)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承担院内会诊工作。
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该科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
对特殊或疑难重症病人需要专家或科主任会诊者,须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字。
院内急会诊如二线医师正在手术或抢救病人,由三线医师或上级医师及时完成会诊。
4、会诊医师职责:详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察病人,会诊后须书写会诊记录。
会诊记录包括会诊意见和建议,会诊医师的科室、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对疑难病例、诊断不清或处理有困难时,须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会诊。
会诊时须有甲请科室医师陪同、介绍病情。
5、会诊后确认需转科的病例,由会诊医师签署转科意见,自签署时起,病人的诊疗责任由转入科室负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外出会诊管理,规范会诊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医师参加院外会诊活动。
第三条医院外出会诊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利、保密的原则,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会诊申请与审批第四条医师申请外出会诊,应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经科室主任审核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批。
第五条医师申请外出会诊应提供以下材料:1. 医师本人申请;2. 科室主任审核意见;3. 外出会诊单位邀请函;4. 外出会诊单位简介;5. 外出会诊期间工作安排。
第六条医务科对医师申请外出会诊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符合要求的会诊申请予以批准。
第七条医师获得外出会诊批准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工作。
第三章会诊工作第八条医师参加外出会诊,应遵守会诊单位的相关规定,尊重会诊单位的医疗制度。
第九条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诊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十条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主动与会诊单位医师沟通,共同探讨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第十一条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保护患者隐私,遵守保密原则。
第四章会诊报告与资料管理第十二条医师完成会诊工作后,应及时将会诊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所在科室。
第十三条医师应妥善保管会诊资料,包括病历、会诊记录、检查报告等,并按照规定进行归档。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外出会诊,或会诊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为示例性质,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医师外出会诊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外出会诊的定义外出会诊是指我院医师在医疗机构外,应其他医疗机构邀请,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诊断、治疗等服务的行为。
三、外出会诊的申请与审批1. 申请外出会诊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医师执业资格;(2)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3)熟悉所申请会诊专业的诊疗技术。
2. 医师申请外出会诊,应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会诊时间、地点、邀请单位、会诊专业等。
3. 科室负责人对申请外出会诊的医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医务科审批。
4. 医务科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医师的专业能力,对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由医务科统一安排外出会诊事宜。
四、外出会诊的职责与要求1. 医师外出会诊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 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准确、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 医师应尊重患者意愿,维护患者权益,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4. 医师应主动与邀请单位沟通,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五、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1. 医务科负责对医师外出会诊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对医师外出会诊情况进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医师,医院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暂停外出会诊资格等处理。
3. 对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务科负责修订。
一、目的为加强外出人员会诊管理,确保会诊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医疗机构及各科室开展的外出人员会诊活动。
三、会诊申请1. 会诊申请应由科室负责人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出,填写《外出人员会诊申请表》。
2. 申请表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简介、会诊目的、会诊时间、会诊地点、会诊人员等。
3. 科室负责人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审批。
四、会诊审批1. 医务科负责对会诊申请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包括会诊必要性、会诊人员资质、会诊时间安排等。
2. 经医务科审批同意的会诊,由医务科统一安排,并通知相关科室。
3. 会诊审批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医务科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会诊论证。
五、会诊人员1. 会诊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熟悉本专业诊疗技术;(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临床经验。
2. 会诊人员应按照会诊申请表要求,准时参加会诊。
3. 会诊人员应遵守会诊纪律,尊重患者隐私,确保会诊质量。
六、会诊流程1. 会诊前,会诊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准备相关资料。
2. 会诊过程中,会诊人员应积极发言,提出诊疗建议。
3. 会诊结束后,会诊人员应填写《外出人员会诊记录表》,总结会诊情况。
4. 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将《外出人员会诊记录表》报送医务科。
七、会诊费用1. 会诊费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由会诊科室承担。
2. 会诊费用包括会诊人员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
3. 会诊费用应在会诊结束后一周内报销。
八、监督与考核1. 医务科负责对会诊工作进行监督,确保会诊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会诊制度的行为,医务科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会诊工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九、附则1.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外出会诊管理制度流程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医疗工作流程,提高会诊工作效率,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会诊申请1. 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在医院预约科室办理会诊申请手续,填写会诊申请表,注明患者基本情况、病情描述、需会诊科室及医师姓名。
2. 会诊申请表需夹带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及治疗方案等相关资料,并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3. 医院接诊科室接收会诊申请表后,及时安排拟会诊科室,并将会诊时间告知申请者。
第三章会诊流程1. 会诊科室接收会诊申请后,安排接诊医师查看病历及相关资料,制定会诊方案。
2. 接诊医师与会诊医师沟通确认病情,确定会诊时间及地点。
3. 会诊医师准时赴会,参与会诊讨论,提供专业意见及诊疗建议。
4. 会诊医师填写会诊意见反馈表,明确会诊建议并签字确认。
第四章会诊意见审核1. 会诊医师填写完会诊意见反馈表后,交给会诊科室主任审核。
2. 会诊科室主任审核会诊意见是否符合患者需求,如有异议可要求会诊医师追加资料或重新开会诊。
3. 会诊意见审核通过后,将会诊意见书交给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并在病历中记录会诊结果。
第五章会诊成果回馈1. 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收到会诊意见书后,应及时跟踪执行会诊建议,并将执行情况反馈给会诊科室。
2. 会诊科室应定期对会诊成果进行回馈跟进,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3. 如患者需再次会诊或延续会诊服务,需重新填写会诊申请表并进行相应手续。
第六章外出会诊管理1. 对于需要外出进行会诊的情况,会诊医师必须提前向医院上级主管部门报备,并经批准后才可外出。
2. 外出会诊时需携带相关资料及药品,保证会诊质量。
3. 外出会诊后,会诊医师应及时向会诊科室报告会诊情况,并按要求提交会诊意见反馈表。
第七章绩效考核1. 医院将对会诊医师的会诊质量、工作态度及效率进行绩效考核,建立绩效档案。
2. 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会诊医师评定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改,须由医院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专家外出会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在职专家及各科室外聘专家。
第三条医院专家外出会诊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会诊申请与审批第四条会诊申请1. 患者或家属向我院提出会诊申请,并提供相关病例资料。
2. 科室负责人根据患者病情和会诊需求,填写《医院专家外出会诊申请表》。
第五条会诊审批1. 申请表经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报送医务科审核。
2. 医务科根据专家外出会诊相关规定和科室实际情况,提出会诊意见。
3. 经医务科审核同意后,报分管院长审批。
第三章会诊实施第六条会诊安排1. 确定会诊时间、地点和会诊专家。
2. 会诊前,医务科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会诊安排及注意事项。
3. 会诊专家应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充分准备。
第七条会诊实施1. 会诊专家按照规定时间到达会诊地点,参加会诊。
2. 会诊过程中,会诊专家应尊重患者隐私,严格遵守医疗规范。
3. 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应出具书面会诊意见,并签字确认。
第四章会诊管理与监督第八条会诊管理1. 医务科负责会诊工作的统筹安排和监督管理。
2. 会诊专家应按照规定时间参加会诊,不得无故缺席。
3. 会诊专家应严格遵守会诊纪律,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会诊监督1. 医院设立会诊监督小组,负责对会诊工作进行监督。
2. 监督小组定期对会诊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第五章会诊待遇与考核第十条会诊待遇1. 会诊专家完成会诊任务后,按照规定给予相应津贴。
2. 医院为会诊专家提供必要的交通、住宿等便利条件。
第十一条会诊考核1. 医务科对会诊专家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会诊质量、出诊率、患者满意度等。
2. 考核结果作为专家外出会诊资格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会诊管理制度
会诊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集思广益,发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病人诊疗问题的重要措施,病人在诊断、治疗上有困难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需要专科协助解决时,应及时组织会诊。
为了让会诊工作更加规范,特制定如下会诊管理制度。
一、科内会诊:
本病区或本科内的会诊。
由主治医师提出,经床位分管主任同意后,召集本病区或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会进行)。
二、科间会诊:
1.在本专科领域内对病人的诊治有困难,需要相关学科协
助的,可提出科间会诊。
2.急会诊:应邀科室应在接到会诊邀请后10分钟内前往会
诊;普通会诊:应邀科室应在接到会诊邀请后2天内前往会诊;严禁电话会诊。
3.科间会诊原则上由各科住院总医师负责完成,并做好会
诊的登记工作,如碰到较为疑难的会诊,或同一病人经两次会诊后仍未明确诊治意见的,住院总医师应立即如实地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安排副主任以上医师处理;
住院总医师不在岗期间,会诊原则上由科室当天的第二值班医师负责完成。
4.住院病人的普通会诊由主治医师提出,经床位分管主任
同意后,由床位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
会诊单上应详细写明患者的病情、邀请会诊的目的和要求,由主治医师盖章确认后送至被邀请科室。
被邀请科室医师前来会诊时,必须有分管的床位医师陪同,以便共同讨论。
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会诊单上,床位医师也应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
5.住院病人的急会诊由主治医师提出,经床位分管主任同
意后,可直接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会诊单上。
夜间急会诊必须经二班医师同意后,方可提出邀请。
6.急诊病人的急会诊由急诊当班医师提出,经主班医师同
意后,可直接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
三、全院疑难、危重病例会诊:
1.住院病人病情诊断有困难或病情危重需要他科协助诊治
的,可提出全院会诊。
全院会诊由床位分管主任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由床位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
会诊单上除了需要详细写明患者病情、会诊的目的和要求外,应在会诊单右上角标明“全院会诊”字样,并明确写明会诊的时间、地点、邀请会诊的专家,经副主任以上医师确认盖章后送至被邀请科室,并报医务处。
全院会诊可实行点名会诊,未点名者应邀科室应安排副主任以上医师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分管院领导或医务处同志一起参加。
全院会诊由
科主任主持,并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后由床位医师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
2.门诊病人经两次就诊仍不能明确诊断者,门诊医师可向门
诊疑难病例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
会诊由会诊中心组织,专科科主任主持,并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后应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门诊病历卡上,供门诊医师参考。
四、院外会诊
1.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或由于本院无相应学科不能解
决诊治问题时,可提出院外会诊。
2.院外会诊由床位分管主任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由床位
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会诊单上必须详细写明患者的病情及会诊的目的要求,经科主任审核盖章后送医务处(周日或夜间送行政值班),由医务处或行政值班负责联系会诊专家。
3.一般的院外会诊由床位分管主任负责接待会诊专家,院外
大会诊时由科主任主持会诊,必要时可邀请分管院领导或医务处同志一起参加,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后由床位医师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