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XXXX级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63 KB
- 文档页数:7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级)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工设计和产品研发过程,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前沿动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
能在化工、炼油、材料、制药、能源、环保领等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与管理、教学工作、教学教育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良好的人文艺术类相关知识,熟练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2)掌握应用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3)掌握精细化工产品开发、配方研究、性能分析、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所需要的基本技能;(4)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5)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并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6)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二、培养规格(一)素质结构要求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身心素质是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心理保障。
4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具有对化工和应用化学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化工专业作为工科中的一支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化工工程设计、化工工艺技术和化学品研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化工专业培养目标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物理、数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化工领域的问题解决中。
此外,还应掌握化工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化工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
2. 培养实践能力:化工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掌握化工实验操作技能、化工工艺流程设计与调试能力,并具备化工设备操作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化工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和结果判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化工专业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化工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常用化工工艺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化工工程设计任务。
此外,还应具备工程经济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对化工工程进行成本估算和效益评估。
4. 培养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化工专业培养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阅读和理解化工领域的学术文献,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并具备科学写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5.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工专业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充。
因此,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化工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化工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高级化工专门人才。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的化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年级2013 级专业名称化学工艺专业代码060100专业化方向1、无机化工2、基本有机化工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填报日期20 13年12月15 日说明一、本表一式二份。
审批后,一份学校存档,另一份市职教教研机构存档。
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如需重新修订,须在修订后一周内,将修订原因及内容的详细说明和修订后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报县区教育局审核,市职教教研机构审定,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审批。
审批后,本表仍一式二份分存学校和市职教教研机构。
三、从2014级起,每年3月份专业设置审查、备案时,需报送本表审批。
新设专业需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报送材料审查、备案。
制定依据执行国家、省、市文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13﹞34号)《关于全市职业学校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有关要求的通知》(连教职﹝2013﹞19号)参照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行业专家意见本计划以江苏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主动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其它培养目标掌握化学工艺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化工设备保养与维护等岗位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继续学习专业专门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继续学习专业基本有机化工有机合成工有机合成工(四级)高职: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学制药技术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总控工化工总控工(四级)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四级)无机化工无机化学反应工无机化学反应工(四级)化工总控工化工总控工(四级)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四级)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具有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一、培养目标
1. 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2.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3.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内容
1. 提供学科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机会。
2. 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强调语言、沟通、团队协作等基础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方法
1. 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 进行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供真实场景的学习机会。
3. 引入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其实践能力。
四、评估方法
1.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项目表现等。
2. 引入360度评估,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意识。
五、培养环境
1. 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创客空间等。
2. 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学术交流,扩展其学术视野和人际网络。
六、持续改进
1. 定期进行培养方案评估和调整,提高培养效果。
2. 关注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培养内容和方法。
3. 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向交流,保持培养方案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以上是一个简短的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供参考使用。
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进行设计。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6期专业发展□李玉珍肖怀秋(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在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的示范作用下,基于“群”进行专业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群建设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状,探究其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专业群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6-0028-04作者简介:李玉珍(1981-),女,湖南邵东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肖怀秋(1981-),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
收稿日期:2016-04-11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
《2012年中国高职质量年报》称,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转型过程中,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地位也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各高职院校一直在努力寻求和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明确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高职教育逐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过渡,要想保持高职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作为质量工程来抓。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内涵建设的核心。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同年,教育部、财政部两部委共同出台《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并正式启动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文件明确提出“国家示范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是建成一批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化学(精细化工)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 070301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精细化工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能够在精细化工、化工类职业技术学校、医药、环保、金属表面处理、林产化工、食品及与化工相关的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与销售、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精细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 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3. 掌握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知识,具有精细化学品研制和开发的能力;4. 了解精细化工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技能;6.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的基本能力;7.掌握中外文资料查阅、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8.具有健全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9.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修养。
四、主干学科化学五、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
六、实践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军政训练、工厂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课程体系映射图本专业含有三个发展方向:精细化工、金属表面化学处理、林产化学。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体系与核心课程体系映射图如下:八、课程结构、学分比例及课时分布1.各类课程分数和学时数比例分配表2.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分配表3.学期课时分布表八、毕业要求: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包括军训、实践性课程),本科毕业最低要修满171学分。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有机化工工艺生产运行、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高分子概论、化学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仿真模拟实习、专业实验等。
就业方向:石化、化工等企业,从事有机化工生产运行、工艺操作、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精细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生产技术,具有从事精细化工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生产操作、产品质量监测及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无机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制图(含测绘)、化工原理(含课程设计)、化工仪表自动化、精细化工合成原理、精细化工设备、化工专业英语、化学助剂、液体洗涤剂、粘合剂与涂料、化工文献检索、精细化学品初级、中级、高级制造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精细化工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复配技术操作及管理,参与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改造,化工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化工产品的营销业务及化工行业的相关工作。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方面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熟悉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划、污染控制的技术及技能,具有从事环境监测及评价的技能、环境治理的工艺开发、设计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与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技术、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专业英语、环境化学与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业污染治理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文献检索等。
08级《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染料助剂的生产与应用方向,专业代码:530205)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及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21世纪,适应精细化学品<纺织印染助剂)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精细化学品生产与化学项目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能较熟练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向,具有从事纺织印染助剂及相关行业生产的控制和管理,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生产装置的设计、放大和优化、产品营销等工作能力,且有较好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2、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纺织印染助剂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较熟练掌握纺织印染助剂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在纺织、印染、化工、轻工和环保等部门从事生产控制和管理,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产品营销等工作能力的项目应用型技术人才。
择业方向:纺织印染行业、精细化学品生产、环境保护、技术质量监督、商品检验、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等行业。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德育要求通过《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安心基层的优良品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智育要求<1)知识结构☆掌握纺织印染助剂生产所必备的基础化学知识。
☆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等的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化工机械设备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业反应器选型、设计和操作控制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学好一门外语,为今后更广泛地获取信息打下基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专业代码:53025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5月8日目录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3)二、职业与岗位分析 (3)三、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4)四、能力分析与分解 (5)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7)六、教学进程计划表 (12)七、必要的说明 (14)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行业现状我省化学工业已形成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煤化工、基本化工原料、农用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橡塑制品等十几个门类。
拥有石油化工企业700多家,产品品种近2000种。
其中大中型企业110多家。
近十几年,我省石油化工行业一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
2003年石油化工销售收入达到645.3037亿元,居国内第九位。
其中,化学工业345.4143亿元,居国内第七位,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依托沿海临港优势,建立以黄骅、京唐、曹妃甸、秦皇岛等港口为依托的环渤海石油化工产业带,延伸完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四大产业链;利用华北、冀东油田、曹妃甸的原油码头、中直三大炼厂及地方炼厂,发展石油化工,延伸石油化工产品链;利用煤炭资源和化肥工业基础发展C1化学和焦油加工,形成煤化工产业链;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盐化工和海洋化工,形成盐化工产品链。
利用环京津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优势,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及其他化工产业,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
未来10-15年内,形成石家庄、沧州、唐山、秦皇岛四个化工基地,大型企业集团为骨干,特色区域化工和中小企业互为补充,产品上下游一体化,中直与地方企业密切配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到2010年,基本形成大基地与大企业共同发展,基础化工与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协调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主导化工产业与区域化工协调发展的河北省石油化工产业格局。
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方向)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精细化工(060600)专门化方向:日用化工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精细化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化工设备保养与维护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具有较好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注: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2)具有良好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获取一定信息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5)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6)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7)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8)具有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1)行业通用能力:①化学、化工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②识读图样能力:能够绘制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图,识读化工设备图、车间平立面布置图;③化工设备故障判断能力:能使用化工常用维修工具、判断化工设备的简单故障;④化工单元操作能力:能进行流体输送、蒸馏、蒸发、吸收、萃取、结晶、干燥等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和生产数据,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工艺计算;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⑤化学分析与检验能力:能进行部分化工生产中间控制分析,能根据分析报告调整相应的生产操作;⑥化工生产DCS操作能力:能进行DCS操作控制,能使用化工生产中的常用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控制等);⑦HSEQ知识应用能力:能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化工环保、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检修;⑧车间管理能力:能协助车间班组进行生产管理;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能将化工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应用于指导生产操作和检修。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层次、修业年限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层次:高职(大专);修业年限: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精细化学品生产理论,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具有开发、试验和生产精细化学品的一线操作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职业目标1.各类精细化工企业中,生产一线的现场操作岗位、总控操作岗位和生产管理岗位;2.各类精细化工企业中,产品开发实验岗位、质量检测与控制岗位;3.各类大专院校的化学化工类实验室中的实验实训岗位;4.精细化学品及化工产品的营销岗位;5.独立创办精细化工企业。
四、毕业生业务规格1.具有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公共知识与素质;2.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3.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4.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工程制图、机械基础及CAD的基础知识;5.具有与本专业管道设备拆装及维护保养等知识与技能;6.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7.具有分析和选择原料、生产工艺路线、方法、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控制指标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8.具有企业管理、安全、环保等基本常识;9.具有一定的市场知识与营销能力;10.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
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图按照由专项到综合、由基本到专业、由专业到扩展并循序递进的“层次递进”原则,构建能力递进示意图。
关键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项训练,强化提高。
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兴趣为先、知识必备、应用为主、创造提高的原则。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但更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及大型作业(结合实际)训练提高。
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是实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有效途径,应贯彻在人才培养的全部课程及过程中。
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能力递进示意图2.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六、毕业学分和证书要求1.毕业学分 141.52.毕业时应取得的证书(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合格证书(2)普通高校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3)国家化工中级工资格证书1种,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获取化学检验工中级工资格证书七、总学时和集中性实践环节总学时:2872集中性实践环节共 51 周八、说明1. 基础理论课和职业课设课说明(1)化学基础1学习物质的量、浓度及化学方程式计算,主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递变规律,化学键对性质的影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通性,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知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基本原理,理解无机化合物制备分离的原理。
(2)化学基础2学习烷、烯、炔、醇、醛、酮、醚、酸、芳香烃、取代基等有机官能团的性质、鉴定与制备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方法。
要求学生可以运用典型有机反应设计合成方案。
(3) 化工制图学习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原理、三视图、立体表面交线、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常用件与标准件零件图(含法兰)、装配图(化工设备图);化工工艺流程图、管路图、设备布置图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阅读一般零件图和绘制化工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阅读设备装配图。
(4) 电器及仪表学习安全用电知识,电工仪表,化工厂常用电机、电器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和仪表的能力,对常见的控制系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5)化学品检验学习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比色分析、pH值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定量分析技术。
使学生能按标准完成工业原料及产品的分析操作、数据处理和出具报告。
(6)化工单元操作A1学习流体流动、传热、非均相物系分离和蒸发等的原理、规律、相关设备的选用方法和操作原理。
(7)化工单元操作A2学习典型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原理、设备构造与设计方法,使学生能运用工程观点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掌握化工分离设备选用与设计的必要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典型单元设备的选型、正确使用与维护。
(8)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学习有机物合成的主要反应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运用有机合成反应制备精细有机化工产品(或中间体)的较全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多步骤合成路线的设计。
(9) 反应器应用与操作学习均相反应器、气液相反应器、气固催化反应器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反应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操作形式及设计方法,并能够选择使用典型的反应器和正常维护、维修反应设备。
(10)精细化工概述学习精细化工的定义、分类、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精细化学品的应用。
重点学习当前发展较快的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方法、应用原理、发展现状和开发方向,形成对精细化工的全面认识。
(11)助剂应用与生产认识助剂的定义,了解其分类与功能,学会不低于三种助剂的生产方法与使用原理。
(12)涂料应用与生产认识涂料的定义,了解其分类与功能,明确涂料中各组分的作用,具备配方调整的基本能力,学会不低于三种涂料的生产方法与使用原理。
(13)功能高分子材料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应用与发展,学习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特性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不低于三种类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14)安全与环保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工作与安全环保的关系,明确安全环保对保障生产的重要意义,树立安全与环保意识,初步获得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知识、途径与方法。
重点放在观念层次上。
(15) 文献检索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查阅和收集本专业的技术资料,初步学会用计算机检索科技信息。
(16) 专业英语学习科技英语基本语法,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和词组,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
(17) 企业管理了解企业管理的内容与机制,学习生产管理,工艺管理的要素,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18) 商品营销学习商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强化营销意识,结合专业产品进行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训练。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产品营销能力。
(19) 化工工艺概论学习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化工产品的资源路线与产品网络、工艺条件选择、工艺流程配置与评价的方法及应用等内容,并通过典型化工生产工艺的分析,使学生得到化工生产的综合训练。
(20) 化工拆装实训学会使用拆装工具,如各种扳手、管子钳和台虎钳、管道切害割工具、手动键式起动机、角向磨光机、电钻、管子铰扳等。
认识管路各种组件及其结构,学会流体输送管路的安装、试压和运行,选取2种以上的单元操作设备(比如换热器、塔器、泵等)进行拆装。
(21) 化工现场操作1配合单元操作1所设的实训环节,学习主要液体输送与传热设备的结构特点,掌握其操作性能及工作原理,学会这些单元操作的开车、停车及正常调节操作,能分析并处理事故。
(22) 化学实验技术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的操作技术,学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及简单玻璃工操作等实验操作技术;选择典型无机、有机产品,由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合成、分离获得产品,并对原料、中间产物和目的产物进行分析测定,估算理论单耗。
并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3)化工管路测绘通过典型化工生产、实验装置的测量,分析其结构、工作原理,测绘典型零件图、工艺流程图,掌握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测绘技能。
(24)化工总控操作1学习DCS操作的基本知识,了解DCS在化工生产控制中的作用与前景。
通过对液位控制、离心泵送液、换热器操作控制等仿真操作,使学生获得这些过程的冷态开车、正常操作、事故处理和停车的一般知识与技能。
从而使学生具有基本的DCS操作控制能力。
(25)CAD实训B学习AutoCAD软件的基础知识:启动、退出,图形文件的管理,数据输入方式,图层的概念,常用菜单功能;学习常用绘图功能的使用方法:直线、点、圆、圆弧、椭圆及椭圆弧、多段线、样条曲线、矩形及多边形的绘制;学习常用编辑功能的使用方法:复制、移动、修剪、延伸、删除、打断、旋转、阵列、镜像、图案填充等;学习尺寸标注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26) 认识实习深入本专业生产现场,获得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本专业生产过程的特点。
为后续专门课程的学习作准备。
(27) 化工现场操作2配合单元操作2所设的实训环节,学习主要分离设备的结构特点,掌握其操作性能及工作原理,学会分离单元操作的开车、停车及正常调节操作,能分析并处理事故。
(28)化工总控操作2进一步学习DCS操作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精馏、吸收解吸、反应釜等仿真操作,使学生获得这些过程的冷态开车、正常操作、事故处理和停车的一般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DCS操作控制能力得到提升。
(29) 中试技术学习中间试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其用途。
结合某一产品,通过对中试反应系统的认识与使用,使学生学会正确操作、维护与保养设备、具有记录、调整方案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0) 化工单元过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部分工程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设计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选择一典型的单元过程设备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工艺计算,绘出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编写出设计说明书。
(31) 专业综合实验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工产品进行制备、分离和性能测试实验。
培养学生调整配方设计、安装工艺实验装置、控制工艺条件、工艺操作技能、分析检验技能、收集实验数据和正确分析与表达结果的能力。
使学生对精化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综合实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32) 职前综合培训培训学生作为职业人必须了解的企业文化、人事规章及福利、岗位职责与个人发展、融入社会等知识,通过培训,让提高学生迅速融入企业氛围,发挥所长,尽快成才的能力。
(33)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专题实验或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获取信息、化工设计、新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会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提高设计报告或论文一份。
(34) 毕业答辩通过答辩进一步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对毕业环节进行必要的总结与提高;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业教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勇于自我创业,为社会多做贡献。
(35) 顶岗实习让学生进入本专业生产岗位,在师傅的指导下参加生产,学习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原料和成品的性能和指标、工艺操作规程、主要岗位的操作方法、生产的安全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获得生产真实、全面、综合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