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养蜂人生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帮爷爷养蜂蜜作文怎么写
《帮爷爷养蜂蜜》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来到了爷爷的农场,准备帮他一起养蜂蜜。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养蜂,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一到农场,我就看到了爷爷搭建的蜂箱,它们整齐地排列在花园的一角。
蜜蜂们在蜂箱周围忙碌地飞来飞去,仿佛在跳着一场欢快的舞蹈。
爷爷先给我介绍了养蜂的基本工具和注意事项。
他告诉我,养蜂需要用到蜂帽、蜂箱、蜂蜡、蜜脾等工具。
还特别强调了在操作时要小心,避免被蜜蜂蜇伤。
接着,爷爷开始示范如何打开蜂箱。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的盖子,用刷子轻轻地拂去蜜蜂身上的花粉。
然后,他取出了一块蜜脾,让我观察蜜蜂是如何采集花蜜和酿造蜂蜜的。
我仔细地观察着蜜脾上的蜜蜂,它们忙碌地飞来飞去,不停地用舌头吸取花蜜。
我看到有些蜜蜂的腹部已经变得鼓鼓的,那是它们采集回来的花蜜。
看完爷爷的示范,我也跃跃欲试。
爷爷帮我戴上了蜂帽,我拿起了刷子,轻轻地拂去蜜蜂身上的花粉。
一开始,我还有些害怕,担心蜜蜂会蜇我。
但是,当我看到蜜蜂们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却没有攻击我时,我渐渐地放松了下来。
我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养蜂的知识,也体验到了养蜂的乐趣。
我明白了蜜蜂是多么勤劳和有组织的生物,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美味的蜂蜜和花粉。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爷爷对养蜂的热爱和专注。
他不仅教会了我养蜂的技巧,还让我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次帮爷爷养蜂蜜的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我会继续帮爷爷养蜂蜜,也会更加珍惜劳动的成果。
接受大学教育,在城市里拥有一份光鲜的工作,是无数农民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回乡创业。
浙江丽水的麻功佐因为选择回乡创业,人生开始变得不一样…… 麻功佐2008年到杭州上大学,毕业后就留在杭州创业。
杭州,是中国的“电商之都”,超过80%的大小电商APP、网红主播卖家、创业孵化公司,都栖息在此。
初次创业的麻功佐也想在电商行业分一杯羹,于是也做起电商的生意,他开始在网上卖衣服。
可生意并不好。
半年后,想着找人设计定做衣服成本低,兴许能多赚点,麻功佐开始自己设计衣服卖。
可因为衣服版型款式没啥特点,根本卖不出去,结果货全砸在了自己手里,还欠下6万元外债。
2014年,麻功佐回老家过春节,因为自己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欠下一屁股债,他感觉没脸面对家人,最害怕的就是来自别人的关心和询问。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思来想去,他决定春节过后不去杭州了,回老家创业。
回乡创业接二连三遭遇打击 麻功佐觉得自己卖衣服失败就是因为太没特点,他要换一个有特色的项目去干。
他想起老家的一个项目就很有很特色,那就是古法养蜂。
麻功佐的家乡在浙江省松阳县,那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非常传统的养蜂办法。
村民们在悬崖峭壁或者房前屋后,放上几个蜂桶,蜜的多少完全取决于蜂,一般蜂蜜一年只采一次,当地人把这种养法称为古法养蜂。
因为酿蜜时间长,蜜源来自四季的百花,所以这种蜜的品质格外好。
但古法养蜂最大的问题就是产量低,平均下来一个蜂桶一年也就产十几斤蜜,有时候还会出现无蜜可采的现象。
麻功佐想能不能规模化的古法养蜂呢? 规模化养蜂,一年能采四五次蜜,一个蜂箱一年差不多就能产八九十斤蜜,是古法养蜂产量的五六倍,因此当地从事古法养蜂的人不多,养殖规模也很小。
从来都没人规模化的古法养蜂,麻功佐却要这样做。
家人朋友听说后都很震惊,也都很不看好,但麻功佐却执意要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法养蜂虽然产量低,但在市场上相对较少,产品有特点。
养蜂人的名言名句养蜜蜂是一项古老而珍贵的工作。
作为养蜂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名言名句。
这些名言名句反映了养蜂人对蜜蜂、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很多启发。
本文将带领大家领略养蜂人的名言名句,为我们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注入一缕温馨和智慧。
一、蜜蜂与自然1. 忙碌的蜜蜂,是大自然无穷智慧的结晶。
2. 蜜蜂勤劳寡言,诠释了默默耕耘的美好。
3. 蜜蜂在大自然中放松,并从中获取能量。
4. 蜜蜂之所以繁衍昌盛,得益于大自然的智慧和循环。
二、养蜂人与蜜蜂1. 养蜂人是蜜蜂保护的守护者。
2. 养蜂人和蜜蜂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和默契的关系。
3. 养蜂人通过照顾蜜蜂,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和他人。
4. 养蜂人要时刻倾听蜜蜂的声音,以理解它们的需求。
三、人生与养蜂1. 养蜂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耐心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2. 养蜂人热爱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努力和付出终将有所回报。
3. 养蜂人的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细心和品味。
4. 养蜂人教会我们,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与大自然亲近。
四、蜜蜂的智慧1. 蜜蜂精确无误地完成每一个任务,教会我们对工作要负责任。
2. 蜜蜂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上等的蜂蜜。
3. 蜜蜂懂得科学和合作,向我们展示了集体的力量。
五、养蜂的意义1. 养蜜蜂让人们更加关注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2. 养蜂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积极贡献。
3. 养蜂人通过努力传承了一项重要的传统和文化。
4. 养蜂人的辛勤工作,为我们提供了高品质的蜂蜜和珍贵的蜜蜡。
养蜂人的名言名句是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它们反映了养蜂人的坚持和理想。
同时,这些名言名句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
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养蜂人在与蜜蜂相处中的经验,学会倾听和关注自然,培养耐心和坚持的品质。
值得提醒的是,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保护蜜蜂及其生态环境,为传承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工作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愿每一位养蜂人和爱蜂者都能从蜜蜂和大自然中获得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让这份珍贵的职业在时光的洪流中继续闪耀着光芒。
走进蜜蜂王国--一位花甲老人科学养蜂创奇迹的故事
王双进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年(卷),期】2006(57)6
【摘要】@@ 双休日,隆回县雨山铺镇青少年科技组的师生们前往养蜂专业户范克民先生家拜师学艺,发现在其走廊上、后院里摆满了蜂箱,足有40箱.倘徉在蜜蜂王国里,黄淑珍老师看到仅范先生一人在家,疑惑顿生:"范先生,您养这么多蜜蜂,收入肯定可观,但开支一定很大,所需要的人手也很多吧?"
【总页数】1页(P34)
【作者】王双进
【作者单位】湖南隆回县雨山铺镇青少年科技组,4222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探索蜜蜂王国奥秘献身科学养蜂事业——现代著名养蜂家浙江大学陈盛禄教授[J], 宋心仿;
2.土耳其最珍贵的蜜蜂遗传资源:安纳托利亚蜜蜂——第十二届亚洲养蜂大会“蜜蜂科学论坛”综述 [J], 李兴安;薛云波
3.一位从事业余报道的花甲老人 [J], 陈逸球;蒋凯
4.一位进入艺术科学王国的老人——记王朝闻同志两次吉林之行 [J], 景慕
5.蜜蜂科普宣传对蜂业发展至关重要一位老蜂农40多年养蜂经历的深刻体会 [J], 刘国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的养蜂爷爷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身影总是与嗡嗡飞舞的蜜蜂相伴,那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是个养蜂人,他的一生都与这些小小的生灵结下了不解之缘。
爷爷的养蜂场坐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那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旁边潺潺流过。
每当春天来临,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仿佛是大自然为蜜蜂们精心准备的一场盛宴。
爷爷的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草地上,每个蜂箱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城堡,里面住着成千上万只勤劳的蜜蜂。
爷爷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来到养蜂场,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蜂箱。
他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呵护着自己最珍贵的宝贝。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爷爷一起去检查蜂箱。
爷爷穿着那身特制的白色防护服,戴着防护帽和手套,看起来就像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
我则躲在爷爷身后,既好奇又有些害怕。
爷爷轻轻地打开一个蜂箱,里面的蜜蜂立刻嗡嗡地飞了起来。
我吓得差点转身就跑,爷爷却笑着说:“别怕,孩子,这些小家伙们不会轻易伤人的。
”爷爷拿起一块巢脾,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蜜蜂。
他仔细地观察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看,这巢脾上满满的都是蜂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爷爷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我凑近一看,只见那些金黄色的蜂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诱人极了。
爷爷开始小心翼翼地割取蜂蜜。
他的动作非常缓慢,生怕伤害到蜜蜂。
我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终于,爷爷割下了一块蜂蜜,递给我:“尝尝,这可是最纯正的蜂蜜。
”我犹豫了一下,接过那块蜂蜜,放进嘴里。
瞬间,一股甜美的味道在我的口中弥漫开来,那是我从未尝过的美味。
除了割取蜂蜜,爷爷还要照顾蜜蜂的生活。
他会定期给蜂箱消毒,防止蜜蜂生病。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爷爷会在蜂箱旁边放上水盆,让蜜蜂们能够喝水降温。
冬天,爷爷则会给蜂箱加上保暖的材料,确保蜜蜂们能够安然过冬。
爷爷对蜜蜂的了解简直让人惊叹。
他能通过蜜蜂的飞行姿态和声音判断出它们的健康状况,能知道什么时候该给蜜蜂分群,什么时候该让它们休息。
爷爷养蜂作文
从小到大,我对爷爷家的蜂箱可是念念不忘呢!夏日午后,蜜蜂们嗡嗡作响,在院子里穿梭忙碌。
我常跟在爷爷身后,看他熟练地掀开蜂箱,取出那满满一框框晶莹剔透的蜂蜜。
光是看着那金灿灿的蜂蜜,我就口水直流啦!
"慢着,臭小子!别馋了,这可得留给蜂后和工蜂过冬呐。
"爷爷说着,轻轻拍了拍我的头。
我撅起小嘴,心里直嘀咕:留那么多干啥?反正春天一来,蜜蜂们又会加把劲采蜜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我心里还是很敬佩爷爷对养蜂的那份执着。
从小就是个泥腿子,爷爷可喜欢上了这门"高雅"的手艺。
他对蜂蜜的品质可是一把好火候,稍有不顺就会东挪西移,寻那最佳的蜂场。
有时为了一簇金雀花、一朵野蔷薇,他都愿意绕远路。
您别看爷爷年纪大了,可一到蜂蜜季节,他就两耳通红、双眼放光,活力十足。
有个把月,他几乎就住在蜂箱边上,伺候那几十万只小家伙。
太阳一出来,他就钻进蜂箱,查看蜂后的情况;到了黄昏,他又得赶在蜂群归巢前,悄悄清理蜂箱。
"这些小家伙,真是个宝啊!"爷爷常这么说,"人要学会它们的勤劳和智慧。
"我当时年纪小,没太在意爷爷的话。
等到长大后,我才意识到爷爷的睿智。
蜜蜂们虽小,却组成了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
它们互帮互助、分工明确,处处体现着天性的智慧。
如今爷爷已离世多年,但每当夏日时节,我还是会怀念起他的蜂箱。
那是我最温馨的童年回忆,也是爷爷传承给我的宝贵财富。
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像爷爷那样,在一片蜂箱之间,静心体会生命的智慧和美好。
爱养蜂的爷爷作文“哎呀,我的小宝贝们哟,你们可要好好长大呀!”这是爷爷经常对着他的蜂箱说的话。
周末,我来到爷爷家。
一进院子,就看到爷爷戴着那顶有很多小孔的帽子,穿着他的旧褂子,站在院子角落里的那排蜂箱前,正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什么。
阳光洒在爷爷身上,仿佛给他镶上了一层金边。
“爷爷,你在干吗呢?”我跑过去问。
爷爷转过头来,笑着说:“我在看看我的蜜蜂们呀,它们可勤劳啦。
”我好奇地凑近蜂箱,想要看看蜜蜂。
爷爷连忙拦住我:“别靠太近,小心被蛰哦。
”我只好站在一旁看着爷爷,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拿出一块板子,上面爬满了蜜蜂。
爷爷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就好像那是他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爷爷,你为啥这么喜欢养蜂呀?”我不解地问。
爷爷一边轻轻地把板子放回去,一边说:“这蜜蜂啊,虽然小小的,但是它们可有大用处呢。
它们能产蜂蜜,那可是最天然的好东西。
而且它们还很勤劳,每天都不停地飞来飞去,为了酿造香甜的蜂蜜努力着,多了不起呀!”爷爷顿了顿,又说:“就像人一样,也要勤劳努力,才能有收获呀,你说是不是,乖孙女?”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爷爷那慈祥的脸庞,突然觉得爷爷好厉害,他懂得好多道理呀。
“爷爷,那你不怕被蜜蜂蛰吗?”我又问。
爷爷哈哈笑起来:“怕啥呀,只要你不招惹它们,它们一般不会蛰人的。
而且呀,被蛰一下也没啥,就当是蜜蜂跟我打招呼啦!”爷爷的话把我也逗笑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那个爱养蜂的爷爷。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要热爱生活,要像蜜蜂一样勤劳努力。
爷爷和他的蜜蜂们,就像是院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我真希望爷爷能一直这样健康快乐,和他的蜜蜂们一起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日子。
我觉得爷爷对蜜蜂的喜爱,就像我对爷爷的喜爱一样,那么深厚,那么真挚。
难道不是吗?。
采蜜人作文“哎呀,今天的蜂蜜肯定特别甜!”这是我经常听到爷爷说的话。
我的爷爷就是一名采蜜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跟着爷爷来到了他经常采蜜的地方。
那是一片广阔的花海,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微风拂过,送来阵阵醉人的花香。
爷爷熟练地穿上他那套特制的采蜜服,戴上帽子和手套,然后提着工具走向蜂巢。
我则站在不远处,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地看着。
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蜂巢,一群蜜蜂立刻嗡嗡地飞了起来。
我吓得往后退了几步,爷爷却笑着说:“别怕,这些小家伙只要你不招惹它们,它们不会随便蜇人的。
”爷爷轻轻地拿出一块巢脾,上面挂满了亮晶晶的蜂蜜。
我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
爷爷说:“你看,这就是我们要的蜂蜜。
”他小心地把巢脾放进一个特制的桶里,然后开始摇动手柄,蜂蜜就慢慢地流了出来。
看着那金黄的蜂蜜,我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爷爷看到我的样子,哈哈笑了起来:“小馋猫,等会儿回去就给你尝尝。
”我开心地点点头。
在采蜜的过程中,爷爷还跟我讲了很多关于蜜蜂的知识。
他说蜜蜂是勤劳的象征,它们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为我们酿造出甜美的蜂蜜。
“你也要像蜜蜂一样勤劳哦,不然可什么都得不到。
”爷爷摸着我的头说。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我也要像蜜蜂一样努力。
采完蜜后,爷爷带着我回到了家。
他把蜂蜜过滤好,然后给我舀了一勺。
哇,那味道真是甜到了心里。
我一边吃着蜂蜜,一边想着爷爷说的话。
采蜜人,这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职业,他们就像蜜蜂一样,默默地付出,为我们带来甜蜜。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这不就像我们的人生吗?不需要多么华丽,只要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甜蜜和幸福。
我想,这就是爷爷想要告诉我的吧。
爷爷的养蜂人生
作者:廖欣航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5年第26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一首描写蜜蜂辛勤劳作的诗。
每每读到这首诗,我就想起了我的爷爷和他养的蜜蜂。
记得儿时,我住在爷爷家。
爷爷家的后院里摆着几个蜂箱。
每到花开时节,爷爷为了让蜜蜂能更好地采集到花粉,便带着蜂箱来到野外。
蜜蜂、花朵、蜂箱和谐地交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迷人的蜂花图。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一刻不停息,仿佛怕浪费了爷爷的一番苦心。
待到蜂箱中流出了蜂蜜,爷爷就会等蜜蜂出去采蜜时,穿一身防蜂衣,手拿一个刮蜂蜜的专用刀片,打开蜂箱,慢慢把蜂蜜刮下来。
有时,爷爷也会被蜜蜂蜇到。
每当爷爷被蜇时,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只蜜蜂。
我疑惑地问爷爷:“为什么你对蜜蜂有这么深的感情?”爷爷说:“你不知道,蜜蜂蜇人后,就不能活了。
”我听后也不觉黯然神伤。
有段时间,爷爷总喜欢坐在院子里,静静地看着蜜蜂,好像在思索着什么,每次问他,他也总是摇摇头叹息一声。
炎热的夏天,我最喜欢爷爷给我泡的蜂蜜水了,喝一口,清凉解暑。
奶奶每当看到这蜂蜜就很不理解爷爷的养蜂工作,说爷爷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辈子,却没获得什么回报,依旧普普通通。
爷爷听了奶奶的话后只是笑笑说:“人啊,就要像蜜蜂一样,甜蜜给别人,辛苦给自己,要什么回报?”
爷爷没有什么辉煌的历史,平凡、清贫地度过了大半辈子;但他很满足,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儿孙生活幸福,心中就很踏实。
爷爷告诉我,平常我们吃的那些蜂蜜,只有在经过蜜蜂辛勤的劳作后才会变得更加甜美。
爷爷还对我说,只要坚持一心为他人,终有一天会苦尽甘来,而这种甜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这首诗的含义,懂得了爷爷的话,懂得了爷爷如蜜蜂般把甜蜜给别人,辛苦给自己的一生。
推荐理由
这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
作者将爷爷的品格比作蜜蜂,“甜蜜给别人,辛苦给自己”。
爷爷是个养蜂人,他看到别人幸福,看到儿孙生活幸福,心里就觉得特别高兴。
这不正如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生吗?文章极富生活气息,对爷爷割蜂蜜的行动描写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养蜂人默默奉献的一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并置评:王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