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评价标准(100分)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98.00 KB
- 文档页数:17
阳光用药管理制度为加强药品使用管理效能,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自觉性,防止商业贿赂行为,加强用药监督,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内容(一)阳光用药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药品采购、医生开方用药、药品使用的规范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对医生处方用药进行信息公开以及在线追踪监控,从而实现对医疗机构非常态化用药现象的及时发现、预警提示、评价分析、纠正改进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促进医务人员廉洁从业。
(二)阳光用药网络监管平台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的专门用以监管医疗机构阳光用药情况的电子信息系统。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医院药事委员会负责医院阳光用药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科室负责本科室内阳光用药的监督管理,制定阳光用药监督管理制度。
纠风办配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推进和完善阳光用药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二)医院成立阳光用药专家组或委托相应机构承担阳光用药工作的指导、评价、监督工作。
(三)院长对本单位阳光用药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阳光用药为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定期开展阳光用药的评价工作。
(四)我院设“阳光用药监控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由医务、药学、信息、纪检监察、院感等部门的人员和临床专家组成,开展日常工作。
药学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五)阳光用药监控小组的职责:结合我院实际制订阳光用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每月将本单位上月阳光用药信息报送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本单位阳光用药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分析,并进行通报和公示,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阳光用药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药品使用管理效能,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自觉性,防止商业贿赂行为,加强用药监督,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提高医疗质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内容(一)阳光用药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药品采购、医生开方用药、药品使用的规范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对医生处方用药进行信息公开以及在线追踪监控,从而实现对医疗机构非常态化用药现象的及时发现、预警提示、评价分析、纠正改进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促进医务人员廉洁从业。
(二)阳光用药网络监管平台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的专门用以监管医疗机构阳光用药情况的电子信息系统。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医院药事委员会负责我院阳光用药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科室负责本科室内阳光用药的监督管理,制定阳光用药监督管理制度。
纠风办配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推进和完善阳光用药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二)医院成立阳光用药专家组或委托相应机构承担阳光用药工作的指导、评价、监督工作。
(三)院长对本单位阳光用药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阳光用药为我院医疗质虽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定期开展阳光用药的评价工作。
(四)我院设“阳光用药监控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由医务、药学、信息、纪检监察、院感等部门的人员和临床专家组成,开展日常工作。
药学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五)阳光用药监控小组的职责:结合我院实际制订阳光用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每月将本单位上月阳光用药信息报送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本单位阳光用药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分析,并进行通报和公示,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阳光用药检查内容及指标第一篇:阳光用药检查内容及指标阳光用药检查内容简介阳光用药主要是药品采购、使用和监管环节一、药品采购(一)实施阳光采购,运用信息化平台,药品遴选供应在广东省药品交易平台上阳光操作。
(二)规范购销行为,建立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定期调整和动态管理制度:我院每年调整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基本药品共980个品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配备35个品种(三)规范药品临时采购行为,临床治疗必需但未在供应目录内的药品,实行药品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填写临购申请表,经审批后进行临时采购。
二、药品使用(一)制定各项合理用药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单张处方平均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配伍禁忌、单品种使用金额、单病种用药金额等(二)建立药师工作站,对医嘱和处方进行前瞻性审核;(三)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处方权和调配权;2.临床应用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应进行微生物送检,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3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80%。
3.严格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临床应用需进行会诊,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三、用药监管(一)建立信息化、电子化的阳光用药电子监测系统,(二)通过院务公开栏、质控简报、药讯每季度公示阳光用药信息和临床不合理处方/医嘱,公示内容包括: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基本药物金额比、科室药品收入比、医院药品收入比、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等等。
(三)建立处方点评制度1.配备了5名专职临床药师,设立了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师(吴铁松),临床药师查房包括每周随院长大查房,日常查房及到病案室查病历2.每月对全部一类切口病历进行点评,对800份左右医嘱进行点评,对门诊处方抽取3000张处方进行点评3.开展了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辅助药物专项点评;确定了呼吸内科、甲乳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为重点科室进行专项点评。
附件: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贯彻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透明、有序、规范、廉洁的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切实降低医疗费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3号令)、《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监督管理办法》(粤卫〔2007〕12号)和《2009年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粤纠医药办〔2009〕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参加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的医疗机构。
第二章遴选机构设置第三条医疗机构的药品遴选工作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牵头并负责实施。
第四条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建立药品遴选专家库, 由医疗机构药学、医学等专业人员组成,三级综合医院150人以上,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60人以上,一级医院专家库人数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条每个医疗机构需成立药品采购监督委员会,由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医学、药学等相关人员组成,三级综合医院30人以上,其它医院原则上10人以上,当医疗机构遴选药品时,抽派代表列席参加,负责对药品选购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药品采购监督委员会成员与药品遴选专家库人员原则上不交叉重复。
第三章药品遴选规则第六条药品遴选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体决策。
第七条医疗机构遴选药品必须从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挂网采购品种目录中选择,包括不竞价议价目录品种、竞价议价入围品种、重点监控限额采购品种。
根据各类品种的质量参考信息(如生产企业、质量层次、采购价、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等因素)综合评价后进行选择。
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品种。
第八条药品遴选专家组应在医疗机构组建的药品遴选专家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临时产生,按药品类别分为不同的专业组分别遴选。
三级综合医院每组的专家人数不少于25人(参与药品遴选的专家总人数必须在75人以上,每组的专家原则上不能重复),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每组的专家人数不能少于21人(参与药品遴选的专家总人数必须在60人以上,每组的专家原则上不能重复),一级医院每组的专家人数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其他医院每组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15人。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的通知粤卫办〔2011〕26号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部属、省属驻穗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及厅直属有关单位: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我省要在实现药品阳光采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完善阳光用药监管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明确阳光用药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阳光用药制度的重要性,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把建立阳光用药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规范用药行为,加强用药监管的重要举措,切实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成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二、加强领导,明确阳光用药制度实施的责任主体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和运行监管。
我厅成立广东省阳光用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药政、医政、监督工作的厅领导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主要包括药政处、医政处、农卫处、妇社处、驻厅监察室等,由药政处、医政处牵头具体组织实施。
省卫生厅成立全省药事管理与阳光用药专家组,负责对省直、部属、驻穗医药院校附属医院阳光用药工作进行指导、评价和监督管理;协助省卫生厅对全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综合评估和监督检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阳光用药制度的责任主体。
药学部门牵头具体组织实施,医务部门、纠风监察部门参与。
医院药学部要把建立阳光用药监管制度与处方点评制度结合起来,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开具处方行为,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进行内部公示和点评,实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评价标准(100分)评价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及原因一、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阳光用药制度。
50分2.阳光用药是指医务人员按照国家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开具处方或医嘱,使临床用药体现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
查看医院建立阳光用药制度及其配套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及相关工作记录。
无相关工作记录(三)健立阳光用药监管组织,加强组织领导。
10分2.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
药学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医务、纠风监察和信息部门参与管理。
1)药学部门负责拟定本机构阳光用药制度、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技术指导、综合评价和监督监察;2)医务部门负责对医务人员药物临床应用实施规范管理;3)信息部门负责建立、维护电子监察系统,有效利用信息;4)纪检监察部门配合推进和完善阳光用药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听汇报,查看药学部门、医务部门、信息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有关阳光用药监管的工作制度及工作记录。
不懂3.明确阳光用药监管小组的职责。
医院阳光用药监管小组职责包括:7分4)协调“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对本机构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数和限制使用、特殊使用级抗生素品种的讨论,淘汰一些存在质量、疗效、安全等问题的药物,【停用使用金额过高、严重不合理的药物及耐药率发生高的抗菌药物。
】(我院无此现象)听汇报,查看相关工作记录。
会议记录、抗菌药物会议记录、医生抗菌药物权限、遴选制度评价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及原因5)定期审核医院处方点评和阳光用药监管工作报告,组织阳光用药和处方点评工作会议。
听汇报,查看相关工作记录。
每月汪燕主任在院周会上所作的我报告可作为点评工作的会议;阳光用药监管工作报告(无);组织阳光用药和处方点评工作会议(无),建议:成立阳光用药和处方点评工作组6)应加强对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阳光用药管理。
定期开展单品种用药金额、医师用药、科室用药情况监控和临床用药检查。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9.02•【字号】深卫人医政[2011]42号•【施行日期】2011.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的通知(深卫人医政〔2011〕42号)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宝安、龙岗区卫生局,光明及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社会办各医院: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完善阳光用药监管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明确阳光用药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阳光用药制度的重要性,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把建立阳光用药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规范用药行为和加强用药监管的重要举措,切实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成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二、加强领导,明确阳光用药制度实施的责任主体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全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和运行监管。
我委成立深圳市阳光用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江捍平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彭汉共(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许四虎副主任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医政处、医管处、妇社处、中医处、规财处、党工委办,由医政处牵头具体组织实施。
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成立全市药事管理与阳光用药专家组,负责对市属和社会办医院阳光用药工作进行指导、评价和监督管理;协助我委对全市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综合评估和监督检查。
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评价标准(100分)评价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及原因一、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阳光用药制度。
50分(一)认识建立阳光用药制度的重要意义。
6分此项总扣分限值6分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阳光用药制度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阳光用药制度主要包括对医生用药行为实施全方位监控,特别对处方内容、治疗费用和药品种类等重要信息做到适时监管,有利于切断医生开具处方/医嘱与药品提成的利益链,规范医生用药行为,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保障群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成效;同时,也包括对药师采购药品行为和监察纠风部门阳光用药监管行为的评价。
医院有将阳光用药制度作为“医院工作制度”。
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将阳光用药制度建设作为主要任务目标。
通过查看医院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
未有计划和目标扣6分。
有计划但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总结中扣3分。
(二)正确理解阳光用药制度概念内涵。
4分此项总扣分限值4分阳光用药制度是对药品供应链、使用链和监管链实施全过程管理。
包括阳光采购、阳光用药和阳光用药监管。
是指通过教育、指导和监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遵循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针,按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用药指南,统一药物目录名册及品种、品规数,自觉体现用药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保障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查看医院阳光用药制度性文件及相关工作记录。
未建立阳光用药监管系统扣1分。
评价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及原因1.阳光采购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电子化平台,使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的药品遴选供应在网络平台上“阳光操作”,切实做到药品遴选供应公开、公平、公正。
查看医院阳光采购制度性文件及相关工作记录。
未实行阳光遴选供应扣1分。
2.阳光用药是指医务人员按照国家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开具处方或医嘱,使临床用药体现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