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补益肝肾方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益肝肾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POCA-AUT)、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POCA-AUT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PDRS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益肝肾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精神系统功能紊乱,值得

推广。

标签:补益肝肾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次择取我院108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2±6.96)岁,平均病程(4.2±1.5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巴制剂进行治疗,初次使用的剂量为250 mg/次,一日三次,在饭后进行服用,观察患者使用药物后的耐受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能够适当的增加用药剂量在125~750 mg之间,患者最大使用剂量为2 g/次,一日不能超过6 g。

观察组:给予患者多巴制剂+补益肝肾方进行治疗,补益肝肾方配方为:当归10 g、川芎10 g、芍药10 g、黄芪10 g、防风6 g、全蝎3 g、熟地黄20 g、生地黄20 g、天麻10 g、白术10 g、秦艽10 g、肉苁蓉10 g、威灵仙10 g、荆芥6 g;结合500 mL水进行水煎,一天一剂,一日服用两次。全部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全球首个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推荐专家共识

全球首个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推荐专家共识 蒲公英医站 发布时间:2019-3-08 Liu CF,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18 Dec 20;131(24):2976-2985. 前言 背景知识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影响全球约40 - 98%的PD 患者。睡眠障碍通常会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尽管近期发表了3篇关于PD患者睡眠障碍的综述,但是对于PD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尚无一致的建议。 基于现有的证据、临床经验和专家意见,为PD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失眠、日间过度嗜睡、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呼吸障碍)提供建议 1失眠 PD患者的总体失眠患病率为27-80%(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中国PD患者的失眠患病率为30.0-86.8%( Huang J, et al. Parkinsons Dis 2017;2017:4267353.)。与PD患者失眠相关的关键因素包括女性、PD病程、抑郁、焦虑等,这些可能与睡眠片段化有关。导致睡眠片段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夜间运动功能障碍和夜尿(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此外部分PD治疗药物(如司来吉兰)可能会增加失眠的风险(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可通过采集临床病史、问卷调查、多导睡眠图(PSG)和体动记录仪对PD患者的失眠问题进行诊断(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 若PD患者的失眠既非医源性失眠,也非PD运动并发症所致,则应考虑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觉醒卫生行为、刺激控制疗法、限眠疗法、放松疗法、认知技术等(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PD患者失眠症状的治疗推荐如表1。 表1. PD患者失眠症状的治疗推荐结论总结 专家推荐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PD)由英国学者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又称为震颤麻痹(Shaking palsy)。临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1、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清楚 1.3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自由基生成、氧化反应增强、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以及线粒体功能异常、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等因素,导致黑质DA神经元细胞变性,其中线粒体功能异常起主导作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关的酶和基因片段的研究亦支持这种看法。研究发现黑质组织线粒体复合物Ⅰ基因缺陷、遗传异常,会导致易患性,在毒物等因素的作用下,黑质复合物Ⅰ活性艿接跋欤 贾律窬 赴 湫浴⑺劳觥R虼? 大多数学者认为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在P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鉴别诊断: 肌炎型炎性假瘤:典型表现为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眶壁骨膜与眼外肌之间的低密度脂肪间隙为炎性组织取代而消失。 动静脉瘘(主要为颈动脉海绵窦瘘):常有多条眼外肌增粗,眼上静脉增粗,增强后增粗的眼上静脉增强尤为明显,一般容易鉴别,如在CT 上鉴别困难,可行DSA 确诊。 转移瘤:眼外肌有时可发生转移瘤,表现为眼外肌呈结节状增粗并可突入眶内脂肪内,如果表现不典型,鉴别困难,可行活检鉴别。 淋巴瘤: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均受累,一般上直肌或提上睑肌较易受累,此肿瘤与炎性假瘤在影像上较难鉴别,活检有助于鉴别。 【影像学】 CT 和MRI 均能较好地显示增粗的眼外肌,但在MRI 上很容易获得理想的冠状面和斜矢状面,显示上直肌和下直肌优于CT ,而且根据MRI 信号可区分病变是炎性期还是纤维化期,对于选择治疗方法帮助更大。 2 、帕金森病的特异性病理指标-路易氏体 主要为黑质致密区含黑色素的神经元变性、丢失及细胞破碎、色素颗粒游离;细胞内出现玻璃体样同心样包涵体(Lewy小体)(见图1);包涵体也见于兰斑、迷走神经背核、下丘脑、中缝核、交感节等。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纤维增生。黑质神经元细胞内铁含量增高,也主要在黑质致密部,即神经元变性、坏死的部位。帕金森的特异性病理指标-路易氏体,见图1 3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 3.1 发病年龄:中老年隐袭性发病, ≥50 岁占总患病人数的90 %。 3.2 首发症状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分为睡眠障碍组(n=18)及对照组(n=22例),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其发生与患者HAMD 评分、RBD评分关系密切。结论:合并抑郁、快动眼行为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应早期给予心理、药物等综合护理,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sleep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PD).Method:Forty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arkinson diseas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sleep disorder group(n=18)and control group(n=22),according to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leep disorder in PD were analyzed.Result:The occurrence of sleep disorders in PD is close to the score of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an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Conclusion:Depressi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could b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sleep disorders.Sleep disturbances in PD should be given early psychology,drugs ca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rkinson’s disease. [Key words] Parkinson disease;Sleep disorder;Nursing 帕金森病是(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在非运动症状中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1-2]。近年来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也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临床上通过总结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对于研究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了解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探讨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科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2]。病例入选标准:年龄>18岁,言语沟通能力正常,神志清楚;排除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颅内感染、中毒、长期服用利血平、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锂等有明确锥体外系副作用药物;无肝肾功能不全、心肺疾病;患者或亲属签署知情

补益肝肾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睡眠

补益肝肾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睡眠障碍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18-05-28T11:46:12.1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李军 [导读] 帕金森病是一种自主神经退行性疾病,此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好发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15001 摘要:目的分析补益肝肾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睡眠障碍的影响,评价补益肝肾汤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择110例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补益肝肾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SPOCA-AUT(自主精神症状量表)以及睡眠质量等。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体温调节、排尿、性功能评分及总评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帕金森症患者的治疗,采用左旋多巴+自拟补益肝肾汤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帕金森病;补益肝肾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质量;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是一种自主神经退行性疾病,此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好发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肢体强直、动作迟缓、吐字不清、静止性震颤、步态改变、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分析补益肝肾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睡眠障碍的影响,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将本次研究结果详细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10例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照组:年龄60~69岁,平均年龄为(63.47±2.06)岁;病程3个月~8.20年;平均时间为(3.90±0.35)年;疾病分级:2级15例,2.5级20例,3级12例,4级8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8例。实验组:年龄61~70岁,平均年龄为(63.85±2.10)岁;病程3个月~8.30年;平均时间为(3.86±0.31)年;疾病分级:2级16例,2.5级20例,3级12例,4级7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9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级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认为差异无意义,即认为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入院后确诊为帕金森病,符合中医老年震颤症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患者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患者除帕金森病外无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3)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心、肾等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高血压、糖尿病等(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智力障碍或拒绝入组等。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治疗:于饭后口服左旋多巴(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888)初始剂量为1片/ 次/250mg,3次/d,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逐日增加给药剂量。实验组患者给予自拟补益肝肾汤+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川芎、当归、黄芪、天麻、芍药、白术、威灵仙各10g+生地黄、熟地黄各20g+防风、荆芥各6g+全蝎3g+2000ml水煎至400ml,患者分两次早晚服用,左旋多巴用法用量对照组完全相同。 1.4评价指标 连续治疗半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OCA-AUT(自主精神症状量表)、睡眠质量情况。 1.5数据处理 以下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若p<0.05认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SPOCA-AUT,具体数据详见表1。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 3.讨论 帕金森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在研究中,认为此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1]。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脑神经元的坏死等使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智力减退、运动迟缓和肌肉僵直等,临床上常规采用左旋多巴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有研究显示多数帕金森症患者均存在肝肾亏损情况,认为此疾病与肝肾功能失调有一定的关系[3]。自拟补益肝肾汤是由川芎、当归、黄芪、天麻、芍药、白术、威灵仙、生地

帕金森病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

应羞笠螳垒盎痘数量堑国内窆E盈窒迸基筮!塑 帕金森病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 卢芳刘树民杨婷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帕金森病 [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09)09?1171.,0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退变为主要特 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区多巴 胺(DA)神经元变性伴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即Lewy小体形成, 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破坏及尾状核、壳核中DA含量减少。该 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 受损。PD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限制病人的活动能力及影 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病人生存期 明显缩短,晚期因长期卧床而死于肺炎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与遗传、环境因 素、感染、衰老、氧化应激、过多的自由基形成及神经生长因子 缺乏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PD至今仍无有 效的治疗措施。 1PD的发病机制 1.1DA、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失衡学说DA为纹状 体内的抑制性递质,ACh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时两者处于动态 平衡状态。患PD时,黑质的DA神经元变性、脱落及黑质-纹状 体系统神经通路的神经纤维变性,导致DA显著减少,而ACh 含量却无明显变化,DA的抑制作用降低,ACh的兴奋作用相对 增强,两者动态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出现PD的症状B’。 1.2线粒体功能障碍PD患者普遍存在着线粒体复合物I 活性下降,活性氧(ROS)生成增加。线粒体上的质子泵功能下 降,膜电压降低和渗透性通道开放,从而触发凋亡过程。线粒 体复合物I缺失可导致氧化应激和增加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 死亡的易感性po。 1.3氧化应激与脑内其他部位相比,黑质致密部暴露于较 高水平的氧化应激状态,原冈有:①DA的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 的自由基;②DA自身氧化形成的神经黑色索中含大量的铁离 子,这种还原型铁离子可与DA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反应生 成高度毒性的羟自由基,进而导致脂质过氧化,黑质神经元凋 亡。正常情况下,DA毒性产生的过氧化氧被还原璎谷胱甘肽 清除,故不会造成危害。但在PD病人残存的DA神经元中,可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6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JC200705);黑龙江省教育厅海外学人科 研资助项目(1153h18) 通讯作者:刘树民(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 临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第一作者:卢芳(1979一),女,博士,主要从事中药临床药效物质基础 研究及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17l? 能因代偿作用,使得DA的毒性加速,或单胺氧化酶(MAO)一B (降解DA生成H:02)活性增高,或还原型谷胱甘肽缺乏,导致 H:0:不能有效清除,并与还原型铁离子通过Fenton反应,生成 高度毒性的羟自由基。 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氧化应 激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可损伤线粒体复合物I。另一方面,线粒 体复合物I的抑制导致更多自由基的生成。这构成了目前PD 发病机制中最为多数学者认同的学说。 1.4谷氨酸的毒性作用在PD中,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机制如下:①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的N?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 (NMDA)型受体受谷氨酸激活后,导致大量的细胞外ca+内 流,胞内Ca+大量增加,激活Ca+依赖性蛋白酶,导致神经元坏 死和/或凋亡。②谷氨酸可激发线粒体自由基的生成,引起线 粒体功能障碍,这种毒性作用与NMDA受体无关。谷氨酸的神 经毒性作用与PD发生之间的关系渐被重视。目前应用NMDA 受体拮抗剂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治疗PD也是PD研究的热点 之一[”。 1.5免疫炎性机制已有多项研究认为免疫炎性机制可能参 与了PD神经变性的发病过程。临床发现PD患者血液和脑脊 液中淋巴细胞数目增多,其脑脊液可引起体外培养的DA能神 经元的死亡,同时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细鲺因子和C一 反应蛋白等多项指标发生改变。因此,目前免疫炎症机制已成 为PD发病机制研究的又一热点…。 1.6细胞凋亡学说神经递质、自由基、化学毒物、营养缺乏、 物理性损害等都能诱发细胞凋亡。导致PD患者黑质细胞凋亡 的可能原因:①线粒体功能缺陷与氧化应激;②细胞色素C:细 胞色素c在细胞凋亡的启动中作为凋亡起始因子,起着重要作 用;③凋亡诱导因子:它是一种57kD的双功能黄索蛋白,除具 有电子供体/受体功能外,还可独立作用于核染色质,具有促凋 亡作用。④金属离子:研究显示中脑黑质含色素的神经元具有 蓄积金属元素的特性,此部位多种金属元素的蓄积已被证实有 促黑质细胞凋亡的作用,有锰离子、ca“、铁离子、镁离子等。 (DCaspase:它是一种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已经证 实Caspase的激活都发生在细胞凋亡之前,属于凋亡起始因子。 被活化的Caspase蛋白酶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激活下游的 Caspase效应分子,最后水解一系列底物,造成DNA降解,进入 细胞凋亡的最终通路。⑥受细胞内多种基因调节物影响.主要 是bcl-2家族(C—mye,C—los,C-jun,ICE,p53,Fas等)t5,6]。 1.7转运体失调学说转运体失调学说能解释DA能神经元 选择性缺失的机制。对DA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能产生万方数据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补益肝肾方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益肝肾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的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POCA-AUT)、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POCA-AUT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PDRS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益肝肾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精神系统功能紊乱,值得 推广。 标签:补益肝肾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次择取我院108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2±6.96)岁,平均病程(4.2±1.5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巴制剂进行治疗,初次使用的剂量为250 mg/次,一日三次,在饭后进行服用,观察患者使用药物后的耐受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能够适当的增加用药剂量在125~750 mg之间,患者最大使用剂量为2 g/次,一日不能超过6 g。 观察组:给予患者多巴制剂+补益肝肾方进行治疗,补益肝肾方配方为:当归10 g、川芎10 g、芍药10 g、黄芪10 g、防风6 g、全蝎3 g、熟地黄20 g、生地黄20 g、天麻10 g、白术10 g、秦艽10 g、肉苁蓉10 g、威灵仙10 g、荆芥6 g;结合500 mL水进行水煎,一天一剂,一日服用两次。全部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现况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现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多认为是一种老年性病变,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递质水平下降是产生PD运动症状的主要因素。目前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主要的手段,手术治疗则是有效补充手段。现就将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研究现在和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标签:帕金森病;神经保护;药物;治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的药物治疗部分提出:原则上PD一旦被诊断就应及早予以保护性治疗,保护性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应该是指那些通过影响病因及发病机制中的某些中间环节进行干预而带来长期益处的措施,或指能推迟疾病发病或发展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目前为止已进行的和筛出的药物: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神经营养因子、多种DR激动剂(普拉克索)、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辅酶Q10和维生素E以及各种中药。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是脑基底神经节主要的MAO亚型,多在胶质细胞内表达,主要参与多巴胺的降解。在基础研究中表明,B型单胺氧化酶能够氧化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生成MPP+,MPP+是一种能够抑制线粒体功能并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凋亡的神经毒素。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够保护由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可阻止MPTP诱发的猴或小鼠PD综合征。 司来吉兰和维生素E治疗PD试验(DATATOP)是第一个进行关于神经保护性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在DATATOP研究结果表明:司来吉兰可延缓运动功能障碍的发展、改善运动症状,使早期PD患者应用左旋多巴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起始时间可能推迟约9个月,提示其可能具有潜在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司来吉兰对早期PD病人有微弱的短期症状改善作用,该研究中没有设置口服用药前洗脱期,因此难以判断是神经保护效应还是本身症状改善效应。即使设置了洗脱期,由于对洗脱期时间窗的设定还不好确定,同样会影响观察是症状改善效应还是神经保护作用。由于临床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不好确定司立吉林是否对PD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目前临床上作为保护性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尽管对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辅酶Q10,姜黄素) 维生素E是天然自由基清除剂,有抗氧化作用,PD早期尤其是未经治疗患者用维生素E和司来吉兰可能减缓黑质细胞变性、延缓疾病进展。而DATATOP 研究结果提示:补充维生素E不能推迟PD病人帕金森病相关症状的出现,提示维生素E可能并无神经保护作用。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最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转载) 发表者:谢安木1015人已访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订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正式发布,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第六期,指南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执笔。 学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 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组对中国帕金森病 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的理念,同时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用药原则。陈生弟教授呼吁:“广大神经科医生须在临床实践中参考新指南,以控制帕金森 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治疗目标,使患者获得改善生活质量的长期获益。” 【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 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 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二、用药原则 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 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 发生率。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

6类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6类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帕金森是一种突发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 病其特征是动作的缓慢与缺失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 不稳。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以下几类:1、抗胆碱能药物:此类药物有抑制乙酰胆碱的活力,相应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效应和调整纹体内的递质平衡。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和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常用药物有:安坦2~4mg,2~3次/d;开马君2.5~5mg,3/d。具有明显的中枢性不良反应,包括记忆障碍、精神错乱、幻觉、镇静、焦虑、口干、眼花、恶心等付作用,有青光眼者禁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杨君祥2、多巴胺替代疗法:此类药物以直接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是目前所有抗帕金森药中疗效挺好且耐受良好的治疗药物。有左旋多巴和脑外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苄丝肼和卡比多巴。美多巴和息宁是目前最常用的合剂,前者为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合剂,起效快,效果强,持续时间短;息宁为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剂,效果较美多巴弱,但作用时间长。3、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纹状体上的多巴胺受体而起到治疗作用,可与左旋多巴合用或在左旋多巴失效时应用,它能够推迟左旋多巴的应用和可能存在的神经保护作用,现多倾向用于早期病人的治疗,尤其是对40岁以前发病的年轻患者。有溴隐亭、协良行、泰舒达、普

拉克索(森福罗)、罗匹尼罗、卡麦角林、罗替戈汀等。4、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酶,在脑内与单胺氧化 酶一起共同作用,将多巴胺分解代谢,如果抑制了该酶的活性,就可以减少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在体内的降解,使左旋多巴更多地进入脑内转化为多巴胺,同时也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时间。有托卡朋(答是美)、恩托卡朋(珂丹)等。5、神经保护剂:维生素E和辅酶Q10等。6、金刚烷胺。能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尚有抗胆碱能作用。可与抗胆碱能药或左旋多巴合用。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金忠)

帕金森病课件

帕金森病课件 篇一:药理PPT内容 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 的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 基础学科,是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药理学研究的两个方面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 发生变化,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本身在机体内的过程,即机 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药物的作用是通过实验结果而得。药理学常常利用生物体包括整体动物实验、麻醉动物实验、离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微生物等,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观察药物 的作用及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二、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药物学 (二)近代药理学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一)古代药物学 古代埃及----埃伯斯纸草书(公元前1552年)世界上最早的药物治疗手册之一,700多种药物,800多个处方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年)西方医学之父,治疗法:以毒攻毒,养身方:多种食物的药用功能。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 (二)近代药理学 (1)化学的发展为实验药理学的开创铺平了道路 普利斯特里,英国化学家及神学家。普利斯特里在化学、电学、哲学和神学等方面都有不少著作。他的科学研究包括“固定空气”(实则二氧化碳)、“活命空气”(实则氧气)、“硝石空气”(实则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碱空气”(氨)、“盐酸空气”(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此后多年,普利斯特里一直在研究气体,并写成了《论各种不同的气体》一书,大大丰富了气体化学。 (2)实验生理学的确立为实验药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哈维用兔子和蛇,反复做实验,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还在跳

帕金森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代谢前体,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基底节后经脱羧而成多巴胺,起着补充多巴胺神经递质缺乏的作用。虽然震颤也常有减轻,但动作过缓与僵直的改善最为显著。症状较轻的病人可以恢复接近正常的活动,而卧床不起的病人可以下地行动。与周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合用,可降低左旋多巴需用的剂量,因为后者的降解代谢被阻滞,减少不良反应(恶心,心悸,面部潮红),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能有效地进入脑部。息宁有不同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固定比例的剂型: 10/100,25/100,25/250,还有一种缓释片50/200mg剂型。 治疗开始时先用息宁(25/100mg)片,每日3次,每次1片。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每隔4-7天逐步增加剂量,直至产生最大的效果。缓慢而小心地增加剂量,令病人在进餐时或饭后服药,可使不良反应减轻(虽然饮食中大量的蛋白质可妨碍左旋多巴的吸收)。大多数病人需要每天总量400-1000mg的左旋多巴,每2-5小时分次服药,每天至少需要100mg的卡比多巴来减轻周围的不良反应。有的病人可能需要每天总量2000mg的左旋多巴与200mg卡比多巴。 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时,常使剂量受到限制的不良反应是不自主动作(动作困难),表现为口-面或肢体的舞蹈动作或肌张力障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些动作困难出现的阈值也相应降低,即在应用较低剂量时也会出现。在某些病例中,药物只有在产生某种程度的动作困难情况下才能使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有所减轻。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2-5年后,半数以上的病例开始体验到药效的波动性(开-关效应)。每次服药后症状改善持续的时间愈来愈短,附加出现的动作困难的多动现象,使病人经常在严重的动作缺失与无法控制的多动状态之间来回摆动。对这种开-关现象的传统处理方法是尽可能降低每次的用药剂量,并缩短给药的间隔时间,甚至每1-2 小时给药一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息宁缓释片或司立吉林(见下文)可作为有用的辅助治疗。左旋多巴其他的不良反应包括直立性低血压,幻觉,恶梦以及偶见的中毒性谵妄。幻觉和谵妄最常见于年老且有痴呆的病例。 某些权威人士相信早期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会加速一些问题(如动作困难,开-关现象)的出现,因此主张尽可能延迟左旋多巴的使用,先依靠抗胆碱能药物与金刚烷胺。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动作困难与开-关现象等都是疾病病程进展的组成部分。 金刚烷胺100-300mg/d口服,在50%早期轻度帕金森综合征病例的治疗中有用,在疾病的后期能加强左旋多巴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不肯定;它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EMEA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介 摘要: 本指导原则于 1998年6月发布,主要就临床试验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之外,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一些特殊点进行了讨论,强调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目标适应症的不同,对试验的入选人群、试验设计策略、有效性评价指标以及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关注点进行调整。 关键词: xx病临床试验 1.临床研究的设计 xx病的临床研究受以下因素的困扰: 疾病的长病程和疾病的缓慢进展过程,疾病的变异性,症状和体征的种族差异,药物和其它合并治疗的时间所导致的一天中症状严重程度的循环变化,以及错误诊断、共患病和合并治疗等。 帕金森氏病临床试验的设计决定于研究的目的,新药物是否作为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以及纳入的病人是早期病人还是进展期病人。 要区别以下研究目标: (1)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缓解早期病人的症状。 (2)缓解已经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的症状,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亚组情况: 用xx不能有效控制运动症状的病人。 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出现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出现非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3)以减缓疾病进展为目标的治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治疗目标为延缓非剂量相关的运动波动。 神经保护治疗。 1.1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缓解早期病人的症状。 通过治疗延长生命、减缓帕金森氏病的进展、以及减缓发生耐受性的可能性,以此为治疗目标的临床研究,在早期病人仅进行3个月时间的研究太短了。推荐进行至少6个月(不包括剂量滴定期)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以建立有效性,同时,安全性也得以保证。 主要的有效性指标应该是核心症状的改善,例如运动症状。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二支或三支临床试验优于没有安慰剂的二支的比较研究。一般而言,运动症状是高度变异的和波动的,帕金森氏病的运动症状也不例外。症状轻微的早期病人尤其是这样。在早期帕金森氏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组可以区分真正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波动。在疾病早期症状轻、疾病进展缓慢,使用安慰剂不成为伦理问题。 在早期帕金森氏病,为了证明试验药物和已知标准治疗之间有相似的或者更好的利益/风险比,应进行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 1.2缓解已使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氏病人的症状 在进展期帕金森病人中进行的临床试验药物,应该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这些病人尽管在使用左旋多巴治疗,仍可能运动症状控制不好,或者存在剂量依赖或非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1.2.1使用左旋多巴不能有效控制运动症状的病人 使用左旋多巴无波动症状的病人,在加用试验药物或者安慰剂之前,已有的左旋多巴治疗应该进行最优化,以便区分受试药物真正的疗效和亚最佳剂量左旋多巴的疗效。如果预期左旋多巴的剂量调整会比较频繁,可以对最佳剂量进行限定,例如,加用受试药物前80%的最佳剂量已经确定。加用受试药物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 268-271. DOI: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 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其主要生化改变为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近10年来,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在英国UK 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2015年推出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2006年版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 一、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基于3个核心运动症状,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上述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对所有核心运动症状的检查必须按照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MDS-UPDRS仅能作为评估病情的手段,不能单纯地通过该量表中各项的分值来界定帕金森综合征。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核心运动症状 1.运动迟缓:

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该项可通过MDS-UPDRS中手指敲击()、手部运动()、旋前-旋后运动()、脚趾敲击()和足部拍打()来评定。在可以出现运动迟缓症状的各个部位(包括发声、面部、步态、中轴、四肢)中,肢体运动迟缓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所必需的。 2.肌强直: 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运动缓慢。强直特指"铅管样"抵抗,不伴有"铅管样"抵抗而单独出现的"齿轮样"强直是不满足强直的最低判定标准的。 3.静止性震颤: 即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 Hz震颤(运动起始后被抑制)。可在问诊和体检中以MDS-UPDRS中和为标准判断。单独的运动性和姿势性震颤(MDS-UPDRS中和)不满足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三、帕金森病的诊断 一旦患者被明确诊断存在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可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临床诊断: (一)临床确诊的帕金森病 需要具备:(1)不存在绝对排除标准(absolute exclusion criteria);(2)至少存在2条支持标准(supportive criteria);(3)没有警示征象(red flags)。 (二)临床很可能的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考试成绩80分,考试通过 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多巴胺激动剂—能够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的一类药物,其分子结构可能部分与多巴胺相似。最初作为LD的辅助用药用于晚期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患者。() A.正确 B.错误 2.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是() A.在外周脱羧变成多巴胺起作用 B.促进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释放递质起作用 C.进 入脑后脱羧生成多巴胺起作用 D.在脑内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E.在脑内抑制多巴胺再 摄取 3.男,45岁,因患严重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两年来用的氯丙嗪量逐渐增加至600mg /d,才能较满意的控制症状,但近日出现肌肉震颤,动作迟缓,流涎等症状,对此,应选何药纠正() A.苯海索 B.左旋多巴 C.金刚烷胺 D.地西泮 E.溴隐亭 4.多巴胺可用于治疗()

A.帕金森病 B.帕金森综合症 C.心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以上都不能 5.帕金森病治疗的目的是( ) A.缓解症状, 减轻生活残疾 B.避免\推迟\减轻药物并发症&不良反应 C.神经保护 治疗, 减缓\阻断神经变性过程 D.以上均正确 6.增加左旋多巴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 A.卡比多巴 B.维生素B6 C.利血平 D.苯海索 E.苯乙肼 7.苍白球\丘脑底核毁损切除术的适应症是药物治疗失效不能耐受&出现异动症患者;对年龄较轻, 一侧的震颤、强直疗效好。( ) A.正确 B.错误 8.目前推荐在临床诊为PD 后首先使用激动剂。( )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以下属于帕金森病治疗原理的是( ) A.治愈性治疗 B.保护性治疗 C.对症治疗 D.外科治疗 E.康复治疗 2.下列对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习题集→神经病学→帕金森病

习题集→神经病学→帕金森病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改变在 A.小脑及脑干 B.黑质纹状体 C.大脑皮质 D.周围神经 E.外周肌肉 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第2题帕金森病治疗中下列哪项用药原则是错误的 A.增加多巴胺的作用 B.增加乙酰胆碱的作用 C.减少乙酰胆碱的作用 D.从小剂量用起 E.必要时增加溴隐亭 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第3题发现帕金森病脑内残存神经元有 A.细胞核内包涵体 B.细胞浆内包涵体 C.淀粉样斑块 D.神经原纤维缠结 E.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包涵体 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第4题下述哪项不符合震颤麻痹的症状 A 面具脸 B 慌张步态 C 搓药丸样动作 D 小写症 E 动作时震颤加剧 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 第5题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不对 A.运动减少 B.静止性震颤 C.写字过大症 D.肌强直 E.慌张步态 正确答案:C 您选择的答案: 第6题下述哪项不符合震颤麻痹的症状 A 随意运动减少 B 静止性震颤 C 全身肌肉强直 D 体位不稳,走路呈"慌张步态" E 可导致瘫痪 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 第7题关于帕金森病步态描述正确的是 A.联带运动减少 B.鸭步 C.醉酒步态 D.走路快 E.身体后倾易跌倒 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 第8题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静止性震颤 B.铅管样强直 C.齿轮样增强 D.慌张步态 E.小步态 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 第9题震颤麻痹源于什么部位变性 A 纹状体 B 黑质细胞 C 红核 D 小脑 E 脑干 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第10题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

帕金森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孙斌 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有关神经介质、神经肽类、神经内分泌等,均不能作为临床确诊依据。脑CT 、MRI 检查无特殊改变。 1.帕金森病血生化检查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A.异常水平 B.正常水平 帕金森病(PD)由英国学者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又称为震颤麻痹(Shaking palsy)。临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1、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清楚

1.1 流行病学: 该病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 5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500/10万, >60岁为1 000/10万。约2/3的PD发生在50-60岁,30岁以下发病约1%。我国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偏低,但新近的调查发病率结果与国外相近。患病率:白种人每10万人为60-180,黑人为85.7,日本人为34.3-55.0。早期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40%左右。20世纪末,美国约有100万PD患者;目前估计我国老年PD患者可能超过130万。 1.2 病因: 尚未清楚,目前受人关注的有三大因素。 (1)进展性老化因素:PD发病与年龄有关,40岁以下仅占10%,40-50岁为20%,50岁以上为70%,中老年常见。正常人随着年龄增长黑质中DA神经元不断有变性、丢失,当DA神经元丢失80%以上、纹状体DA含量减少超过80%时,才出现PD症状。随着老化而神经细胞内MAO含量却居高不下,可能为促发因素。而80岁以上患病率仅约1%,故年龄绝非PD发病的唯一因素。 (2)遗传因素:约10%-15% PD有阳性家族史,年轻发病者多有近亲同病发病史。有人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低,或多基因遗传;新近的研究认为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工业污染)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研究通过对5 000名PD患者调查,发现发病率与使用杀虫剂或化学制品有关。 80年代初在洛杉机由吸毒者发现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经MAO-B催化形成N-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 ),它对黑质DA神经元具有高亲和力、选择性毒害作用。推测其毒害机制为,对线粒体呼吸链中复合体Ⅰ的毒性而导致: (1)ATP合成抑制; (2)NADH(还原辅酶Ⅰ)及乳酸堆积; (3)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急剧变化; (4)谷胱甘肽合成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过多,最终神经元死亡。 1.3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自由基生成、氧化反应增强、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以及线粒体功能异常、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等因素,导致黑质DA神经元细胞变性,其中线粒体功能异常起主导作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关的酶和基因片段的研究亦支持这种看法。研究发现黑质组织线粒体复合物Ⅰ基因缺陷、遗传异常,会导致易患性,在毒物等因素的作用下,黑质复合物Ⅰ活性受到影响,而导致神经元细胞变性、死亡。因此, 大多数学者认为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在P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