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5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 格式:pptx
- 大小:102.11 KB
- 文档页数:21
中考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考点透视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属于“语言连贯”的考察范围,“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
“语言连贯”是中考考查句子运用的一个重要考点,最为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句填空型,一是语句排序型。
语言连贯题的两种命题形式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排列句子的语序。
其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律性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知识讲解语句衔接与排序的原则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
1.句子衔接要做到:(1)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
(2)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
2.调整句子应遵循:(1)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
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
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
(2)抓语言标志。
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
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
也有的从局部开刀,再逐步扩展到全体,比如说,首先认准了⑤和③连在一起,且必须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如果有选项,凡不是⑤③排列的选项一律排除,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比较一下,找出不同点,对照文句,很容易选出答案。
如果无选项可以利用,排定⑤③后,再看⑤与哪一句有关联,③与哪一句有关联,这样一步一步排下去,也能调整好全部语序。
2020届中考语文考点总结(湖北)考点05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语句的排序题的解答方法一、简单来说,对于没有给出语境的若干句子,最实用的办法是:(1)找首句;(2)找尾句;(3)找必须连在一起的句子。
二、具体来说,有以下步骤(一)认真阅读语句,明确文体和中心同学们在拿到一个排序题时,先通读一遍,看看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通常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二)明确材料结构,理清行文思路1、不同的文体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常常可见的有:(1)记叙文: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尾)为顺序。
(2)议论文: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说明文:常把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说明的内容放前面,所谓的事理句放在前面,材料句放在后面。
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理清思路例如:一段写景的顺序由观察的角度决定是仰视,俯视,还是平视;是从远到近,还是从上到下,是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
另外,又明显连接词的要放在一起,如上句末尾提到了“大气”,另一句的开头以“大气”开头。
(三)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1)局部的句子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逻辑关系。
(2)注意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3)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应该在后面,“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例题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请给下面这段文字排出正确的顺序()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②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⑤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⑥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案】④③②⑤①⑥【解析】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语段要害,就可以定首句或尾句,中间的顺序也会逐渐清晰明朗地排出来了。
这是记叙性语段,顺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过程为顺序。
④为首句,③②承接④句,⑤句开始写树下,①⑥承接⑤结束。
故这段文字排出正确的顺序是:④③②⑤①⑥。
2、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答案】(3)、(2)、(7)、(6)、(4)、(5)、(8)、(1)(1)回头一看,展览馆大门前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队在等着进去。
(2)展室的进门处竖立着一块大标语牌,上面写着前言。
(3)我们排着队走到了展览馆的大门前(4)中间的好几个展室都有许多图片和实物,每幅图片的下面都有说明文字。
(5)展室出口处的结束语中有两个字,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说没有学过。
(6)最先的一个展室是展示我国航天工业技术发展情况的。
(7)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展室。
(8)我们依次从出口处走出了展览馆。
【本题所给句子主要是叙述“参观展览馆”的过程的;(3)点明我们排队走到展览馆,由此说起;(2)写在进门处看到了标语牌;(7)接着写步入展室;(6)写第一个展室;(4)写中间的几个展室;(5)写展室的出口处;(8)写我们走出展览馆;(1)写回头看展览馆。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
热点05 语句的连贯与排序(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题型以填空题为主,所选材料结构层次清晰,突破口易寻找。
【满分技巧】语句连贯:1.从内容上保持话题的一致。
不能随便转换话题,也不能偏离话题。
2.形式上保持句式一致。
3.意境协调。
整个文段,在情感、态度、色彩、气氛等方面要一致。
语句排序:1.找规律。
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2.抓标志。
要抓住关键句子,如总领句,总括句等,注意指示代词在排序中的作用。
3.理思璐。
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人物变,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
4.明结构。
总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分总式结构等,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
【限时检测】1.(2020年重庆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答案】B【解析】【分析】整体上来说,这几句话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②④写国庆节这天白天天安门广场上的美丽景象,①③写入夜之后天安门广场上的美丽景象。
故正确的排序应为②④①③。
故答案为:B2.(2020年四川遂宁中考)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是,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
②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
③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
④静坐溪水边,亮晶晶的清波中,有五光十色的花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
⑤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
⑥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时才发现,刚才所见的红色之中,不仅仅有炫目的红枫,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
A.⑥①④②⑤③B.⑤①②④⑥③C.⑥③①②④⑤D.⑤③①④②⑥【答案】B【解析】【分析】第⑤句“首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由“首先”一词可知这句话应放在首位。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项训练——语句衔接及排序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句序排列连贯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③有些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身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 ④③①②⑤B. ③⑤②①④C. ⑤④②③①D. ②⑤③①④【答案】B【解析】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此题注意⑤②①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B。
2.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②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③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④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A. ②④③①B. ②①④③C. ②③④①D. ①④③②【答案】B【解析】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②应该放在最前面,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此题注意①④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B。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分别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听雨,。
“帘外雨潺潺”。
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
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并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
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
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
似乎天地荒芜,。
①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②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③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④只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A. ④①③②B. ④③①②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答案】C【解析】文段阐述听雨的感受,从材料数据的意义与结构推断,③在意义与结构上与之对应;从第三处空格前的“虽”可知,②的“但”与之衔接;据此可排除ABD三项。
专题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一)句子的衔接1.(2018攀枝花)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
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
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
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 ③②①④B. ②③①④C. ①④②③D. ②①④③答案:B导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的排序。
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中国诗词”的句段。
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将目光投向漫长的岁月长河,由此引出③句,“诗人将诗意馈赠每一个人”,故②③相联。
①④从另一角度指出诗文的传承,时代变化,但每一代都会有自己的纪念方式,④句领起划线后面的句子。
故选:B。
2.(2018呼和浩特)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时间都去哪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
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 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B. 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C. 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D. 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答案:A导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
(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
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
第1空,下文语境是“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所以自然选“淡漠了亲情”。
第2 空,下文语境是“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所以自然选“淡忘了友情”。
专题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课标要求句子的衔接与排序属于“语言连贯”的考查范围,“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
2.考查形式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排序题,要求将一组顺序打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②复位题,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回到语段中合适的位置;③衔接题,要求根据语段中心内容和具体情境在指定的位置上填入合适的句子。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向单一考点转为综合考查的趋势,比如在语段综合中,和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等综合起来考查。
考点一衔接排序(2023·随州改编)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中“”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20日下午,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式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
作为本届智能大会的收官之作,闭幕式通过“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呈现元宇宙视觉体验,在传递大会主题、启迪创新思想的同时,带给观众一场骋目所在、超越所见的视觉盛宴。
本届大会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个智能科技领域全球性盛会,适逢天津加速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
(摘编自2023年5月20日《今晚报》)①在传播先进理念、促进国际交流、深化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②大会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③坚持“主题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会方向④打造了“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全球高端平台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解析]通读供排句可知,这几句介绍了大会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②句有明确的主语——“大会”,介绍了大会的主题,应作首句。
③句介绍了大会的办会方向,应排在②句后。
①④句介绍了大会的成果,①句作总结,应放在末尾。
据此,正确的句序为:②③④①。
[答案]C1.明中心话题通读语段,揣摩语段整体意义,明确语段的中心话题。
易错点04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掌握四个做题步骤)解题步骤:一、确定首句抓标志性词语,确定首句或者排除肯定不能做首句的选项。
二、借助语意相关性。
两句话就同一个话题阐述,语意上紧密相连。
三、确定文体,对症下药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体裁,因为不同体裁的文段,排列思路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特征调整答题思路。
四、通读验证,确定答案验证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步,将排列好顺序的句子通读一下,看前后语句是否连贯,最终确定答案。
易错陷阱易错陷阱1:语句结构不相应注意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
如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几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几个问题,作出回答。
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或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
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易错陷阱2:语句情境氛围不协调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
对于写景语段,要注意语境,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易错陷阱3:语句不符合逻辑。
即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和思维规律。
句子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语句结构不相应【变式1—1】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棋盘滩,位于百色市田东县境内,,。
石块就像浮在水面,,河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
,仿佛进入巧妙无穷的人间仙境。
①在纵横交错的石块上漫步,会感到心旷神怡②棋盘内潺潺流水长年不断③水底的绿藻和游鱼清晰可见④行人踏石而过,河水不沾湿鞋底⑤因石块被水流纵横切割得整齐有序酷似棋盘而得名A.⑤②④③①B.⑤③④①②C.②⑤④③①D.⑤④②①③【变式1—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比如,要让每一个课间成为真正的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