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能源学院版传热学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63
附 录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附录11 双曲函数值x sh x ch x th x x sh x ch x th x0.0 0.0000 1.0000 0.0000 2.8 8.1919 8.2527 0.99260.1 0.1002 1.0050 0.0997 3.0 10.0179110.0678 0.99910.2 0.2013 1.0201 0.1974 3.2 12.2459 12.2866 0.99670.3 0.3045 1.0453 0.2913 3.4 14.965 14.999 0.99780.4 0.4108 1.0811 0.3799 3.6 18.285 18.313 0.99850.5 0.5211 1.1276 0.4621 3.8 22.239 22.362 0.99900.6 0.6367 1.1855 0.5371 4.0 27.290 27.308 0.99930.7 0.7586 1.2552 0.6044 4.2 30.162 30.178 0.99960.8 0.8881 1.3374 0.6640 4.4 40.719 40.732 0.99970.9 1.0265 1.4331 0.7163 4.6 49.737 49.747 0.999981.0 1.1752 1.5431 0.7616 4.8 60.751 60.759 0.99991.2 1.5095 1.8107 0.8337 5.0 74.203 74.210 0.99991.4 1.90432.1509 0.8854 5.2 90.633 90.639 0.99991.62.3756 2.5775 0.9217 5.4 110.701 110.705 1.00001.82.94223.1075 0.9468 5.6 135.211 135.211 1.00002.03.6269 3.7622 0.9640 5.8 165.148 165.148 1.00000.97574.56794.45712.20.998015.55705.46622.40.98906.76906.69472.6222223参考文献1.王补宣:工程传热传质学(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杨世铭主编:传热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3.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戴锅生:传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俞佐平陆煜:传热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章熙民,任泽霈,梅飞鸣:传热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7.许肇钧:传热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8.陶文铨主编:传热学基础,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9.埃克尔特 E. R. G.,德雷克 R. M.:传热与传质分析(航青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0.Holman J. P. Heat transfer, 8thed. New Y 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199711.Kreith F., Bohn M. S. Principles of heat transfer, 4th ed. New Y ork: Harper & Row,Pub-lishers, 198612.Incropera F. P., DeWitt D. P. Introduction to heat transfer, 3rd ed. New Y ork: John Wiley &sons, 199613.Ozisik M. N. Basic Heat Transfer, New Y 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7714.伊萨琴科等:传热学(王丰,冀守礼,周筠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15.苏塞克J.:传热学(俞佐平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6.卡里卡B. V.,戴斯蒙德 R. M.著:工程传热学(刘吉萱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7.张洪济:热传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8.奚同庚:无机材料热物性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119.高应才:数学物理方程及其数值解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20.江宏俊主编:流体力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1.赵学端,廖其奠主编:粘性流体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2.王启杰:对流传热与传质分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23.陈钟顾主编:传热学专题讲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4.奥西波娃 B. A.:传热学实验研究(蒋章焰,王传院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25.斯柏罗E.M.,塞斯R.D.:辐射传热(顾传保,张学学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26.杨贤荣,马庆芳:辐射换热角系数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51-89,1989,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8.凯斯W.M.,伦教A.L.:紧凑式热交换器(宣益民,张后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9.靳明聪,程尚模,赵永湘:换热器,北京:机拭工业出版社,198930.陈长青,沈裕浩:低温换热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31.毛希澜:换热器设计,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32.潘继红,田茂诚:管壳式换热器的分折与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3.钱滨江、伍贻文等编:简明传热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224。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传热学》考试大纲一、参考书目〈工程传热学〉许国良等编,电力出版社《传热学》杨世铭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二、试题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1. 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传热学是为热能工程类考生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传热理论知识并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以上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2. 考试的学科范围应考范围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与换热器等四大部分。
3. 评价目标传热学考试的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传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分析求解基本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 准确地把握定义的物理量以及它们的量纲;2. 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3. 正确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传热问题;4. 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准确完成简单问题的定量计算。
4.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题时间:180分钟;3. 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4. 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试卷主要分为二大部分,即:基本概念题40%,应用计算题6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1绪论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专业中的作用。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传热过程。
热阻。
量纲与单位。
2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分析温度场、温度梯度。
付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
导热微分方程式及单值性条件。
热扩散系数。
一维稳态导热过程分析。
肋片散热过程分析。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
3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征。
一维非稳态导热分析求解。
毕欧数与傅立叶数。
集总参数系统的导热分析。
4对流换热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
牛顿冷却公式与换热系数。
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组。
对流换热的准则及其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