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26
冠脉造影术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神志和生命征。
2、观察体位、饮水、小便情况、情绪、睡眠,及有无自觉症状。
3、注意穿刺处渗血情况、双下肢肢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
1、遵医嘱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患者保持平卧及术肢伸直制动6—24h,指导并协助其定时行肢体按摩,以缓解肌肉酸痛不适。
3、穿刺处予沙袋压迫击6h,注意有无渗血,如有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并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同时观察双下肢肢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排泄,饮水宜少量多次,以免引起腹胀及呕吐等不适。
5、手术当日应在床上大小便,排尿不畅者先物理诱导,必要时行留置导尿;排便困难者嘱勿用力,可遵医嘱予缓泻剂等通便处理。
6、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失眠者遵医嘱予镇静处理。
7、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用药或再观察。
8、正常情况下术后6—24h拆除穿刺处加压绷带,以创可贴外贴,
术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天四次,共三天。
【健康教育】
1、拆除绷带后需卧床1日。
2、术后一周内勿做腹压增高动作以免再出血。
冠状动脉造影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5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并进行评价。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穿刺成功率100%,血肿5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皮下瘀斑、1例穿刺口感染。
结论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充分准备,术中预防桡动脉痉挛,术后加强穿刺口及术侧肢体的观察护理,对于减少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诊断冠心病,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地应用,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有创操作,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对病人的护理,特别在术后,如果护理不当,容易造成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现将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的1250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1250例,其中男748例,女502例,年龄36岁~76岁。
平均住院15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06例,1044例存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其中冠脉3支病变为174例,双支病变为295例,单支病变为575例。
手术时间(20±5)min。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配合医生向患者详细的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操作过程、安全性,回答患者疑问,向患者交代配合的注意事项,并提前告知在注射造影剂时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咽喉部及全身热感,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患者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
2.2 术中护理2.2.1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尿量,须认真对照其基础血压及脉压,综合分析整体状况,准确判断早期低血压。
术后30min~3h恶心常为低血压或休克先兆,小便后亦有休克发生。
不明原因的低血压,排除血容量不足外,如患者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要检查有无腹膜后出血(左、右下腹部疼痛)、穿刺部位内出血(如肿胀、变色、脉搏消失)、冠状动脉破裂或穿孔(心包填塞症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用研究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冠脉造影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这种治疗还存在一些危险和风险。
因此,围手术期所提供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用,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指导。
方法:在对冠脉造影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确认患者的疾病情况及术前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2. 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3. 术后定期观察患者的密切程度,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4. 积极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感染、出血、血栓等。
5. 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保证其按时按量使用,减轻药物对身体的负担。
结果: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对冠脉造影手术后的患者实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严密的观察及及时有效的处理,及对患者和家属的给予关注、和理解,有助于减轻患者和家属的不安,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
讨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受到了广泛关注。
我们通过高度的关心、心理支持和交流,帮助患者进入更良好的状态。
同时,我们采用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感染、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
这些方法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并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
综合以上结果与讨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冠脉造影手术后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帮助。
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掌握和应对,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护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用研究引言冠脉造影手术是一种重要的介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冠心病等心脏血管疾病。
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术后恢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用,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一、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1.手术前护理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评估,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其次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皮肤消毒、签署手术同意书等。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术前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2.手术中护理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和警惕。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需要与手术医生配合,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干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手术后护理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及时、全面的护理。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特别是手术后的最初几个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的情况,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包括使用镇痛药和解除疼痛的方法。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教育,让患者了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二、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用研究1.患者安全性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护理工作可以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因手术过程中的误操作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2.患者舒适性冠脉造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舒适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挠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分析总结本院89例经挠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经验。
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心理疏导,术后做好穿刺点和术侧肢体的观察和护理,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挠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经挠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是诊断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的新技术,此手术对病人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行,效果可靠,但术后将有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通过得当的护理观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8月共行冠脉造影89例,其中男患者54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66.81岁;女患者35例,年龄49~85岁,平均66.34岁,冠脉造影者78例,冠脉造影联合支架植入术者11例。
2观察与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由于疾病致身体不适,再加上对手术了解不足,担心预后、手术费用等问题,常伴有焦虑、心里紧张、情绪低落等心理,术前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状况,为病人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告知其配合要点,术中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手术的安全性,以及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解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2.1.2一般护理术前行Allen`s试验,方法(双手同时按压挠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5-7次至手掌发白,松开尺动脉的压迫,10sec内恢复或变红为阳性,若10sec内仍发白为阴性。
)确定阴性者方可行手术,检查挠动脉:触摸挠动脉搏动明显且无上肢畸形及关节病变者可行经挠动脉穿侧。
术前晚嘱病人注意休息,禁食禁水六小时,但不可禁药。
术前着手术衣,系腕带。
晨测生命体征,在左上肢备静脉通路,必要时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地西泮10毫克肌肉注射,准备抢救器械及药品以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2.1.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并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发现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穿刺后易出现瘀血瘀斑等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遵医嘱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