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金的和战上课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16 MB
- 文档页数:23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8min.(一)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
(一)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教师指导: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
答案提示:生活区域:黑龙江、长白山一带(白山黑水);生活特点:善骑射,战斗力强,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生活状况:受辽的控制和压迫教师指导: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起源于先秦的肃慎,隋唐时期称为“黑水靺鞨”,到五代时改名叫女真。
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白山黑水中。
女真族的生活特点是游牧和渔猎。
从材料中可知,女真族不仅身体强悍,素质好,还善于骑射。
辽朝皇帝耶律延禧昏庸无道,朝纲败坏,在其统治下的女真族更是受到辽国人的欺辱压榨,逐渐统一强大起来的女真族在完颜部完颜阿骨打为首领导的部落联盟下,发起了抗击辽国的战争。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建立金朝。
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后迁都于燕京,后在汉族和片,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养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介绍女真族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述女真族崛起。
答案提示:统一: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金、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巩固统治:改革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教师指导:从材料“辽以镔铁为国号,取名之义是因为镔铁坚硬。
镔铁虽然坚硬,但它终会腐蚀朽坏,只有金不会变易不会朽坏,最为珍贵。
”可以看出女真族想要灭辽的决心。
3、问题探究:结合上节课辽、西夏所学内容思考,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原因有何共同点?这反映了什么?答案提示: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反映了民族间的交融有利于社会进步;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化的。
生:结合教材37页内容,简述女真族崛起的过程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问题,尝试初步作答。
详细介绍女真族崛起的过程。
讲述女真文字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分析《金与南宋的僵持》教材分析《金与南宋的僵持》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这一内容。
一、教材内容概述《金与南宋的僵持》是指金朝与南宋之间的对抗和战争。
金朝建立于1115年,南宋建立于1127年。
金朝为了统一中国,对南宋发动了屡次战争。
其中最闻名的是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的靖康之耻,南宋皇帝被俘,南宋国土大部分被占领。
但南宋并没有被死亡,而是在江南地区继续存在,与金朝长期僵持。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金朝和南宋的建立和僵持背景;2.掌握金朝对南宋的侵略和南宋的抵抗过程;3.理解南宋的抵抗精神和文化传统;4.分析僵持的结果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金朝对南宋的侵略和南宋的抵抗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南宋的抵抗精神和文化传统。
四、教学内容分析1.金朝对南宋的侵略:金朝为了统一中国,对南宋发动了屡次战争。
其中最闻名的是绍兴八年的靖康之耻,南宋皇帝被俘,金朝占领了南宋大部分国土。
2.南宋的抵抗:尽管南宋在靖康之耻中失去了大片国土,但南宋并没有被死亡。
南宋皇帝赵构在临安建立新都,继续与金朝对抗。
南宋人民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保持了南宋的独立存在。
3.僵持的结果及影响:金朝和南宋长期僵持,直到南宋被元朝死亡。
僵持期间,金朝和南宋之间的战争不息,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僵持的结果是南宋死亡,元朝建立,中国统一,但南宋的文化传统和抵抗精神却得到了传承。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金朝和南宋的僵持历史,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金朝和南宋僵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金朝和南宋僵持的具体情况,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六、教学评判通过《金与南宋的僵持》教材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思维能力。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我制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辽及北宋的史实;知道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1)搜集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等故事,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岳飞抗金,提高从课本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利用历史课件、直观形象地了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女真的崛起;理解岳飞的抗金斗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
重难点突破: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内容的资料,理解疑难问题。
课堂上,出示设计的问题,出示拓展材料,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同时注意适时利用图片等加强直观性、形象性。
三、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学生对本课的中心人物岳飞较为熟悉,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所以以抗金英雄岳飞的人生为主线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四、教法、学法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认识历史。
2.图片示意法:对于女真兴起、金灭辽及北宋、宋金对峙等图片的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问题探究法: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4.引导评价法:对于岳飞抗金的内容,宋金和议的影响,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岳飞》片头曲《精忠报国》视频教师提问:这是歌颂的谁?他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著名的抗金英雄的?通过学习来了解抗金英雄岳飞的人生。
一、课题名称:第八课金和南宋的对峙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金的建立和南宋的建立史实;了解岳飞抗金的过程;宋金议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供图片和史料,客观展示金的强大,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并切身感受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反抗进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战争,岳飞永远受人民的尊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的崛起和它与南宋的对峙难点:客观看待岳飞抗金和那个时代的民族战争,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学新课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满江红》的朗诵音频,展示《满江红》全文,同学们都从朗诵中感受到了岳飞对敌人的痛恨和收复河山的决心,那么满江红中提到的作战双方是谁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金和南宋的对峙。
(二)讲授新课一、女真族的崛起教师多媒体展示辽西夏北宋形势图,女真族人的生活图片和衣着打扮,阅读课本,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分析女真族的生活区域及生活特点。
1、女真族的统一教师讲解金的基本情况:11世纪初末,由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2、金的建立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阿骨打为什么把国号定为“金”?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愿望?材料“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
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3、金太祖的统治效仿中原制度,改革女真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女真实力迅速壮大二、金灭辽及北宋1、金灭辽1125年,(辽的腐败,金的强大)辽被金灭金和北宋签订海上之盟,夹击辽2、金灭北宋1127年,靖康之变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及大臣3000多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这件事,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3、北宋灭亡的原因三、南宋的偏安1、南宋的建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帝位,是为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金与南宋的对峙》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已经学习了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知识,了解了民族间的战与和的关系,对民族政权的并立有一定认识。
但是由于六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古代史尤其是契丹、女真族等少数民族了解少,比较陌生;很多孩子对岳飞只闻其名,对宋朝时期历史了解甚少;学生对北宋灭亡、岳飞抗金等问题认识理解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我多运用史料、历史故事、音频等方式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本课,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金与南宋的对峙》效果分析教师较好地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
较好地体现教与学的关系,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全面、深刻、传授知识科学、严谨。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出层次性。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
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结构紧凑,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矫正及时准确。
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并掌握做题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说出辽、西夏、北宋、金、南宋这几个政权的建立情况,及他们之间的战与和的史实,并能评价和的意义。
只是刚开始对民族关系的主流认识不清,在点拨之下才明白。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材分析《宋金对峙》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教材分三目: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多个民族政权并存;另一方面,多个民族政权合战。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教案标题: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目标:1. 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原因;2. 分析金与南宋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对峙;3. 探讨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金与南宋时期的地图,并引导学生了解金与南宋的基本情况;2. 提问:你们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什么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原因,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局势、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建立等;2. 分析金与南宋的军事对峙,包括金军与南宋军队的实力对比、战略部署以及重要战役;3. 探讨金与南宋的政治对峙,包括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统治方式以及对内对外的政策;4. 分析金与南宋的文化对峙,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差异和交流。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这些案例的观点和分析;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四、思考拓展(10分钟)1. 提问:金与南宋的对峙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理解;3. 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金与南宋对峙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教案扩展:1. 学生可以根据教案中提到的案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撰写论文或进行小组报告;2. 学生可以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扮演金与南宋的重要人物,讨论他们在对峙中的思考和决策;3. 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地理探究,了解金与南宋时期的地理环境对对峙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主要讲述了金灭北宋后,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金灭北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北宋的兴衰以及辽、西夏等民族政权的相关史实。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学生对于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掌握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和议的内容,认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宋金和议的意义,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前布置课堂任务。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出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北宋的兴衰历程,然后呈现金灭北宋的过程,以及南宋的建立。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金灭北宋后,南宋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七年级班教案2.掌握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3.理解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解疑合探(分钟)(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展示评价(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2.教师点拨或精讲。
A、学生领取学案。
带着学案上的问题来阅读课文。
B、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C、教师讲解。
1、金的建国时间:1115年地点:会宁建立者:完颜阿骨打国号:金1125年,金灭辽。
形成金、西夏、北宋的对峙格局。
2、靖康之难简介宋徽宗。
创立“瘦金体”。
在字画方面极有造诣。
但不理朝政,终遭亡国被俘之耻。
3、岳飞抗金(1)南宋建立时间1127年;地点临安;建立者宋高宗赵构(2)至此,形成金、西夏、南宋的对峙局面。
(3)宋高宗偏安一隅,花天酒地,不思收复失地。
故有诗人作诗讽刺。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A.西夏B.唐C.辽D.金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灭辽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南宋建立④金军攻破开封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①④③5.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寇准B.安禄山C.张骞D.岳飞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课堂小结】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南宋与金对立局面。
但知史而明志,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让我们了解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段故事这么几个人,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知道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儿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板书设计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金的建国时间建立者国号地点二、靖康之难宋徽宗三、岳飞抗金南宋的建立岳飞的活动岳飞的结局人生思索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年龄上一般是12岁,个别有差异,按照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这时的孩子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到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的过渡期,对直观的材料很敏感,但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金与南宋对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原因和过程。
2.掌握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分析金与南宋对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金与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冲突;岳飞抗金的事迹和精神。
2.难点:如何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如何评价岳飞等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影响和历史意义。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岳飞抗金等案例,深入了解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历史。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金与南宋对峙历史的兴趣,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金的兴起与发展:介绍金的起源、建国过程和政治制度。
(2)南宋的建立与发展:讲解南宋的建立背景、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
(3)金与南宋的对峙:详细阐述金与南宋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
(4)岳飞抗金:重点讲述岳飞的抗金事迹和他的爱国精神。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和影响。
(2)岳飞抗金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代的启示。
4.案例分析选取岳飞抗金等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5.课堂总结对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进行总结,强调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手抄报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历史教材。
2.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增强教学效果。
3.参考书籍:相关的历史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供教师参考和学生拓展阅读。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亲身感受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历史氛围。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金与南宋的历史人物,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记:掌握金、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通过了解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构建知识网络教学媒体:多媒体、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老师播放配乐朗诵《满江红》,提出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它表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年代?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南宋时的抗金英雄岳飞写的,表达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凌云壮志,反映了作者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
由此进入新课,本节课包含三部分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讲授新课】(一)女真族的崛起教师出示图片女真人像:见课件提问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片,然后同桌交流展示答案。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脚穿皮靴,束腰带,他们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擅长骑射,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提问2:女真族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然后代表展示成果。
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步:完颜部从女真各部中脱颖而出,11世纪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开始率领女真族反抗辽的控制与压迫;(在这里出示图片:大金得胜陀頌碑让学生感受女真族誓师反辽的决心。
)第二步: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第三步: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各部落军政体制,颁布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课件展示《金军进攻的路线图》以及相关的历史史实,学生结合课本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提问1:金是怎样灭辽和北宋的?提问2:辽和北宋被金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提问3:金、辽、北宋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代表展示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北宋和金订立盟约,一起攻打辽,金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1125年灭辽后,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1127年北宋灭亡。
《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金与南宋的僵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金与南宋两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明白金与南宋的僵持是如何产生的。
2. 掌握金与南宋的军事对抗和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3. 分析金与南宋的僵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思考其中的启迪和教训。
导学内容:一、金与南宋的历史背景1. 金朝: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建立者是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
金朝建立后,逐渐壮大,成为中国北方的壮大国家。
2. 南宋: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立者是赵构,是北宋的一个割裂政权。
南宋虽然地处南方,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却有着显著的发展。
二、金与南宋的僵持1. 军事对抗:金与南宋在军事上进行了屡次对抗,其中最闻名的是靖康之耻。
南宋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了首都临安,国土大部分被金朝占领。
2. 政治斗争:金与南宋之间的政治斗争也是激烈的。
南宋政权在金朝的威胁下,内部也存在着各种明枪暗箭,导致政治不稳定。
三、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统一性:金与南宋的僵持加剧了中国南北割裂的局面,给中国的统一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2. 民族认识:金与南宋的僵持也加深了中国人的民族认识,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觉醒。
3. 教训与启迪:金与南宋的僵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即要团结一致,坚定信念,才能战胜外敌,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导学问题:1. 金与南宋的僵持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历史背景因素导致了金与南宋的冲突?2. 金与南宋的军事对抗和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3. 金与南宋的僵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有何启迪和教训?拓展阅读:1. 《中国历史纲要》2. 《中国历史教程》3. 《中国古代史》思考题目:1. 金与南宋的僵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遥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当今中国有何启迪?2. 金与南宋的军事对抗和政治斗争中,两边的策略和手段有何不同?这些不同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如何理解金与南宋的僵持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岳飞的《满江红》,欣赏朗读《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2.(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二)灭北宋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3.(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多媒体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