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环丙沙星片近红外快检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9.63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谱的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在药品检测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损、高效等优点,已经成为药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
本文将就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是通过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分析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转动和延伸振动等信息,从而实现对样品成分、结构、性质等的分析。
在近红外光谱区域,分子内的一些结合键和官能团吸收、散射、辐射电磁波所产生的光谱可用于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样品的光谱信息,并通过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1. 药品成分分析在制药过程中,药品的成分及其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药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包括药物成分、助剂成分等。
通过建立合适的光谱库和定量模型,可以对药品的成分进行快速检测,保证药品的质量。
2. 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的质量受到制备工艺、原材料选择、存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药片的含量均匀性、药液的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性。
3. 药品真伪鉴别随着全球药品贸易的不断增加,药品的真伪鉴别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对药品进行快速鉴别,包括原材料鉴定、药品真伪鉴别等。
通过建立光谱库和模型,可以对不同药品进行快速鉴别,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 药品生产过程控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包括原材料检测、反应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
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制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快速、无损检测,保障药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
1. 多模式光谱采集技术当前,近红外光谱分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样品分析,而是发展为多模式光谱采集技术,包括透射光谱、反射光谱、光纤光谱等。
环丙沙星英文名:Ciprofloxacin分子式:C17H18FN3O3化学名称: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11药学王一凡11071031药典药典是通过建立国家技术标准来保证人类和牲畜使用的药物的质量、剂量和药物纯度和浓度标准的权威性出版物。
它是在专业的,通常是政府的权威人士的监督下进行编辑,并且是所药物的制造、分配和药物治疗所必须遵照的标准。
目前常用的药典标准有英国药典(BP)、欧洲药典(EP)、美国药典(USP)、德国药典(DAP)、日本药典(JP)、中国药典(CP)。
用途该品属高效广谱抗菌药。
药理作用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同诺氟沙星,其抗菌活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氟喹诺酮类中最强者。
除对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外,尚对葡萄球菌属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链球菌属的作用略差于葡萄球菌属。
该品对部分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等亦具抑制作用。
该药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情况参见诺氟沙星。
为杀菌剂,现一般认为喹诺酮类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适应症环丙沙星的临床用途较诺氟沙星为广,除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淋病等外,尚可用以治疗由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罗菲登菌、摩根杆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杆菌、葡萄球菌属(包括耐甲氧西林株)等引起的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肺炎、败血症等。
该品口服制剂的适应证同诺氟沙星;静脉给药可用于较重感染的治疗,如肠杆菌科细菌败血症、肺部感染、腹腔、胆道感染等。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
本品在醋酸中溶解,在乙醇和三氯甲烷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鉴别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79图)一致。
环丙沙星含量的测定环丙沙星是一种广谱的第二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因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常被临床医生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随着环丙沙星的广泛应用,对其含量的测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丙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一、环丙沙星的化学特性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属于羧酸类化合物。
其分子式为C17H18FN3O3,分子量为331.35。
环丙沙星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核糖环和一个喹诺酮环,其抗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的合成和阻碍DNA旋转酶来达到的。
环丙沙星的常见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环丙沙星含量测定的主流方法之一。
其具有精度高、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等特点。
HPLC测定环丙沙星含量的程序如下:(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取出适量,加入水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甲醇稀释至所需浓度。
(2)分离条件: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1%三氟醋酸(pH值:2.5)(20:80:0.5)检测波长:277nm流速:1.0 mL/min柱温:25℃(3)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作为样本,利用HPLC进行测定,并绘制线性标准曲线。
(4)样品测定:取样品适量,加入水中溶解后进行HPLC测定。
气相色谱法也可以用于环丙沙星含量测定。
其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同时进行多项测定,但相对于HPLC而言,其灵敏度较低。
色谱柱:30m×0.25mm×0.25μm的DB-5ms色谱柱检测器:质谱检测器进样方式:分子分离器环丙沙星含量测定方法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1. 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中,通过测定药物含量,可以评估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高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摘要:分析技术对快速分析或实时检测是非常理想的技术手段,是大型石油化工,农业,制药,食品加工等工业生产所必须依靠的重要分析技术之一。
本文重点阐述了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并且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
关键词:;药物分析1引言分析技术(NIRS)是在近十几年内发展最快的分析新“绿色钢铁侠”,对快速分析或实时检测是非常理想的技术手段,是大型石油化工,农业,制药,食品加工等工业生产所必须依靠的重要分析技术之一。
该技术具有被分析样品用量少、无破坏、无污染、高效、快速、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特点[1],在几秒或几毫秒时间内可同时测量被分析物的十几种质量参数,显著降低了分析设备的投资与维护费用, 测量信号的数字化和分析过程的绿色化又使其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成为了传统药物分析方法的补充和新发展的方向。
《中国药典》(2005年版)已经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收录,主要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2]。
2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1分析技术在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在对药物制剂的鉴别和分类、制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测定、水分的测定和原粉制剂均匀度控制等方面应用分析技术对药物制剂进行鉴别和分类,首先应该建立起参考谱库,然后进行的预处理和数据评估,最后对数据库的专属性和耐用性进行验证。
用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对已有谱图的未知药物进行鉴别和分类。
张中湖等建立了快速、有效鉴别不同厂家生产的甲硝唑片的方法:直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进行褶合变换-可视化指纹图谱-相似系数分析,根据相似系数即可鉴别不同厂家的样品。
药物中的活性组分是药物的核心部分,也是决定其药效的主要成分。
其质量和含量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分析技术可以迅速在线监测药物加工过程中活性组分的含量,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适时调节其含量,最终得到合格的药剂产品。
范积平等建立大黄主要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光谱法。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盐酸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的原理;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盐酸环丙沙星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征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
根据比尔定律,通过测定盐酸环丙沙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其含量。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比色皿等;2. 试剂:盐酸环丙沙星对照品、盐酸环丙沙星样品、甲醇、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环丙沙星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
2.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环丙沙星样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样品溶液。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1ml,置于比色皿中,以甲醇为空白,在27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4. 计算盐酸环丙沙星含量:根据比尔定律,计算盐酸环丙沙星含量(mg/L)。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对照品溶液吸光度:A对照品 = 0.6952. 样品溶液吸光度:A样品 = 0.6523. 盐酸环丙沙星含量:C样品 = 0.821mg/L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的浓度一致,避免因浓度差异引起实验误差。
3. 比色皿的清洗和干燥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按要求操作。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成功测定了盐酸环丙沙星含量,掌握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异烟肼片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法在异烟肼片快速测定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方差分析法选择计算波长,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验证集和训练集,交互验证法选择适当的计算因子数。
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对9份异烟肼片测定异烟肼含量,与HPLC法相比,所测结果相对误差≤±0.8%,方法准确可靠。
结论可将近红外光谱法应用于异烟肼的快速测定,在异烟肼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和快速质量检测上有较大应用前景。
标签: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异烟肼;含量测定美国FDA共批准了10种治疗结核的药物,异烟肼就是4种最核心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异烟肼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生物膜穿透性好,由于疗效佳、毒性小、价廉、口服方便,故被列为首选抗结核药;异烟肼也是第一个抗抑郁药物,但因为较强的肝脏毒性而退出市场;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强,目前测定异烟肼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间接分光光度法[1]、极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1、3-4]、伏安法[5-6]、化学发光法[7-10]等,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较长且常需要大量试剂。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绿色分析技术,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样品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准确和成本较低,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11-12],可广泛用于药品的理化分析。
近红外光谱由于吸收强度弱,吸收峰重叠严重,因此必须将光谱进行数学方法处理后,才能对被测物质进行分析[13]。
偏最小二乘法(PLS)能有效地降维,并消除自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复共线关系,明显改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本文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异烟肼片中异烟肼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1 仪器与试剂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3150,SHIMADZU Corporation,Japan),附件ISR-3100积分球,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10,SHIMADZU Corporation,Japan),投入式恒温水槽(NTT-2200P,RIKAKIKAI公司,Japan),Nucleosil C18(4.6mm×150mm,10μm)色谱柱(江申分离科技公司,大连)。
环丙沙星含量检测技术分析【摘要】目的:根据环丙沙星中含有氟原子的特性建立氧瓶燃烧法测定环丙沙星原料、片剂的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氧瓶燃烧法对氧氟沙星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得到回归方程为A=0.017C+0.077,r=0.9997,环丙沙星在浓度为3498~17.49μg/ml与吸收度有良好线性关系。
环丙沙星原料药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2.3%;环丙沙星片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8.8%,RSD=2.4%。
结论:氧瓶燃烧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测定环丙沙星含量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环丙沙星;含量测定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除对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外,尚对葡萄球菌属具有强杀灭作用。
临床常用于敏感病菌引起的各种系统感染和局部感染,效果好且应用广泛,常将其制成盐酸或乳酸盐以供使用。
本实验依据环丙沙星在其6位具有氟原子的特征,采用氧瓶燃烧破坏使其成为无机氟化物,经吸收液吸收后与硝酸亚铈、茜素氟蓝反应,形成蓝紫色溶液,在可见光下比色,测定含量。
1.仪器与药品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U-1901;Hangping FA2104电子天平(万分之一)。
环丙沙星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30451-200302,纯度:84.9%)。
环丙沙星原料药(上海三维制品有限公司,批号:2002-01-005)。
盐酸环丙沙星片(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30707,规格:0.25g/片)。
2.方法与结果2.1标准曲线的制备2.1.1氧瓶燃烧法称取环丙沙星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
依法(参见中国药典2000版)进行氧瓶燃烧。
转移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2.1.2标准液的配制精密量取定容好的环丙沙星对照品溶液1.0、2.0、3.0、3.5、4.0、5.0、6.0ml 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茜素氟蓝试液10ml,pH4.3的缓冲液(HAc-NaAc)3.0ml,硝酸亚铈试液10ml,加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的含量【摘要】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环丙沙星进行含量测定。
方法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为色谱柱,以0.05 mol/ml枸橼酸溶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 1.00 ml/min。
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2~60.72 ug/ml,方法回收率为99.9%,RSD为0.32%。
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地对盐酸环丙沙星进行含量测定。
【Abstract】Objective goal:Applies the highly effective 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carries o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to the hydrochloric acid cyclopropane sand star.Methods Selects 18 alkyl silicon hydride linkage silica gel column was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by 0.05 mol/ml citric acid solution-second grade nitrile (82:18) for flows, the examination wave length is 277nm, the speed of flow was 1.00 ml/min.Results This method linear scope is 10.12~60.72ug/ml, the method returns-ratio was 99.9%,RSD was 0.32%Conclusion This method simple, keen, is accurate carries o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to the hydrochloric acid cyclopropane sand star.【Key words】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iprofloxacin;Content Determination 盐酸环丙沙星为目前第三代氟喹诺酮类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喹诺酮类中最强的。
杞菊地黄丸快检方法研究
薛玉梅;黄丽丹;王鼎;张先芬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7)5
【摘要】目的:制定杞菊地黄丸的快检方法.方法:采用乙醇研磨制备供试品溶液,经薄层展开后,分别对丹皮酚、熊果酸、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丹皮酚、熊果酸和马钱苷均可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快速检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可准确地对丹皮酚、熊果酸、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可作为该制剂的快速筛检方法.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薛玉梅;黄丽丹;王鼎;张先芬
【作者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合肥230051;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合肥230051;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合肥230051;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合肥2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0
【相关文献】
1.肉类水分快检:呼唤完美快检设备——访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滕召胜教授 [J],
2.盐酸环丙沙星片近红外快检方法研究 [J], 杨开金
3.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J], 王海珍;蔡川义
4.杞菊地黄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J], 陈晓
5.常用食品快检技术介绍及提高快检技术的策略 [J], 高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层层析半定量法在药品快检分析中的运用张建民靖江市药品检验所(靖江214500)开展药品现场迅速检验,及时发现与查处假劣药品,是当前基层药品监督检验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所运用薄层层析技术,对部分农村常用药品开展现场半定量检测,及时发现多批不合格药品,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检验设施与试药小型薄层板:用规定的吸附剂制备10c m×3 c m薄层板,厚度约0.3m m。
小型层析缸(10c m×5 c m×10c m)。
点样器:微量注射器(10µl)或定量点样毛细管(1,2,5µl)吸管(1,2,5,10m l)、量瓶(10, 25m l)、乳钵、待检药品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测定用的化学试剂、有机溶剂。
2方法介绍2.1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片剂取1片(或规定片数),胶囊剂取1粒(或规定粒数)的内容物,置干燥乳钵中,加规定量的溶剂研磨均匀,静置,取上清液点样(或按规定方法再稀释后点样);注射剂直接点样或按规定方法稀释后点样。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药品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按供试品被测溶液标示浓度的120%、85%,分别用配制供试品溶液的溶剂制备高限标准溶液、低限标准溶液。
(文献方法[1-3]规定的抗生素类药,高限不超过标示量的120%,低限不低于标示量的85%,而《中国药典》一般规定上下限为标示量的90%~110%,本试验法采用文献规定的上、下限)。
2.2点样薄层板距底边1c m处为点样基线,用点样器在基线的左、中、右三点,分别点低限标准溶液、供试品溶液、高限标准溶液,点样量必须相同,一般点1~2µl,点样直径2m 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互相干扰为宜。
2.3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小型层析缸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前沿的边缘应距原点5m m,密闭展开,展距为7~8c m,取出薄层板晾干,按规定方法显色。
2.4结果判断比较供试品溶液、高限标准溶液、低限标准溶液的斑点Rf值位置与大小、强弱,如供试品斑点的R f 值位置与对照品一致,且大小、颜色深度在高、低标准斑点两者之间,即判断供试药品薄层半定量测定合格。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多糖含量的研究贾彬;陈启文;赖嘉敏;张龙开;向超群;郭拓;程敏;肖雪【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24(43)3【摘要】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
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变量筛选方法的效果。
结果显示,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多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采用平滑+变量标准化+随机蛙跳变量筛选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的R^(2)_(c)=0.96,RMSECV=0.74,R^(2)_(p)=0.96,RMSEP=0.28;外部预测相对偏差小于3.0%。
所建立的多糖含量定量模型质量较高,预测能力较强,可为探索何首乌炮制工艺标准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481-488)【作者】贾彬;陈启文;赖嘉敏;张龙开;向超群;郭拓;程敏;肖雪【作者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所);弘正道(中国)中药研究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TB9【相关文献】1.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山药药材中多糖的含量2.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海产品处理过程中牛磺酸含量的研究3.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快速检测研究4.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鱼粉中牛磺酸含量研究5.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辣椒红中色素含量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盐酸环丙沙星质量标准。
适用范围:盐酸环丙沙星质量标准。
责任人:QA、QC相关检验人员标准依据:《中国兽药典》(2000版一部)正文:本品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7-(1-哌嗪基)-3-喹啉羧酸盐酸盐水合物。
按无水物计算,含C17H18FN3O3•HCl不得少于98.5%。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氯仿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
【鉴别】(1)取本品适量,置干燥试管中,加丙二酸约30mg,加醋酐10滴,在水浴上加热5-10分钟,溶液显红棕色。
(2)取本品,加盐酸液(0.01mol/L)制成每1ml中含5µ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17页)测定,在277、31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126页)一致。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15页)。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0.1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4号标准比色液(附录60页)比较,不得更深。
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40页), pH值应为3.0-4.5。
有关物质取本品约80mg,加水3ml使溶解后,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8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80µg和40µ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和(2)。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23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F254薄层板(硅胶HF254与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调成糊状制成)上,以氯仿-甲醇-苯-二乙胺-水(15∶16∶10∶7∶4)为展开剂,展开约6cm,取出,晾干,五分钟内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不得多于2个,其中一点的荧光强度与对照溶液(1)所显主斑点的荧光强度比较,不得更强,另一点的荧光强度与对照溶液(2)所显主斑点的荧光强度比较,不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