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7
《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的课程特点与教学建议针对《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课程特点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授课效果的对策主要为:加快正式教材的編辑出版,克服当前“无教材”可用的尴尬局面;通过理论内容物理图像化,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展示当前热点研究成果;积极保持良好的备课、授课态度,采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毕业班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标签:《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课程特点;教学方法;困境;对策《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以下简称《海洋要素》)是绝大多数中国高等院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总学时一般不少于48个学时。
海洋要素的分析、计算与预报是各涉海专业和涉海行业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海洋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务必掌握的一门基本的专业技能。
随着中国海洋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使得海洋环境要素预报中应用的各种要素计算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如此,《海洋要素》课程内容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在现阶段教学实践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合理有效地解决。
一、《海洋要素》课程特点与教学困境1、课程特点该课程重点介绍基本海洋环境要素包括潮汐、海流、温盐特征、海浪、海冰等的分析与预报方法,其与另一门海洋科学类专业必修课《物理海洋学》比较,前者重应用方法学习,后者重基本理论学习。
此外,每一种海洋要素的讲授都需要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结合我们自身教学经验归纳概括如下:潮汐部分主要讲授长期、中期、短期资料分析以及潮汐特征值计算,掌握这些分析、计算方法的前提就是要真正理解潮汐各引潮力势的理论导出及调和分析,亦即调和常数的物理含义,而这将涉及到大量且繁琐的理论推导,因此成为潮汐预报这一章的难点。
海流部分重点介绍各类海洋学问题对应的动力学方程(组)及其数值求解方法,其中数值求解方法将涉及到对动力学方程的差分近似和多种开边界条件的定义与设置,而这又将涉及较为复杂的数学推演过程,由此成为这一章的难点。
海洋要素计算作业之二——潮汐(威海2013年五月份)一.本次潮汐调和分析共选取了十三个分潮:MSf,Q1,O1,K1,P1,K2,N2,M2,S2,MK3,M4,MS4,M6为使您查看方便,将本次大作业的放在本文件夹各文件内,具体参考如下:1.原数据为:qd.dat;2.Fortran编程见该文件夹内:tide.f90文件;3.求各分潮调和常数H、g的值及其中间过程得到的各值见:qd_tide.dat文件;二.对比回报值和实测值:1. 回报1968年一月份的水位值见:huibao.dat;2. 用matlab绘制的潮汐过程曲线见:潮汐过程曲线.bmp3. 用给定的六个分潮求得的高潮和低潮发生的时刻及潮位值见—:gaodichao.dat;运行tide.f90后求得威海地区2013年5月份的平均潮差。
由图可知:由于只计算了一个月的潮汐数据,所以回报值和实测值相符的不是很好,如果计算一年的数据,应该会取得比较良好的结果。
三.程序%% 潮汐过程曲线图clear,clc%%huibao=load('G:\chaoxi\huibao.dat');% huibao=fread(fhuibao);shice=load('G:\chaoxi\qd.dat');% shice=fread(fshice);%huibao_y=zeros(1,12*62);%shice_y=zeros(1,12*62);huibao=double(huibao');huibao_y=double(huibao(:));%shice_y=reshape(shice',1,[])%for i=1:12;% for j=1:62% huibao_y(i)=huibao(i,j)% shice_y(i)=shice(i,j)%end%endshice=double(shice');shice_y=double(shice(:));x=linspace(1,31,length(huibao_y));plot(x,huibao_y,'r-')hold onplot(x,shice_y,'b-')title('威海(37°31′N ,122°08′E)2013年五月潮汐调和分析图') legend('回报值','实测值')xlabel('时间(2013年五月份)')ylabel('水位(m)')。
海洋要素计算与预报 (1)第一部分数据预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1第一章数据预处理 ...................................................................................... 1一、数据质量控制 (1)1、异常数据的认定和排除 (1)2、数据系统性偏差的检查和修正 .............................................. 1二、不规则空间分布数据网格化 .. (1)1、数学插值法 (1)2、网格统计法 .............................................................................. 2三、要素统计特征 .. (3)1、要素数据标示 (3)2、均值与距平 (3)3、平均差 (3)4、方差 (3)5、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3)6、自协方差与自相关系数 (3)7、落后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4)8、经验分布 .................................................................................. 4第二章谱分析 (5)一、 Fourier 变换与谱分析 . (5)二、功率谱估计 (6)三、交叉谱分析 .................................................................................... 7第三章经验模态分解 . (8)一、前言 (8)二、 EMD 计算方法与 IMF 分量 (9)三、 EMD 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 11 1、 EMD 方法在处理间歇信号时的不可分问题和产生的模态混合问题 .................................................................................................. 11 2、 EMD 分解方法的边界问题 . ................................................. 15四、应用实例 (17)1、 SST 资料处理 . (17)2、海平面数据处理 .................................................................... 17第四章回归分析 ........................................................................................ 18一、一元线性回归 (19)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9)2、一元线性回归的方差分析 (19)3、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0)4、预报值的置信区间 ................................................................ 20二、多元线性回归 (21)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2、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22)3、预报值的置信区间 ................................................................ 22三、非线性回归 . (23)1、曲线函数线性化 (23)2、多项式回归 ............................................................................ 23第五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23一、主成分的定义 (24)1、两个变量的主成分定义 (24)2、多变量的主成分定义 (25)二、主成分的导出 (26)三、主成分的性质 (27)四、主成分的计算 (28)五、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EOF (28)六、时空转换 ...................................................................................... 29第六章最小二乘法潮汐调和分析与潮汐特征值 (30)一、分潮与潮汐调和常数 (30)二、最小二乘法潮汐调和分析方法 (32)1、任意时间间隔观测序列的方程组导出 (32)2、等时间间隔观测序列的方程组系数 (34)3、 Fourier 系数的计算 . (35)4、天文变量与调和常数计算 (36)三、潮流调和常数与潮流椭圆要素 (42)四、潮汐性质与潮汐特征值 (43)1、潮汐性质 (43)2、潮汐特征值 (43)3、平均海面、平均海平面与陆地高程,海图深度基准面与海图水深 .................................................................................................. 45 (4海图深度基准面与海图水深 ............................................ 45第七章海浪数据分析 (48)一、去倾向和去均值处理 (48)二、从波面高度序列中读取海浪的波高和周期 .............................. 48 1、跨零点波高、周期定义 .. (48)2、极值点波高、周期定义 ........................................................ 49三、波面高度分布、波高和周期的分布,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 (49)1、波面高度分布 (49)2、波高和周期的分布 (50)四、各种波高计算 (51)五、海浪谱估计 (52)1、海浪谱估计方法 (52)2、谱矩的计算 (52)3、谱的零阶矩与各种波高的关系 (52)4、海浪谱的谱宽度计算 (52)5、谱峰频率与周期的关系 ........................................................ 53第二部分海洋数值预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通洋口港海洋气象要素分析和预报曹书涛;商兆堂;翟伶俐;朱同生;冯芝祥;陈祥甫【摘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南通洋口港海洋气象几种环境要素的分析和预报.选取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因子,采用0,1回归方法,建立了四个关于海洋表面上的风力等级预报方程;采用三个简明的数学表达式反映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投票法作出近海最大波高预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全年逐日、逐月高(低)潮时客观预报;采用误差分析法预测潮水到达紫菜养殖区或港口施工区的时间;实现了洋口港海洋气象4个要素的定量预报,并投入到紫菜养殖生产和洋口港海上施工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其预报可信度受到了用户和海事等相关部门的认可与肯定.【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海洋;气象;要素;预报【作者】曹书涛;商兆堂;翟伶俐;朱同生;冯芝祥;陈祥甫【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气象局,江苏,如东,226400;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如东县气象局,江苏,如东,226400;江苏省如东县气象局,江苏,如东,226400;江苏省如东县气象局,江苏,如东,226400;江苏省如东县气象局,江苏,如东,22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南通洋口港位于如东县沿海,该县有全省九分之一的海岸线,七分之一的滩涂面积。
海洋捕捞,紫菜、文蛤、对虾等养殖业正成为支柱产业。
紫菜养殖的旺季,每天在滩涂上作业的渔民多达4~5万人。
由于遭受海洋不规则潮汐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近几年来,重特大海难事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如2001年以来,一次死亡7人以上海难事故就有4起,其中2007年4月15日发生了一次死亡19人的重大海难事故,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本文重点研究和开发海面大风、大浪、潮汐涨、落时间和潮水到达养殖区和施工区的时间预报等内容,并把研究成果及时通过先进的通讯手段传送到渔民和施工作业人员手中,从而科学安全地从事海洋渔业生产和洋口港海上施工作业。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海洋要素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要素在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海洋要素的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二、实验原理海洋要素计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包括海洋物理、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等。
以下简要介绍几个主要海洋要素的计算原理:1. 温度和盐度计算:根据海水密度、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海洋物理学中的状态方程进行计算。
2. 溶解氧计算:基于溶解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叶绿素a浓度计算:通过分析海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以间接反映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进而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实验室计算机、数据采集器、溶解氧测定仪、叶绿素a测定仪等。
2. 材料:海水样品、温度计、盐度计、pH计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海水样品:根据实验要求,采集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海水样品。
2. 测量海水样品的物理和化学参数:使用温度计、盐度计、pH计等仪器测量海水样品的温度、盐度、pH值等参数。
3. 溶解氧和叶绿素a测定:使用溶解氧测定仪和叶绿素a测定仪分别测定海水样品中的溶解氧和叶绿素a含量。
4. 数据输入与计算: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相关软件,进行海洋要素的计算。
5. 结果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海洋环境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和盐度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海水样品的温度和盐度分布图,分析其变化规律。
2. 溶解氧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海水样品的溶解氧分布图,分析其与温度、盐度和pH值之间的关系。
3. 叶绿素a浓度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海水样品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图,分析其与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海洋要素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要素在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