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531.00 KB
- 文档页数:41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考查一、氧化还原反应几组概念间的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及其应用1.强弱律(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常考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KMnO4>Cl2>Br2>Fe3+>Cu2+(2)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常考物质还原性强弱顺序:SO2>I->Fe2+>Br->Cl-(3)应用: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能否进行2.价态律(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其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高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3)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3.优先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加入氧化剂,按还原性由强到弱依次反应(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I-优先反应)(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加入还原剂,按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反应(如含Fe3+、H+的混合液中加入铁,Fe3 +优先反应)(3)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的先后顺序4.守恒律(1)内容: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氧化剂降价总数=还原剂升价总数(2)应用:①直接计算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2023·浙江嘉兴·统考二模)关于反应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硝酸钾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2,反应共转移1mol电子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电负性:O>N>C>K【答案】D【详解】A.反应S+2KNO3+3C=K2S+N2↑+3CO2↑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该反应的氧化剂是S和KNO3,故A错误;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2,物质的量为0.1mol,则生成0.3molCO2,C元素由0价上升到+4价,转移1.2mol电子,故B错误;C.反应S+2KNO3+3C=K2S+N2↑+3CO2↑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C元素化合价上升,CO2为氧化产物,K2S和N2为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O>N>C>K,故D正确;故选D。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答案1.(2022·河北省邢台市“五校联盟”部分重点学校高三联考)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食物腐败B.长期放置的无色浓硝酸变黄C.石英遇强碱表面变暗D.长期放置的氯水的酸性增强【答案】C【解析】A项,食物的腐败为缓慢氧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项,久置浓硝酸变黄是因为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项,石英遇强碱表面变暗是由于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项,长期放置的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HCl和氧气,Cl元素和O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
2.(2022·辽宁省名校高三第四次联合考试)下列现象或事实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FeSO4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C.烧碱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氯化铁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答案】B【解析】A项,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不选A;B项,FeSO4溶液中Fe 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C项,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不选C;D项,氯化铁溶液在空气中蒸干,由于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的物质为氢氧化铁,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不选D;故选B。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a2CO3+CO2+H2O===2NaHCO3 B.4Fe(OH)2+O2+2H2O===4Fe(OH)3 C.2Na2O2+2CO2===2Na2CO3+O2 D.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答案】B【解析】A项,Na2CO3+CO2+H2O=2NaHCO3中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但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4Fe(OH)2+O2+2H2O=4Fe(OH)3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反应前铁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升高到+3价,为还原剂,反应前氧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化合价下降到-2价,为氧化剂,所以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项,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前两种物质,反应后为两种物质,所以不是化合反应,此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项,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反应前两种物质,反应后三种物质,所以不是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因此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观)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观)。
3、氧化剂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或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氧化产物是:被氧化之后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是:被还原之后得到的产物。
4、各概念间的关系:基本规律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化合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元素化合价判断规律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2、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3、金属元素无负价;4、偶数主族的元素其化合价一般也为偶数;奇数主族元素其化合价一般也是奇数;5、O在过氧化物中呈现-1价,其余化合物一般均呈-2价(常见);6、H遇见金属元素呈现-1价,遇见非金属元素呈现+1价;7、有机化合物中氢+1,氧-2,卤素-1,氮-3,碳按平均化合价。
8、氟只有-1价。
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口诀: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三五七变价氯;一二三四五是氮,硫四六,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三、电子转移数的计算方法电子得失数=前后元素化合价之差×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原子个数四、常见的氧化剂1、非金属单质:X2、O2、O3等;2、某些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K2Cr2O7、MnO2、PbO2、KClO3等;3、某些低价态的元素的含氧化合物:HClO;4、某些高价阳离子:Fe3+、Ag+、Cu2+、H+等;5、过氧化物:H2O2、Na2O2等。
五、常见的还原剂1、活泼金属单质:K、Na、Mg、Al等;2、非金属阴离子:S2-、I-等;3、一些元素的低价态含氧化合物:SO2、H2SO3、CO 、NO等;4、低价金属阳离子:Fe2+、Cu+等;5、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C、H2、HI 、H2S、NH3等;6、金属氢化物:NaH、CaH2等。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突破及考法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版)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知识点1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名师总结】分析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1)基本方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 2:Cu +2、Fe +2、S -2;K 2FeO 4:Fe +6;Li 2NH 、LiNH 2、AlN :N -3;Na 2S 2O 3:S +2;MO +2:M +5;C 2O 2-4:C +3;HCN :C +2、N -3;CuH :Cu +1、H -1;FeO n -4:Fe +8-n ;Si 3N 4:Si +4、N -3。
3.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氧、氧、得、降、还、还、还”。
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请分别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表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如铜和稀硝酸反应:【特别提醒】a.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
b.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c.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③算数目(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总数目,不标“得”“失”字样),如铜和稀硝酸反应:【特别提醒】a.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b.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2024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高考)[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价态规律的应用。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判断依据: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相关概念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的还原性比Al强。
应用举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KMnO4发生__________反应,HCl发生________反应,盐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生成1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答案KMnO4HCl Cl2MnCl2还原氧化还原酸2×6.02×1023(或1.204×1024)2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H2O。
归纳。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O2↑+2H2O。
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特征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C.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 D.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2.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H2+Cl2点燃===2H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③2H2O电解===2H2↑+O2↑④CuO+2HNO3==Cu(NO3)2+H2O ⑤2HgO△===2Hg+O2↑A. ②④B. ①③C. ①②③D. ④⑤3.同物质中同种元素同一价态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Br2+6KOH △KBrO3+5KBr+3H2O B.NH4NO3△2O+2H2OC.2H2S+SO2=3S+2H2O D.H2S+H2SO4=2H2O+S↓+SO24.3Cl2+8NH3=6NH4Cl+N2反应中,被氧化的NH3与未被氧化的NH3的分子数之比为()A.1∶6 B.3∶1 C.1∶3 D.6∶15.已知反应①SO3+H2O=H2SO4;②Cl2+H2O=HCl+HClO;③2F2+2H2O=4HF+O2;④2Na+2H2O=2NaOH+H2↑,根据上述反应,试回答:⑴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⑵H2O被氧化的是,被还原的是⑶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二、化合价1.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可发生反应:RO3n-+6I-+6H+=R-+3I2+3H2O,则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2. 12个Na2SO3恰好与4个K2Cr2O7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价。
3、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的SO32-离子完全氧化,则X2O72-离子还原后X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S2-→HS- B.HCO3-→CO2 C.2 Cl-→Cl2 D. Cu2+→Cu2.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反应是 ( )A. PCl3→PCl5B. MnO4-→Mn2+C. SO2→HSO3-D. S2O32-→S4O62-3、K2Cr2O7是一种橙红色且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当它被还原成三价铬时,颜色有明显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反应类型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总称,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同时结束,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1.两种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两种产物氧化产物: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含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3.两种性质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但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
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但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物质的化学属性,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分析(1)失电子(本质)化合价升高(特征)氧化反应得电子(本质)化合价降低(特征)还原反应(2)定义: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3)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原子失电子,则化合价升高,每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一价,某元素原子得电子,则化合价降低,每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一价。
(4)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偏离某元素原子,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之,被还原。
(5)化合价变化的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2)双线桥法.表示在反应物与生成物里,同一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在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产物之间分别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反应前的有关元素指向反应后的该种元素,并在两条线的上、下方分别写出“得”、“失”电子及数目.例如: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一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得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单质(原子)的还原性也越强,而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如还原性:Mg>Fe>Cu>Ag;氧化性:Ag+>Cu2+>Fe2+>Mg2+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特殊情况;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为:HClO>HClO3>HClO4.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般而言,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朝着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的方向进行.在一个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关系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反之,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可以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动进行.④反应条件的难易.不同的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⑤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⑥H+浓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氧化剂为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则溶液中H +浓度越大,其氧化性就越强.(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①一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则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须注意,若一种化合物中同时含最高价态元素和最低价态元素时,则该化合物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如HCl.②价态不相交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相互反应生成两种价态不同的产物时,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值不相交,即高价态降低后的值一定不低于低价态升高后的值,也可归纳为“价态变化只靠拢、不相交”.所以,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间隔中间价态,发生归中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规律:当一种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相遇时,该氧化剂(还原剂)首先与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只有当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反应完后,才依次是还原性(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发生反应.(4)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即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这一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基础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6、元素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7、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8、氧化还原反应应用模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得氧和失氧B.化合价的升降C.有无新物质生成D.电子的转移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不能做还原剂B.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D.凡是没有电子转移也就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 CaCl2+CO2↑+H2O B.CaO+H2O Ca(OH)2C.Fe+CuSO4FeSO4+Cu D.5.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2O3+3CO====2Fe+3CO2B.NH4NO3====N2O↑+2H2OC.2NaHCO3==Na2CO3+CO2↑+H2OD.Cu2(OH)2CO3==2CuO+CO2↑+H2O 6.实验室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的气体是()A.O2 H2CO2B.O2CO2C.CO2D.H2O2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7.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式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三、氧化剂、还原剂(一)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判断题型一: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判断10.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SO3+H2O=H2SO4B.2Na+2H2O=2NaOH+H2↑C.2H2+O22H2O D.2F2+2H2O=4HF+O211.CaH2常做生氢剂,其中氢元素是-1价,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是()A.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2.在2KMnO4==2K2MnO4 + MnO2 + O2↑中,KMnO4所起的作用是:()A.氧化剂B.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4.下列表示SO2被还原的反应是()A.SO2+2H2O+Cl2==H2SO4+2HClB.SO2+2H2S==3S↓+2H2OC.SO2+H2O==H2SO3D.2SO2 + O2 ===2SO315.(05江苏)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16.在下列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二氧化碳通过赤热的炭层B.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C.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一氧化碳通过高温的赤铁矿17.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A.可能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18.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______是氧化剂;______是还原剂;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是还原产物题型二:氧化性、还原性判断20.下列微粒①Al3+②Cl-③N2④MnO4- ⑤CO2⑥H2O2⑦Fe2+⑧MnO4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A.①④⑤⑦B.③⑥⑦⑧C.④⑤⑥⑧D.①②③⑥21.下列离子最容易给出电子的是()A.Cl— B.Cu2+C.Fe2+ D.F—2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化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的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2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相应问题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