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235.45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理想麻醉效果的获得,不仅需要麻醉医生有高超的麻醉技术,为了进一步完善麻醉流程,保证麻醉整个过程的有序进行,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同样非常重要。
手术是否进行顺利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是否密切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手术最终完成质量的关键因素。
第一是麻醉前护理。
首先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一台手术来说,在手术的前一天探访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探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患者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在手术过程中常用到的麻醉方法以及手术的基本流程,关键是让患者能够在熟悉麻醉流程的情况下适应即将要在手术中采取的麻醉体位。
这样就能在手术开始前及时摆好符合手术规定的体位,更方便进行后续的操作,也能够积极配合麻醉医生执行后续的手术流程。
患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整个麻醉流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对手术以及麻醉过程有一个很好的耐受性,配合手术更加积极从而为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做好铺垫;其次是手术室环境的准备。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应该提前调好适宜患者的温度与湿度,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手术时的温度在22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证在40%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0%。
由于麻醉执行后的特殊性,使得患者在经历麻醉操作后,身体对外界的温度不但不敏感,也会失去根据外界温度自由调整身体温度的功能。
一旦手术室整体温度过热,患者由于温度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患者的散热会受到影响,将会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的现象。
但愿是手术室温度过低,患者的热量暂时也会更加严重,极容易导致感冒或在手术完成后发热,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手术开始之前应准备好手术物品。
手术时护士应根据规定的辅助流程帮助麻醉师检查好一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例如呼吸机的功能是否正常,氧气是否能够足量供应等。
就是发现有气压过低的情况,应该立即更换设备或通知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在手术过程中保证被麻醉患者的氧气供应是极其重要的。
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好麻醉医生麻醉状态下,病人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面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室温过高,湿度大,影响病人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湿度小,机体散热快。
特别是麻醉时间长,出现寒颤,心律失常等。
全身麻醉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人,会导致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
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病人正常体温基本保证。
一般温度保持22℃-25℃,相对湿度以40%-50%为宜。
2.根据手术室需要安置体位麻醉体位: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师摆好麻醉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如: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臂丛神经阻滞等,安置体位由病人上手术台开始,首先安定病人情绪取得其合作,除局部浸润麻醉以外,其他麻醉方法均需取一定的体位才能实施,巡回护士应予配合。
手术均须有静脉道路,以便输液、输血、给药,故安置体位时应预先选好穿刺部位。
手术体位:麻醉诱导后,根据手术要求,应将病人安置在手术需要的体位以便于充分暴露术野,利于手术操作,在没有麻醉的状态下,由于机体自身调节,能够适应体位改变引起的生理变化,而麻醉病人则因知觉部分或全部暂时丧失,肌肉松弛,失去自身调节能力,体位变化会导致呼吸和循环生理功能紊乱,所以,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共同安置好体位,在病人舒适,术野充分暴露的同进,又保证气道通畅循环稳定,并防止着床部位皮肤、神经受压损伤。
3.全身麻醉配合全身麻醉时将病人适当固定在手术台上,防止因诱导兴奋跌下手术台损伤皮肤或骨折,应坚守岗位,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按麻醉医师医嘱给药,应严格核对,病人醒的过程协助麻醉师调整好体位利于吸痰和保持气道通畅,同时注意病人保暖和防止燥动。
4.输液输血配合手术室护士协助麻醉医生观察手术中失血情况,根据吸引量,纱布块血量决定输液、输血量,以维持循环系统稳定,输血前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方可输注,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手术麻醉中,由于病人术前禁食、禁饮及麻醉后被阻滞部位或器管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会导致血压下降,所以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输液。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标签:手术室;护士;麻醉;配合手术室护理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日益增加及麻醉药品的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医生的工作,这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1用药的配合1.1了解麻醉用药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对用药特别是麻醉药品的了解,掌握各类药品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用药途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还有麻醉医生的用药习惯。
1.2术前制定用药计划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及时、准确,凡是大新手术前与麻醉医生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用药计划,巡回护士严格准确的按此计划给药。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室护士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协助配制和给药,特别是协助给麻醉药一定严格按麻醉医生的意见,给药前一定要复诵麻醉医生的要求(什么药、多少剂量、给药途径),给药完毕还要复诵告知,做到“三清”(听、看、问)。
2患者体位的安置2.1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手术室护士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成功率,如连续硬膜外麻醉,背丛神经阻滞等。
2.2摆放手术体位也应征求麻醉医生的意见在正常状态下,改变体位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以适应其变化。
而对于麻醉患者,由于前身或部分知觉已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自身调节功能丧失。
体位的改变可导致呼、循环等功能紊乱,如颈前屈位影响气管导管的通畅;俯卧位影响呼吸;行全麻的患者体位变动时易引起导管脱出或扭曲等,所以摆放体位必须通知麻醉医生并相互配合。
3术中容量的配合3.1输入途径的准备选择外周静脉、深静脉、套管针型号、三通管等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和准备。
3.2配合有创监测的操作如深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必须牢靠固定,接头紧密,术中密切观察。
3.3维持静脉通路麻醉及手术中体液的纠正是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的输液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应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对严重脱水、失血、休克、高热等患者应快速补液,小儿或老年及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入量,术中输液应严密观察有无渗漏及反应。
手术室护士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体会
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与麻醉医生紧密合作,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安全舒适。
在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良好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在手术前,我们需要与麻醉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他们是否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沟通,以便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其次,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由于麻醉药物可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最后,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麻醉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插管和管理气道、如何处理麻醉过程中的并发症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手术室的相关操作和安全规范,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们需要与麻醉医生紧密合作,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治疗。
通过良好的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1 -。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护理配合每一个手术病人,在手术期间,都离不开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
虽然现代麻醉技术,理论和麻醉药物的更新、各种新型麻醉机多参数监护仪的临床应用,使临床麻醉进入了一个更加安全的时期,但麻醉操作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过程,对病人的生理功能有非常严重的干扰,需要病人保持良好的体位和稳定的精神状态,以防止发生意外的损伤。
因此,在麻醉期间,手术室护士与麻醉的配合,对整个手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只有一个麻醉医生进行操作时,护士的协助是必不可少的。
1.临床资料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每年接收手术病人数千例,而全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8人,麻醉师8人,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这就要求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应有良好的工作配合以期手术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的圆满完成。
2011年1月到10月,10个月进行手术2826例,其中男1745例,女1081例,椎管内麻醉1508例,全身麻醉1132例,局部麻醉186例,年龄最大95岁,最小6个月。
我们医院所有的手术都是只有一个麻醉师,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尤其重要,在我们护士与麻醉的密切配合下,无一例意外发生。
2.麻醉的分期和分类诱导期、维持期、复苏期;麻醉的分类:局部麻醉、椎管内麻、全身麻醉。
3.麻醉期的护理配合3.1 诱导期的配合:3.1.1 环境准备及心理护理:调节室温(22-24)度,湿度50%左右。
3.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检查麻醉前用药,各种皮试结果,禁食等。
3.1.3 建立静脉通道:视手术部位而定,上肢手术应选择下肢,下肢选上肢,避开瘫痪或有损伤的肢体。
胸腹部手术,选周围静脉穿刺,首选左上肢。
因左上肢静脉回心快,静脉瓣较少,不易受外周环境影响。
但如果伴有腔静脉压迫或锁骨骨折时,则不选上肢。
大型综合性外伤,失血性休克,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选择劲外静脉。
血管有损伤时更应谨慎选择穿刺血管。
3.1.4 物品准备:麻醉用品,急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在手术中的各项配合工作。
方法:麻醉前、后以及手术中、手术后都应给以麻醉师全面的配合工作,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术中、术后护理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
结果:护理人员和麻醉师要在各个方面进行配合,需要护理人员和麻醉师要有默契。
特别是急诊抢救手术及对患者进行快速气管麻醉时,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工作非常重要。
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技术操作熟练,全面地配合麻醉师的工作。
关键词:麻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1-01手术室护理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日趋增加及麻醉药品的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医师的工作,这就给我们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白林医院在多年手术室工作中,体会到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位的配合手术开始,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如:连续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等。
手术中常需将病人安置成适合手术需要的体位。
在正常状态下,改变体位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以适应其变化。
而对于麻醉病人,由于全身或部分知觉已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病人已丢失自身调节能力。
因此,体位的变化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紊乱。
手术室护士应协同麻醉医生共同安置好体位,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应尽量避免神经损伤或骨突出部位皮肤受压。
2全身麻醉的配合2.1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配合。
在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三个阶段,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
首先了解静脉麻醉常用药的性质、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静脉给药,诱导期将患者适当固定于手术台上,防止因诱导兴奋而自手术台跌下,擦伤皮肤及发生骨折,在维持麻醉期间,手术室护士应坚守岗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按麻醉医师医嘱给药,所有药物严格核对,苏醒期应配合麻醉医生随时调整好体位,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患者保暖和防躁动。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是手术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们共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工作。
一、手术室护士的职责1. 准备手术室:手术室护士负责准备手术室,包括器械、药物、消毒等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要求,确保手术室的设备和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 协助麻醉师:手术室护士需要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
他们负责为患者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麻醉深度,并及时向麻醉师汇报。
3. 提供手术器械:手术室护士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准备并提供医生所需的手术器械。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手术器械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确保器械的齐全和无菌。
4. 协调手术过程:手术室护士需要协调医生、麻醉师和其他护士的工作。
他们负责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及时传递医生的指示,并确保手术室内的秩序和安全。
5. 患者护理:手术室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清洗、消毒、穿刺等操作。
他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麻醉师的职责1. 评估患者:麻醉师负责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并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 麻醉操作:麻醉师负责给患者进行麻醉操作,包括静脉麻醉、气管插管等。
他们需要掌握各种麻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麻醉的安全和有效。
3. 监测患者:麻醉师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他们通过监测仪器和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麻醉的深度和效果,并及时调整麻醉剂的用量。
4. 紧急情况处理:麻醉师需要应对手术中可能浮现的紧急情况,如呼吸难点、心跳住手等。
他们需要迅速判断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5. 术后护理:麻醉师需要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术后护理,包括恢复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功能。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护理体会。
方法: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术中病情变化及手术进程,固定手术体位,做好输液或输血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
结果:手术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
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良好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配合【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09—01麻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痛、安全和肌松作用,为手术和其他医疗检查提供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除积极配合手术外,在麻醉的过程中还担负着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
因此,为了提高麻醉效果及手术的成功,本文详细介绍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要点,现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也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创伤,主要来自对麻醉、手术有关常识的缺乏或更深的了解所引起的担心、焦虑、抑郁甚至绝望,这种情绪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变化,这些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实施,还会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1]。
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耐心、亲切地和病人交谈,讲解手术的目的与方法,缓解病人紧张情绪,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1.2 术前指导手术护士在术前一日到病房与病人相识,作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室概况;向病人解释入手术室前必须卸去饰品、义齿、更衣等;解释麻醉体位配合,术前禁食,手术时所需的体位,查看皮肤准备的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解释使用约束带的重要性,并评估病人的精神状态。
2 术中护理2.1 基础护理进入手术室后,对等待麻醉患者的暴露肢体进行必要的遮盖保暖。
手术开始后病人情绪趋向稳定,在实施护理措施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在手术室中,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之间的配合和默契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以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相互尊重和信任1.1 手术室护士应该尊重麻醉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应该干涉麻醉师的工作。
1.2 麻醉师应该尊重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压力。
1.3 双方应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2.1 手术室护士应该提前了解手术的情况,与麻醉师沟通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重要信息。
2.2 麻醉师应该及时向手术室护士通报患者的麻醉情况,以便手术室护士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3 双方应该在手术前进行讨论,制定好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密切配合和协同工作3.1 手术室护士应该协助麻醉师完成患者的麻醉准备工作,如静脉通路的建立和监测设备的设置。
3.2 麻醉师应该与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和生命体征的稳定。
3.3 双方应该在手术结束后一起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四、灵便应对和技能储备4.1 手术室护士应该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响应。
4.2 麻醉师应该具备丰富的麻醉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灵便调整麻醉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手术情况。
4.3 双方应该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五、共同关注患者安全和手术质量5.1 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应该共同关注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质量,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5.2 双方应该积极参预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和安全评估工作,共同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3 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和专注,确保每一次手术都能够圆满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手术室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有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的协调性、配合性极强。
这就要求手术室巡回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麻醉学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
这样才能与麻醉师良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麻醉前一日探望患者,认真阅读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术中体位和特殊要求。
仔细查阅护理病案,进入病房后主动热情向患者打招呼,先自我介绍,然后亲切交谈,逐步了解患者社会心理、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安抚,向患者介绍自己是手术、麻醉室的护士,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时的感觉及麻醉所产生的效果,嘱患者禁食、水时间及术前须配合的各项准备,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使患者减轻对手术和麻醉的疑虑和恐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护患间的友谊及信任感。
2、手术环境准备在麻醉状态下,患者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中枢调节的能力。
室温过高,影响患者散热,可导致高温。
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入库存血等,可使患者体温降到36C 以下,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
对全身麻醉的患者,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
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
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 E〜25C,相对湿度保持在40%- 50%3、物品准备对于麻醉设备、监测仪器和药品都应认真准备,并详细检查,对于危重患者所需要的特殊药品都应在麻醉前准备齐全,以保证麻醉、手术中能及时地取用,防止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4、麻醉前的用药护理手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安静镇痛药:苯巴比妥钠〜,地西泮5〜10mg哌替啶50〜100mg等。
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药物,使病人情绪安定,缓解术前的疼痛,以减少麻醉意外;降低基础代谢,减少麻醉用药量;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等,利于麻醉进行。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术中的配合手术中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总结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要点,协助麻醉医生处理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即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
标签: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配合手术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作场所,手术的成功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良好的手术配合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这就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1] 。
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同时还要加强麻醉学知识、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處理等各种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与麻醉医生达到良好的配合,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麻醉期的关键。
现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要点总结如下:1麻醉前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1.1心理护理手术室巡回护士应在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术前准备情况,根据病情,掌握病人主要的心理特征,向其介绍麻醉的重要性,配合麻醉的好处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安慰鼓励,以解除或减轻其恐惧与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积极配合麻醉医生[2] ,尽量减轻病人对手术中疼痛的恐惧感。
同时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原因,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前穿好病号服,去掉义齿,不要戴贵重物品等。
1.2手术室环境准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做好适当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1.3用物准备麻醉前与麻醉医生共同备好麻醉用物,包括麻醉插管用物1套、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麻醉机、手术间内氧气,中心吸引保持通畅。
1.4麻醉前的用药护理麻醉前,常给予病人注射苯巴比妥、海俄辛等药物,以达到镇静止痛,降低基础代谢及神经反射的应激性,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反射性低血压症,预防和对抗某些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中毒。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发表时间:2013-12-25T09:32:49.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王英英[导读] 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做适当的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
[2]
王英英(烟台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山东烟台 264002)
【摘要】手术室护士不只是台上手术配合和台下的巡回,对麻醉工作的配合也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个方面。
每一次麻醉的成功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麻醉手术室护理操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25-01 1、麻醉前的准备
1.1术前宣教手术室护士应术前访视患者,向其介绍麻醉的重要性、配合麻醉的好处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安慰鼓励,以解除或减轻其恐惧与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积极配合麻醉医生[1]。
麻醉前应禁食、水,以免呕吐、窒息。
成人一般禁食、禁饮8~12h,小儿术前也应禁食、禁饮8h,乳婴儿术前4h可喂一次葡萄糖。
要详细向家属讲明,确保患儿术中安全。
1.2环境的准备在麻醉状态下,患者部分或全身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室温过高影响患者散热,可致高热;室温过低,机体散热过快,特别是麻醉时间长、手术创面、大量输入库存血等,可使患者体温下降,出现寒战、心律失常。
对全身麻醉的患者,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
因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
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室内温度做适当的调节,使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
[2] 1.3认真执行术前暂停制度麻醉前应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检查麻醉前给药情况,各皮试反应结果,是否禁食、禁水,有无义齿,检查胃管、导尿管是否通畅,麻醉前用药、化验检查结果、输血准备等,手术野皮肤准备情况等,以便麻醉工作顺利进行。
1.4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准备各种麻醉设备、抢救器械及物品应准备齐全,并保持其功能完好,以备使用时得心应手。
2、麻醉中的配合
2.1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在麻醉前需建立一条或条静脉通道,妥善固定,并保证快速补液,是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前提。
2.2体位的配合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摆好体位,以利于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
搬动体位时,动作要轻柔,防止体位突然改变使血压下降。
麻醉过程中护士应密切配合麻醉医生严密监护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麻醉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3全麻的配合在全身麻醉的诱导、维持和苏醒期三阶段,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应了解全麻常用药的性质、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等,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静脉给药。
在维持麻醉期间,按麻醉医生医嘱给药,所用药严格核对。
全麻苏醒期间,调整好体位,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应注意保暖[2]。
小儿多用基础麻醉,而小儿呼吸功能不健全,易发生呼吸抑制,手术室护士应随时观察小儿呼吸及缺氧情况,并做好气管插管及切开的准备。
2.4输液和输血的配合手术室护士应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输液,以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血容量的稳定。
对于小儿、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在麻醉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用量。
输血前应与麻醉医生严格执行查对工作。
输入库存血时应经过加温后输入,以保持体内温度的恒定,严密观察有否输血反应。
2.5积极参与抢救工作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种急救设备的应用,急救药物的用法、用量。
要善于观察和识别不同病情,及时报告麻醉医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分秒必争地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抢救工作。
3、术毕护理
手术完毕与麻醉医生一同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手术、麻醉方法、术中用药及手术和麻醉情况、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要加强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是否存在麻醉护理的不良后果。
听取手术病人对手术护理过程的意见。
实践证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杨显绿.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 51-52.
[2]李栩,葛冬梅,郭芳.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