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优秀课件33930
- 格式:ppt
- 大小:971.50 KB
- 文档页数:21
《马嵬其二》教学课件幻灯片课件2023113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诗歌的情感表达》中的《马嵬其二》。
本诗通过对唐玄宗时期马�坡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着重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马嵬其二》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并鉴赏诗中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解读、情感的分析、修辞手法的识别。
2.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马嵬坡事件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
2.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马嵬其二》,感受诗中的节奏与韵律。
3. 诗意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等,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中的其他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课堂互动。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讨论诗中的家国观念。
六、板书设计1. 《马嵬其二》2. 内容:意象:虎旅、鸡人、夜雨、秋池等。
情感:爱国、忧国、悲愤等。
修辞手法:对比、象征、用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马嵬其二》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请谈谈你对诗中爱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分析见课堂笔记。
爱国情怀的理解可以结合诗中的家国观念和个人感悟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马嵬坡事件的文学作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