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的防治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柑橘黄龙病要用什么药_柑橘黄龙病防治方法柑橘黄龙病是什么呢?用什么药才能防治柑橘黄龙病?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柑橘黄龙病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防治柑橘黄龙病用的药用黄龙解毒剂母液1:500倍兑水50-100斤(视树的大小而定),淋根部。
作用一:分解转化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化肥遗留有毒物质;作用二:把渗透并分解柑桔腐根部分包根胶体,促进根系重新接触土壤和新根生长。
黄龙宝药肥施用时间表:①三月中下旬冲施②四月中旬喷施叶面③五月上旬冲施④七月中旬冲施⑤八月上旬冲施⑥十月下旬喷施叶面黄龙宝药肥用量:冲施1:500;喷施1:5000。
柑橘黄龙病防治方法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且现有的柑橘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感病的。
因此,需要采取下述措施进行综合防治:(1)严格实施检疫,严禁疫区苗木及接穗向新区和无病区调运。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种植无病苗木。
(3)挖除病株,该病无药可治,发现病树,应立即挖除。
做法是:梢期,尤其是秋梢期,认真逐株检查,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
挖除病树前应对病树及附近植株喷洒杀虫剂,以防柑橘木虱从病树向周围转移传播。
显症病株率超过20%的果园,应挖除全部果园植株,重新栽种无病苗木。
(4)防治柑橘木虱,柑橘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介体昆虫,生长在柑橘的新芽、嫩梢上。
通过控制水肥来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
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
有效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 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药剂。
在冬季,柑橘木虱都喜欢飞到果园附近的九里香上越冬,挖除果园周围九里香或在其上喷洒杀虫剂,对于减少木虱的数量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在果园间作番石榴亦有驱避柑橘木虱效果,果园周围栽种防护林,对木虱的迁飞可起到阻碍作用。
近年来,在广西试用烟幕弹防治柑橘木虱,取得一定效果。
柑橘树黄龙病虫害防治柑橘树是广泛种植的水果树之一,具有经济和营养价值。
然而,一种被称为黄龙病的疾病和各种虫害危害着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柑橘树免受黄龙病和虫害的侵害,农民和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开发了各种防治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就柑橘树黄龙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探讨。
一、黄龙病的防治措施黄龙病是柑橘树最常见、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
它由斜纹夜蛾传播,主要侵害柑橘树的叶片和果实,导致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树木死亡。
为了防治此病,以下措施可供选择:1. 引入抗病品种:选用耐黄龙病的品种进行种植,如“砂糖橘”、“柚子橙”等。
这些品种对抗黄龙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能有效减少病害的侵害。
2. 清除病源:根据病情,及时清除感染病树,以防止病害的扩散和发展。
同时,对病树进行深度剪枝,去除病变部分,减少病菌孳生的机会。
3. 施用药物:使用药物可以帮助控制黄龙病的传播。
一些广谱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用于喷雾处理,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正确的施药方式,以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4. 加强管理:合理管理柑橘园,保持树木的健康和营养状况。
加强灌溉和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柑橘树的抵抗力。
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柑橘树常见虫害防治除了黄龙病外,柑橘树还会遭受其他各种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柑橘树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1. 石斛灰蝽:石斛灰蝽是柑橘树上一种危害性较高的虫害。
喷洒适量的有机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害虫。
2. 叶蝉:叶蝉会导致柑橘树叶片变黄、枯萎和凋落,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
采用粘板、灯源等诱捕设备,加强树冠清理,可以较好地控制叶蝉的数量。
3. 竹节虫:竹节虫是一种以穴害树木为主的害虫。
通过定期检查树干和树枝,将受害部分切除并焚烧,可以控制竹节虫的繁殖。
4. 其他害虫: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柑橘树害虫,如柑橘粉虱、蚜虫等。
选择适当的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以免对有益昆虫和环境造成损害。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柑橘黄龙病是柑橘栽培中的一种严重病害,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策略。
本文将介绍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特性以及综合防治策略,以帮助柑橘种植者和农业专家更好地进行病害防治工作。
一、病原特性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传播媒介是柑橘叶蝉。
该病害初期表现为树叶出现黄化和卷曲,随后枝条和果实也会受到侵害。
黄龙病不仅对柑橘树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柑橘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及早发现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综合防治策略(一)巩固栽培管理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黄龙病能力的柑橘品种进行栽培,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证柑橘树的生长健康;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减少细菌的传播。
3.营造适宜环境:保持栽培地的通风透光,定期修剪树冠,减少柑橘树冠内的湿度,降低病害传播的可能性。
(二)化学防治1.药剂喷雾: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预防性喷雾,阻断细菌的传播和繁殖。
2.药剂浸种:在柑橘树苗移栽前,将苗木浸泡于防治病害的药液中,可以提高柑橘树的抗病能力。
3.药剂处理:对于已经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木,可以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处理,减轻病害对树木的危害。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入柑橘黄龙病天敌,如寄生性天敌、食草性昆虫等,控制病害的传播。
2.利用有益微生物:应用有益微生物对土壤和植物进行调理,增强柑橘树的免疫力。
3.利用植物提取物: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喷施到柑橘树上,达到防治黄龙病的效果。
(四)防疫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定期调查柑橘园内的病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2.隔离措施:对于发现病害的柑橘树,应及时隔离,防止病菌的传播。
3.健康证明:对于出售和移栽的柑橘苗木,必须出具健康证明,确保不携带病菌。
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应包括巩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防疫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柑橘树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柑橘树黄龙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柑橘树黄龙病的传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综合防治措施,并提供合适的格式来详细阐述。
一、健全的栽培管理措施1. 土壤改良: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含量是防治黄龙病的基本前提。
通过添加有机物质、石膏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橘树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2. 种植种质抗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柑橘品种进行种植,可降低发病率。
柑橘品种如“脐橙”、“桔子”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能力,是较好的选择。
3. 规范的修剪和施肥措施:定期修剪柑橘树,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使阳光能够均匀照射到树体各部位。
适量施肥,保持柑橘树的健康生长状态,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二、病株和传播源的清除在柑橘园内及周边地区,及时清除发病严重的橘树,以及携带并传播病菌的其他寄主植物。
此外,也要清除杂草和垃圾堆积物,以减少病原体在园区内的传播。
三、化学治疗1. 消毒剂喷雾:定期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柑橘树进行喷雾处理,可以减轻柑橘黄龙病的症状,阻断病原体的传播。
可以使用过氧化氢、复合氧化剂等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
2. 农药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对柑橘树进行防治,如应用草胺膦等抗黄龙病的特效农药来降低病害的发生。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施用时间,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四、生物防治1. 引入天敌:在柑橘园种植区域内引入柑橘黄龙病的天敌,如瓢虫和寄生蜂等。
这些天敌能够捕食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对降低病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2. 防治其他害虫:柑橘树黄龙病往往是由介体传播,因此对传播介体进行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及时防治柑橘树上的蚜虫、白粉虱等常见的传播介体,有助于减少黄龙病的发生。
五、国家政策支持和科研创新1. 政策支持:政府机关在防治柑橘树黄龙病方面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对柑橘病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采取科学、经济、环保的综合防治措施。
柑桔黄龙病的治理
1、实行检疫制度。
苗木调运必须通过检疫,禁止病区苗木及一切带病材料进入新区和无病区,新开辟的果园要种植无病苗。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要切实做到①对优良单株进行脱毒(茎尖嫁接脱毒或热力脱毒)并经鉴定证明不带菌;②在网室内建立种质圃;③在隔离地方或在网室内建立无病母本园;④在隔离地方或在网室内建立无病苗圃。
3、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应立即挖除,用无病苗进行补植。
4、防治柑桔木虱。
通过水肥管理控梢以减少木虱繁殖和传播。
新梢期喷布1-2次杀虫剂。
果园四周栽种防护林带,对木虱的迁飞也有阻碍作用。
5、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
6、病区改造。
对于一些黄龙病发生非常严重,已失去经济价值的果园,应实行病区改造。
把整个果园的柑桔树全部挖除,喷杀木虱,然后用无病柑桔苗重新种植,把病区改造为无病新区。
1。
柑橘黄龙病怎样防治?柑橘黄龙病怎样防治?柑橘是一种喜温暖潮湿气候的植物。
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
柑桔有许多病虫害,尤其是柑桔病害。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柑桔黄龙病害也在不断扩大,并有许多省份出现了柑桔黄龙病害的危害。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控制柑橘病害。
柑橘黄龙病与生理病害怎样区分?黄龙由黄叶引起的疾病不同于氮、锌、锰缺乏引起的疾病。
然而,大多数“生理疾病”是从下到上分布的。
叶片软不硬,后期无斑驳症状。
在加强水肥管理后,症状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黄龙由黄叶引起的疾病从树顶开始呈黄色,然后蔓延到整株植物,然后叶子上出现黄绿色斑点,叶质开始变硬,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
柑橘黄龙病怎样防治?1、先天苗木选择好必须使用无毒的柑橘幼苗。
为预防和控制黄龙病的感染,必须做好国家植物检疫工作,做好柑桔苗木产地、运输和市场的检疫工作。
禁止携带木虱及其卵进入非疫区。
2、栽种后管理在同一果园中,尽量做到品种单一、树龄单一,以促进花芽发育期的集中,减少越冬木虱的早期食量和产卵地;同时,多观察、多送疑似黄龙病的检查,确认后消灭。
3、具体病因具体治加强木虱监测,及时用药。
具体措施是在果园设置荧光黄板进行监测木虱。
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应用高效低毒农药。
4、园中环境保护好倡导果园植草保护木虱天敌。
在果园中,我们计划保留一些杂草,如附子、含羞草和阔叶,为木虱天敌创造环境,并利用天敌控制柑橘木虱。
据了解,果园果园草被覆盖技术已在欧美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湖北省农科院领导也在积极推进这项试验。
当然,天敌不应该少,应该进行生物防治。
如果条件适宜,可以引入寄生蜂等天敌。
由于操作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很少被果农使用。
估计未来会成为主流从发现疾病到研究疾病,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
然而,作为黄龙疾病传播媒介的木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研究了近半个世纪。
虽然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很好,但危害也很明显,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严重。
今后黄龙病的防治方法该何去何从?它已经被广大柑橘业者探索过。
病虫害防治预防和治疗柑橘黄龙病的现代方法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一种危害柑橘类植物的严重病害,其主要特征是黄化症状和果实变形。
这种病害由一种名为“媒介昆虫”的树斑蚧传播。
为了保护和维护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研究和开发了各种现代化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柑橘黄龙病。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方法。
1. 引进抗病品种引进抗柑橘黄龙病的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人们通过选择和繁育抗病品种,提高柑橘树对抗病害的能力。
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性,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加强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利用天敌、寄生菌和病毒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在柑橘黄龙病防治中,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和寄生蜂等,通过捕食和寄生来控制媒介昆虫的数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特定的病毒和细菌来阻断黄龙病菌的传播途径,减少病害的发生。
3. 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传统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
在柑橘黄龙病防治中,可以使用杀虫剂来阻止媒介昆虫的传播,并通过喷洒杀菌剂来抑制黄龙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使用化学农药需要注意剂量和施药时间,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为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科学家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入柑橘树,使其具有抗病的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柑橘树对抗黄龙病菌的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然而,基因工程技术也面临一些争议和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
5. 推行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柑橘黄龙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农民应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包括适当的施肥、灌溉和修剪等管理措施,保持柑橘树的健康状态。
同时,还应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的初期症状,避免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预防和治疗柑橘黄龙病的现代方法涵盖了引进抗病品种、加强生物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以及推行规范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预防和控制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由杆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性很高的柑橘病害。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和传播,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一、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柑橘黄龙病是一种复杂的病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要定期检查柑橘树,及时发现并处理已感染的树木。
其次,应做好病株的淘汰工作,以遏制病害的传播。
此外,还要采取农艺措施,如保持柑橘园地区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和剪枝。
同时,注意避免感染源的传播,比如使用无病毒的苗木和种子,加强对接种桩和接玉的监管等。
二、科学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柑橘黄龙病研究表明,植物抵抗力的增强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
因此,在柑橘栽培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同时,注意维持土壤的健康,避免土壤板结和沼渍,确保根系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制剂和适度的钾肥,以增强柑橘树的抗病性。
三、病虫害综合治理,减少病毒传播媒介柑橘黄龙病主要是通过一种名为亚洲柑橘龙虱传播的害虫传播的。
因此,控制害虫数量是预防和控制黄龙病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定期喷洒杀虫剂,减少龙虱数量。
其次,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修剪和整枝,减少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四、加强监测与溯源,及时处置疫情对于柑橘黄龙病的预防和控制,及时监测、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对柑橘园进行病害调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病情。
同时,要完善疫情溯源体系,准确判定病株的来源和传播路径,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此外,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参与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
总之,预防和控制柑橘黄龙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病害防控工作,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方法柑橘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柑橘产业发展的病害,由黄龙类细菌引起。
该病会导致柑橘树叶片发黄、枯萎,果实无法正常发育,给柑橘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控措施。
1. 栽培管理良好的栽培管理是预防柑橘黄龙病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健康的苗木进行种植,并合理选择种植地点。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适时修剪柑橘树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病菌的干燥和死亡。
此外,要合理施肥,注意营养平衡,增强柑橘树的抗病能力。
2. 病害监测及早发现病害是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关键。
定期对柑橘树进行病害检查,检查树叶是否出现黄化、枯萎等症状。
同时,在柑橘树周围设置黄色粘虫板,吸引并捕捉传播黄龙病的介体,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3. 病原检测通过病原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柑橘树是否感染黄龙病,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可以采用PCR技术、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黄龙病防控方法之一。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万能草胺、链霉素等。
在感染初期或轻度感染时,可以喷洒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使用药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并注意施药期间的防护措施。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控方法,可以有选择性地控制柑橘黄龙病。
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对黄龙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化合物、抗病毒细菌、真菌等。
通过喷洒生物控制剂,可以有效减轻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程度。
6. 清除病源及时清除患病的柑橘树,避免病害的继续传播。
在发现柑橘树感染黄龙病时,应立即将其移离,进行深度施肥,以促进其恢复和康复。
7. 害虫防控柑橘黄龙病是通过介体传播的,因此,防治介体也是防控黄龙病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柑橘黄龙病介体有黄龙木虱、白粉虱等。
可以通过黄色粘虫板、黄色粉剂等方式诱杀和控制介体虫害。
8. 定期消毒定期消毒工具、设施等,避免病菌通过工具传播。
柑橘黄龙病虫害防治柑橘是我国主要的果树之一,而柑橘黄龙病和虫害是柑橘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
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严重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虫害主要有柑橘象、柑橘蚧、柑橘飞虱等多种害虫。
为了保障柑橘的生长和产量,防治柑橘黄龙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1. 黄龙病防治措施(1)选择病毒抗性强的品种:在柑橘栽培中,选择病毒抗性较强的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抗黄龙病品种,可以选择耐病种植,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2)加强病毒监测:定期对柑橘园内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检测、病毒标志物检测等。
(3)清除病源植株:及时清除感染黄龙病毒的柑橘树,以免病毒在柑橘园内传播。
同时,对于已经感染并出现严重病征的柑橘树,应及时铲除焚烧,以防止病毒的持续存在和传播。
(4)控制蚜虫传播:蚜虫是黄龙病毒的主要媒介,在柑橘园内控制蚜虫数量是防治黄龙病的关键。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控制,如黄粉虱可用黄板诱杀,烟粉虱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2. 柑橘虫害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柑橘虫害主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控制。
及时清理柑橘园内的落叶杂草,保持园区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良好,减少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2)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虫害控制方法。
比如引入寄生蜂来控制柑橘象,使用昆虫性病毒、细菌、真菌等来控制柑橘飞虱等虫害。
(3)化学防治:在实施化学防治时,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超量使用和频繁使用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灾后处理:在柑橘园遭受虫害灾害后,及时采取虫害防治措施,对受害植株进行翻土、锄草等措施,防止虫害滋生和进一步扩散。
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病毒监测、清除病源植株和控制蚜虫传播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黄龙病的发生。
柑桔黄龙病的防治
时间:2012-12-24 来源:广东柑桔网作者:苏桂才点击: 1905次
黄龙病又名黄梢病,是沙糖桔生产的重要病害,为国际、国内检疫对象,主要分布在华南几省的桔区,当病害严重流行时,往往使大片桔园在几年内全部毁灭,对沙糖桔生产威胁极大,应严加注意。
黄龙病又名黄梢病,是沙糖桔生产的重要病害,为国际、国内检疫对象,主要分布在华南几省的桔区,当病害严重流行时,往往使大片桔园在几年内全部毁灭,对沙糖桔生产威胁极大,应严加注意。
1.为害症状黄龙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夏、秋季的新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
新梢发病叶片褪绿转黄,叶脓肿胀。
叶质硬化发脆,叶肉多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秋后病黄叶陆续脱落。
第二年抽生新梢纤弱短小,病叶细小狭长,硬化,叶脉肿突,叶色黄白,似缺锌症状。
病梢上花器小而肥厚,无光泽。
病果小而畸形,无光泽,味酸,着色不均匀。
病树根部变褐腐烂。
2.病源以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病毒病,现已确定为一种限于韧皮部的需复杂营养的细菌微生物。
3.发病规律病害蔓延流行主要通过有病苗木和接穗作远距离传播,田间由媒介昆虫木虱成虫传播。
不能通过汁液摩擦和土壤传播。
一般老龄树较幼龄树抗病力强,病害的传染和发展也较慢。
凡肥水管理好、树势健壮、防虫及时的果园发病就轻,反之,病害加重。
4.防治方法
(1)严格实行检疫制度,严禁将病区的接穗和苗木引入新区和无病区。
(2)建立无病健康苗圃。
特别是新区发展沙糖桔,要坚持从无病区采集接穗、引进苗木,并要求做到自繁自育,保证苗木健康无病。
(3)接穗要消毒处理,从外地采接穗,特别是从病区带来接穗需用49℃湿热空气处理5 0min,取出用冷水降温后迅速嫁接。
(4)黄龙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发病区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外,主要通过加强对媒介昆虫木虱的防治,切断传播渠道,防止病害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在一个区域内,几年功夫就有成万甚至几十万亩柑桔毁于黄龙病,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里有如此严重危害的病害主要的问题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是我们对柑桔黄龙病的定性有问题,定在了不相干的木虱身上,因而花的精力、物力、财力越大,只会导致越严重,离毁灭整个柑桔生产越近。
社会、时代、科技,在不同的阶段,在主体形成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是我们说的双刃剑理论,而现在柑桔黄龙病以木虱为唯一的防治方法是在双刃剑的负面上走进了死胡同,等待的只能是毁灭!
我们把柑桔黄龙病的定性定在了不是木虱唯一论,是肥料中毒,是极端因素的影响引起毒害,是肥料等极端因素引发的深度中毒的生理性病害,这是现场告诉我们的黄龙病的发生
实际,不管我们是为了面子,为了维护所谓的权威,还是为了私人利益否定现实,但现实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现实才是检验真伪科学的唯一。
实验室定的数据只是个人的闭门造车,只能拿来吓唬不了解内情和别有用心以及蒙在鼓里的善良农民。
事实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远远不止一个柑桔黄龙病,其它水果生产以及整个农业生产中,引起的病虫严重,甚至无法防治,使农作物品质脱离了原始,脱离了自然,脱离了本身风味,形成农产品变色、变形、变味,甚至无法种植或者已毁灭。
更严重的是通过食物链最后导致人的畸形怪状或一些莫名奇妙症状(病害)的发生。
所以,化学物质对柑桔的影响,导致果实变色、变形、变味、变成了红鼻子果,变成了黄龙病,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也只是农业生产中整个负面影响的一个缩影。
一、天灾与人祸
把柑桔黄龙病定为木虱为唯一传播途径,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化学应用还在初始阶段,老学究们对化学应用于农业,还未想到有双刃剑的作用,老眼昏花,只看在了有利一面,只看在了实验室错误定性的实验数据上,因而把黄龙病定在了木虱唯一上。
看到现在黄龙病对我们竟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对柑桔生产有如此大的影响,几乎造成毁灭。
如苍天有眼,老学究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改变主意的!因为木虱唯一论是无法防治柑桔黄龙病的一个错误定论!是造成柑桔毁灭的结论!
1、以木虱为唯一防治方法,带来的是毁灭,不以木虱为唯一论的,目前发展势头旺盛。
以木虱为唯一论的有广西、福建等省区,抓木虱防治的区域换来的只能是毁灭,不出4 -5年,这些区域的柑桔都将面临毁园的威胁。
如广西恭城县,政府采取行政措施在2006年冬把认为是黄龙病的树,已统统砍光,2007年冬将迎来更大面积的毁园,2008年的毁园面积将还要大得多,经过三到四年左右的治理,余下不毁园的只有保垒户或钉子户了,而恰恰相反,全国柑桔种植(柑桔种植知识)区域的广东和江西赣南,不是以木虱为唯一途径。
政府早就推广复合肥撒施和兑水浇施技术(分开施技术)柑桔生产一派兴旺景象,2007年春在广东一株砂糖桔小苗竟卖到了超过十元,真是闻所未闻。
2、荒弃园无黄龙病,加大商品肥投入的园病情越严重。
经过我们在全州、兴安、灵川、桂林市郊、荔浦等大量实地调查,因柑桔价格波动,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有丢荒2-10年以上的不同柑桔园,凡丢荒开始1-2年的黄龙病发生严重外,上了四年以上的果园反而基本上没有黄龙病,这与原来荒弃园黄龙病严重的结论是相背的。
而相反的是,由于利益和价格的刺激,这两年柑桔价格暴涨后,黄龙病也跟着暴发起来!特别想争取高产更高产的果园都加大了商品肥的投入和农药有投入,投入越多,发病越严重。
3、不用商品肥的果园,没有黄龙病,少用商品肥的果园稍有黄龙病,依赖商品肥全部施用商品肥和乱施滥施农药的场园都是黄龙病发生严重或需要毁除的场园。
现在还有少部分只使用自产有机肥(猪、牛栏粪等)不用商品肥(包括商品有机肥、生物肥等)的果园依然青悠无黄龙病,还有自购单元素商品肥配制施用,即单一元素肥互配施用果园黄龙病发生少,若再少施用农药的果园,原则上更是没有黄龙病。
一般乱施滥施商品肥(包括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单一元素肥)和农药的场园黄龙病都非常严重或者说都摆脱不了毁灭的定律!以肥料和农药的种类或品种不同,时间长短而已!相对比较而言,肥料的危害远远大过农药!
目前的肥料生产政策促进了肥料的危害,因为国家管理的是元素含量的高低,不管理或说很少管理有毒元素的多少,如生产氮磷钾三大元素硫酸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还有允许氯元素一定含量的存在,这大大增加了复合肥对忌氯作物的危害性,还有更严重的是填充料问题,因为复合肥的配方生产都有一定空间的填充料可以利用,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单一元素纯度的提高,这种填充料的空间更大,这种填充料用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肥危害的大小,也就是说造成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很大成份就是商品肥填充料的有毒有害元素而来。
当然,特别严重的是造假。
对农作物而言,造成危害的远远不止是柑桔的一个黄龙病,如桃李流胶病、柿子黑屁股、罗汉果泡皮病、木瓜花叶病等等,都是些无药可救的严重极端病害。
站在正确的立场来说也就是深度中毒的生理性病害,现在很多地方因毒害连作物都已无法生长。
正因为肥料的毒害问题,引发了农作物生长势减弱,抗逆性降低,各类病虫危害严重,导致农产品变色、变形、变味,这些中毒受害的农产品通过食物链,又链到了动物和人身上,促使人变成亚健康状态,患上各种不知就里的综合症,甚至患上癌症或突然不明不白的死亡。
所以以健康而言尽量避免进食不自然的植物类和动物类及微生物类的各类农产品,是保证健康的基础条件。
4、高价位、现金购销肥料施用的黄龙病少,低价位赊销肥料当年或第二年就会把柑桔园送上断头台
据我们现场调查多方考证,在目前销售的肥料当中,对柑桔黄龙病发生无影响或影响极小只有进口的狮马牌复合肥和国产的撒可富复合肥,这两种肥料自以为皇帝女不愁嫁,价格高高在上,并且销售要现钱,这样害苦了其他生产厂家和竞争对手,为了求生存,多数采用了两全对策,价格竞争和掺假,所谓掺假就是多打擦边球,加大含氯元素肥料的掺和及尽量降低填充料的成本,以不同的工业废弃料做填充料,使肥料尽最大限度地变成双刃剑,其毒害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