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输入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341.61 KB
- 文档页数:14
地震反应谱的形成地震反应谱是描述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震反应谱的形成过程,包括地震动输入、结构动力学模型、地震动记录的选择与调整、反应谱的计算方法、谱曲线的归一化处理、反应谱的验证与应用以及地震动记录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1. 地震动输入地震动输入是形成地震反应谱的第一步。
地震动是一种复杂的、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现象,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和空间分布。
地震动的输入通常采用地震观测记录或人工地震动记录。
其中,地震观测记录是实地测量得到的地震动的记录,而人工地震动记录则是由地震工程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得到的地震动。
2. 结构动力学模型结构动力学模型是用来描述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通常由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参数组成,可以用来模拟结构的振动行为。
在形成地震反应谱时,需要根据所研究结构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将其与地震动输入进行耦合。
3. 地震动记录的选择与调整在形成地震反应谱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动记录。
选择的地震动记录应该能够反映地震过程中不同频率成分的能量分布,并且与所研究结构的特点相匹配。
此外,还需要对选择的地震动记录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结构和场地条件。
4. 反应谱的计算方法反应谱是指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最大反应值与地震动输入的函数关系。
反应谱的计算方法包括时间历程法和傅里叶变换法等。
其中,时间历程法是通过直接模拟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时间历程响应来计算反应谱;而傅里叶变换法则是通过将地震动输入进行傅里叶变换,然后计算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值,再将其进行逆变换得到反应谱。
5. 谱曲线的归一化处理由于不同结构和场地条件下的反应谱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尺度,因此在比较和应用不同反应谱时需要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处理通常采用最大值归一法,即将反应谱的最大值归一化为1,其他值按比例缩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归一化方法,如对数归一化、平均值归一化等。
地震波输入加速度和频率
地震波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而产生的一种波动。
它们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并且可以在地表和建筑物中产生震动。
地震波的输入加速度和频率是描述地震波特性的重要参数。
地震波的输入加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地面上引起的加速度,通常以地震烈度来描述。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波在地面上引起的震动程度来评定的,它可以用来评估地震对建筑物和结构的影响。
输入加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因此在地震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地震波的频率是指地震波中包含的振动频率成分。
地震波的频率可以影响到建筑物和结构的共振情况,当地震波的频率与建筑物的固有振动频率相接近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增加建筑物受到地震波影响的程度。
因此,研究地震波的输入加速度和频率对于地震工程和地震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对地震波的输入加速度和频率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波对建筑物和结构的影响,从而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物和结构,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能力。
总之,地震波的输入加速度和频率是地震工程和地震防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们的研究对于预防地震灾害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科学家们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地震波的特性,为地震防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方法的比较研究汪精河;周晓军;毛露露;胡鸿运【期刊名称】《现代隧道技术》【年(卷),期】2015(052)003【摘要】在地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中,地震动输入方式的选取会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文章基于粘弹性边界,剖析了加速度输入、位移输入和应力输入三种方法的计算原理,采用ANSYS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研究了三种输入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种输入方法得到的衬砌内力幅值包络图相似,数值差异明显;不同输入方法会显著影响粘弹性边界的吸能效果,粘弹性边界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应力输入方法.研究内容可为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总页数】7页(P103-109)【作者】汪精河;周晓军;毛露露;胡鸿运【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1.3【相关文献】1.地下结构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 [J], 严松宏;高峰;高波2.地震动的小波分析技术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张长浩;封建湖;王勋涛;王虎3.地震动的小波分析技术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张长浩;封建湖;王勋涛;王虎;4.地震动波动输入方法在高土石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J], 魏匡民;陈生水;李国英;米占宽;沈婷5.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J], 许成顺;许紫刚;杜修力;李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地区抗震设计输入地震时程说明(共8页)同济大学房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1 天然地震时程选取原则 (3)2 峰值调整 (3)3 频谱特性 (3)4 地震动持时 (3)5 人造地震动生成的方法 (3)6 目标反应谱的确定 (4)7 所选地震时程的基本信息 (4)8 地震时程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对比 (5)上海地区抗震设计输入地震时程说明1 天然地震时程选取原则天然地震动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随着输入地震波的不同结构的地震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故要保证时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在选择地震波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般而言,选择输入地震波时应以地震波的三要素(峰值、频谱特性、地震动持时)为主要考虑因素。
2 峰值调整地震波的峰值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震波的强度,因此要求输入结构的地震波峰值应与设防烈度要求的多遇地震或罕遇地震的峰值相当(峰值相当并非峰值相等,而是在峰值相近的情况下所选用地震波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基本相符)。
3 频谱特性频谱是地面运动的频率成分及各频率的影响程度。
它与地震传播距离、区域、介质及结构所在的场地土性质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在震中附近或岩石等坚硬场地土中,地震波中的短周期成分较多,在震中距较远或软弱场地土中,地震波的长期成分较多。
输入地震波的卓越周期应尽可能与拟建场地的特征周期一致,且在一定的周期段内与规范反应谱尽量接近。
对于天然地震记录而言,3个方向地震波同时都与规范反应谱很接近的条件是很难满足的,但应保证至少一个水平向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基本吻合。
4 地震动持时地震持时也是结构破坏和倒塌的重要因素,工程实践中确定地震动持续时间的原则是:1)地震记录最强烈部分应包含在所选持续时间内,2)若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考虑累计损伤效应),持续时间可取长些。
另外,在截取地震波时尚需注意尽量在速度/位移零点处截断以尽量避免加速度积分时速度或位移的``漂移''现象。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材料(6)论文国际评价:①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Notre Dame大学Ahsan Kareem教授在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刊(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一文中指出高玉峰等系统地给出了谱表示法模拟平稳随机过程的随机误差与偏度误差的解析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岀了谱表示法模拟非平稳非一致地震波的偏度误差与随机误差。
②土木工程国际著名期刊《Structural Safety》编委、加拿大四大冬校之一四安大略大学H. P. Hong教授在地震工程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一文中指岀吴勇信、高玉峰等对非一致地震波不同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并指岀了开方分解模拟方法的优点。
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F.H. Lee教授在美国上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一文指出肖杨等在边界而理论框架下,揭示了粗粒上的变形特性。
4.政府部门评价临沂市水利局、费县水利局、莒南县水利局、兰陵县水利局、临沐县水利局、蒙阴县水利局、平邑县水利局、鄰城县水利局、沂南县水利局、沂水县水利局指出使用项目组提岀的抗震分析方法对上坝进行抗震分析,确左了地箴液化区和滑动破坏区,并采用所提出的“坝壳翻压、坝趾压重、坝顶降渗”抗箴加固技术对856座病险上坝进行加固,消除了土坝开裂、渗漏、局部垮塌等安全隐患,保障了上坝的安全运行。
5.用户与工程质量评价项目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渝利铁路设讣单位,渝利铁路全线桥梁共150余座,2015年在国内首获国际菲迪克工程项目杰出奖(FIDIC 2015 Outstanding Project Award), 2017 年获得第 15 届中国上木工程詹天佑奖。
项目组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承担的牟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获2011-2012全国优质工程;石嵐水库、荆山水库、萌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被评为2011年山东省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十大优质工程:石泉湖水库、大河水库、沙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被评为2011 年山东省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十大经典工程;沙沟水库、出庄水库、红旗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获2004-2005年山东省水利优质施工工程奖:高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被评为2009年山东省水利优质工程,昌里水库、寨子山水库、冶源水库、龙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被评为2013年山东省“鲁水杯”优质水利工程。
液化场地简支桥梁体系地震反应与抗震性态分析液化场地是指土壤在地震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固结结构,土体颗粒间的胶结力较弱,从而导致土壤呈现液态流动的状态。
在液化场地中存在诸多地震风险,因此对于液化场地上的简支桥梁体系的地震反应与抗震性态进行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液化场地对桥梁体系的地震反应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桥梁的动力性能下降:液化场地的土体刚度降低,会使桥梁的共振频率降低,从而导致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增大。
2.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增加:液化场地的地震动输入的频谱特性可能发生改变,地震动的频率内容可能增加,因此对液化场地上桥梁体系的地震动输入要进行充分考虑。
3.土壤侧向液化引起的侧移位:液化场地的土体容易出现失稳和液化,会引起桥墩的侧向液化和侧移,进而导致桥梁结构破坏或失稳。
为了对液化场地上的简支桥梁体系的地震反应与抗震性态进行分析,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土壤动力特性研究:对液化场地进行室内和现场实验,获取土壤的动力特性参数,包括固结指数、动力刚度、阻尼特性等。
2.液化潜能分析:根据现场勘测和土壤试验数据,开展液化潜能分析,确定液化场地上的土层对地震作用的响应特点和潜在液化情况。
3. 地震动输入分析:对液化场地上的桥梁体系进行有效波动输入的确定,考虑地震动的频率内容和Ricker波的主要周期,进行地震动输入的合理化处理。
4.桥梁体系的受力性态分析:根据桥梁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属性、地震动输入等条件,进行桥梁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包括自振频率、振型、位移和应力的计算。
5.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将桥梁结构的受力性态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和评估,可以对液化场地上的简支桥梁体系的地震反应与抗震性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改进设计,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也对液化场地上的其他工程项目的地震反应和抗震性态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 uilding Sc ience 第33卷 增刊2007年12月收稿日期22作者简介解振涛(),男,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振动和结构抗震。
y x @63高层建筑结构的输入地震动问题探讨解振涛1,张俊发2,高永昭1,库新勃3(1.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2.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048;3.西北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32)摘 要:高层建筑结构,因体量庞大、质量巨大,如果建造于非基岩上,则结构的输入地震动也将大大有别于自由场地震动,其上、下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本文围绕层状场域内高层建筑的地震动输入问题,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将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整体建模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整体法,提出了其合理的输入地震动的选取方法,并结合现行规范,为某实际工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输入地震动进行了选取。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输入地震动;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整体模型中图分类号:T U311;T 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07)增刊-0062-05Som e d iscussi on on i n put s e ism on ta ll bu ild i n g i n l ayer ed soil 2f i eldX I E Zhentao 1,Z HANG Junfa 2,G AO Yongzhao 1,K U Xinbo3(1.Sichuan Institute of B uilding Re s ea rch,Chengdu 610081,China;2.Depa rt m ent of Civil Enginee ri ng,Xi πan Uni ve rsity of Technol ogy,Xi πan 710048,China;3.Nort hwe st Electrica l De sign I n stitute,Xi πan 710032,China )Ab stra ct:For the tall bu ilding structure with col ossa l vol .and va stne ss ma ss built on non -bedrock,the interac tion of uppe r and l owe r pa rts will be n ot allo wed negl ec t,the struc t u ral input seis m would be h i ghly diffe rent fro m free fi e ld ground moti on .Cente red on this problem ,t his paper ai m s a t integral method,which m eans t he analysis of seis m ic res ponse on s oil -founda tion -superstructure integral model,ad op ted a t la rge for the moment,the me th od of cho osing the i nput se is m on thismodel was broug ht for ward .Moreove r,based on the actual criteri on,the input se is m of s e is m ic res ponse ana lysis for one p ractical project wa s s e lec ted .Key wor ds:ta ll building struc ture;analysis of se is m ic res ponse;inpu t seis m ;s oil 2founda tion 2superstructure int egral mode l0 前 言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是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合理选择用来进行时程分析的地震波对分析本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动力分析中的输入问题孙造占(国家科委核安全中心,北京,100088)摘要陈述了地震动力分析的核安全审评依据,分析了在民用核设施的安全审评中关于地震动力分析所遇到的各种不同情况,其中包括支撑介质类型(如岩石地基、非岩石地基、深厚软土层地基等)以及所遵循的规范标准(如中国规范、法国规范、美国规范等)。
给出了其中各种典型实例的自然状况以及就地震动力分析的输入问题的审评经验和体会。
笔者认为,在地震输入问题上和在H AF0101(1)的执行过程中,尚存在着值得探讨的地方。
关键词核安全地震动力分析V ol.20.N o.2A p r .1999核动力工程Nuclear P ow er En g ineerin g第20卷1999第2期年4月1998年2月22日收到初稿,1998年11月16日收到修改稿。
1引言由于中国核电走的是引进和国产相结合的道路,而引进电站的核安全审评,原则上可以遵循被引进国的标准和规范,这就要求审评人员很好地掌握不同国家的核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导则等,并且,重要的是要了解其大量的支持性背景材料,这对于经验不很多的审评人员(因核安全中心的历史不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民用核设施的建造一般很难要求一定要在坚硬的岩石上,核安全中心目前已审评过的民用核设施的厂址包括:岩石地基、硬土地基和深厚软土地基等。
要保证核设施在能抵御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前提下尽量的经济合理,它需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震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场地的响应及结构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等。
在地震动力输入的确定和运用方面,目前我国执行的核安全管理导则为H AF0101(1)(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
由于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区,但可利用的地震资料多数为宏观烈度,无法直接用来推算法规所要求的厂址地区的地面运动参数,只能利用既有丰富的强震记录又有与我国厂址地区相似的地震地质条件的国家(如美国)的数据来进行换算。
因此,我国在地面运动的确定方面,采用的是一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