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纤维抗菌纱线发展历程
- 格式:docx
- 大小:12.03 KB
- 文档页数:1
镀银纤维既能抗菌,又能调控体温和湿度,甚至还可以控制体味。
这种能保护皮肤、祛除身上发出的难闻气味,并能阻挡医用纺织物上的污染物的纺织品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金属银杀菌的机理就是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
环境越温暖潮湿,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因此镀银纤维十分适合应用于服装领域。
诺贝尔纤维科技公司(Noble Fiber Technologies)的创始人麦克纳利(William McNally)聘请了6名全职科学家经过5年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名为X-Static的镀银纤维。
这种纤维不仅能抗菌,还具有抗静电功能和良好的体温调节功能。
目前,已经有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阿迪达斯、彪马(Puma)和斯派德(Spyder)等著名服装厂商开始生产带有X-Static纤维的产品。
就连研发能力很强的强生公司也要求和这家小公司共同开发新一代绷带产品。
(纺织导报)镀银纤维的研发进展及应用2006年09月27日星期三10:45摘要:镀银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功能纤维,其独特的抗菌除臭、防电磁波辐射、抗静电、调节体温等功能受人瞩目。
文章介绍了功能纤维镀银纤维的制备方法,概括了镀银纤维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论述了镀银纤维的抗菌除臭、热效应、抗静电、电磁屏蔽等功能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和展望。
1 镀银纤维的历史及现状1.1纤维外镀金属技术早在10世纪,德国、以色列、美国就率先展开了在纤维上镀铜、镍、银等金属的研究.并开发出了相关产品,此后日本、俄罗斯、中国也相继开始了这方面的研发,现已有许多相关专利。
目前,将镀银、镀铜、镀镍纤维在防辐射纺织品及服装上的应用已独树一帜。
纤维外镀金属技术主要分为以下3类。
1) 化学镀:采用化学品中的还原剂,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基布表面形成金属膜。
银纤维抗菌面料的设计
张岑岑;张鹏程
【期刊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34)1
【摘要】利用银纤维抗菌纱线和普通纱线作为纬纱,采用间隔织入的方式织造,设计了一款呈现“蓝天白云”图案的抗菌面料。
抗菌纱线的使用和新颖别致的图案设计使得该面料集抗菌性、穿着舒适性和美观性于一体。
该产品定位于医院各种医用织物如病号服、病床用品等,有望满足病患心理、临床治疗等需求,降低洗涤过程中感染发生的概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张岑岑;张鹏程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6.4
【相关文献】
1.抗菌保暖炭银面料工艺设计及性能
2.银系抗菌涤纶/竹浆纤维针织混纺面料的染整工艺研究
3.竹银纤维抗菌防辐射面料的生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辐射衣服面料开展历史防辐射衣服是当代女性备孕重要用品,其面料经过不断的更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经过上海计量研究院、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权威机构检测,如今的防辐射衣服屏蔽效果能到达99.99%以上。
那么,防辐射衣服面料的开展都经历了哪些时代呢?假设你对防辐射衣服面料开展历史感兴趣,就详细的阅读下文吧。
防辐射衣服面料开展历史防辐射衣服面料不仅关系着孕妈穿着舒适度、美观度,最重要的是还关系着服装屏蔽效果。
因此,防辐射衣服面料极为重要。
为了进步孕妈的使用体验,优加、添香等专业防辐射衣服品牌,也一直致力于防辐射新型材料和前沿技术的探究与研究。
经过不懈努力,将防辐射衣服面料从最初的喷涂面料开展到今天的银纤维面料。
这些面料都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一起来理解一下。
1、喷涂面料喷涂面料是制作防辐射衣服的第一代面料,是将金属漆直接喷涂在服装外表制作而成的。
这种工艺制作的防辐射衣服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能,屏蔽效果良好。
但是,由于金属的刚硬属性,直接喷涂在服装外表的金属漆会形成刚硬的涂层,孕妈们穿戴上后不仅会有笨重感,还会使面料质地粗糙、透气性能差,所以这种制作工艺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2、踱膜涂层面料踱膜涂层面料是将金属颗粒直接附着在纺织纤维的经纬穿插点之间,这种工艺制作的防辐射衣服也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能,防辐射的效果与涂层工艺制作的防辐射衣服并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透气性能和穿戴舒适度上面比喷涂面料的防辐射衣服要好一点,被大部分的企业运用到防辐射衣服的制作当中。
以上两种面料制作的防辐射衣服不适宜孕妇穿着,主要是用作工业消费防护。
原因有两点:a、穿着舒适性差;喷涂和镀膜面料制作的防辐射衣服普遍偏硬。
b、稳定性差;喷涂的金属涂层清洗容易脱落,在穿着过程中脱落的粉尘被孕妇吸入也有很大的危害。
清洗后脱落也影响防辐射衣服的使用寿命。
这2种工艺消费的防辐射衣服不能清洗,就不够卫生,容易引发细菌超标,也不适宜作为孕婴用品。
3、金属纤维混纺面料金属纤维混纺面料是将金属抽成细丝镶嵌至服装内部混纺棉质织物制作而成,其防辐射的原理是利用了服装内部金属丝形成的环形电流来屏蔽电磁辐射的。
抗菌银纤维时代:医院感染防控的历史性变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类与细菌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
在没有发明出抗菌药物之前,人们对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束手无策,早期甚至并不知道医院感染、术后死亡是因为细菌感染而起。
随着人们对细菌的认识逐步加深,医院感染防控走过了抗生素前时代,采用外部灭菌来尽可能避免感染;抗生素时代,采用青霉素内部全面杀菌;抗生素后时代,尽可能避免外部细菌的感染和自身细菌滋生,以预防医院感染为主,这就给新型抗菌材料银纤维广泛的应用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穿着银纤维抗菌服和大面积使用银纤维抗菌织物,在医院环境全面减少细菌病毒的交叉传播,从而进入抗菌银纤维时代。
虽然在有医院感染的那一天起,医院感染就同时存在,但认识到医院感染问题,并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却是始于19世纪。
抗生素前时代19世纪早期,辛普森,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对病人截肢后感染死亡率进行监测,在比较城市大医院(超过300張病床)和私人开业医院截肢死亡率后,发现大医院截肢死亡率较私人开业医院高4倍,他通过截肢死亡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感染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医院规模越大,发生感染的机会就会越多。
辛普森通过对截肢死亡率的监测发现了医院感染的存在,并且其发病率与医院规模有较大的相关性。
19世纪中期,现代医院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奠定了现代意义感染检测方法的基础。
时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附属医学院的产科医师塞麦尔韦斯注意到,由医师负责的产科病房产褥热的发病率比助产士负责的病房高9倍,由产科医生和医学生接生的产妇(Ⅰ部)因产褥热而思维的死亡率为8.3%,而由助产士(Ⅱ部)接生的产妇其死亡率仅为2%。
通过调查,他否定了Ⅰ部死亡率高是由于瘴气、社会经济条件、食物、水、拥挤程度、季节、被服和通风等因素所致的假设,因为两部的情况十分接近。
随后他从一位朋友的死亡中得到启发,他朋友在作尸解时因其学生不小心刺破了他的手,继而感染死亡。
其尸解结果与产妇死亡的尸解结果相似,故而认为Ⅰ部死亡率高是由于尸解所致。
塞尔维银纤维功能性面料概述一、纤维简介Scilovel赛尔维银纤维是通过真空溅射物理缓释技术,将银离子打入纤维内部并永久结合的产物,通过特殊工艺将物理加工的银纤维与棉纤或涤纶纤维混纺成纱线。
具备天然金色光泽度,同时保留了纤维原有的舒适亲肤性与透气性。
具备更好的手感、触感,着身舒适、透气性好、成型好、更柔顺。
Scilovel赛尔维系列功能性抑菌银纤维,银离子通过纯物理作用抑菌,无副作用,安全健康。
经测试,银纤维能于1小时内抵制99.9%暴露于表面现象的细菌。
Scilovel 赛尔维系列功能性抗菌银纤维面料是将银离子和纤维紧密聚合而成,具有永久性,不会因时间及洗涤而递减。
即使经过多次洗涤后,其抗菌功能仍然不会降低。
而其它大部分抗菌产品经测试48小时后仍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
二,科技环保的生产过程Scilovel赛尔维功能性抑菌银纤维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革命性的运用了物理缓释技术,它代表了行业革命性的成就,使用物理缓释技术具有环保性、稳定性、利用回收率高等特点。
生态种植棉-棉花—棉花+银离子真空溅射物理缓释一银纤维一含银纱线―Scilovel赛尔维抑菌银纤维面料—最终成品三.^用领域内衣内裤、针织袜品、孕婴童服饰、防辐射服、家纺、毛巾、枕巾、口罩、围巾、电磁屏蔽件、运动衣、医疗手术服、绷带、智能穿戴、屏蔽服、医疗器械、银纤维特种纺织品、军用等。
、功能介绍:Scilovel赛尔维系列功能性抑菌银纤维具备了超强抗菌抑菌.除臭防臭■促进血液循环.良好抗过敏■热传导和导电■抗静电■防辐射及紫外线■透气吸湿良好、纯天然物理抗菌、抗菌率高于99%等功能性。
•抗菌抑菌Scilovel赛尔维功能性抑菌银纤维系列产品具有卓越的抗菌抑菌功能,不添加任何化学助剂,利用银的天然抗菌方式阻止细菌生长。
实验表明,银可以通过带走细菌酶蛋白的方式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银的使用是现代医学与科技的奇迹,对比显示,一种抗生素平均能抑制6种致病生物菌,而银能抑制650多种,并能有效控制顽固抗菌株。
银系抗菌技术进入新时代作者:魏道培来源:《中国纤检》2015年第11期一代新型的银系抗菌处理技术正悄无声息地应用于纺织服装的抗菌处理领域,它利用银系无与伦比的传递体系,引领该行业进入全新的气味控制新时代,简称气味控制2.0。
银离子能抑制纺织品气味是公认的事实,产生气味是因为细菌滋生,银离子(Ag+)则可阻断微生物细胞壁,阻挠其生长过程,但银离子处理的功效、耐久性和安全性,包括环境效应的处理方法却大不一样。
尽管我们所说的银离子在历史上已确定具有安全、天然抗菌功效,但方法和效果却千差万别。
出人意料的是,2004年全世界将银离子技术应用于纺织服装抗菌处理的仅占所有产出的9%,2011年上升为25%。
2013年,一项研究论文标题为《纺织抗菌剂比较评估》的文章发表在《国际环境期刊》上。
文章认为,利用回收的银器或分子离子银提取的银盐,非纳米银离子处理纺织服装的技术其实更具有手控便利和耐久性。
2009年一家美国公司对其进行了测试,即利用银盐对人造纱线进行洗涤试验,即经过100余次的工业洗涤,经处理的人造纤维抗菌功效不变。
2012年,美国一家称为道萨尔瓦多的公司推出名为Dow SILVADUR™的专利技术,即通过液体银离子处理,形成纺织物表层同质聚酯。
历经50次工业洗涤发现,它拥有良好的抗菌除臭效果。
近期另一新发明是,一种称为Microban® SilverShield™ 的专利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绑定系统将一种称为高抗洗涤的银离子材料附着在纺织品上,实现了抗菌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纺织品抗菌处理的标准化测试,因此制造商不能为零售商、品牌商提供竞争力选择。
随着可持续性和透明性的提高,一些运动型品牌和表演型服装品牌会选择确定可靠的技术,而对悬而未决或存在争议的技术嗤之以鼻。
另一方面,一些品牌和零售商却宁愿选择最廉价的抗菌产品,而这些仅能经受10~20次家用洗涤。
尽管如此,世界上有关银离子抗菌的研究层出不穷。
银纤维杀菌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1 概述银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杀菌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如优异的抗菌性能、长效杀菌能力以及广泛的杀菌谱等,使得它在医疗、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抗菌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抗菌材料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抗菌效果难以持久、易产生抗药性等。
而银纤维由于其结构独特,能够持久释放抗菌活性离子,具有杀菌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因而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围绕银纤维杀菌原理进行讨论,通过对银纤维的特性、杀菌机制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旨在深入了解银纤维作为一种杀菌材料的工作原理和潜在应用。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银纤维的特性,包括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
随后,我们将详细探讨银纤维杀菌的机理,包括杀菌活性离子的释放、细菌细胞的进一步破坏等过程。
最后,我们将探讨银纤维杀菌在医疗、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医用敷料、空气净化器、食品包装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银纤维杀菌原理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还会对未来银纤维杀菌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总结出相关结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给出银纤维杀菌原理的概述,介绍银纤维的特性以及其在杀菌方面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银纤维杀菌的原理,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机制。
然后,我们将探讨银纤维杀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医疗、食品工业等。
最后,我们将总结银纤维杀菌原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文章的结构安排,我们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银纤维杀菌原理及其应用领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阅读框架。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银纤维杀菌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深入了解银纤维的特性以及其在杀菌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银纤维杀菌原理的研究,可以为医疗、环境卫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菌附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银系持久性抗菌纤维的市场展望1、 引言 从日本1996年在全国范围由0-157病原性大肠菌引起的肠道急性病和我国2003年初春由于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得到启发,抗菌、杀病毒纺织品对阻止和切断疾病传染将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织物通过抗菌剂后整理固然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安全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而抗菌纤维具有持久抗菌效果,能保证织物自然的风格和柔软的手感,穿着舒适性良好,省略后整理工序,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织物,基于这一系列的优越性,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研究、开发抗菌纤维的高潮。
2、 纤维抗菌功能的重要性 在一般情况下,人的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从人体的分泌物、汗水以及脱落的皮屑中获取营养大量繁殖带来致病细菌和病毒并引发恶臭。
从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纺织品是传播病菌病毒的重要媒体,细菌、病毒的传播除了直接接触以外,更多的是通过间接方式传播的,其中纺织品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体,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宾馆、饭店、浴室、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等。
有资料表明,世界各国医疗单位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感染率约10%,实际可能更高。
这其中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交叉和重复感染正呈迅速发展态势。
2003年春季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非典”,不少病例由于医用纺织品如口罩、防护服等不具备抗菌杀病毒功效造成许多医务一线人员感染了SARS病毒。
3、 纤维制品的抗菌防臭加工方法用及我们的科研成果 抗菌添加剂与成纤聚合物共混熔融纺丝制备抗菌纤维是最实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1986年,日本钟纺公司就推出了第一种以含Ag沸石为抗菌添加剂的聚酰胺纤维Lyvefresh-N,与传统的后整理方法相比,其抗菌效果的耐洗性大大提高。
此后,日本的东丽公司、可乐丽公司和帝人公司都采用以含Ag沸石为基础的抗菌剂开发抗菌纤维产品并产业化。
但含Ag沸石抗菌剂有易使断头多、纺丝难、产品变色等问题。
银纤维抗菌纱线发展历程
第一代:用银纤维长丝和普通棉纱并捻。
这种做法成本高,工艺流程简单,但是纱线刚性大,袜子易翻丝,里面的银纤维会随机翻到袜子表面来,外观不够高档,且袜子手感比较硬;抗菌效果初期明显,随着穿着时间变长,银纤维被汗液侵蚀,被脚底压力摩擦,容易脱落,周围普通棉因为没有抗菌效果,造成整个袜子局部失去抗菌防臭效果。
目前市场上银纤维抗菌袜基本都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
第二代:用银纤维短纤和棉混纺,采用气流纺纺纱方法。
由于采用了棉纤维和银纤维短纤的混纺,保证了每根棉纱的每个地方都混有银纤维短纤,抗菌效果持久,避免了银纤维长丝的外观差和手感硬的缺点,但是纱线均匀度不高,毛羽多,强力差,制成袜子后非常容易起球,也容易磨破。
第三代:改进纺纱方法,用环锭纺工艺纺纱,用银纤维短纤和半精梳棉条混纺,可以得到半精梳抗菌混纺棉纱,抗起球性比气流纺的有所改善,强度有所增加,但是落棉率提高,成本增高。
第四代:再次改进纺纱工艺,采用sirospun纺纱工艺,用银纤维短纤和精梳棉条混纺,得到的混纺纱毛羽少,强度高,纱支细腻均匀,可以纺得髙支纱,织成的袜子基本不起毛球,袜子强度好,袜子弹性好,抗菌效果均匀持久。
但是由于银纤维的高导电性,纺纱机需要改进配件,成本增高。
第五代:目前feespeed抗菌除臭袜子采用的抗菌混纺纱,是在前几代的不断实践基础上再次改进而来。
采用银纤维短纤和长绒棉条混纺,采用sirospun工艺,不仅混棉均匀,得到的长绒棉继承了以上种种优点,强度好,毛羽少,制成袜子不易起球,弹性好,纱线外观均匀,质感强,抗菌效果持久,抗菌面积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