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富血供肿瘤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x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81
肝脏复杂血供来源的富血供肿瘤CTA检查对介入治疗的意义目的熟悉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供血动脉的类型,提高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和TACE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判断CTA检查对肿瘤来源和对肿瘤介入价值。
方法筛选2009~2014年肝脏富血管肿瘤病例58例,造影行前常规腹腔动脉CT检查,对疑有肝动脉变异者再行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DSA造影。
结果经过CT检查发现,有54例供血血管(包括正常及变异供血动脉)。
结论CTA检查可以有效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对介入予以指导和帮助。
术前确定肿瘤变异动脉供血,确保肝动脉插管的准确性和化疗栓塞的彻底性。
标签:研究异常动脉;血供;对比分析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肝动化疗栓塞(TACE)治疗已被公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1],在治疗过程中准确的动脉插管是成功的前提,富血供肿瘤,尤其是较大肿瘤,位于两脏器之间,有时难以判断肿瘤血供来源,单纯增强扫描有时难以判断肿瘤供血动脉,CTA检查对诊断有所帮助;部分富血供性肿瘤,供血动脉会发生变异。
对58例病例检查,肝癌大部分由肝动脉供血,也可以由:异位肝动脉、门静脉、内乳动脉,膈动脉供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于2009~2014年所做的腹部CTA检查及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
1.2方法在58例患者中,常规行腹部CTA检查及腹腔干造影、肝总动脉造影,对疑有肝动脉变异者再行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造影。
CT检查采用飞利浦16排CT。
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导管为4~6 F cook RH亲水超滑导管及3F微导管。
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插入靶血管,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导管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
2结果在58例患者中,肝动脉呈典型分布者48例,占82.7%;肝动脉变异者9例,占17.3%;在变异患者中,存在动静脉漏2例,术前CTA检查显示54例,对于病灶较小,位置较深病变CTA检查显示不佳。
对于病灶血供丰富,病灶较大者,无论是正常供血动脉或异常供血动脉CTA检查均能良好显示。
富血供与乏血供的判断标准《富血供与乏血供的判断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富血供和乏血供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在医学啊,还有一些相关的检测领域,经常会碰到这两个概念。
就像是你去看一个东西有没有足够的“能量补给”一样。
了解富血供和乏血供的判断标准可是很有用的哦,它能帮助医生判断身体里的组织或者器官是不是健康,也能在很多科学研究中发挥大作用呢。
那咱们就赶紧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吧。
适用范围这个判断标准适用的场景可不少呢。
首先,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比如说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中,医生经常需要判断某个器官或者组织是富血供还是乏血供。
举个例子,当怀疑肝脏上有个小肿块的时候,判断这个肿块是富血供还是乏血供就非常关键。
如果是富血供的,可能是某种良性的肿瘤,像肝血管瘤,或者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肝癌;要是乏血供的呢,那可能是肝囊肿之类的。
在病理学研究中也离不开这个标准。
当医生拿到一块组织样本,想要了解这个组织的血液供应情况时,就会用到富血供和乏血供的判断标准。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一片土地是肥沃(富血供)还是贫瘠(乏血供),才能更好地判断这块土地上能长什么东西,或者这块土地是不是生病了一样。
另外,在一些药物研发的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也要观察实验动物体内组织的血供情况,这时候这个标准也派上用场了。
术语定义咱们先来简单说说什么是血供。
血供呢,就是血液供应的简称。
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工厂,每个器官和组织都是这个工厂里的小车间。
血液就像是给这些小车间运输原料和带走废物的小货车。
血液里带着氧气、营养物质等,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那里,这就是血供。
那富血供和乏血供就好理解啦。
富血供就是说某个器官或者组织有比较充足的血液供应。
就像那些繁华的商业区,车水马龙(血液就像车一样多),物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很快地运进来,废物也能很快地运出去。
而乏血供呢,就是这个器官或者组织的血液供应比较少,就像偏远的小山村,车(血液)很少,物资的运输和废物的运出都比较困难。
简述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鉴别要点1.引言1.1 概述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是两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影像学鉴别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在肝血管瘤中,血管瘤是最常见类型,占所有肝血管瘤的大部分,而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
虽然它们在影像学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肝血管瘤往往是良性病变,主要由扩张的血管组成。
它们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可以单个或多个。
在血供方面,肝血管瘤常常呈一种动脉和门静脉双供血的模式,而门静脉成分可能更具有支配性。
在增强扫描中,肝血管瘤往往显示早期均匀强化,且延迟期仍保持明显强化。
此外,肝血管瘤还可以表现为多发性或巨大血管瘤,这些特点在影像学上有助于与肝细胞肝癌相鉴别。
与此相反,肝细胞肝癌是一种恶性病变,即癌细胞来源于肝细胞。
在影像学上,肝细胞肝癌常常呈现为不规则的结节性病灶,边界模糊,形状多样。
血供方面,肝细胞肝癌主要通过肝动脉供应血液。
在增强扫描中,肝细胞肝癌通常呈动脉早期强化,但延迟期常表现为强化减退。
此外,肝细胞肝癌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肿块内坏死、出血、包膜侵犯等特点。
为了准确鉴别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我们需要综合分析影像学表现。
除了形态学特征外,我们还需注意其病灶血供情况、强化模式和延迟期的变化。
此外,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肝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总之,了解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要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肝脏疾病患者。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文章有条理、易读和易理解。
本文主要介绍了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在影像学上的鉴别要点。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的概念和重要性。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并说明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和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