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汽车概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74
《汽车概论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使学生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汽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汽车的概念1.2 汽车的分类2. 汽车性能指标2.1 动力性能2.2 经济性能2.3 制动性能2.4 舒适性性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教学难点:汽车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汽车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汽车各部分的结构图示。
3. 准备相关汽车行业的新闻或案例。
【导入】引入汽车话题,展示汽车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
讲解汽车的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各项性能。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的话题。
【讲解】讲解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
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整体结构。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汽车车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不同车型的差异。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各部分的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汽车的维护与保养【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讲解】讲解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包括定期检查、更换机油等。
讲解不同部位的维护与保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照顾好汽车。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2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3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4
教学设计
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结合图片和动图讲解
4、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与汽油机作比较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5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6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7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8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9
教学设计
查阅资料,0-3级对应现售的品牌车型、功能三、其他汽车智能技术
、环境感知技术
含义、技术核心、硬件
、决策规划技术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0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1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2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3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4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5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课程教案16
教学设计。
《汽车概论教案》word版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者的名字]课时安排:每章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熟悉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的汽车兴趣和行业认知。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采用讨论法,探讨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1.3 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展望第二章:汽车发动机2.1 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2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3 发动机的性能评价与选用3.1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3.2 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3 传动系统的性能评价与选用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4.2 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4.3 制动系统的性能评价与选用第五章:汽车行驶系统5.1 行驶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5.2 行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5.3 行驶系统的性能评价与选用教学评估:1. 每章结束后进行章节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期末进行综合考试,评估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教材:《汽车概论》,作者:[作者名字],出版社:[出版社名称] 第六章:汽车电气系统6.1 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6.2 电源系统及其控制6.3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类型6.4 照明与信号系统7.1 车身结构与设计7.2 车门与车窗系统7.3 车身涂装与防护7.4 汽车附件与改装第八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8.1 电子控制系统的概述8.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8.3 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8.4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第九章:汽车排放与环保9.1 排放污染物的与控制9.2 排放控制技术与发展9.3 节能与环保驾驶习惯9.4 我国汽车环保政策与标准第十章:汽车维修与保养10.1 汽车维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0.2 汽车保养的项目与周期10.3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10.4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评估:1. 每章结束后进行章节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汽车概论】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是由发动机、车身、底盘、车轮等部件组成的运载机械。
汽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的历史发展】1. 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蒸汽机车,随后经过蒸汽汽车、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等不同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3. 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出现了各种新的技术和设计,为汽车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汽车的功能与作用】1.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可以满足人们对出行的需求,提高出行效率。
2. 汽车还具有运载货物的功能,为商业运输和物流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3. 汽车在应急救援、抢险救援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汽车的发展趋势】1. 环保节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的环保和节能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主题之一。
2. 智能化: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人们的出行和交通安全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可能性。
3.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减少能源消耗和改善环境提供了新的选择。
【汽车行业的社会影响】1. 就业机会:汽车行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涉及到汽车制造、销售、配件、服务等多个领域。
2. 经济发展:汽车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 社会交通: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对社会交通形成了重要影响,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结语】汽车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产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掌握汽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3. 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发展历程2. 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a. 发动机b. 传动系统c. 行驶系统d. 制动系统e. 电气系统f. 车身及附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汽车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的简易结构图,以检验对汽车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概论。
2. 课件:汽车各部分的图片及原理图。
3. 视频资料:汽车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演示。
第二章:发动机原理及类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2. 掌握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a. 汽油发动机b. 柴油发动机c. 天然气发动机d. 电动汽车发动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2. 比较法:分析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分类的掌握。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简易工作原理图。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原理及应用。
2. 课件:发动机的图片和工作原理图。
3. 视频资料: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演示。
六章:汽车传动系统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不同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传动系统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组成a. 离合器b. 变速器c. 传动轴d. 差速器e. 驱动轮2. 传动系统的类型a. 手动传动系统b. 自动传动系统c. CVT传动系统d.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类型。
汽车概论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3. 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4.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其中公路运输居于主导地位火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制造了蒸汽火车1825年汽车——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汽车轮船——1807年8月17日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制造了蒸汽轮船飞机——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管道——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原油管道二、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马路——法国工程师皮尔?马克丹制造的拱形两边带排水系统的路。
高速公路——1932年德国建成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各国的公路发展三、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旧中国的公路运输新中国的公路运输居于基础地位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1988年上海——嘉定“五纵七横”道路运输法规建设2004年5月1日实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思考题:1、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2、高速公路的意思何在?3、《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哪里体现出来?第二章汽车发明与发展简史教学目标与要求: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简谈汽车3、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4、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及过程: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汽车是优化交通结构的重要工具汽车运输的优点:普遍性、灵活性;快速、直达、灵活方便、原始投资少、经济效益高、驾驶技术易掌握;独立承担经济运距内的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二、汽车工业是创造巨大产业值的产业15000亿美元三、汽车工业是波及范围广和效果大的产业原材料工业、设备制造业、配套产品业、公路建设业、能源工业、销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1元——→9.92元四、汽车工业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五、汽车工业是高新技术的结晶六、汽车工业是强大的出口产品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墨西哥和美国七、汽车工业是创造巨额税收的产业八、汽车推进了社会显著进步九、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前景广阔汽车进入百姓家庭1.2004年5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汽车维修人员的素质函待提高,技能型人才奇缺3.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职业面向和岗位能力分析第三章汽车性能参数与基本结构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
汽车概论理论教案(使用中)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介绍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解释汽车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
1.2 汽车分类区分不同类型的汽车,如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
讨论各种汽车的特点和用途。
1.3 汽车型号和品牌介绍常见汽车品牌和它们的特点。
讨论汽车型号的命名规则和含义。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2.1 发动机概述解释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气缸、活塞、曲轴等。
2.2 发动机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火花塞发动机、压燃发动机等。
讨论各种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2.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
通过示例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概述解释传动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
3.2 传动系统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等。
讨论各种传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3.3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换挡过程等。
通过示例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概述解释制动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等。
4.2 制动系统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
讨论各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4.3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动踏板的传递过程、制动力的产生等。
通过示例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电气系统概述解释电气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介绍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电池、发电机、点火系统等。
5.2 电气系统类型区分不同类型的电气系统,如传统电气系统、混合动力车电气系统等。
讨论各种电气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5.3 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
教案年月日编号:1教案年月日编号:2教案年月日编号:3教案年月日编号:4教案年月日编号:5(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也有四个行程,也存在进气、排气。
压缩、做功这四个行程,由于柴油自然性能好和黏度大,所以柴油机和汽油机不同,形成的混合气和点火方教案年月日编号:6教案年月日编号:72、配气机构为了使发动机工作循环连续进行,必须定时地开启关闭发动机气门,以便想气缸内充入混合气和排出废气。
该机构主要由气门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五)作业1、简诉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六)小结教案年月日编号:8(二)润滑系1、组成:机油泵、集滤器、限压阀、润滑油道、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等组成教案年月日编号:9启动系发动机在还没有启动时,启动工作就是启动系完成的,发动机的所有动力在启动那时刻都是由启动系的各部件工作。
(五)作业1、点火系的组成和作用教案年月日编号:10图1教案年月日编号:11教案年月日编号:12教案年月日编号:13教案年月日编号:14教案年月日编号:15教案年月日编号:16作用:为了防止凸轮轴在工作中产生轴向窜动和承受教案年月日编号:172、性能:消除了配气机构的间隙,减小了各零件的冲击载荷和噪声提高发动机高速时的性能。
(四)气门推杆1、作用:将挺柱传来的推力传给摇臂。
2、工作情况:是气门机构中最容易弯曲的零件。
强度要求高,尽量短。
教案年月日编号:18教案年月日编号:19教案年月日编号:20教案年月日编号:21教案年月日编号:22教案年月日编号:23教案年月日编号:24。
汽车概论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概论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汽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汽车的历史、构造、工作原理、类型和相关技术等内容。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学生将培养对汽车的兴趣和理解,增强他们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2. 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3. 掌握常见汽车类型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4. 了解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常见汽车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计算机和相关多媒体资源;2. 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示意图或模型;3. 汽车相关技术的案例和实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引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出问题:你对汽车有什么了解?你知道汽车是如何工作的吗?知识讲解:1. 通过投影仪展示汽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演变;2. 利用示意图或模型,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3. 分类介绍常见的汽车类型,如轿车、卡车、SUV等,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汽车相关技术的案例和实例,如智能驾驶、电动汽车、自动泊车等;2. 分组讨论,学生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原理、优势和挑战,并与其他组分享。
小结与评价: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汽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2. 进行课堂评价,可以采用问答、小组讨论或简单的测验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和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汽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2. 组织参观汽车制造厂或科技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汽车技术的发展。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保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体验。
第一课汽车发展概况【课题】汽车发展概况【课堂类型】理论讲授课·新授课【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汽车的诞生历程;2、了解汽车工业发展史;3、掌握收集和吸收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会介绍汽车历史。
(二)德育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汽车工业发展史。
2、教学难点:汽车外形演变史。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引言(5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是如何出行?(教师讲析)汽车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的诞生使人类逐步步入现代化的文化进程。
汽车以其惊人的发展、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21世纪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成为人们生活、工作。
休闲的工具和伙伴。
二、新课展开(60分钟)(一)汽车的诞生过程1.马车时代车时代一直延续了三、四千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马车本身在技术上也十分成熟,由两轮发展到四轮,具有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充气轮胎和相当讲究的车厢时速可以达到30km / h以上。
2.蒸汽汽车时代最早的蒸汽汽车是法国人尼古拉斯·约瑟夫·居纽在1769年制造的。
时速3.5km/h。
19世纪末,蒸汽汽车的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出现了不烧煤而燃烧石油的蒸汽机,使蒸汽机的体积大大缩小,重量也减轻了许多,速度也随之提高,一些蒸汽汽车的时速达到了100 km/h以上,蒸汽汽车的性能达到了高峰,进入鼎盛时期。
到1902 年为止,仅美国就制造出了4000多辆蒸汽汽车。
3.电动汽车的发明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尔·法拉第发明了原始的电动机,随后他又发明了发电机和变压器,这三项发明又促成了发电厂和电动机械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迈入了前所未有的电气时代。
1899年,法国人考门·杰纳茨驾驶着蓄电池汽车创造了时速106 km/h的世界汽车记录。
汽车概论教案范文课程名称:汽车概论课程时间:2个小时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了解汽车的组成和原理;3.掌握汽车的常见问题和维修方法;4.培养对汽车的保养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部分: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30分钟)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汽车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好奇心;2.介绍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第一辆汽车的发明和主要发展阶段的概述;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汽车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
第二部分:汽车的组成和原理(40分钟)1.介绍汽车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2.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原理和功能;3.展示一辆汽车的示意图,让学生标注出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第三部分:汽车的常见问题和维修方法(30分钟)1.介绍汽车常见的故障和问题,如发动机无法启动、制动失灵等;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议;3.汇报讨论结果,并让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汽车维修技能。
第四部分:汽车的保养和安全意识(20分钟)1.介绍汽车的保养和维护常识,包括定期更换机油、检查轮胎气压等;2.强调汽车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使用安全带、不超速行驶等;3.分组小结: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总结并分享一些汽车保养和安全意识的要点。
教学方法:1.针对性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实践操作:让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汽车维修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4.视听教学:通过展示示意图和故障演示,加深学生对汽车组成和维修原理的理解。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在课堂结束前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汽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分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总结;3.课堂讨论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2、压缩行程为了吸进来的可燃混合气迅速燃烧,必须在燃烧前将其压缩。
进气完毕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到是行止点运动,此时气缸容积减小,由于进、配气门都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到活塞上止点,压缩行程完毕。
3、做功行程进、排气门还是关闭,当活塞快接近上止点时,火花教塞发出电火花,点燃了可燃混合气,使气体温度、压力迅速升高而膨胀,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转动,到达下止点压缩行程完毕。
4、排气行程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来。
此时, 进气门关闭,排起门翻开,曲轴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运动,废气在活塞的推动下被排出,到上止点,排气门学关闭,排气行程完毕。
理ffl 2-2 隼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慵环示夏囹・)进气;b)座蝴作功〔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也有四个行程,也存在进气、排气。
压缩、做功这四个行程,由于柴油自然性能好和黏度大,所以柴油机和汽油机不同,形成的混合气和点火方式都不同。
柴油机的压缩行程的压力可达3〜5MPa,温度森可达530~730°C。
程〔五)作业1、课后练习2、做好复习和预习〔六)小结连杆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栓)、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等组成这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运动变成曲轴旋转运动的机构。
图z 72 曲・wtetMiwia*2、配气机构1—««2—3—«««片4—主1«承・5—主帕承X1C〈大尤>6—双央■(性7—主8—理杆9—、轮•凸惨10—飞施为了使发动机工作循环连续进展,必须定时地开启关闭发动机气门,以便想气缸内充入混合气和排出废气。
该机构主要由气门和气门传动组组成O M6 " 1.0 12NM8 " 1.2522N»mM6 - 1.0!2N-mM7 - 0.73 20N・m〔五)作业1、简诉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六)小结缸,并使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大气S7-1汽浊机遂”供给系1TP1 莒;2T»y以管;3—化柚器;4一进,我ft.空,*n; 7-»—*<• I汽18渤清3fi 16-汽・泵:11—■»««:】2Tt气管3 13—〔二)润滑系1、组成:机油泵、集滤器、限压阀、润滑油道、机学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等组成字2、作用:将润滑右输送到相对运动的零件的摩擦外表,减轻机件磨损,还有冷却和清洗零件外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