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生物酶修饰电极检测杂色曲霉素的初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3.65 KB
- 文档页数:6
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纳米技术的逐步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分析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
其中,多壁碳纳米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其表面的官能团可以与生物分子进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因此,在研究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光谱技术则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研究不同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不同的化学修饰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加其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能力;2.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修饰后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官能团之间的键合作用;3.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修饰后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其截距和斜率的变化;4. 探索多壁碳纳米管与不同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为其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两种技术手段,对不同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其中,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光谱的吸收和散射等信息,探究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修饰后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则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光线的光谱,分析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修饰后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对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化学修饰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2. 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3. 适当表面化学修饰可以增加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度;4. 多壁碳纳米管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吸收光谱曲线的截距和斜率。
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在医学、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电极材料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之一,其性能和稳定性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有着重要影响。
而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正在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一、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介绍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结构,在微观世界中具有极小的尺寸和高度的比表面积,这使得碳纳米管具有很强的导电性和化学活性。
因此,利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材料,可以大大增强电极的分子识别能力和灵敏度,并且可以改善传感器的稳定性。
二、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1.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DNA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利用电导率变化或电流反应等来实现对DNA的检测。
而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强DNA的检测灵敏度。
2. 蛋白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性分子,检测蛋白质含量是很多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共同需求。
而由于蛋白质本身的化学性质和在样本中出现的低浓度等原因,其检测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自组装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蛋白质分子固定在电极表面上,从而实现蛋白质的检测。
3. 生物传感器的生物医学应用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最常见的就是对生物分子的检测。
如利用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来监测血液中的糖、酸、碱和氮素等成分,对生物医学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三、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面临的挑战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生物样本复杂,较低浓度和水平的生物分子容易被忽略,从而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此外,沉积在电极表面的生物分子可能会影响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电化学信号的干扰和不稳定性。
四、总结综合来看,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选择性测定色氨酸郑燕琼;杨昌柱;张敬东;濮文虹【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36)5【摘要】研究了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MWNTs/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玻碳电极,此修饰电极促进了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电催化.信号与背景电流比表明相对于酪氨酸此电极对色氨酸有更强的催化作用.在1.0 mol/L硫酸中此修饰电极对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分离效果最好,故可以在酪氨酸存在下选择性测定色氨酸.混合液中色氨酸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7.50×10^-6~2.0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9×10^-6mol/L(信噪比为3).将此方法用于17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的回收试验,回收率达到97%以上.【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色氨酸;酪氨酸;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选择性测定【作者】郑燕琼;杨昌柱;张敬东;濮文虹【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相关文献】1.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辛硫磷 [J], 杨书昌;师真;刘拥军;王光灿2.色氨酸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J], 王玉如;王苗苗;毛小庆;夏文水;顾文秀3.L-色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玻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研究 [J], 姚军;李将渊;马曾燕;池永明;唐自龙4.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玻碳电极伏安法测定色氨酸 [J], 邵晨;卫应亮;黄克靖5.亚硝酸根和L-色氨酸在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和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含量测定 [J], 张军丽;张佳欣;张宁;策萌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纳米管/TiO2薄膜固定酶的生物传感器及电催化氧化
H2O2的研究
时巧翠;王素芬
【期刊名称】《分析试验室》
【年(卷),期】2008(27)6
【摘要】采用酸性溶胶法在碳纳米管上负载纳米TiO2颗粒,并制备了CNT-TiO2薄膜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研究了该生物传感器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H2O2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及实验条件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H2O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4.2×10-7mol/L^3.2×10-3mol/L。
检出限为:7.22×10-8mol/L。
【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CNT-TiO2;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修饰电极
【作者】时巧翠;王素芬
【作者单位】浙江警察学院,杭州310053;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1
【相关文献】
1.基于静电吸附碳纳米管和壳聚糖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传感器 [J], 陈文静;屈建莹
2.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铂修饰电极及电催化氧化H2O2的研究 [J], 朱玉奴;彭图治;李建平
3.碳纳米管纳米金自组装过氧化氢酶生物传感器研究 [J], 蒋颖;李春梅;刘婷;路静;杨倩;傅小红
4.碳纳米管纳米金自组装过氧化氢酶生物传感器研究 [J], 蒋颖;李春梅;刘婷;路静;杨倩;傅小红;
5.碳纳米管上基于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J], 印亚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8卷第3期2013年6月 大学化学UNIVERSITY CHEMISTRY Vol.28No.3Jun.2013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介绍一个综合研究型实验胡万群 张汉昌 邵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 设计了一个综合研究型实验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㊂考察了修饰电极的超电容性能㊁催化性能㊁溶出和吸附伏安性能㊂ 关键词 综合研究型实验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碳纳米管是继石墨㊁金刚石和C60之后被发现的又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㊂碳纳米管除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外,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能,这些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㊂碳纳米管管层中的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3个周围原子键合构成管壁,形成高度离域化的π电子共轭体系,可与其他的π电子体系发生π⁃π作用,形成非共价键结合的复合物㊂另外,碳纳米管具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这些缺陷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是碳纳米管的最优反应部位[1],碳纳米管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制备电极的理想材料㊂ 化学修饰电极是通过在电极表面修饰一层化学活性物质,以改变电极表面特性,使其呈现出某些电化学性质的一类电极㊂利用碳纳米管或各种掺杂改性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除了可将其本身的物化特性引入电极界面外,同时也具有纳米材料的大比表面积㊁粒子表面带有较多的功能基等特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㊂本文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参阅文献资料[2⁃8],跟踪学术前沿,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综合研究型实验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㊂1 实验目的 (1)了解碳纳米管材料的性质㊁应用及形貌表征方法㊂ (2)了解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与方法及其在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意义㊂ (3)通过对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㊂2 仪器与试剂 LK98BⅡ型电化学分析系统(天津市兰力科化学电子高科技有限公司);饱和甘汞电极,铂盘电极(d=3mm),铂丝电极,金相砂纸(4000#);Hitachi Model H7650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多壁碳纳米管(MWNT,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抗坏血酸(AA,中国医药集团),无水乙醇,磷酸,磷酸二氢钾,醋酸,醋酸钠,0.1mol/L Hg2+标准溶液(纯汞溶于硝酸中制得)(本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配制溶液用水为二次蒸馏水)㊂3 实验步骤3.1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 (1)将铂盘电极用金相砂纸打磨光亮,超声清洗5min,再用蒸馏水冲洗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片*基金资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08);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0⁃20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0⁃2013)刻,取出晾干备用㊂ (2)称取用混酸处理过[9]的多壁碳纳米管30.0mg 于10mL 的玻璃试管中,加入5mL 无水乙醇,超声振荡15min,使其分散成均匀的黑色悬浮液㊂用微量注射器移取此溶液5μL,滴涂在电极表面上,自然晾干㊂碳纳米管修饰的铂电极(MWNT⁃Pt)即制备完成㊂3.2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 (1)超电容性能:分别以MWNT 修饰前后的铂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0.1mol /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为电解液,在0.0~0.8V 范围内,记录循环伏安曲线㊂ (2)催化性能:以3.2(1)中同样的电极系统,在含有1.0×10-3mol /L 抗坏血酸的0.1mol /L 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于0.0~1.0V 范围记录循环伏安曲线㊂ (3)阳极溶出性能:以修饰的铂电极为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不变),以沉积电位为-0.2V,沉积时间3分钟,分别记录0.1mol /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溶液的阳极溶出伏安曲线㊂ (4)吸附性能:将修饰好的电极浸入1.0×10-3mol /L 抗坏血酸溶液中,吸附一定时间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㊂而后以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浸入0.1mol /L 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㊂在0.0~0.8V 范围内,以线性扫描技术记录不同吸附时间的电流⁃电势曲线㊂4 结果与讨论4.1 碳纳米管酸处理前后的形貌表征 多壁碳纳米管酸处理前后的透射电镜照片见图1㊂由图1(a)可看出,没有经过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长度不一,相互缠绕在一起;图1(b)为经过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除去了表面的附着颗粒和无定形碳,增加了碳纳米管的反应活性位点㊂图1 MWNT 酸处理前后的透射电镜图(a)酸处理前;(b)酸处理后4.2 超电容性能 图2是铂电极修饰前后在0.1mol /L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记录的循环曲线㊂由图2可见,用碳纳米管修饰后的电极得到的充电电流(曲线b)比用未修饰的铂电极(曲线a)大得多㊂这一性质说明,碳纳米管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材料㊂此外,曲线的形状也有明显差别,显示了电极表面性质的变化㊂4.3 催化性能 抗坏血酸在修饰前后的电极上反应所得到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3所示㊂在未修饰的铂电极上,抗坏血酸显示了一个扁平的氧化峰(曲线a),峰电位在0.48V 左右;而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上,得到的结果则完全不同(曲线b),峰形尖锐,峰电流显著增大,峰电位减小近200mV㊂表明相对于铂电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极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㊂44大学化学第28卷 图2 MWNT⁃Pt 电极的超电容性能(a)Pt 电极;(b)MWNT⁃Pt电极图3 MWNT⁃Pt 电极的催化性能(a)Pt 电极;(b)MWNT⁃Pt 电极4.4 阳极溶出性能 图4是修饰电极在0.1mol /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以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汞离子时记录的曲线㊂由图4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的浓度越大,溶出峰越高㊂这一结果说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可作为溶出伏安法的工作电极㊂图4 MWNT⁃Pt 电极的阳极溶出性能(a)空白溶液;(b)1.0×10-6mol /L Hg(NO 3)2溶液;(c)5.0×10-5mol /L Hg(NO 3)2溶液;(d)1.0×10-4mol /L Hg(NO 3)2溶液4.5 吸附性能 图5是修饰电极在1.0×10-3mol /L 抗坏血酸溶液中吸附不同时间后得到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㊂在0.28V 左右,每条曲线上都出现了一个良好的氧化峰,显然,这是吸附在电极表面的抗坏血酸反应的结果㊂吸附时间越长,电极表面抗坏血酸的量就越多,峰电流也就越大,这一特性显示了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吸附富集方面的应用前景㊂5 思考题 (1)在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时,如何才能使修饰层更加均匀? (2)查资料说明,按修饰方法不同,化学修饰电极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化学修饰电极的特点是什么?对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有什么实际意义?54 第3期胡万群等: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 介绍一个综合研究型实验图5 MWNT⁃Pt 电极的吸附性能(a)空白溶液;(b)在抗坏血酸溶液中吸附1min;(c)在抗坏血酸溶液中吸附2min;(d)在抗坏血酸溶液中吸附3min6 教学效果 碳纳米管的特性和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㊂以碳纳米管为修饰材料做成修饰电极,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对碳纳米管的超电容㊁催化㊁吸附和溶出伏安特性进行观察研究,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碳纳米管的一些特性的表征方法和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㊂ 本实验设计时,考虑了教学实验和一般科研的特点,并将二者紧密地结合,不仅实验内容比较丰富,包含的知识点也较多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㊂受本实验的思想启发,在后续的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学阶段,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题目有: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铅;壳聚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痕量汞;维生素B 2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等㊂参 考 文 献[1] IIJIMA S.Nature ,1991,354(7):56[2] Rubianes M D,Rivas G A.Electrochem Commun ,2003,5(8):689[3] Yi H C.Anal Bioanal Chem ,2003,377(4):770[4] Shin W H,Jeong H M,Kim B G,et al.Nano Letters ,2012,12(5):2283[5] Gohier A,Laik B,Kim K H,et al.Adv Mater ,2012,24(19):2592[6] Havens N,Trihn P,Kim D,et al.Electrochim Acta ,2010,55(6):2186[7] Zuo X,Zhang H,Li N.Sensor Actuat B⁃Chem ,2012,161(1):1074[8] Nguyen D T,Tran D T,Nguyen H L,et al.Talanta ,2011,85(5):2445[9] 李霞,马希骋,李士同,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22(1):4864大学化学第28卷 。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降解四环素效果
朱鋆珊;王婷
【期刊名称】《化工科技》
【年(卷),期】2024(32)2
【摘要】在前期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表征基础上,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四环素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优化了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溶液pH值、MWCNTs修饰量、扫描速率等测定条件。
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电化学降解条件为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溶液pH=3.5,MWCNTs修饰量20μL,扫描速率80 mV/s,溶液中初始ρ(四环素)=0.5 mg/mL。
采用计时电流法研究了偏压、初始ρ(四环素)、降解时间等因素对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偏压对四环素的降解效果影响不大;初始ρ(四环素)越大,四环素降解速率越缓慢;随着降解时间增加,四环素去除率逐渐增大,ρ(四环素)与降解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0.981。
【总页数】6页(P6-11)
【作者】朱鋆珊;王婷
【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13
【相关文献】
1.异烟肼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测定
2.四环素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3.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法快速测定水和土壤中双酚A的含量
4.己烯雌酚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化学测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对色氨酸和槲皮素的检测》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分子印迹传感器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材料,其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为色氨酸(Tryptophan)和槲皮素(Quercetin)等化合物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主要研究改性多壁碳纳米管作为新型传感材料,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对色氨酸和槲皮素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
二、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及其分子印迹传感器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理想的电化学传感器材料。
通过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可以增强其与目标分子(如色氨酸和槲皮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特定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的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分子的精确检测。
在分子印迹传感器中,将目标分子的印迹位点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基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首先,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与色氨酸和槲皮素的相互作用。
然后,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相结合,制备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传感器。
最后,通过电化学方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并对其在色氨酸和槲皮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对色氨酸和槲皮素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色氨酸和槲皮素的检测范围广,响应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准确检测。
通过对传感器性能的分析,发现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
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能够与色氨酸和槲皮素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基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对色氨酸和槲皮素的检测》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药物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成为制备分子印迹传感器的重要材料。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在色氨酸和槲皮素检测中的应用。
二、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是通过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特定官能团或其它材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其与目标分子的亲和性。
本实验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分子印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特定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技术。
通过将目标分子(如色氨酸和槲皮素)与功能单体进行共价或非共价结合,形成预组织配合物,再通过聚合反应将配合物固定在改性多壁碳纳米管上。
这样制备出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重复性。
四、基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我们通过在改性多壁碳纳米管上制备分子印迹层,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首先,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
然后,利用该传感器对色氨酸和槲皮素进行检测,并研究了其检测性能。
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色氨酸和槲皮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重复性。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在色氨酸和槲皮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我们发现该传感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色氨酸和槲皮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且检测限较低。
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色氨酸和槲皮素的检测。
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Candidaantarctic lipase B相欣然;万晓梅;索红波;胡燚【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18(34)1【摘要】将带不同阴离子(Br-、BF4-、PF6-、H2PO4-)的咪唑离子液体修饰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通过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褶皱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对其酶学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透射电镜、拉曼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修饰前后的MWNTs进行表征,研究材料表面修饰对酶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离子液体表面修饰后的MWNTs固定化CALB具有更高的比活力,耐受性(高温、高pH值)、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也得到进一步增强;离子液体中不同的阴离子对修饰MWNTs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以PF6-为阴离子的固定化酶比活力最高,比未修饰的MWNTs提高了5倍.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离子液体的引入增强了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从而增强了酶的活性.%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on the surface by imidazole ionic liquid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anions (Br-, BF4-, PF6- orH2PO4-) as a new-generation carrier were fabricated. Subsequently, Candida antarctic lipase B (CALB)was immobilized on the functionalized MWNTs via physical attachment, and its enzymology properties were test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MW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modification was deter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Raman spectroscopy,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X-ray 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 (XPS). These characterization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terials on the enzymatic properti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ALB immobilized on MWNTs modified by ionic liquids not only had a higher specific activity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ALB immobilized on pure MWNTs, but also better tolerance (high temperature, high pH),thermo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The different anions of ionic liquids, which were used to modify MWNTs, exert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immobilized enzyme.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MWNTs-IL (PF6-)-CALB were thehighest and were fiv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MWNTs-CALB with no modification. The analysis of kinetic parameters of immobilized enzymes show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for carriers enhanced the affinity between the enzyme and the substrate, so as to increase the enzyme activity.【总页数】9页(P99-107)【作者】相欣然;万晓梅;索红波;胡燚【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南京 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南京 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南京 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南京 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相关文献】1.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的 SBA-15固定化 Burkholderia cepacia 脂肪酶 [J], 唐苏苏;胡燚;余定华;邹彬;江凌2.吸附-聚合物修饰组合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研究 [J], 张媛媛;刘均洪;夏亚穆3.Synthesis of Wax Esters by Lipase-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with Immobilized Lipase from Candida sp. 99-125 [J], 邓利;王晓静;聂开立;王芳;刘军峰;王璞;谭天伟4.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生物酶修饰电极检测杂色曲霉素的初步研究 [J], 姚冬生;文圣梅;刘大岭;谢春芳;白燕;冉艳红5.以壳聚糖-戊二醛为载体柔性固定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 [J], 周蕊;邢炎华;王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