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008,北京》教学设计之一(新)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2008,北京》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所有生字。
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拼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中国申奥会徽,提问:你认识这个标志吗?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申奥资料。
2、揭示并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用红笔写)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课题里出现了标点符号)教师简单介绍申奥的艰辛历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题,体会“!“的作用。
4、师:,北京将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播放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场面的多媒体录象。
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yíngshēnchénggōng如“北京赢啦“ “北京申奥成功“等3、想知道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的吗?提出自读要求:⑴读准生字。
⑵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
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
全班交流。
3、认识包字头,指导书写“句“。
4、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2008,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08,北京》,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和创意写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对体育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课文《2008,北京》的PPT或图片生字卡片申奥会旗、会徽多媒体课件(包含申奥成功的视频片段)申奥成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角色扮演道具(头饰、服装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视频片段,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一年的奥运会吗?它为什么特别重要?”2.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文主题。
(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 课文介绍:简单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背景和意义,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三)学习课文1.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
2. 字词解析:解释课文中的生僻字和新词,如“申奥”、“沸腾”等。
3.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申奥成功的喜悦和爱国情感。
(四)深入探究1. 观察讨论: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当时的场景。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或场景,用表演的形式展现。
例如:第一组扮演申奥成功的市民,展示他们的欢呼和庆祝。
第二组扮演奥运会志愿者,展示他们的服务和热情。
3.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创作一幅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画作或制作一个相关的手工艺品。
(五)拓展延伸1. 科学探索:讨论奥运会对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
2. 艺术创作:让学生用画笔描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景,或者制作与奥运会相关的手工艺品。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2008,北京》教学设计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对奥运会的了解是比较肤浅的,申奥的深远意义更是无法理解。
在课前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了有关奥运会的情况,对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调。
课文主要描写的是申奥成功后,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
虽然了解沸腾的原因,但是学生对当时的一些场景的感受还是比较模糊的,学生要感受当时的群情激奋,需要给学生创设一定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感受那沸腾的情景后,利用课文学习再现沸腾。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感受沸腾上课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段录像,想看吗?(播放申奥宣传片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录像片段)随着录像的播放,老师在一旁进行有关奥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奥运进一步了解。
(录像定格在群情沸腾的天安门广场上)小朋友们,此时的天安门广场上热闹非凡,人们跳跃着、欢呼着你能用上一些词语说说此时的情景吗?(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沸腾)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沸腾了!二、揭示课题了解沸腾小朋友,此时此刻,天安门广场为什么会沸腾起来?(小朋友交流老师板书课题:20xx,北京)欢庆申奥成功,人们是多么的激动,让我们一起欢呼(齐读课题)北京胜利了!当这个好消息从莫斯科传出,中华大地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共同庆祝,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激动人心的夜晚!三、初读课文感悟沸腾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他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四、细读课文展现沸腾(一)是呀,申奥终于成功了,炎黄子孙怎能不激动万分呢!让我们再回到那难忘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出示画面以及中国赢啦!中国赢啦!)1、个别读2、中国什么胜利了?(交流)是呀,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让我们随着欢呼的人群一起呐喊(齐读第一小节)【请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本课更多资料!】(二)早已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都在关注着,等待着!当人们期盼已久的申奥成功的好消息传来时(出示第二小节,读北京就沸腾了)这里的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好消息?(理解:喜讯)北京申奥成功了,多好的消息呀!北京沸腾了!让我们也动起来,读好这一小节!(学生朗读第二小节)喜讯是什么时候传来的?北京是什么时候沸腾的?(突出:刚刚,就。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08,北京!》教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08,北京!》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我国申奥成功的意义,激发学生从小为2008北京奥运出力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赢啦!中国赢啦!”字里行间表达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感!教学准备:图片,录像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1.课始,课文第2幅插图,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2001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
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
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
师生双边活动如下:①师: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
生:(朗读回答)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
要多次训练,熟读后边演边背.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自娱自乐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08,北京!》教学设计商南县城关小学李强邮编 72630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教法与学法情感朗读,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奥运,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申奥会徽,提问:你们认识这个标志吗?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补充介绍。
3、课件出示中国申奥历程的相关资料,了解申奥的艰辛历程。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题,读好“!”所蕴含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场面的录像。
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反馈。
3、播放课文录音及相关画面,学生看、听、感受。
4、这么美的课文想读吗?那就快快打开书,美美读一读吧。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⑴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文字及相关图片。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北京为什么沸腾了?“沸腾”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可观察图片,理解“沸腾”。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及图片。
⑵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两个“!”所蕴含的感情。
读出自豪、兴奋之情。
师范读,生比赛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你能找到具体写北京沸腾的自然段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⑵你从这一段那些地方看出北京沸腾了?根据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
⑶人们的心情是如此的兴奋与激动,你能体会到人们的心情吗?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⑷学生展示读。
将自己读得最棒的一句读给大家听,引生评价。
⑸如此欢快的场面,同学们读了也许觉得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你愿意说说吗?①课件出示练说填空题,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人们欢庆申奥成功的方式。
《2008,北京》课文内容概括及其教案设计一、内容概括《2008,北京》是一篇描述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文章。
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刚刚传出,整个北京城就沸腾了。
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像潮水一般涌来。
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
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
长龙舞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鞭炮燃起来了,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文章中描述了人们对于申奥成功的喜悦和激动,以及对于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骄傲和自豪。
文章中还强调了北京举办奥运会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人民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
整篇文章充满了热烈的氛围和激情的色彩,展现了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后的喜悦和庆祝场景,以及中国人民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于国家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历史背景和庆祝场景。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历史背景。
2.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的庆祝场景。
3. 中国人民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申奥背景和历史。
2. 学习课文:让学生阅读《2008,北京》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北京申奥成功对于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对于体育事业有着怎样的热爱和支持?3. 讲解重点:讲解申奥成功的背景和庆祝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对于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背景有什么看法?- 你觉得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成就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什么联系?5.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申奥成功的历史背景、庆祝场景以及中国人民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
学校二班级语文《2008北京》原文及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全部生字。
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同学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热忱的感染。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拼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中国申奥会徽,提问:你认识这个标识吗?同学沟通搜集的有关申奥资料。
2、揭示并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用红笔写)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觉?(课题里涌现了标点符号)老师简约介绍申奥的艰辛历程,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课题,体会“!”的作用。
4、师:2008年,北京将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确定很――(激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播放申奥成功后人们庆祝场面的多媒体录象。
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同学沟通,老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同学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如“北京赢啦”“北京申奥成功”等3、想知道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激扬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的吗?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同学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
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将同学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老师范读、同学竞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畅地读。
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
全班沟通。
3、认识包字头,指导书写“句“。
4、同学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1、练习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词语卡,指名读,领读。
《2008,北京!》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江苏阜宁师范附属小学祁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沸腾、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狂欢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人们听到申奥成功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文中人们狂欢的语句,感受人们听到申奥成功时的喜悦心情。
3、了解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课件、写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横幅、学生收集有关的奥运知识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学了《2008,北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继续去感受人们听到我国申奥成功时候的喜悦心情。
大屏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又能感受到什么?(指名回答)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二、朗读感悟,体会人们的心情。
学习第二自然段1、大屏出示,(2001年7月13日的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
)指名读。
2、教师去掉其中的“刚刚、就”读,学生评价。
3、学生自读,体会“刚刚、就”在句中的作用,指名说。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在等待时的急迫心情。
(指名读、齐读)5、找出“沸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构成,想一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6、创设“沸腾”的情境:老师准备带大家去春游,让学生尽情地欢呼。
师:其实,“沸腾”不仅指水烧开时的样子,还可以形容人高兴时的样子。
像你们刚才欢呼的样子就可以称为“沸腾”。
7、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见过哪些沸腾的场面。
(老师板书“沸腾”,学生书空写)过渡:那么,“北京沸腾了”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划出能感受到北京沸腾的句子。
2、交流反馈:(1)大屏出示第1句话: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还是像潮水一般涌来。
a、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人多)b、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人多?人山人海:在这人海之中有哪些人?四面八方:人们来自什么地方?像潮水一般涌来:除了体会到人多还体会到什么?(人们来的速度之快)早已、还是:人们不断地来到这里。
2008,北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我国申奥成功的意义,激发学生从小为2008北京奥运出力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赢啦!中国赢啦!”字里行间表达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感!教具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1.课始,课文第2幅插图,并配上江总书记简短的讲话录音,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2001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总书记和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
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 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
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
师生双边活动如下:①师: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
生:(朗读回答)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
略)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③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齐声欢呼:2008,北京!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敲、明亮、广场、千言万语。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008,北京》教学设计
之一(新)
课文《20xx,北京!》生动记叙了20xx年7月13日晚北京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
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
申奥的成功使我们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所以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过程
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
1.课始,投影课文第2幅插图,并配上江总书记简短的讲话录音,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20xx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总书记和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
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剪辑片段的要求:①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
②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
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
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
师生双边活动如下:
①师: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
读
生:(朗读回答)
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
略)
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③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
齐声欢呼:20xx,北京!
④对,20xx,北京!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自豪的心声!感悟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敲、明亮、广场、千言万语。
然后重播录像,但有像无声,要求学生边看边列以上字词,为画面配解说词。
(即课文内容)
滚动播放录像,让学生各自练,同桌练,前后四人小组练,自告奋勇个别讲。
2?小朋友,中国有句好客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20xx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们中国是东道主,那时你们是中学生
了,请想像一下,到那时该怎样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呢?从现在起你打算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欢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怎么办?我们要办成绿色奥运,那我们的环境该怎样,等等。
①分组讨论、交流。
(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
②小朋友,你们的打算很好。
请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用彩笔把打算画出来,在奥运角内展示。
上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内化运用;同时,通过以组为单位,展开想像,合作画画,布置奥运角,将课文内容拓展外延,既深化理解,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