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我是独生子女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22
4、我是独生女(子)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王远翠一、教学目标:1、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意义。
2、了解我国及全球的人口状况,以及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坏境带来的问题。
3、形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准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张家庭幸福照片,同学们猜猜这个家庭中人物的身份?2、指生上台(拿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3、你们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呢?4、总结:我们的上一代或者再上一代的家庭中除了父母以外还有很多兄弟姐妹,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板书:独生子女),这是为什么呢?5、指答,出示: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
(齐读)6、这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国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二)中国的人口与环境1、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的人口有多少?(板书:人口)(1)出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1949年得5.4亿已增长至现在的13亿多。
在1963——1973年这10年里,我国几乎每年增加2000多万人口。
(2)再看一组数据图(柱形图)中国与加拿大相比较。
(3)你有什么新发现?(我国的土地没有加拿大大,但人口却是加拿大的40几倍。
)2、人口的剧烈增长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我国是怎样的现状呢?(1)出示书中表格(2)看完这组数据,你们有什么想法?(3)指说(4)总结:我国虽说是地大物博,但按人均资源来说,其实是穷国。
3、回想一下在你们生活中,人多给我们造成哪些麻烦?(1)让学生充分说;(2)出示图片(春运等),人口多,使得上学难,工作难,上厕所都得排队,真是“人满为患”。
(三)世界人口与环境1、其实人口数量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口问题。
2、出示“世界人口数量图”,指读书中小资料,感知世界人口数量。
3、回顾惊心动魄的时刻:(1)人们不会忘记那让人心惊胆颤的时刻,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上发生的那场海啸地震,20多万生命被无情的海浪吞没了,至今想起还令人不寒而栗。
品德《我是独生子女》优秀教学反思1、品德《我是独生子女》优秀教学反思近几年来,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课,我旨在引导小朋友正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生长的自身,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形成认识自身、逾越自身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涉和设计自我和规划人生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预设了条理清晰的四个教学环节:当代独生子女面面观,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亲情传真,总结延伸。
我还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小朋友深入体验,从而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活用已有教学资源。
本课学习中,假如按教材顺序来讲,同学只能通过讨论来了解人们对独生子女的评价和其原因,就缺乏直接的感受体验,于是,在有选择、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时,我从小朋友的实际生活捕获有意义的内容,和时把社会上的新信息、新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生动性,使这门课向儿童自身开放,向他们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他们生活的社会开放。
因而,我读了同学的周记,布置了亲情传真,这样强化了他们的体验。
这样,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真正的广博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
小朋友们在一定的情绪体验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
所以,教学中,我创设了以同学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观看七岁的肖梦杨勇挑家庭重担的视频,从而联系自身讲讲喜爱那时实际生活中如何承当责任;读妈妈的信,了解独生子女家长的复杂心理;写一写宣言等,让小朋友不知不觉参与到教学活动去,触和和调动他们的情感,改变或形成了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走进同学课外生活。
课外实践是品德与社会课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可以增加同学的情感体验,催化同学情感养成。
课外实践,可以是课前的活动,如我组织小朋友们在周记中吐露心曲,还让家长抽空给小朋友们写上期末寄语;更重要的是课后延伸,把自身的宣言告诉家长,在实际生活中把宣言转化成实际行动。
品德与社会《我是独生子女》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同学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其制定的原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同学对于我国和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准备:1、家长关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家庭合影,自身的家庭合影。
2、有关人口增加的报告、数据或者相关文章。
教学过程:一、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介绍一下自身的家庭,好吗?2、师:你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同学自身去发现两代人家庭结构的差别)二、为什么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我们的上一代或者再上一代的家庭中除了家长以外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2、“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小朋友”这就是计划生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的国防大学策之一。
为什么要制定的基本国策呢?3、教师作讨论前的指导。
(组内交流资料,围绕主题进行筛选,组内汇总,级员谈感受,填写调查报告)(1)发放调查表。
(2)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
(3)写出小组调查报告。
(4)班级交流。
四、画画我们的地球1、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2、同学创作。
你能不能将你的感受画一画呢?主题是“地球上人真多”。
3、师生交流点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同学了解人口增加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环境带来的问题。
教学准备:1、同学收集关于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看录像1、今天老师带来段录像,大家想看吗?(多媒方映,内容有关地球灾难等)2、你们有什么感受?二、交流、讨论1、教师知道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你们想和大家交流吗?2、分小组交流。
3、得出结论。
(写在黑板上)(洪水、旱灾、水土流失、饥荒、疾病、人口爆炸、资源匮乏……)4、假如这些问题与人口问题有关,就把它们连接起来。
5、通过连线你们发现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口爆炸引起的)三、我国的现状1、人口的剧烈增加在全球引起了这么的问题,那我们国有的现状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现有人口约13亿,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一组数据。
苏教版品德《我是独生女(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独生子女的生活、成长环境,以及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认识到自身位置和作为独生子女的身份特点,亲身体验“做好我”和“做好独生子女”两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自我,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对家庭、社会的尽责精神,形成正向的行为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独生子女的生活、成长环境及承担责任与义务。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从自身角度分析做好独生子女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教师制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介绍主题、目的、渗透教育内容,在引导学生开始关注、思考和提问,并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主动性,例:•教师可以以独生子女的身份自我介绍,并分享一些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反应。
•教师在教室中摆放一些有关独生子女的图片和实物,如“独生子女节”海报、独生子女手册等,让学生猜想本节课的主题及内容。
•教师提供一些独生子女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2. 学习过程2.1. 教师讲解•(1)在介绍独生子女的身份特点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与独生子女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对“做好我”和“做好独生子女”两个角色的意义和关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2)以孟老师歌曲中的“我是独生女,我有我独特的优点”为基础,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分析做好独生子女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寻找、整理、总结独生子女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与感悟,让学生从亲身体验和思考中探究与独生子女有关的问题,提升学生自我探究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2.2. 学生活动•(1)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自由探讨独生子女的生活、成长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总结自己的思考结论,并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是独生女(子)》一等奖说课稿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是独生女(子)》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解析1、基本简介《我是独生女(子)》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的第四课。
本课的编写意图在于让学生知道人口无限制增长给地球、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从而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同时让他们明白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能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懂得可以通过努力克服不足,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2、地位与作用三年级曾经出现过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亲情为主的教学单元。
本册教材这一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家庭的内在深处进发。
前三课侧重于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
而第四课《我是独生女(子)》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以家庭为主题但又不局限于家庭的两个突破:(1)它由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这一家庭现状出发,伸展到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上,隐含着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体现教材的综合性。
(2)它从独生子女面临娇生惯养的家庭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正确地认识在当代社会环境和背景下成长的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衔接、拓展、深化的重要作用。
3、教材内容结构本课教材分为“不堪重负的地球”和“我会被宠坏吗”两大版块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用2课时来完成,我设计的教学案例是第2课时,以“我会被宠坏吗”这个版块的内容为主。
二、学生实态分析:作为当代的独生子女,他们拥有着很多的优势。
社会学者和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比较早就得出结论:独生子女生活在营养多、安抚多、知识多、期望多的环境里,大多比他们的父辈活泼、开朗、自信,感情丰富细腻,兴趣爱好广泛,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
但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造成了为数不少的独生子女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娇气怕吃苦,依赖性强,俨然是家中“小皇帝”。
我是独生子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于我国及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环境带来的问题。
4、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对自己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树立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对未来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三、学情分析:近十年来,独生子女问题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引起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广泛的重视。
人们已经习惯与把独生子女看成是这样的人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的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他人的利益。
四、教学准备:1、父母关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家庭合影,自己的家庭合影。
2、有关人口增长的报告、数据或者相关文章。
3、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安排: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好吗?2、师:你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代人家庭结构的差异)二、为什么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我们的上一代或者再上一代的家庭中除了父母以外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是为什么呢?2、“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就是计划生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的国防大学策之一。
为什么要制定的基本国策呢?3、教师作讨论前的指导。
(组内交流资料,围绕主题进行筛选,组内汇总,级员谈感受,填写调查报告)(1)发放调查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3)写出小组调查报告。
(4)班级交流。
四、画画我们的地球1、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2、学生创作。
4.我是独生女(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于我国及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环境带来的问题。
4.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对自己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树立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对未来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三、教学安排: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好吗?2.师:你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代人家庭结构的差异)二、为什么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是为什么呢?2.“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就是计划生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的国防大学策之一。
为什么要制定的基本国策呢?3.教师作讨论前的指导。
(1)发放调查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3)写出小组调查报告。
(4)班级交流。
四、画画我们的地球2.学生创作。
你能不能将你的感受画一画呢?主题是“地球上人真多”。
3.师生交流点评。
板书设计:4、我是独生女(子)不堪重负的地球惊人的人口增长小调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录像1.今天老师带来段录像,大家想看吗?(多媒方映,内容有关地球灾难等)2.你们有什么感受?二、交流、讨论1.教师知道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你们想和大家交流吗?2.分小组交流。
3.得出结论。
(写在黑板上)(洪水、旱灾、水土流失、饥荒、疾病、人口爆炸、资源匮乏……)4.如果这些问题与人口问题有关,就把它们连接起来。
5.通过连线你们发现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口爆炸引起的)三、我国的现状1.人口的剧烈增长在全球引起了这么的问题,那我们国有的现状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现有人口约13(出示教材中的表格)2.你们有什么想法?3.我们常说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其实这指的是我国拥有有资源总量,但由于人口过多,按人均资源量来说,其实是“穷国”,而且这个“穷国”的人口现正在以每分钟出生8人的速度激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