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湘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二节我们的财产权利所有权继承权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7
财产的继承【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经济权利。
3.知识目标:知道遗产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认识两种不同继承方式遵循的一些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遗产继承的两种类型。
难点:法定继承的有关法律规定。
【学情分析】“财产的继承”这一知识点是一个复杂的法律知识,与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实际生活中财产继承问题除了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外,还要考虑到一些具体因素。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对这一知识可能无法很好地掌握,因此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只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财产继承的两种主要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以及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案例以及模拟法庭,创设情境让学生熟悉财产继承的有关法律规定,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了解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不同原则,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充分体会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继承权。
【教学过程】1.案例引人教师用投影展示案例:张林最近心情很不好,因为最疼他的奶奶刚刚去世。
奶奶有两个子女,其中一个是张林的父亲。
张林的奶奶生前最疼爱的就是张林,于是她立下遗嘱把所有财产6万元留给张林作为教育费用。
请同学们思考:奶奶给张林留下的6万元在法律上称之为什么?如果奶奶没有留下遗嘱,那么奶奶的财产该由谁来继承呢?学生根据平时自己对于财产继承的常识进行判断。
师:当人的生命消失后,就引发了财产权利的转移,也就引发了财产的继承问题。
在该案例中奶奶留下了遗嘱把财产留给了张林,这就是遗产继承的其中一种方式——遗嘱继承。
那么如果张林的奶奶没有留下遗嘱,则按照法律规定继承,也就是法定继承。
(教师通过出示案例引出遗产继承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遗产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2.你来帮他投影展示两个案例,教师介绍案例内容。
师: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案例,帮案例中的人物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财产继承的方式和继承权的有关规定,明白合法继承受法律的保护。
教学重点:财产继承的方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继承财产
教学过程:
第一步:财产继承的方式:
1)遗嘱继承让学生阅读课文P52“小华的事例”回答爷爷给小华留下5万元钱在法律上称作什么?
2)法定继承让学生阅读课文P53 “龚桥的事例丫,小组讨论龚桥母亲所获的赔偿金应怎样分配?
我做法官:
我的判决结果是:——
我的理由是:——
第二步:继承权的规定:
让学生阅读课文P52“孙华的事例”,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也可以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教师小结:我国继承法规定了继承人范围以及继承顺序等继承制度。
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齐读P53信息平台,还可以补充“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见附2
第三步:可以继承的财产:
让学生结合现有的知识,说说遗产的范围有哪些?具体内容见附1
第四步:遗产分配原则:
如何分配遗产呢?启发学生思考,再引导学生阅读P53信息平台.
第五步:实践探究:
我是否享有继承权(课文P54)
小结:
作业:
反思: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二节我们的财产权利》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个人财产权利及其法律保护,了解合法的财产和智力成果是受法律保护的,理解财产继承的方式和继承权的有关规定,懂得合法继承受法律的保护。
2、培养学生对个人合法财产及其继承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依法维护个人财产继承的能力。
3、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财产及其继承问题,树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意识,敢于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个人财产权、财产继承的方式。
2、难点: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和智力成果权、财产继承及其方式。
教学过程教师: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财产。
对于个人财产,我们拥有对它的权利。
那么,我们的财产究竟有哪些权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财产权利》。
一、财产的拥有与支配。
1、个人财产。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家庭有哪些财产?学生:房子、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电脑、床等。
教师:那我们个人有哪些财产?学生:衣物、现金、储蓄卡、自行车、手机、电脑等。
教师:凡是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的全部财富就是个人财产,可以分为有形财产(如金钱、物资)和无形财产(如债权、知识产权、股票等);公民家庭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合法的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7页的案例,说一说,刘仁的要求合法吗?为什么他会受到批评?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合法,刘家小院的萝卜属于刘仁个人合法财产,它要受法律保护。
他的合法财产受到了损害,有权利要求得到赔偿。
在这里他会受到他人的批评是因为警察行为在除暴安良、维护治安,以避免更多公民的更多合法财产受到损害,警察不是故意损害它的个人财产。
刘仁应该从大局和道义上去理解警察行为,在个人财产损害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弃索赔。
在维护个人财产权利时,特殊情况下,可以道德与法律兼顾。
3、财产所有权。
教师:财产所有权,不是单一的某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