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腹水(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99.62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朱玲玲;梅洁;施蔚虹【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29)18【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为EMs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非EMs患者健康内膜、EMs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和腹腔液,体外分离内膜组织、培养获得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应用非EMs患者及EMs患者腹腔液分别处理健康、在位和异位ESC,采用BrdU标记法检测ESC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ESC侵袭能力.结果:EMs患者腹腔液可促进ESC增殖(P<0.05)和促进ESC侵袭能力(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上调ESC增殖及侵袭能力,为EMs病灶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总页数】3页(P2958-2960)【作者】朱玲玲;梅洁;施蔚虹【作者单位】226006 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0011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26006 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液对精子活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J], 马慜悦;付蒙;张士慧;陆翀曌;彭红梅2.GnRHⅡ与GnRH Ⅰ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离体间质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J], 黄凤英;王焕萍;伍媚;殷团芳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对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J], 张蕾;刘小乐;周晓梅4.TGF-β1及其抑制剂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侵袭情况观察 [J], 于克; 王祝荣5.TGF-β1和miR-2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miR-21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J], 丁屹;袁霞;顾文文;高红艳;倪息兰;林菊芳;陈继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异位妊娠一例作者:马晓英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5期马晓英(吉林省抚松县中医院吉林省抚松县 134500)【摘要】目的:通过论述1例剖宫产术后的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发现腹膜硬结合并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而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起发病机理。
方法:通过论述1例剖宫产术后经常出现小腹疼痛的患者,因出现急性腹痛诊断为异位妊娠,术后发现腹膜硬结;结果:腹膜硬结病理诊断为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结论种植学说是子宫内膜异位的最好例证。
【关键词】腹膜子宫内膜异位/异位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1)9(a)-0000-001 病例报告患者,女。
32岁,间断小腹疼痛半年余,下腹持续性疼痛1天,加重1小时入院。
患者自诉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于经期疼痛加重,曾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给予消炎止痛等中西医治疗配合理疗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部剧痛,既往剖宫产术后一年半,平素月经不规则,经常错后7-10天,此次末次月经正常为一周前。
平素白带少。
患者突然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流液,在当地卫生院查:尿HCG阴性,患者G2P1,腹部超声示子宫右后方可见9.4*4.7CM的囊实性包块,盆腔可见1.2CM液性暗区,子宫及左附件无异常。
因患者本人不同意给予腹腔穿刺,遂于今日症状加重后转入我院。
入院时患者步入病房,面色苍白,神清语晰,查体合作。
生命体征正常,血压95/75MMHG,心肺肝脾肾未见明显异常,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伴肌紧张,以下腹尤甚,专科查:阴道畅无血液,宫颈光滑,触痛,举痛,摇摆痛明显,子宫后位,大小正常,右附件区可扪及约6*5CM的包块,有压痛。
左附件无异常。
立即急诊B超回示:盆腔可见3.2CM液性暗区,急查血分析:WBC13.4,RBC2.08,HB74G/L。
入院诊断:异位妊娠破裂?处理:立即剖腹探查术。
·917·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One case report颜春龙1,马金凤2*,齐先龙1, 郑宁1YAN Chunlong 1, MA Jinfeng 2*, QI Xianlong 1, ZHENG Ning 1作者单位: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济宁 272000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济宁 272000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Jining No.1 People ’s Hospital, Jining 272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Jining No.1 People ’s Hospital, Jining 272000, China 通信作者:马金凤,E-mail :yclky2019@ *Correspondence to: Ma JF , E-mail: yclky2019@ 患者,女,27岁。
因“发现腹壁包块2年余”于2018年7月20日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患者4年前行剖宫产术,2年余前无意中触及下腹壁横切口处结节,大小约1 cm ×1 cm ,经期疼痛不适,月经后疼痛症状缓解,逐渐增大,且有触痛。
查体:无发热,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剖宫产切口处扪及4 cm ×3 cm 不规则肿块,活动受限,质硬,轻压痛,无反跳痛,外阴阴道正常,阴道后穹隆触痛,宫颈光滑,举痛,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好,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行腹部超声提示:下腹壁切口右缘皮下脂肪层内见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大小为2.4 cm ×1.7 cm ×2.5 cm ,形态不规则,可见多条高回声分隔,周边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行MRI 检查示右前下腹壁脂肪层内团块状肿块,其内信号欠均匀,与肌层信号相比,T1WI 呈略高信号,T2WI 呈略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呈高信号,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vity coefficient ,ADC)值未见明显减低,大小为2.0 cm ×1.2 cm ×2.6 cm ,与右侧腹直肌局部分界欠清,相应右侧腹直肌略受压(图1A ~1F),结合病史,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及双附件盆底腹膜后异位报告【关键词】子宫双附件盆底腹膜异位子宫及双附件异位于盆底腹膜后所引起的原发不育极为少见。
作者诊治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6岁,因同居3年未孕入院。
育0-0-0-0。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为28d,经期3~5d,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
末次月经2008年6月2日。
患者结婚6年,前3年夫妻分居两地,无正常性生活,近3年性生活正常,不避孕,至今未孕。
患者无不适主诉。
既往月经量正常,近4、5年来月经量减少。
2008年5月10日在本院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示:双侧输卵管不通伴左侧积水。
隧拟“原发不孕”收住院。
患者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无盆腔炎病史,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
入院时一般状况良好。
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心肺阴性,腹软无压痛;女性表型,乳房发育正常,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光,未产式,子宫前位,稍右偏,大小正常,无压痛,活动度稍差,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扪及不清。
入院后查阴道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宫体前位,三径分别为3.9cm、3.0cm、3.6cm,宫壁回声正常,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内膜厚7mm(双层)。
双侧卵巢大小及内部回声正常;子宫两侧均见一条迂曲条索状液性管腔,最宽处内径右侧约16mm,左侧约10mm,管腔内透声可。
诊断:双侧输卵管积水。
血PRL 202mIu/L,LH 8.16IU/L,FSH 8IU/L,睾酮0.66nmol/L,E2 612pmol/L,孕酮1.1nmol/L,其余各项化验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
术中探查盆腔见盆腔轻度粘连,部分肠系膜粘连于左侧腹壁,盆底光滑,腹膜完整,未见子宫及双侧附件。
直肠指检于指腹前端可触及质硬包快,无法推动。
摇摆举宫器,于盆底可见活动性包块,估计为宫体,上推举宫器,显露包块。
于突起部位切开腹膜,钝性分离,因分离困难,只显露出部分子宫样组织,表面均为结缔组织覆盖。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伴感染1例病例报告标签: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感染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
以月经期或月经周期后半期突然出现下腹剧痛,伴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发热及白细胞升高而无闭经,不规律阴道流血,休克为表现。
因该病属急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易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盆腔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黄体破裂等相误诊。
本文将报告1例以腹痛伴发热,B超提示盆腔包块,曾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并治疗的病例,现笔者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求避免再次发生类似误诊。
1病例介绍患者,女,43岁。
因下腹疼痛伴发热一周,发现腹部包块2 d于2009年10月1日入笔者所在医院。
自述1周前月经期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伴发热,体温39 ℃、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60 mm Hg,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
查体:腹部平坦,全腹压痛,下腹明显,伴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中等量、宫颈Ⅰ度糜烂、下腹压痛、子宫及双附件触诊不满意。
血常规:WBC 11.8×109/L,HGB 90 g/L。
B超:下腹部肿物10 cm×8 cm。
诊断:急性盆腔炎、盆腔脓肿? 给以抗感染对症治疗2 d症状无好转,腹痛加剧,波及全腹。
再问患者有10余年轻微腹痛史,无进行性加重。
三合诊检查:后穹窿可触及结节,不饱满。
辅检:B超示子宫直肠窝探及液性暗区范围30 cm×10 mm,内透声差,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CA125:152.09 U/ml,结核抗体(-),肝肾功能正常。
更正诊断:(1)盆腔包块(炎性包块?);(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给以替硝唑、喹诺酮类等治疗,但患者体温高居不下,波动于39 ℃~40 ℃。
复查血WBC 23.8×109/L。
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呼吸30次/min。
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腹水和胸腔积液的病例报道(法国) Fortier D.;Dedecker F.;Gabriele M.;张丽娟【期刊名称】《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年(卷),期】2005(000)011【摘要】Massive ascite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endometriosis is an uncommon combination. Pleural effusion may rarely occur. Fourteen cases ar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black nulligravida woman followed for a primary infertility. Endometriosis was suspected in presence of increasing dysmenorrhea, cystic adnexal masse, umbilical nodes and ascites.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at exploratory laparoscopy. The patient had been followed for assisted procreation for six years and had undergone a 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never described. After several ascites recurrences, the pathology was resolved by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therapy. But a right pleural effusion with ascites occurred following a bad therapeutic observance. This complication reveals an early pregnancy never reported for this exceptional pathology. A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llowed this unique case of well outcoming pregnancy. The possible pathogenesis of ascites and pleural effusion are explore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tions are discussed.【总页数】1页(P22-22)【作者】Fortier D.;Dedecker F.;Gabriele M.;张丽娟【作者单位】Service de G ynécologie-Obstétrique Groupe Hospitalier Sud-Réunion avenue Francois-Mitterrand La Réunion France【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1【相关文献】1.胸腔积液及腹水染色体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的辅助诊断 [J], 王欢;邱瑞霞;梁大力;王娟;叶杰英2.腹水合并胸腔积液的治疗与分析 [J], 张光敏;吴英;曲飞飞3.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伴腹水1例 [J], 解顺平;张丽芳;陈文琼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大量血性腹水的病例报道与文献回顾(法国) [J], EkoukouD.;Guilherme R.;Desligneres S.;Rotten D.;刘亦恒5.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腹水 [J], 郗明蓉;曹泽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例患者,女,45岁,反复腹痛、腹胀3月余,加重伴呕吐4d入院。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
疼痛呈呈持续性钝痛、胀痛,阵发加重,无牵扯痛和放射痛,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心悸、胸痛,无腹泻、粘液脓血便。
自服“吗丁啉、整肠生、胃铋镁”等药物后腹痛、腹胀逐渐好转。
近3月来,患者上诉症状反复发作,自服上述药物后好转。
4d前患者再次出现腹胀、腹痛,较前加重,恶心、呕吐,呕吐为内容物数次,呕吐为非喷射性,无咖啡渣样物及鲜血。
查:腹膨隆,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下腹见约7cm长陈旧性手术疤痕。
全腹软,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
肝脾未触及肿大,Marphy Sign(-),肝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min,可闻及气过水声。
外院CT示:肠梗阻,盆腔囊肿。
门诊以“肠梗阻”收住院。
既往患者2000年在外院行剖宫产。
2005年外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
入院CT检查:(双肺+心脏),全腹(上、中、下腹)平扫,增强扫描:考虑乙状结肠癌并不全性肠梗阻(以结肠积液、积气扩张为主);盆腔右侧囊性灶(约6cm×5.4cm),多考虑卵巢囊肿;左肺上叶纤维灶;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术中发现右卵巢囊性增大约8cm×7cm,左输卵管伞端闭锁,积水增粗;左卵巢被粘连带包裹,形成5cm×4cm包裹性积液,子宫右前壁峡部见直径约1.5cm外凸,子宫后壁与肠管形成致密粘连,子宫后凹消失。
手术切除左输卵管,右卵巢,右卵管及剔除子宫肌壁间肌瘤。
腹腔内见少量淡黄色腹水,散在肠粘连,乙状结肠远端触及肿块,约4cm×3cm大小,质硬,与子宫后壁粘连,近端结肠明显扩张,内有大量积气。
阑尾长约7cm,直径0.6cm,表面充血、肿胀。
胆囊、胃、小肠、脾均无异常,手术松解腹腔肠粘连,切除乙状结肠及阑尾。
术后送检标本:乙状结肠约16cm肠管一段,大部分已被临床沿肠系膜切开,距一侧手术断端3cm、9cm处肠腔内分别见4cm×2.5cm、2.5cm×2cm区域隆起2个,切面灰红,质稍硬。
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的TAFRO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饶芝国;刘音;薛晓艳【期刊名称】《北京医学》【年(卷),期】2024(46)2【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TAFRO综合征患者的识别及临床表现。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航天中心医院出现大量腹水并多系统损伤的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其入院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本例患者女性,39岁,急性起病,发热后出现大量腹水,伴贫血、PLT减少,SCr升高伴少尿。
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右下腹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血性,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结果显示,WBC8.45×10^(9)/L,RBC 1.73×10^(12)/L,Hb 53 g/L,PLT 11×10^(9)/L,BUN 51.6 mmol/L,SCr 232.9μmol/L,免疫球蛋白G 1 730 mg/dl(正常范围:751~1 560mg/dl),乳酸脱氢酶569.0 IU/L。
诊断考虑TAFRO综合征。
给予肾脏替代及支持治疗,配合免疫抑制剂,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结论 TAFRO综合征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背景相同,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起病急,发病罕见,鉴别比较困难,预后凶险。
患者需紧急医疗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页数】6页(P112-117)【作者】饶芝国;刘音;薛晓艳【作者单位】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肾损害伴大量腹水一例分析并文献复习2.多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合并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及文献复习3.成人斯蒂尔(Still)病伴大量胸腹水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4.大量腹水合并CA125升高的卵巢纤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5.卵巢甲状腺肿合并大量腹水伴CA125升高1例及文献复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