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9.25 KB
- 文档页数:4
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摘要: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易燃特性限制了其在某些特殊场景下的应用。
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人员引入了碳酸钙(CaCO3)作为功能填料进行复合改性。
本文就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综述。
1. 引言高分子材料因其轻质、柔韧、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在包装、电子、汽车、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高分子材料易燃的特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提高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的方法。
2. 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直接共混法和溶液法。
直接共混法是将碳酸钙颗粒与高分子材料直接混合,然后通过热压或注射成型得到复合材料。
溶液法则是将碳酸钙颗粒与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溶液混合、溶剂蒸发和成型得到复合材料。
3. 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碳酸钙填料在高分子材料中起到了阻燃的作用。
一方面,碳酸钙颗粒可以吸收部分热量,减少高分子材料的燃烧速率和温升;另一方面,碳酸钙颗粒可以与燃烧产物中的H·、HO·等自由基发生反应,抑制燃烧链反应的扩展。
4. 影响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因素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碳酸钙颗粒的形态和尺寸对阻燃性能有重要影响,通常较小的颗粒尺寸更有利于阻燃效果。
其次,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阻燃性能,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此外,高分子基体和碳酸钙颗粒的界面粘结强度也会影响阻燃性能。
5. 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评价方法为了客观评价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评价方法,如热重分析(TGA)、垂直燃烧测试(UL-94)、氧指数测试等。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从各个方面对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价,并为材料的进一步改性提供指导。
6. 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高分子碳酸钙功能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在电子、建筑、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应用前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卓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在工程领域中,阻燃性能是评价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展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1.1 阻燃性能的定义与重要性阻燃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火焰作用时能够自身化学构造的改变或其他措施来减缓火焰蔓延的能力。
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极大地减少火灾事故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害,因此在工程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机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机制主要包括物理阻隔效应和化学阻燃效应。
物理阻隔效应是指复合材料中添加阻隔剂,阻碍火焰或热源对材料的侵蚀;化学阻燃效应是指复合材料中添加阻燃剂,通过吸收或减少燃烧释放的热量、燃烧产物等来达到阻燃的效果。
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垂直燃烧试验、水平燃烧试验、氧指数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估材料的阻燃性能,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2.1 航空航天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因其低密度、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飞机结构、导弹零件等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能够减轻重量、提高机动性能,同时具备出色的阻燃性能,保证航空器的安全性。
2.2 电子电气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在电子电气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出色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作为电气绝缘材料或电子器件的支架材料,提供可靠的电气绝缘保护,并能有效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
2.3 交通运输领域在交通运输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可以用于车辆外壳、座椅支架等关键部件。
阻燃高分子材料及其阻燃剂研究进展【摘要】自1735年Wyld申请了国际上的第一篇关于阻燃剂的专利直到现在,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召集科研人员致力于阻燃科学的研究,这在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尤为显著。
其中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是阻燃科学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阻燃高分子材料及其阻燃剂的分类、作用机理等。
通过分析阻燃剂的发展方向,预测了阻燃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些新动向。
【关键词】阻燃高分子阻燃剂聚酯极限氧指数目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大都使用可燃的高分子材料。
随着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潜在发生火灾的危险也在逐日增加,因而,开发和研究新型的高分子阻燃材料,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安全保障,这已逐步让国内外的材料科学的学者们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阻燃尼龙、阻燃热塑性饱和聚酯、阻燃聚乙烯、阻燃聚丙烯等,都是发展比较成熟的阻燃高分子的材料。
1 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类型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界定关于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形式,但一般可按获取阻燃性能的方式划分,可将其分为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和非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两种。
其中非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还可根据添加阻燃剂的方式,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种。
其中添加型阻燃高分子材料,就是在加工高聚物过程中将阻燃剂以物理方式分散其中而形成的阻燃性;反应型阻燃高分子材料则是在高聚物合成过程中加入阻燃剂。
目前,添加型阻燃高分子材料应用范围最广泛。
2 阻燃剂目前,基本以阻燃剂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处理作为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法,阻燃剂大多数采用的是添加型,只有极少数采用反应型。
阻燃剂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分子阻燃材料性能的好坏。
到目前为止,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主要方向仍然是阻燃剂的研究。
2.1 常用的阻燃剂有哪些现在使高分子材料阻燃性发生改变的阻燃剂基本有卤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两种。
卤系阻燃剂大多含有氯、溴等物质,其阻燃效果明显,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探讨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在遇到火灾等危险情况时,由于其易燃性和燃烧性,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高分子材料进行阻燃处理,提高其阻燃性能,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探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机制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机制主要包括物理隔离阻燃、气相阻燃和凝相阻燃三种方式。
物理隔离阻燃是通过添加难燃物或者填料,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空气和热源,减缓材料的燃烧速度。
气相阻燃是通过添加阻燃剂,使材料燃烧时释放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无燃烧气体,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燃烧。
凝相阻燃是在高温下阻断燃烧链反应,通过添加具有镇燃性能的化合物,使燃烧链断裂,达到阻止火焰蔓延的目的。
二、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研究1. 添加阻燃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阻燃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添加阻燃剂。
阻燃剂主要分为氮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和氢氧系阻燃剂三种类型。
氮系阻燃剂是指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成氮化合物的化合物,如氯氧化铝。
磷系阻燃剂是指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成磷氧化合物的化合物,如氧化三苯酚磷。
氢氧系阻燃剂是指在高温下可以产生水的化合物,如硼砂。
这些阻燃剂可以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大量的无燃烧气体,减少氧气浓度,抑制火焰的蔓延,达到阻燃的效果。
2. 表面涂层技术除了添加阻燃剂,表面涂层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阻燃方法。
通过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难燃物质,形成一层保护层,阻止火焰的蔓延,达到阻燃的效果。
目前,常用的难燃物质包括氯丁橡胶、石棉、叠氮化钛等。
3. 共混改性技术共混改性技术是将高分子材料与阻燃剂进行物理或化学共混,形成高效的阻燃体系。
通过改性增容体系的稳定性,提高阻燃效果,达到延缓燃烧速度的目的。
目前,共混改性技术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一、引言阻燃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以降低火灾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
然而,传统的阻燃材料存在耐热性能差、机械性能下降和加工困难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发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介绍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火灾安全方面的应用。
二、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方法1. 添加纳米填料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起到增强材料阻燃性能的作用。
例如,氧化石墨烯、金属氢氧化物和纳米陶瓷颗粒等纳米填料能够形成屏障,阻挡火焰和热量的传播,从而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2. 表面修饰通过改变复合材料表面的特性,可以提高阻燃材料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
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聚合物单体的原位聚合和表面包覆等。
3. 界面改性优化界面相互作用能够提高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采用界面改性技术,如界面胶接和界面涂覆等,可以增强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提高阻燃材料的综合性能。
三、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火灾安全中的应用1. 建筑领域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屋顶和墙体的隔热材料中添加阻燃剂,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利用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制作防火门窗,可以延缓火势蔓延,增加人员疏散时间。
2. 电子领域电子设备中的阻燃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将阻燃材料与导热材料复合,可以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火灾事故。
3. 汽车领域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汽车内饰中添加阻燃材料,可以减少车内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利用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制作车身结构部件,可以提高车辆的耐火性能。
四、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挑战与机遇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复合材料的加工困难、性能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然而,这些挑战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机遇,推动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不断进步。
五、结论阻燃材料的复合材料研究是当前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领域。
阻燃复合材料研究报告引言阻燃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新型材料,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篇报告旨在对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介绍和总结,分析其特点和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阻燃复合材料的定义与概述阻燃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其通过在材料中添加阻燃剂或改变其化学结构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阻燃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低烟毒性,能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和烟雾的产生,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 添加阻燃剂:通过在复合材料中添加阻燃剂,如氯化镁、氢氧化铝等,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2. 改变化学结构: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结构,如引入含氮或磷的官能团,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三、阻燃复合材料的特点与优势1. 良好的阻燃性能:阻燃复合材料能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
2. 低烟毒性:阻燃复合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含量低,对人体无害。
3. 耐火性能好:阻燃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4. 环境友好:阻燃复合材料中使用的阻燃剂和改性剂多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四、阻燃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1. 建筑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在建筑材料、电线电缆、隔热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航空航天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飞机和航天器的安全性能。
3. 电子电器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阻燃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1. 提高阻燃性能: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阻燃剂的种类和添加方法,提高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2. 开发新型阻燃材料:探索和研发新型的阻燃材料,如含氮或磷的有机阻燃剂。
3. 优化制备工艺:研究和改进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阻燃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低烟毒性,能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阻燃性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有机硅高分子材料以7.8键为主链,同时侧基为乙烯基、甲基以及苯基等有机基团,因为其特殊的构造而决定其出众的介电性、热稳定性以及生理惰性,在汽车制造、宇航以及医疗用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领域的应有都要求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具备优异的阻燃性,所以研究具备阻燃性有机硅高分子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
阻燃剂主要是用来提高材料的抗燃性,从而防止材料被引燃并且要抑制火焰的传播。
阻燃剂成为高分子材料开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使用量仅次于增塑剂。
阻燃剂根据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分成有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以及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这几种类型。
其中无机阻燃剂应用最为广泛,需求量占到阻燃剂总量的50%以上。
理想阻燃剂需要有着阻燃效果好以及添加量少的优点,同时要无烟无毒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并且对其他材料的性能影响小,有着良好的加工性能好,热稳定性高并且价格廉价等特带你。
阻燃剂的这些要求,决定着阻燃剂以及阻燃技术的开展放心。
有机阻燃剂有着添加量少以及基材相容性好的优点,同时对阻燃制品性能的影响也更小,不过现有的有机阻燃剂在燃烧时发烟量大同时挥发性大,热稳定性以及水解稳定性都比较差。
目前研究的有机阻燃剂有氮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有机磷阻燃剂以及硅系阻燃剂等。
有机硅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新型高效环保的无卤阻燃剂,作为成炭型的抑烟剂,能够赋予高聚物在阻燃以及抑烟的过程中,还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强度以及加工性能。
作用机理主要是硅氧烷燃烧过程中能够生成硅,进而碳阻隔层能够隔绝树脂与氧气的接触,防止熔体滴落,因此实现阻燃效果。
有机硅阻燃剂有着热稳定性良好的特点,这是由分子主链的-Si-O-键所决定。
有机硅闪点绝大多数都高于300℃,所有具有难燃性。
较为常见的有硅油、硅树脂、硅橡胶以及聚硅氧烷等。
目前市场应用的有机硅阻燃剂打斗是美国通用电器提供的SFR-100,是一种黏稠透明的硅酮聚合物,能够与各种协同剂例如多磷酸胺等并用,已经使用在聚烯烃阻燃,低用量可以满足阻燃要求,高用量能够赋予基材有意的抑烟性以及阻燃性。
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摘要:介绍了阻燃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对近年来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两大类。
其中,通用塑料以聚烯经为主,其阻燃改性的主要手段为掺杂改性;,工程塑料种类繁多,包括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酯等,这类阻燃高分子材料主要是以本征改性为主。
无论是掺杂改性,还是本征改性,高分子材料在有机或无机阻燃元素或阻燃剂的作用下,其阻燃性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阻燃改性;建筑工程引言在人们日益提高对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重视程度的背景下,材料阻燃性愈发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关注重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工作中进行了多种材料的开发。
文章综述了阻燃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本质型阻燃高分子材料一般采用分子设计方法来制备,直接将小分子单体作为结构单元引入至聚合物主链或侧链中﹔添加型阻燃高分子材料通过阻燃剂与聚合物共混的方式赋予其阻燃性能;在各种类型的阻燃剂中,复合型阻燃剂不同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可使高分子材料表现出更好的阻燃性能。
1阻燃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高分子材料种类较多,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通用塑料,酚醛树脂、尿醛树脂、聚氨酯等工程塑料以及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等热固性塑料。
在建筑工程中,这些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墙体、天花板、地板、电缆、管材等制品。
沈治华等以三氧化二锑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聚氯乙烯中并对其用量进行调节,三氧化二锑质量分数仅为3%~4%时,聚氯乙烯的极限氧指数从24.0%提高至27.0%;将三氧化二锑质量分数提高到10%,所制改性聚氯乙烯的极限氧指数增加到32.0%。
结果表明,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无机阻燃剂,能将可燃或易燃的高分子材料改性为难燃或不燃的高分子材料,所制改性聚氯乙烯可成功用于电缆绝缘层。
林雅莲对聚氯乙烯进行了阻燃改性,并将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用于生产电器管道。
建筑工程领域中高分子合成材料阻燃性能改善与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消防方面管控,通过选择合理的阻燃材料,不但能提升建筑物内部的整体防火性能,还能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内部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避免各类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带来的实际危害。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领域中高分子合成材料阻燃性能改善与应用。
关键词:建筑领域;高分子合成材料;阻燃性能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引言建筑业是高耗能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新材料被应用于建筑业,高分子因其无机和金属材料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其力学性能相近,经济成本低,因此受到建筑业的青睐。
阻燃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广泛,,需要不断探索阻燃剂的种类以及材料改性方式,以促进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1高分子材料概述对于高分子材料来说,因其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及较高的比强度和较低的吸水率,加之热导性低,生产成本低,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范围上,具体涉及到建筑工程中的给水管、排水管和墙体保温材料等,尤其在墙体保温层方面,更是广泛应用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等。
在进行阻燃材料开发时,可以采用化学手段,但利用化学手段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改进,往往步骤繁琐,因此在实际的工业生产和应用中,大多是机体内加入外源性阻燃剂。
2建筑工程领域中高分子合成材料阻燃性能改善2.1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主要通过热降解从火焰中吸收热量,同时释放H2O和惰性气体(如CO2和NH3),降低氧气和挥发性燃烧物质的百分比,达到阻燃的效果,同时改善炭层结构,提高耐火极限。
基于APP/PER/MEL制备了一种膨胀型防火涂料,添加三氧化钼(MoO3)和氧化铁(Fe2O3)作为无机阻燃剂,提高了涂层的热稳定性,XPS和SEM测试结果显示,M o O3和Fe2O3显著提高了残炭率,并且改善了APP/PER/MEL体系炭层的表面和内表面结构[1]。
新型高分子材料阻燃剂的研究进展摘要:新材料的研发日益成熟,更多的新材料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当中,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
近年来,由于环境和健康问题,众多研究者一直专注于寻找与卤化阻燃方案一样有效的无卤化阻燃方案。
这一策略是阻燃领域开展的学术工作的主要推动力。
基于目前高分子阻燃材料的研究开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新型添加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和有机硅阻燃剂的阻燃特点、机理,并指出了这些新型阻燃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型;高分子材料;阻燃剂引言有机高分子材料,富含碳、氢等元素,易燃,其极限燃烧氧指数(LOI)一般小于21,往往会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
很多国家开始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尽量避免和减少这些火灾的发生,并且强行地要求应用到某些特定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高效的阻燃性能。
可是,目前很多研究发现,在改善高分子材料阻燃性的同时,会降低材料的其他性能,比如加工性能、机械性能、透明度等。
因此,目前高效阻燃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着重于协调材料各性能之间的关系,发展高性能化的高分子阻燃材料。
1高分子材料的概述1.1高分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有很多种,橡胶,塑料,纤维,粘合剂,涂料等都在这一范畴之中,该种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用途。
高分子又称为聚合物质,通过多次使用共价键联,将不计其数的简单相同的结构单位反复组合而形成。
目前,关于聚合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根据原料的种类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物质和人造物质。
根据物料性质可分为橡胶、纤维、塑料、粘合剂、涂料等;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普通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当前,聚合物在建筑、交通、家电、工农业、航空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逐渐朝着功能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而国内在此领域的发展和科研工作起步较迟,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使聚合物成形工艺水平持续提升,才能走在国际前沿。
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阻燃技术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类文明与技术的日益发展,为了环保和人身健康,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使用与发展,为了缓解对传统的阻燃剂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将目光转移到了天然高分子材料上,并对此展开工作。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研究因为高分子材料大多属易燃材料,冷却时产生的热量小、冷却速度快并且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所以其冷却所致的消防安全隐患已经沦为当前高分子材料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有机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现有技术很难对其展开水解,如果无法将其水解,将可以引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将天然高分子材料水解、转变再加工沦为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的难题之一,顺利完成该过程不仅须要花费大量的能源和人工,而且其资金花费也就是极其非常大。
在传统的阻燃剂中通常将石油水解后产生的多羟基类化合物做为炭源采用,但是这也造成了我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使石油资源一步步遭遇耗竭;而且,对石油的过度采用,也并使自然环境受了轻微的污染,当具有多羟基结构和多芬香环路结构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辨认出之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天然高分子材料上。
1天然高分子材料1.1天然高分子的性质(1)天然高分子是指没有经过人工合成,天然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2)天然高分子都就是处于一个完备并细致的逊于分子体系内,通常都就是由多种天然高分子以高度有序的结构排序出来。
(3)天然高分子是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1.2天然高分子的发展随着天然高分子的被发现,天然高分子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人类对天然高分子的利用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衣食住行样样都与天然高分子密不可分。
1.3天然高分子的优势(1)价格低廉,使用成本较低。
(2)来源广为,在自然界动植物中广为存有。
阻燃材料学中的阻燃复合材料研究学术研究领域中,阻燃材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阻燃复合材料则作为其中研究热点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从阻燃材料学的背景和意义、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言阻燃材料学是研究如何制备能够减少物质燃烧速度,并在燃烧过程中生成少量有毒物质的材料,在减少火灾危害、保护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阻燃复合材料作为阻燃材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二、阻燃复合材料的定义与特点阻燃复合材料是指由阻燃剂和基体材料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
阻燃剂可以改变基体材料的燃烧性能,使其具有减少燃烧速度和产生烟雾的特点。
阻燃复合材料的特点在于不仅具备了基体材料的优点,同时还具备了阻燃剂的优点。
三、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1. 阻燃机理研究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首先是对阻燃机理的探索。
当前,研究者主要通过对阻燃剂的分子结构以及基体材料的燃烧过程进行实验和模拟,以揭示其阻燃机制。
2. 阻燃剂的研究阻燃剂是阻燃复合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者通过合成新型的阻燃剂,或者对现有的阻燃剂进行改进,以提高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3. 基体材料的研究除了阻燃剂的选择和改进外,基体材料的优化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者通过改变基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以提高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用性能。
4. 研究方法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研究者在阻燃复合材料的研究中,结合实验和模拟手段,以及先进的测试设备和分析仪器,来解决研究中的难题。
四、阻燃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在建筑、电子、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电子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电子元件的外壳,提高电子产品的防火安全性。
在交通领域,阻燃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车辆零部件,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PETPET (聚乙烯酸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高分子材料。
PET 的优良性质,如高强度、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纤维和工业应用。
然而,PET 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容易发生燃烧,这限制了其在某些应用中的使用。
为了提高PET 的阻燃性能,近年来研究者采用共聚、改性等方式对PET 进行改性。
本文将综述PET 共聚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
一、PET 的燃烧机理及阻燃机制PET 的燃烧机理主要是热分解、炭化和燃烧三个过程,其中热分解是最关键的一步。
PET 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气体可以与氧气反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进而引发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炭化作用可将PET 分解后产生的碳化物分解,放出有机气体,故PET 的燃烧是一种自由基反应。
燃烧过程中,热分解和炭化作用是主要的过程,可在避免燃烧时提高PET 的阻燃性能。
PET 的阻燃机制有几种,其中一种是添加含氮、磷等元素的阻燃剂。
在PET 燃烧过程中,阻燃剂中的含氮、磷等元素可与PET 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反应,生成惰性气体,并减缓自由基的扩散和再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另一种是添加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为阻燃剂。
在高温下,阻燃材料则生成炭化层,此炭化层能够降低PET 表面积的甲醛、CO 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从而改善PET 的阻燃性能。
二、PET 共聚阻燃改性研究进展1. 共聚PET共聚PET 是引进含氮和磷元素共聚物到PET 中制备阻燃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由于共聚物中的含氮、磷等元素与PET 聚合生成的材料密度较高,整个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质和压缩性质都得到显著提高。
比较常用的共聚物有聚酰胺、聚醚酮等。
石永江等[1]以DMTCP (环虫蓝素-二甲基碳酸酯双酯)为共聚物制备了聚丙烯酸增稠剂-poly (dicyandiamide-terephthalic 酸)共聚PET 材料,研究显示,共聚PET 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溶剂吸收能力、压缩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
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其阻燃、耐腐蚀性能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高分子材料的耐火性差、热塑性差、易燃等特点,导致了高分子材料件火灾频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所以,必须加强高分子材料的耐火性能的研究。
从高分子材料的燃烧和阻燃机制出发,对高分子材料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实际应用;发展方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塑料、纤维和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制品。
高分子材料具有很高的可燃性和易燃性,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热量。
另外,高分子材料在燃烧时,很难扑灭火焰,而且还会不断地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危害着人们的生命。
1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机理目前,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已经将阻燃技术进行了科学的改进,采用了高分子材料来解决火灾的缺点,这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
它在使用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好的阻燃效果,它的作用就是在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有效的防止燃烧的物质。
其实,在对阻燃技术的具体使用机制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这是防火工作的关键,一是隔绝氧,二是降低燃烧环境的温度。
凝聚相的阻燃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人员们发现,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许多微小的分子,这些微小的分子可以起到很好的阻燃剂作用,在实际燃烧的时候,可以切断它们的连锁反应,提高材料的热解温度,而且在燃烧的时候,大量的水蒸气可以与阻燃高分子材料里面的氢氧元素混合在一起,形成大量的水汽,将燃烧材料的表面包裹住,有效地隔绝了燃烧物质和氧气,达到了理想的阻燃效果。
而且,这种水雾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材料的温度,将材料中的孔隙完全封闭,从而达到更好的隔绝效果。
而在实际的阻燃工作中,凝聚相具有四种不同的阻燃方式。
首先,就是在燃烧的时候,会有一些惰性的气体,会影响到火焰的燃烧。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聚合物组成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
然而,由于高分子材料易燃且燃烧性能差,导致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阻燃剂被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通过与聚合物形成化学反应或物理相互作用,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
另一方面,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也对其阻燃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合理设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也能提高其阻燃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并以聚丙烯(PP)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燃烧机理,包括热分解、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等过程。
随后,将介绍阻燃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阻燃剂主要分为氧化剂、氮磷型阻燃剂和卤素型阻燃剂等,每种阻燃剂都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然后,将详细介绍高分子材料结构和组成对其阻燃性能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会影响其燃烧性能和阻燃剂的作用机制,因此合理设计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能提高其阻燃性能。
最后,将介绍当前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新型阻燃剂的合成和应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等。
本文的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合理设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选择适当的阻燃剂和添加剂,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使其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同时,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燃烧机理和阻燃剂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深入理解了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过程和阻燃机理,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在提高材料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和组成,并添加适当的阻燃剂和添加剂,可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于新型阻燃剂的合成和应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等方面,以进一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
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王增加 李辅安 李翠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43所,西安710025)摘 要 综述了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阻燃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指出了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阻燃,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LOI),纳米复合材料Development of flame retardant polymer2based compositeWang Z engjia Li Fuan Li Cuiyun(The43rd Institute of the F ourth Academy of C ASC,X i’an710025)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n the research of flame retardant polymer2based composite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 ome typical flame retardant polymer2based composites was introduced,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were put forward.K ey w ords flame retardancy,composite,limiting qxygen index(LOI),nano2composite 一般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比较差,其阻燃性能主要是通过添加阻燃剂来获得。
按照化学组成,阻燃剂可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
无机阻燃剂主要包括无机硅系阻燃剂、纳米无机物阻燃剂、石墨阻燃剂、无卤阻燃剂等;而有机阻燃剂主要是指有机硅系、卤系等阻燃剂。
目前我国使用的阻燃剂主要以有机卤系阻燃剂为主,尽管它与有机高聚物相容性好,阻燃效果好,添加量很少,对材料的其它性能影响很小,但在燃烧过程中发烟量较大,且释放出有毒性、腐蚀性的卤化氢气体。
与有机阻燃剂不同,无机阻燃剂虽具有无卤、无毒、低烟等优点,但却存在添加量大且与基材亲和力差的缺点,对材料的加工和机械性能影响很大[1,2]。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新发展的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
1 几种典型的阻燃复合材料1.1 添加型硅系阻燃复合材料添加型硅系阻燃复合材料在阻燃材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添加型硅系阻燃剂分为有机硅系阻燃剂和无机硅系阻燃剂两大类。
有机硅系阻燃剂的研究主要通过改进分子结构、提高分子量等来提高阻燃效果,改善成炭性能和被阻燃材料的加工及物理机械性能。
无机硅系阻燃剂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其与被阻燃材料的相容性和增加阻燃效率[3]。
1.1.1 有机硅系阻燃剂有机硅系阻燃剂是一种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的非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
成炭技术是阻燃技术的新发展方向之一。
一般通过添加成炭剂促进成炭或者促进交联反应产生炭层而达到阻燃目的。
据相关报道[4,5],加入Al(OH)3或SiO2可提高聚丙烯膨胀体系的绝热性能,但有限氧指数(LOI)却下降;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使蜂窝状炭结构更加稳定和致密,提高了聚丙烯的有限氧指数。
用Mg(OH)2阻燃乙烯2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 VA)时,加入有机硅能改善Mg(OH)2在E VA中的分散性并增加炭化残渣的生成量,进一步提高E VA/ Mg(OH)2有机硅体系的氧指数。
所以,有机硅系阻燃剂能促进炭的生成,提高炭层的稳定性和改善炭层结构,该炭层还具有一定的抑烟作用。
1.1.2 无机硅系阻燃剂第32卷第10期2004年10月化工新型材料NEW CHE MIC A L M ATERI A LSV ol132N o110・11・作者简介:王增加(197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无机硅基添加剂(如二氧化硅)常用作填料。
最近的研究发现[6],一定条件下,无机硅化合物无论作为聚合物的添加剂,还是与聚合物组成共混体,均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但一般要与其他添加剂配合使用。
由于无机硅化合物资源丰富,取材方便,其阻燃的高聚物大多无毒少烟、燃烧值低、火焰传播速度慢,对此人们进行大量研究,已研制出的阻燃系统有:二氧化硅、玻璃纤维、微孔玻璃和低熔点玻璃、二氧化硅/氯化锡、硅凝胶/碳酸钾、硅酸盐(如3MgO2 4SiO2H2O、滑石、硅酸铝)、原磷酸铵(APP)、水合硅化合物/APP、硅氧烷/硼等,后两种主要用作阻燃氯助剂[8,9]。
有些无机硅系阻燃材料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硅在体系表面形成无定型硅保护层。
NIST的研究人员发现[9]:二氧化硅凝胶/碳酸钾阻燃体系阻燃多羟基化合物(如聚乙烯醇、纤维素等)燃烧时,如果生成多配位有机硅化合物,则引起聚合物交联,而形成的含硅化合物在燃烧时有可能生成含有Si2O2C键和Si2C键的保护炭层。
在不含氧聚合物如(聚丙烯、苯乙烯2丙烯腈共聚物(S AN)、尼龙266等)中加入二氧化硅凝胶/碳酸钾阻燃体系,燃烧时生成碳酸钾玻璃保护层;当体系中加入硅化合物和硼酸锌,燃烧时则产生硅酸硼玻璃态物质[10]。
1.2 阻燃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上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兴起的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开辟了阻燃高分子材料的新途径,被国外有的文献誉为塑料阻燃技术的革命。
所谓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是将以特殊技术制得的纳米级(至少有一维尺寸小于100nm)无机物分散于聚合物基体(连续相)中形成的复合材料。
当基体中无机物组分含量为5%~10%时,由于纳米材料极大的比表面积而产生的一系列效应,使它们具有较常规聚合物/填料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密度小,机械强度高,吸气性和透气性低等,特别是这类材料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也大为提高。
因此,以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阻燃材料,不仅有可能达到很多使用场所要求的阻燃等级,而且能够保持甚至改善聚合物基材原有的优异性能[4,11,12]。
目前人们已经研究了多种阻燃的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如P B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PP/ CaC O3纳米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聚吡咯/含硅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层状硅酸盐(LS)纳米阻燃复合材料。
其中聚合物/LS纳米复合材料(PS N)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最有希望工业化的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级层状硅酸盐添加剂量少(一般为基材质量的2%~5%),分散性好;添加剂与聚合物之间接触面积极大且存在二者界面间的化学键,因而它们具有理想的粘接性能。
所以,复合材料无迁移,无污染,阻燃性能较好;更重要的是其拥有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特有的性能,这是常规阻燃添加剂无法比拟的。
但P LS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P LS与常规阻燃剂配合使用后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只有部分改善,而不像常规的P LS的韧性、强度、弯曲等性能均有提高。
自从日本丰田公司报道用插层法制备了PA/LS 纳米复合材料后,国内外对L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异常活跃。
制备PS N的方法很多,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插层复合法(intercalation com pounding)。
根据复合过程,该法又可分为插层聚合法(intercalation poly2 merization)及聚合插层法(polymer intercalation)两种。
前者系将单体分散,插层进入层状硅酸盐片层中进行原位(in2situ)聚合,并使硅酸盐片层剥离(delami2 nate或ex foliate)而实现片层与聚合物基体以纳米尺度复合。
后者是将聚合物熔体或溶液与层状硅酸盐混合,再使硅酸盐剥离成纳米级片层并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
所制得的PS N有两种类型的结构,一为插层型,一为剥离型。
插层型可作为多向异性材料,而剥离型则为强韧型材料[13]。
日本的大日本油墨公司、美国的C ornell大学、Michigan州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均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制备出以PA、PS、PET、P BT、PP、环氧树脂、硅橡胶为聚合物的基质、以LS为无机物的纳米复合材料,并在其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对聚合物/LS纳米复合材料而言,当LS添加量小于5%时,即可明显改善材料的阻燃性。
所有含蒙脱土(M MT)的纳米复合材料,其可燃性均可降低。
此类材料阻燃机理的很多问题尚未为人所知,一旦阻燃机理被揭示,聚合物/LS纳米复合材料不仅会具有含添加型阻燃剂高聚物的良好阻燃性能,而且会同时改善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而成为新一代阻燃高分子材料。
纳米级LS(或其他无机物)既可单独作为添加型阻燃剂,也有可能与其它添加型阻燃剂并用[12~15]。
1.3 聚乙烯/石墨阻燃复合材料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性能,且价格低廉,用途广泛。
但它易燃,因而,对聚乙烯的阻燃显得尤为重・21・化工新型材料第32卷要。
传统的阻燃方法,即加入含卤有机阻燃剂,但得到的制品在燃烧时发烟量大,且放出有毒气体,因而,迫切需要研究无卤阻燃聚乙烯。
膨胀型阻燃剂(IFR)被认为是实现阻燃剂无卤化的很有希望的途径之一[16]。
可膨胀石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无卤阻燃剂。
杨永芳等[16]以LDPE(112A),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天然鳞片石墨和可膨胀石墨经过混合、Bran2 dender塑化、压制等工艺制得复合材料,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做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发现,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石墨具有增强作用,当把它们加入到复合体系中后,它们促使大分子链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因此,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也相应地增加,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也越好。
这主要是因为共混体系中石墨(可膨胀石墨、膨胀石墨)具有吸附作用,当它们与聚乙烯共混后形成了网络结构,因而,在燃烧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骨架支撑作用,使得试样燃烧时无滴落,减缓了燃烧的趋势;而且加入石墨(可膨胀石墨、膨胀石墨)后,由于固相炭核的数量增加,它与聚乙烯燃烧时生成的水以及环境中的水蒸汽发生C+H2O→CO+H2;CO+H2O→CO2+H2反应。
因为反应生成了C O2,所以降低了火焰的强度,增强了气相阻燃作用。
1.4 无卤阻燃复合材料为了防止燃烧产生的烟雾所带来的二次灾害,人们对无卤阻燃材料的使用愈来愈重视,寻求综合性能好的高效无卤阻燃体系,对开发无卤阻燃材料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谢大荣等[17]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氢氧化铝/Z D (一种有机硅)复合添加剂时E VA阻燃性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掺混工艺对E 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在E VA体系中只需加入65~100份氢氧化铝/Z D复合添加剂,即可起到显著的效果,使该体系表现出不滴落、低烟,OI>32%,σB>10MPa,εB>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