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景区介绍-石林景点PPT(经典版)
- 格式:pptx
- 大小:13.59 MB
- 文档页数:22
石林风景区简介石林(Stone Forest),素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坐落在昆明南边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86公里。
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
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参差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
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
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发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当属昆明路南石林首屈一指。
1966年,中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地貌”改为“岩溶地貌”,故在中国又叫岩溶地貌。
石林风景名胜区范围宽,石林集中。
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举世罕见。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的第三个世界遗产。
彝族服饰、路南卤腐、宜良烤鸭、油炸蜂蛹是游览石林值得购买或品尝的特色产品。
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石林风景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石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
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
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
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
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
云南石林石林宣传片石林的位置●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
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
●●2006年底,全县辖7镇1乡,88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459个村民小组和49个居民小组,387个自然村,县总面积1725平方千米。
县城距昆明78千米,县城海拔1679.8米,境内最高海拔2601米。
2006年,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913.9mm。
●全县2006年末人口236908人,其中,男性119427人,女性117481人,占总人口的49.57%;非农业人口26301人,占总人口的11.1%;少数民族人口82178人,占总人口的34.69%;彝族人口8010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48%。
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81‰,死亡率为5.08‰,自然增长率为5.72‰。
●2009年,石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5亿元,同比增14%。
其中,工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14%。
大小石林景区接待游客286万人次,同比增20.7%;全县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同比增10%;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同比增16.7%。
文化产业增加值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
历史沿革●在石林境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产和生活。
到春秋战国时期,路南与滇池地区的古滇人一道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器文化,社会也随之步入了有阶段的部落奴隶制社会。
●秦代以后,汉文化被中原移民不断传到祖国西南边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路南设立谈稿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南昭、大理国时期,世代生活在路南的落蒙部得到发展壮大,成为三十七部中的强大力量。
元初置为落蒙万户府,其辖地达弥勒、陆良、师宗等地。
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政府设立云南行省调整政区之机,将落蒙万户府消弱为州,并命名为路南州,下辖邑市、弥沙二县,隶属于澄江路。
昆明石林风景区简介概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昆明石林风景区,那儿可是个让人一去就不想走的地方。
说到石林,你可能会想到“奇石”二字,没错,但那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秘密可不止这些哦!走进石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头们。
它们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还有的简直就像是从《西游记》里走出来的石猴。
这些石头不仅形状奇特,而且色彩斑斓,红的、黄的、绿的,就像是一个调色盘上的作品,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要拍几张照留作纪念。
别小看这些石头,它们背后可是有段传奇故事呢。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因为地壳运动,海水退去,露出了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
而更有趣的是,这些石头还是古代彝族人崇拜的图腾呢!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彝族人就会围着这些石头跳起欢快的舞蹈,庆祝新的一天的到来。
除了石头,石林里的树木也各有千秋。
有的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好像一把把大伞为游客遮风挡雨;有的则枝干扭曲,形态各异,就像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让人心情舒畅。
当然啦,石林不仅仅是石头和树的天下。
这里的水系也十分丰富,清澈见底的小溪和瀑布,让整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走在这些小溪边,听着水声潺潺,感受着清凉的泉水拂过脚背,那种感觉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下石林的美食。
这可是不能错过的。
在石林,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彝族菜肴,比如酸菜鱼、烤全羊等。
这些美味的食物不仅味道好,而且还能让人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
我要说的是,虽然石林的景色美不胜收,但别忘了保护环境哦。
在这里游玩时,一定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植被,共同维护这个美丽的自然景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石林的美丽,让这份美丽代代相传。
好啦,今天的石林之旅就到这里。
如果你下次还有兴趣来玩,记得提前规划好路线哦,别让自己错过了这番奇妙的体验。
记得带上你的相机,留下美好的回忆。
拜拜啦!。
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山脉南缘,浑善达克沙地东端,是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有“塞上金三角”之称。
在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种自然景观,被称作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
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
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
据专家分析,阿斯哈图石林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内“冰川石林”。
由于第四纪冰川长期的精雕细刻,造就了阿斯哈图冰石林这一方神秘的独特的自然风貌,具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
这里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山山各具特色,山山不同,峰峰各异。
*********************(图片)***********************阿斯哈图冰石林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举世罕见的“冰石林”。
阿斯哈图石林发育类型很多,形状千姿百态。
有的像“石柱”、“石丛”、“石笋”,有的好似“石塔”、“石墙”,还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萨斜塔”。
阿斯哈图石林形态多变,很少有雷同形状,而且浑厚粗犷,在荒野中突兀而立,十分触目。
当地百姓看得久了,看出名堂,姐妹石等名称。
阿斯哈图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奇石怪异、风纯木秀,令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一处石景,从不同的方位观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光照耀下,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这时,你会为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感慨万千。
*********************(图片)***********************阿斯哈图石林附近是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有山冈、森林、草原,景色很美。
*********************(图片)***********************“阿斯哈图”系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
阿斯哈图石林分布在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北约40公里,海拔1700米左右的北大山上,石林沿山脊呈北东向展布,分布面积约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