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制冷技术讲座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666.00 KB
- 文档页数:25
制冷原理与技术讲解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发冷却原理: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对外界物体进行蒸发冷却。
通过增大制冷剂的表面积,可以提高蒸发速率,从而提高制冷效果。
2.压缩冷却原理: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在压缩机中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形成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制冷作用。
3.磁致冷原理:通过应用外部磁场来改变材料的磁性,使其发生自发磁化与脱磁现象,实现材料吸收与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4.化学制冷原理: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使物质温度发生变化。
如吸附式制冷机通过吸附剂与制冷剂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制冷效果。
二、制冷技术制冷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式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用冰箱和空调中,以及商用冷库。
它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使其冷却并变为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使得制冷剂流向蒸发器进行蒸发冷却。
2.吸收式制冷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商用冷库和工业制冷设备。
它利用氨水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汽释放的热量,使制冷剂再次变成液体形式。
吸收式制冷技术具有高效、无污染等特点。
3.蒸气喷射制冷技术:通过蒸汽与喷射剂的混合作用,利用蒸汽的压力与速度能量,将高温低压蒸汽变为低温低压或低温高压的蒸汽,实现制冷效果。
4.磁致冷技术:利用材料在磁场中的磁致热效应,通过改变磁场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实现材料的热吸收和热释放,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5.热泵技术:热泵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制冷,还可以进行加热。
它通过循环工质的相变过程,将热能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然后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热泵除了用于制冷空调外,还广泛应用于集中供暖和热水供应领域。
制冷原理培训讲稿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制冷原理,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大家能够对制冷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制冷技术是一项将热量从一个低温系统转移到一个高温系统的过程,以降低低温系统的温度为目的。
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和热传递的基本原理,通过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或者介质的热传导性来实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
制冷循环通常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四个主要部件。
蒸发器是热量吸收的地方,液体制冷剂通过葫芦器内部的换热管道,在低压下蒸发成气体,并吸收热量。
压缩机将蒸发器中的气体制冷剂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冷凝器是热量放出的地方,压缩机压缩过的气体制冷剂在冷凝器内部冷却下来,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节流装置,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下降,温度也随之降低,重新进入蒸发器完成制冷循环。
制冷原理的关键在于制冷剂的选择和应用。
制冷剂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制冷循环中起到传导热量的作用。
一个好的制冷剂应具备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蒸发潜热,这样能够在蒸发器中充分吸收热量。
同时,制冷剂还需对环境友好,不会对臭氧层产生危害。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制冷剂有氯氟烃和氨等。
了解了制冷循环和制冷剂,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是制冷系统的功率和效率。
功率主要由压缩机提供,而效率则取决于制冷剂的特性和循环中各个部件的损失。
其次是制冷负荷的计算。
制冷负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需制冷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计算,以确保系统满足要求。
最后是制冷系统的安全问题,制冷剂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压力过高或者温度异常,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系统运行安全的监控和维护。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藏冷冻、制冷设备等行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越来越多的环保型制冷剂被开发和应用,使得制冷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同时,制冷设备的智能化和节能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制冷技术的讲座,聆听了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制冷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领域。
制冷技术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与国家能源战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制冷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讲座内容1. 制冷技术概述讲座首先介绍了制冷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制冷技术是指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部件中完成制冷循环,以达到降低物体温度的目的。
根据制冷剂的性质,制冷技术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吸收式、热泵式等。
2. 制冷循环原理讲座详细讲解了制冷循环的原理,包括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部件中的流动过程。
通过制冷剂的相变,实现制冷剂的吸热和放热,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3. 制冷设备与系统讲座介绍了常见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以及它们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此外,还讲解了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4. 制冷剂与环保讲座强调了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制冷剂环保方面的政策。
近年来,我国逐步淘汰了高污染、高能耗的制冷剂,推广使用环保型制冷剂,以降低制冷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5. 制冷技术发展趋势讲座分析了制冷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冷技术将更加高效、环保,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心得体会1. 提高对制冷技术的认识通过此次讲座,我对制冷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了制冷技术的原理、设备、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这将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制冷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2. 关注环保,践行绿色制冷讲座强调了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在制冷剂环保方面的政策。
作为一名制冷行业从业者,我将关注环保,积极推广使用环保型制冷剂,为我国制冷行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3. 持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制冷技术发展迅速,作为一名制冷行业从业者,我深知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制冷技术实用培训教程(doc 109页)第一章制冷技术基本知识§1-1 概述一、何谓制冷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热”或“冷”是人体对温度高低感觉的反应。
在制冷技术中所说的冷,是指某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如水或空气)温度而言。
因此“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连续维持这样一个温度的过程。
二、何谓人工制冷我们都知道,热量传递终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至二者温度相等。
热量决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这是自然界的可观规律。
然而,现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经常需要某个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甚至低得很多。
例如,储藏食品需要把食品冷却到0℃左右或-15℃左右,甚至更低。
而这种低温要求天然冷却是达不到的,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有另外的补偿过程(如消耗一定的功作为补偿过程)进行制冷。
这种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物体或空间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周围环境中去,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低温,称谓人工制冷。
而这种装置就称谓制冷装置或制冷机。
三、人工制冷的方法人工制冷的方法主要有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三种。
1.相变制冷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
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气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气化潜热;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下升华要吸取137kcal/kg的热量,其升华温度为-78.9℃。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利用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机绝热膨胀时,对外输出膨胀功,同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3.半导体制冷:珀尔帖效应告诉我们: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时,则一个接合点变冷,另一个接合点变热。
但是纯金属的珀尔帖效应很弱,且热量通过导线对冷热端有相互干扰,而用两种半导体(N型和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互干扰。
因此,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