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工程期末考试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工程期末考试整理——by悦

题型:1、填空(20分);2、选择(20分);3、问答题(20分);4、计算(40分)。

第一章绪论

1、生化工程学科的产生:

①传统的发酵业-混沌时期;②发酵工业走向科学(1857年巴斯德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

③发酵工程的早期阶段(厌氧发酵、好氧发酵);④生化工程学的起点(1928年由 Fleming发现青霉素)。

2、两个关键技术-奠定生化工程学科基础

①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

②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3、生物化学工程

定义:运用化学工程学原理方法, 将生物技术实验成果进行工程化、产业化开发的一门学科。实质: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是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化学工程结合。

第二章培养基灭菌

1、培养基灭菌目的:发酵过程要求纯培养

2、灭菌与消毒的区别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料、容器、器具内外的病原微生物。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而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例如,用于消毒牛奶、啤酒和酿酒原汁等的巴氏消毒法,是将物料加热至60℃维持30min,以杀死不耐高温的物料中的微生物营养细胞。

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包括营养细胞、细菌芽孢和孢子。

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3、灭菌方法

4、湿热灭菌

原理:由于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在冷凝时会放出大量的冷凝热(潜热),很容易使蛋白质凝固而杀死各种微生物。

灭菌条件:121℃,30min。

灭菌不利方面:同时也会破坏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甚至会产生不利于菌体生长的物质。因此,在工业培养过程中,除了尽可能杀死培养基中的杂菌外,还要尽可能减少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5、分批灭菌 (batch sterilization) 、实罐灭菌(实消):

定义:利用热空气或高压蒸汽对培养基与发酵罐同时灭菌。

分批灭菌的特点:

适用于:培养基易发泡或黏度大

优点:操作简便,无需连消的设备,并减少了杂菌污染的机会

缺点:升温降温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

各阶段对灭菌的贡献:升温20%;保温75%;降温5%。

6、连续灭菌(continuous sterilization)(连消)

定义:培养基通过连续灭菌装置,快速连续加热灭菌,后进入灭菌的空罐。

连续灭菌装置:1).连消塔保温罐连续灭菌;2).板式热交换器连续灭菌;3).蒸汽喷射连续灭菌。

7、分批灭菌与连续灭菌的特点比较

8、培养基灭菌要求:

达到需要的无菌程度;有效成分受热破坏程度尽可能低。

灭菌工作关键:控制加热温度(T)和受热时间(t)。

☆9、微生物的热死规律----对数残留定律

微生物受热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高热能使蛋白质变性,这种反应可认为是单分子反应,死亡速率可视为一级反应,即与残存的微生物数量成正比。

菌的死亡速率-dN/dt与任何瞬间残留的活菌数N成正比。

公式:ln(Ns/N0)=-Kt

N0:原有活菌数(t=0,污染度)

Ns:经t时间后残存活菌数(灭菌度,Ns=10-3)

10、K-比死亡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选择、填空)

K大小反映微生物受热死亡的难易程度。与微生物的种类及加热温度有关

◇相同温度下,k值愈小,加热时间长,则此微生物愈耐热。即:t=1/K *ln(N0/Ns)

◇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灭菌温度下,灭菌温度愈低,k值愈低;温度愈高,k值愈高。t=1/K *ln(N0/Ns) K是温度T的函数,故T对K的影响是热灭菌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11、Arrhenius方程

K=Ae-ΔE/RT

K:比死亡速率常数,也称反应速率常数(min-1或s-1 )

A:阿氏常数(s-1 )

E:活化能(J/mol)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速率相关,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降低活化能会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

T:绝对温度(K),T(K)=t(℃)+273

R:气体常数 (8.31 J/ mol· K )

e: 2.718

12、D(1/10衰减时间) decimal reaction time:

活微生物在受热过程中减少到原来数目的1/10所需要的时间。

☆与K的关系为:

D =-ln(0.1N0/ N0) / K=-2.303 lg0.1 / K = 2.303 / K

13、灭菌标准:(不用记忆,考试会给出)

以杀死耐热芽孢杆菌为准:ΔEs = 68700 cal/mol.k, As =7.94×1038 (s-1)

即: K= 7.94×1038 e-68700/1.98T

14、营养受热分解规律

符合微生物热死亡动力学规律和Arrhenius方程:

-dC/dt = K’ C

可变形为: ln(Cs/Co)=-K’t 或 Cs=C0e-K’t K’=Ae-ΔE’/ RT

K’:营养成分受热分解速率常数(min-1,s-1 )

ΔE:营养成分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J/mol)

Co:初始营养物质浓度

Cs:时间t后营养物质浓度。

15、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的理论基础(问答)

微生物受热死亡的活化能ΔE比营养成分受热分解的活化能ΔE’大。ΔE大,说明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也大;当温度升高,微生物死亡速度比营养成分分解速度快。

当温度升高,微生物死亡速度比营养成分分解速度快。故采取高温瞬时,有利于快速杀灭菌体,而且减少营养的破坏。养分虽因温度增高破坏也增加,但因灭菌时间大为缩短,总破坏量因之减少。

例题:

1.若温度从120℃升至150℃,分别计算120℃和150℃下的VB1的分解速率常数KB和嗜热芽孢杆菌的比死亡速率常数Ks;并比较

KB150/KB120; Ks150/Ks120,反映何种规律。

已知ΔEB1 =92114J/mol,AB1=9.30×1010(min-1); ΔEs = 284460J/mol,As =1.34×1036 (min-1)

2.在120℃下灭菌7.6min,计算此时VC的损失率。(120℃下,若Kc =0.055min-1)

3.某厂培养基初始杂菌数为106个/ml, 生产要求最终无菌度为10-3。当发酵容器由1m3放大至10 m3时,总灭菌效果增加多少。

4.发酵培养基60 m3,初始杂菌数为105个/ml, 生产要求最终无菌度为10-3。采用分批灭菌方式,120℃维持5min.已知升温和降温的灭菌效果不超过总灭菌度效果的25%。则所设计的T-t过程是否达到无菌要求。如何改进。

第三章空气除菌

1、空气除菌的意义:发酵要求纯种培养

微生物种类:以细菌和细菌芽孢较多,也有酵母、霉菌和病毒等

2、好气性发酵对空气无菌度的要求

工业设计要求: 10-3;概率意义: 经过1000次使用周期中有允许一个杂菌通过

3、空气除菌的方法: 除去或杀灭

①加热灭菌②静电吸附: 能耗小;捕获率低,空气需干燥③介质过滤除菌:

过滤介质:棉花:阻力大,易受潮;活性炭:阻力小,但效率为棉花1/3,与棉花混合使用;玻璃纤维;石棉滤板;烧结材料。

相对过滤(深层过滤):0.5-2.0 μm颗粒物除去

绝对过滤:d<0.45 μm

4、过滤除菌设备(过滤除菌)

1)深层纤维介质(棉花、活性炭、玻璃纤维)过滤器:填充物顺序:孔板-铁丝网-麻布-棉花-麻布-活性炭-麻布-棉花-麻布-铁丝网-孔板

2) 平板式纤维纸过滤器

5、空气过滤器的尺寸

a.过滤器的直径D(决定了过滤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