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人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5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主查人:责2责2:大家下午好,我们都知道,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发烧、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和全身斑丘疹。
严重者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下面就先请责任护士为大家介绍一下患者的病情。
责1:李晨曦,男,5岁,放假游玩回来后出现头痛、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上感”症状。
护理体检:急性病容,T38℃,眼结膜充血,咽部潮红,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湿性罗音,心律齐90次/分,入院3天后全身出现典型皮疹,始于耳后、发际,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
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后变成暗红色。
体温升至39.5℃。
临床诊断为麻疹,入院后隔离治疗,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及抗感染抗病毒等对症处理。
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
责2:患者的病情介绍的很详细,那麻疹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呢?(进行护理查体:测量体温、检查患者口腔黏膜及皮肤情况)责3:麻疹病人是此病的唯一传染源。
主要是直接传播: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时借飞沫传播。
还有间接传播:通过衣物、被褥、玩具等传播。
责2 :麻疹在发病前很难确诊,它的前驱症状是怎样的,我们如何来确诊呢?责4:从发病到出疹一般持续3-5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起病2-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小点,微隆起,周围红晕称科氏斑。
这个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并且抗体检测(IgM,有早期诊断价值) 责2:那通过对病人的病情介绍我们可以列出那些护理问题呢?责5: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和肺部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疹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出疹、不思饮食有关。
4.潜在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喉炎抵抗力下降,并发细菌感染有关。
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
责2:根据这些护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患者进行护理呢?主班:首先我们应该对患者实施呼吸道隔离,保护易感人群。
麻疹的护理教学查房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每月一次的护理教学查房,主要目的是是我科护理人员对麻疹这一疾病有了全面具体的认识,同时让病人家属了解到麻疹的预防及隔离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下面请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责任护士梁侠:李燕,女,25岁,于2016年06月22日9时30分以“发热四天,全身出红斑疹一天”为主诉平诊入院,扶入病房。
患者三天前高烧最低37.8℃,最高39.6℃。
用药后即退热,药效果后即发热,伴咳嗽,咽疼,流涕,恶心,无呕吐。
一天前发现头面部及全身出斑丘疹,为淡红色,压之褪色,皮肤稍瘙痒,无疼痛。
口腔散在疱疹及溃疡,疼痛,流口水。
遂来我院以“麻疹并发肺炎”入住本科。
神志清,精神差,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
平素体健,偶尔受寒感冒,在当地用药即愈。
查体温38.5脉搏118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5/54mmhg 护士长:下面请王檀护士说说麻疹的概念、病原学及消毒隔离知识?王檀护士: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
病原学: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直径100至150nm。
病毒核心为由负股单链RNA和三种核衣壳蛋白组成的核壳体,外层为一含脂质双层的包膜,表面有细小的糖蛋白突起。
外膜中得蛋白成分主要有膜蛋白、血凝素和融合蛋白组织培养。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
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尽管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可存活34H,但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
病毒能耐寒耐干燥。
护士长:请杨珺护士说说她的流行病学知识?杨珺护士:【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至出疹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传染性。
恢复期不带病毒。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由衣服、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3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