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与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评价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它可以在许多器官和组织中定植,包括疣状腺、肝、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它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症状和病理学特征。
梅毒病菌的感染通常以粘膜或皮肤可见的溃疡为起始,在早期阶段体内的抗体还不能被检测出来。
因此,在早期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实验室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传统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传统的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DFM)、血清学检测、细菌培养和多重PCR检测等。
其中,•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DFM):通过显微镜观察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的运动,该方法检测敏感性较高,且可在白移植体上进行,但无法确定感染时间和恢复时间。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经常用于检测梅毒的抗体,有ELISA、IFA、TPPA、VDRL、TRS等。
血清学检测可以测出梅毒感染的体内抗体,即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
TPP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查出梅毒肯定诊断率高达 99.6%,但不适合体液检测。
•细菌培养:通过实验室细菌培养技术,培养出梅毒病菌从而进行检测。
细菌培养虽然能检测到梅毒病原体,可是很难培养出来,检测敏感性不高。
•多重PCR检测:PCR 技术可以在体液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梅毒病菌,并且实验室成果不受时间和治疗的影响,PCR结果仅为体液标本。
PCR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技术,但现阶段并未被广泛采用。
可以看出,传统的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共性的弊端:缺乏多样性和准确性、易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能满足早期梅毒的诊断需要。
新型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随着医学技术和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也不断涌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下面介绍几种新型检测方法:•病理学检查:通过患者的组织切片,使用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CFT)或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抗体或梅毒螺旋体,由于病毒容易定位损伤的部位,所以这种方法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很高,但是病理检查需要采集人体自身组织进行检测,针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的损伤较大。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
方法将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HEMCLIN6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TP-ELISA法、RPR法测定,观察三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结果180例血清标本中,CHMCLIN600法检测阳性179例,阳性率为99.44%;TP-ELISA法检测176例,阳性率为97.78%;RPR法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62.22%。
结论CHEMCLIN600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ELISA及RPR 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标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
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
目前,检测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1]。
现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等。
为了解这些方法准确性和特异性,现对近期我院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标本:本院近期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梅毒阳性共180份血清标本。
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3例。
一期梅毒98例,二期梅毒65例,三期17例。
年龄为18~60;②试剂:RPR试剂盒为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ELISA试剂盒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产品,CHEMCLIN600试剂盒为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方法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2 结果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180例血清标本中,CHEMCLIN600法检出阳性179例,占99.44%;TP-ELISA法检出阳性176例,占97.78%;RPR法检出阳性121例,占62.22%。
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梅毒病人,回顾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RUST、TPPA和ELISA三种检验方法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TRUST、ELISA在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等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TPPA的特异性、敏感性与阳性检出率明显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梅毒检验中,TPPA检验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炎性检出率较高,可用于ELISA、TRURT检验法验证性检测,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梅毒;检验方法;准确性;结果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属于危害比较大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传播方式为接吻、性交和哺乳,但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性交传播。
在临床上的梅毒螺旋体检验中,目前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实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1]。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TPPA、TRUST及ELISA三种不同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100例,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5.5±3.4)岁,早期每组患者15例、一期梅毒患者25例、二期梅毒患者42例及三期梅毒患者8例。
1.2 方法本研究梅毒检验所用的TPPA试剂由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效责任公司生产研制,ELISA试剂由北京万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研制,而TRUSA试剂由上海荣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制,均为质量合格产品,且未过有效期[2]。
用TPPA检验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时,在室温下,采用稀释液在“U”形板上稀释血清,并加入一定的致敏与未致敏明胶颗粒,孵育2h,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在采用ELISA检验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时,严格根据试剂盒操作步骤行检测,并观察检验结果;在采用TRUST检验法检测时,将含有甲苯胺溶液与抗原充分混合,主要检测与痛血清反应素发生反应的凝集块。
梅毒检测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及时进行梅毒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梅毒检测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梅毒。
一、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之一,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非梅试)和梅毒螺旋体试验(梅试)。
非梅试通常用于筛查,而梅试则用于确诊。
这两种试验都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进行的。
虽然血清学试验的准确性较高,但有时也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方法来综合判断。
二、直接检测法。
直接检测法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患者的疹子或溃疡样病变,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存在。
而PCR检测则是通过扩增患者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DNA片段来进行检测。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存在,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快速血浆反应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和螺旋体血浆试验(TPPA)是两种常用的快速梅毒检测方法。
RPR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浆中的非特异性抗体来进行初步筛查,如果结果阳性,则需要进行TPPA等特异性试验来确认。
TPPA是一种特异性试验,能够检测患者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用于确诊。
这两种试验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结。
梅毒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梅毒检测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同时,应注意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梅毒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并治疗梅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方法比较目的:对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ELISA)、免疫发光法、凝集法(TPPA)四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方式进行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60份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时抽取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对四种检测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四种检测方法中凝集法检测率为100%,准确率最高,酶联免疫法与免疫法光法的阳性平均检出率为98%,而胶体金法的梅毒阳性检出率为95%,且假阳性出现比例为3%,与其他三种检测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胶体金法在操作中简便快速,但假阳性假阴性均有发生,质量控制没有另外三种方法好,凝集法检出率最高,为最准确的梅毒抗体检测方式。
标签: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测定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本病起病较慢,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主要通过性来传播。
由于本病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且发病缓慢,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血清诊断为主要的诊断方式,目前在临床中通常有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发光法、凝集法四种,本院将对四种抗体测定方式进行研究比较,寻找准确率最高的测定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60份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时抽取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60例梅毒患者中有37例为一期梅毒患者,16例为二期梅毒患者,7例为三期梅毒患者。
所有患者血清均来自于我院体检以及住院部患者群中,所有标本收集完成后均行血清分离处理,放置冰箱保存。
1.2仪器试剂方法一:胶体金法(SYP)试剂来源: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方法二:酶联免疫法(ELISA)仪器:科华ST-360酶标仪试剂来源: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方法三:免疫发光法(CMIA)仪器:ABBORT C16200 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试剂配套。
方法四:凝集法(TPPA)试剂来源:富士瑞必欧珠式会社。
1.3结果观察对四种测定方式测定的梅毒阳性率进行比较,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梅毒的传播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早期的梅毒诊断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和血清学试验两种方式,其中抗-TP试验、TRUST试验和TPPA试验为主要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
近年来,抗-TP、TRUST和TPPA联合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并显示出了良好的诊断效果。
本文将从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1. 抗-TP试验:抗-TP试验是一种间接血清试验,主要是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在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机体产生抗体来抵抗病原体,抗-TP试验即是检测这些抗体的一种方法。
2. TRUST试验:TRUST试验(Treponemal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是一种直接血清试验,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凝集反应,从而进行梅毒的初步筛查。
上述三种试验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实现梅毒的诊断。
抗-TP试验是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主要用于患者初诊时的筛查;TRUST试验是一种初筛试验,用于检测梅毒快速诊断;TPPA试验是梅毒的确认诊断试验,也是目前最为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
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方法是将抗-TP试验、TRUST试验和TPPA试验结合起来进行检测,通过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来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联合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 患者采集静脉血标本;2. 将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3. 分别进行抗-TP试验、TRUST试验和TPPA试验;4. 结合三种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最终的梅毒诊断。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效果。
方法:以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为标准,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与梅毒快速检测法(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灵敏度明显低于TPPA法;而梅毒快速检测法(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则与TPPA法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梅毒快速检测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结论:梅毒快速检测法是临床上进行血清梅毒检测较直接快速的检验筛查方法之一,可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梅毒的日常筛查诊断。
关键词梅毒检测TRUST TPPA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ient of the three serum test methods for syphilis.Methods:Use TPPA as a standard test method,compare with TRUST and 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Results:The sensitivity of TRUST is lower to the TPPA,and 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is no different with TPPA,and also rapidly and accurately.Conclusion: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is one of th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clinic test method for syphilis.It can be use in more clinics and hospital for syphilis screening and examine.Keywords Syphilis;test method;TRUST;TPPA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可通过母婴传播传给下一代。
三种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学评价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对梅毒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00份梅毒阳性标本和200份梅毒阴性标本采用ELISA、TRUST、GIC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ELIS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100.0%,TRUST的灵敏度为52.5%,特异性为100%,GICA的灵敏度为99%,特异性为100.0%。
ELISA与TRUST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41,P<0.05),GICA与TRUST 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38,P<0.05),ELISA与GICA的灵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用GICA对梅毒进行筛查,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进行确诊,并用ELISA结合TRUST进行疗效判断,既能快速筛查又具备较高特异性,是较为理想的梅毒血清学检查项目组合。
标签: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梅毒属于一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又称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手术、哺乳、输血、接触污染物也可被传染【1】。
近年来为控制梅毒的传播,多数医院对手术、输血及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都进行梅毒的实验室检查【2】。
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TP-Ab)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
TP-Ab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依据。
因此,选择灵敏度高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梅毒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为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差异,作者对200份梅毒阳性标本和200份梅毒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梧州红十字会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及门诊被确诊为梅毒患者的200份阳性血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105例,女性95例,年龄22-70岁;同期本院经健康体检为健康人的200份梅毒阴性血清为健康对照组,男98例,女性102例,年龄20-75岁。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梅毒的传播速度迅猛,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及早发现和治疗梅毒至关重要。
梅毒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病史询问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其中梅毒血清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传统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传统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主要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两种。
非特异性试验通常采用环状沉淀试验(RPR)或者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它们主要用于筛查患者的血清样本,检测是否存在梅毒感染。
这些试验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样本进行筛查。
这些试验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假阳性率较高,需要进一步的特异性试验来确认诊断。
特异性试验主要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D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它们可以用于确认梅毒感染的诊断。
这些试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但其结果比非特异性试验更加可靠。
特异性试验对梅毒螺旋体的抗原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排除假阳性的结果,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传统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的初步筛查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操作时间长、结果有假阳性等。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也应运而生。
2. 核酸扩增技术(NAT)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核酸扩增技术(NAT)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可以对病原体的核酸进行扩增和检测。
在梅毒的检测中,NAT可以用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DNA或RNA,从而实现对梅毒感染的快速和准确检测。
NAT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NAT可以用来对梅毒的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梅毒在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采用传统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而NAT可以在感染后的早期对梅毒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度。
梅毒检测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
梅毒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会逐渐进展,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梅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梅毒检测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梅毒的检测及预防。
一、血清学检测法。
血清学检测法是目前诊断梅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梅毒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梅毒。
血清学检测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能够检测出患者体内的抗体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但是,血清学检测法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结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出来,不适合于急诊情况下的检测。
二、直接镜检法。
直接镜检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梅毒。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快速,适合于急诊情况下的检测。
但是,直接镜检法的准确性相对较低,易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和观察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三、PCR法。
PCR法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通过扩增患者体液中的梅毒螺旋体DNA来确定是否感染了梅毒。
PCR法的优点是高度敏感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但是,PCR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成本较高,不适合于一般的临床检测。
总结:针对梅毒的检测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诊断和治疗。
同时,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艾滋病患者等,定期进行梅毒的筛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梅毒检测方法的了解,提高对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浅谈三种不同梅毒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对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取的72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RPR检测阳性标本60例,检测率为83.33%;ELISA70例,检测率为97.22%;TPPA阳性65例,检测率为90.28%。
ELISA法敏感性最高、TPPA特异性最高。
结论:ELISA法具有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应作为目前临床诊断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梅毒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结果比较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ree different syphilis detection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detecting serum syphilis antibodies. METHODS: Rapid plasma pheromone loop card test (RPR),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TPPA) were used to collect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1818. 72 serum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 60 cases of RPR positive sample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83.33%; 70 cases of ELISA, the detection rate was 97.22%; 65 cases of TPPA positive, the detection rate was 90.28%. ELISA ha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and the highest TPPA specificity. Conclusion: ELIS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reagent cost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It is an ideal method for large-scale sample screening and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syphilis detection method; Treponema pallidum; comparison of results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该病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1]。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与比较
【摘要】目的应用三种不同的梅毒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
方法收集梅毒患者血标本100例,分别采用tppa、trust、aconsyp(syp)三种方法检测。
结果在10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通过tppa、trust、aconsyp(syp)三种方法检测均呈阳性的有93例,其中有98例tppa检验呈阳性,有93例trust 检验呈阳性,96例syp检验呈阳性。
在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有116例经tp-elisa检测呈阴性,其特异性为96.67%。
结论tppa、trust、aconsyp(syp)三种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为避免此现象对梅毒检出率的影响,可对tp—elisa检验呈阳性的标本,做trust和tppa 复检。
【关键词】梅毒;tp—elisa;trust;aconsyp;tppa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56-0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手术、接吻、哺乳、输血等方式传播。
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全身各脏器,造成多器官病变,功能失常,组织破坏甚至死亡[1]。
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梅毒的实验室方法,其中血清学检测
包括非特异性抗心磷脂抗体血清试验和特异性抗体血清试验。
为了尽早发现和确诊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需找出一种灵敏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为此,我们收集了100例梅毒患者
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和120例非梅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tppa、trust、aconsyp(syp)三种检测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材料:我们收集的100例患者均为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单位检测的梅毒患者,经tp-elisa检测血清标本都呈阳性,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4±0.6)岁,此组作为实验组;又选取 120例非梅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孕产妇25例,20例冠心病患者, 10例糖尿病患者, 20例结核病患者, 15例肝病患者, 30例正常体检者,年龄18~79岁,平均(51±0.3)岁,其中男71例,女。
1.2方法:从梅毒患者身上抽取3ml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检测,先对呈阳性的标本进行tp—elisa检测,再分别采用tppa、trust、aconsyp(syp)三种方法检测。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使用期内,试验操作和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结果
在10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通过tppa、trust、aconsyp(syp)三种方法检测均呈阳性的有93例,其中98例患者tppa检验呈阳性,93例患者trust检验呈阳性,96例患者syp检验呈阳性。
结果显示trust敏感性略低于tp—elisa、syp和tppa。
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有116例经tp-elisa检测呈阴性,其特异性为96.67%。
3 讨论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抗类脂
质抗体在患者血清中产生。
由于梅毒的特异性抗体出现的早、消失的迟,所以即使经过正规的治疗,仍可将特异性抗体检出,甚至可终生检出[2]。
目前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3.1病原学检查:早期梅毒检测的最好方法是病原学检查,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患者在用药前取出的淋巴结穿刺液或病灶渗出物,观察其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
3.2血清学检查:该法通过检测非特异性抗心磷脂类抗体和tp 特异性抗体,是梅毒诊断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syp)、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syp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快速定性检测出梅毒螺旋体抗体。
但在血浆浓度或血清过低的情况下,syp会呈现假阴性反应。
syp
检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成本低廉的优点,主要用于临床急诊患者筛查,但不适合批量检测;trus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低于syp法。
它会受风疹、结核病、猩红热、类风湿关节炎等传染病影响检测结果,或对早期梅毒、潜伏期、三期梅毒及治疗后梅毒呈假阴性反应。
由于trust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局限性, trust不适于梅毒的诊断,只适于筛选试验; elisa利用抗原的不同特性检测血清中tp_igg抗体和早期的igm抗体。
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成本低廉,主要用于大批量血标本的筛查试验,如临床各科室手术前
的检查和输血等。
但tp—elisa本身也存在问题,如标本中一些血浆蛋白紊乱,类过氧化物酶样物质的增高,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造成假阳性[3];tppa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未达到试剂盒的检测范围,会导致tppa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比较低,产生假阴性反应[4]。
tppa主要用于对前三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
3.3分子生物学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pcr和免疫印迹技术为梅毒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分子生物学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尤其是在先天性梅毒、早期梅毒及神经梅毒的检测中,为梅毒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为了满足病人和临床需要,梅毒的诊断必须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将不同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搭配,采用tp—elisa和tppa 或trust 进行梅毒检测,这样既能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又可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孟德娣,房功思.实验室常用梅毒检测方法的评价[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6):622 623.
[2]黄波,钟方木,纪红星.3种梅毒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10—11.
[3]谢益君;梅毒的实验室诊断[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3期
[4]刘衍春,郑凌,唐荣才.tppa-凝胶结合法用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实验研究.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年第04期
[5]王飞,黄艳春,吉军,徐怡,马玉兰.梅毒螺旋体抗体的4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6]郑颖,丁文杰,单晓洁,刘素霞.5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