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
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颁布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法国政体的演变1789革命前: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1789.7.14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8《人权宣言》1791宪法【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派的统治①吉伦特派(1792—1793五月底六月初)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①瓦尔密大捷②1792.9杀死路易十六②雅各宾派(1793.6—1794.7)“罗伯斯庇尔”①土地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使法国小农阶级长期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恐怖”经济:全面限价法令政治:《惩治嫌疑犯法令》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制) ③热月政变(1794)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④雾月政变(1799.9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⑤拿破仑称帝(1804.12.2)政治:中央集权经济:创办法兰西银行,大力发展工商业教育:法兰西大学,公立中学法律:1804《民法典》最大功绩:捍卫了大革命的成立1804—1841: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拿破仑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七月赦令》是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代表资产阶级大金融贵族利益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1848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1848六月起义失败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在上升阶段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1.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2.总统由议院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3..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院由议员选举产生,众议院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4. 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作用:①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共和派掌握了政权②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
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颁布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的演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
以下是主要阶段:
1. 宪政王朝时期(1789-1792年):1789年召开的巴黎三级会议制定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并成立了国民制宪会议。
1791年颁布了《法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国王仍然保留一定的权力。
1792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国王被废黜,建立了共和制度。
2. 共和国时期(1792-1804年):1793年开始实行恐怖统治,推行革命的高潮阶段。
1795年颁布《第三次宪法》,建立了五位执政的执政委员会,实行了议会制度。
3. 领导人时期(1804-1814年):拿破仑·波拿巴经过政变,成为了法国的最高领袖。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第一帝国制度。
4. 君主立宪制回归(1814-1848年):1814年拿破仑被推翻,法兰西复辟为君主立宪制。
1815年拿破仑再次复辟,但很快被推翻。
1830年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路易-菲利普成为了法国的国王。
5. 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年):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路易-菲利普,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1851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了第二帝国制度。
6. 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年至今):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
第二帝国崩溃,成立了第三共和国。
该共和制度一直维持至今,历经阵痛期,才为西欧政治体制多元化做出贡献。
法国政体的更替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法国的政体出现了多次的改变,反反复复,令人眼花缭乱,在大革命爆发之前,是封建性的绝对君主制,革命考试后,先是在1789年建立的君主立宪制,1792年的共和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9年,雾月政变后,共和制名存实亡,波拿巴将军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军事独裁体制,1804年拿破仑正式该制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国垮台后,1814 1815年两次复辟才得以稳住的波旁王朝重建了王国,1830年复辟的王朝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资产阶级再次执掌了政权,奥尔良王朝,作为金融贵族的王朝统治法国达18年之久。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寿命很短,1848年二月成立,12月总统选举时,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以超过其余四名候选人的得票数总和的绝对票数当选为总统,此人一心想继承其伯父的皇统,重建波拿巴王朝,显然,总统本身就是共和制度的隐患,另外,在议会选举中,有各类君主派组成的秩序党占用了优势,这也是对共和制的严重威胁,1851年波拿巴政变后,共和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一年后,波拿巴称帝,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国维持了18年,与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中被巴黎人民革命推翻,随后建立的政体在形式上是共和主义,但在官方文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1875年宪法勉强定下了共和政体,总算是有了官方结论。
但是不久共和制又发生了危机,秩序党曾猖狂一时。
直到1879年共和制才真正稳定地确立下来。
此后又有了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那已是现代史的事情了。
在这个政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看似混乱,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789到1830年是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是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制度,1830到1870年是第二阶段,主要解决顺应工业革命的发展问题,共和运动的兴起,1848年二月革命都是实力强大的现实,共和派在第二共和国又承袭了18世纪大革命的传统,一味的坚持单独掌权,结果是政局大乱,这才造成了不得不以第二帝国的独裁统治的形式来稳定局势,并用强制的办法进行某些改革,是工业革命得以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即1870年以后的时期,此时要解决的是按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自由主义的方法治国,就像英国和美国那样,所以共和制度得以确立,一系列政治民主的决策颁布起来,诸如保障人权,新闻自由,政教分离,结社自由,政党政治,更加健全的议会民主制等等。
浅析法国的政体发展历程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或组织形式,也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任何国家都有与其国体相适应的政体,“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有其与本身适应的立宪的或共和的代议制国家形式。
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法国的政体形式经历了长期的反复,经历了君主立宪政体、帝制和共和政体,而共和政体本身又经过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和半总统半议会制。
本文,笔者将分三个阶段来介绍法国政体的发展历程。
(1)大革命——第三共和国前第一阶段是从1789年大革命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体制确立之前,这个阶段出现了二次君主立宪政体,二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的交替演变。
1789年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比较彻底的一次革命,但革命初期建立的政体却不是最进步的共和政体,而是带有新旧势力妥协色彩的君主立宪政体。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举行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92年9月22日成立了第二共和国,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四个时期。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其军事独裁的开始,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终结,第一帝国正式建立。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是这时的波旁复辟王朝已经不是1789年以前那种封建的、宗法的君主政体,但又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种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半封建、半资产阶级君主制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复辟都是革命。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复辟王朝,又一次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它是纯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宣告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再次实行共和政体,但是第二共和政体只存在了短短三年,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改共和为帝制,次年正式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二帝国持续到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这一时期出现政体的反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法国近代革命时期,阶级冲突相当尖锐,代表旧王朝的封建复辟势力强大,在多次的起义中人民的力量也逐渐壮大,两大对立势力之间决不妥协,而中间派别力量又太小,所以冲突尤其尖锐,革命形势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