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1623玉米秸秆组织分离机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899.02 KB
- 文档页数:3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玉米秸秆粉碎机的设计学院:工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2014 年5月摘要近几年由于国家农业政策的鼓励,我国整个农业形势大好,,玉米产量也大幅度的提高,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玉米秸秆也大量增多,清除秸秆成了农民种地前最头痛的事。
为不影响农耕,按时播种,同时又省事省力,有些农民就直接将秸秆就地焚烧,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玉米秸秆粉碎机就是未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它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并铺撒在田里,这样既环保又达到了很好的增肥效果。
该玉米秸秆粉碎机的设计主要依靠三点悬挂与拖拉机相挂接,依靠其牵引本机工作。
主要由悬挂部分、齿轮箱、秸秆粉碎部分等组成。
关键词秸秆粉碎 ; 还田; 设计;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encouragement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policy, China's overall agricultural situation is excellent, and corn production is also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attendant problems are also a large increase in corn stalks, straw became clear the former peasant farming Headaches . Does not affect farming, sowing time, while easy effort, some farmers directly in situ burning of straw, so not only waste resources and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Corn stalk shredder is not to solve this problem arising. After the straw chopper shop sprinkle it in the ground, so tha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can change soil fertility, fertility to achieve good results.The corn stalk shredder designed primarily rely on three-point suspension with articulated tractor, pulling the machine relies on its work. Mainly by the suspension, gearbox, straw chopping mechanism and other components.Keywords:Straw chopper ; Field; Desig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1引言 (4)1.1玉米秸秆粉碎机设计的背景 (4)1.2玉米秸秆粉碎机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4)2总体结构及基本参数的确定 (5)2.1总体结构 (5)2.2工作原理 (5)2.3拖拉机的选择 (5)2.4基本参数计算以及各轴功率、转矩分配 (6)2.4.1基本参数的计算 (6)2.4.2 各轴的功率分配 (6)2.4.3 各轴的输出转矩 (7)2.5玉米秸秆粉碎机主要参数 (7)3传动部分主要零件设计 (8)3.1带轮主要参数的计算和结构的确定 (8)3.1.1几何尺寸的确定 (8)3.1.2 V带轮的材料,结构的确定 (9)3.1.3大、小动带轮的具体尺寸 (10)3.2锥齿轮的几何计算和说明 (10)3.2.1选定齿轮参数 (10)3.2.2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初步设计 (10)3.2.3几何尺寸的计算 (11)3.2.4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3)3.2.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4)3.3轴的设计与校核 (15)3.3.1轴的材料选择和最小直径估算 (15)3.3.2输入轴的结构设计 (16)3.3.4输出轴的结构设计 (20)3.3.5输出轴上的载荷与校核 (21)4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 (24)4.1秸秆粉碎刀辊工作原理 (24)4.2甩刀的排列方式 (25)4.3甩刀的选择 (25)5总结 (26)主要参考文献 (27)致谢 (28)1引言1.1玉米秸秆粉碎机设计的背景目前,我国的秸秆开发利用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是秸秆还田,包括整株和粉碎还田两种;二是作为家畜饲料,包括直接饲喂、粉碎饲喂及氨化、青贮、微贮等处理后饲喂;三是作为相关工业原料利用,如用于造纸、制炭、编织等。
目录引言 (1)初步拟定设计过程 (2)1 设计方案 (2)1.1 总体方案设计 (2)1.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2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2)2.1 选择电动机 (2)2.1.1 确定电机转速 (2)2.1.2 确定电机工作效率 (3)2.1.3 确定电机的型号 (3)3 V带及带轮的传动设计 (3)3.1 带轮材料的选择 (3)3.2 V带的设计与计算 (3)3.3 带轮的结构设计 (4)4 链传动设计与计算 (5)4.1 链轮材料的选择 (5)4.2 链轮的基本传动方案 (5)4.3 对链轮的基本要求 (5)4.4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6)4.5 链轮3的传动与设计: (7)4.6 链轮4的传动与设计 (8)4.7 链轮1的设计 (9)4.7.1 链轮1的计算 (9)4.7.2 滚子链链轮1齿槽形状参数 (10)4.7.3 整体式小链轮Z1主要结构尺寸 (10)4.8 链轮2的设计 (11)4.8.1 链轮2的计算 (11)4.8.2 滚子链链轮2齿槽形状参数 (12)4.8.3 整体式小链轮Z2主要结构尺寸 (12)4.9 链轮3的设计 (13)4.9.1 链轮3的计算 (13)4.9.2 滚子链链轮3齿槽形状参数 (14)4.9.3 整体式钢制小链轮Z3主要结构尺寸 (14)4.10 链轮4的设计 (15)4.10.1 链轮3的计算 (15)4.10.2 滚子链链轮4齿槽形状参数 (16)4.10.3 整体式钢制小链轮Z4主要结构尺寸 (16)4.11 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17)4.11.1 链条铰链的磨损 (17)4.11.2 链的疲劳破坏 (17)4.11.3 多次冲击破断 (17)4.11.4 链条的胶合 (17)4.11.5 载拉断 (17)5 轴的结构设计 (17)5.1 轴材料的选择 (17)5.2 轴结构的基本要求 (17)5.3 初步确定轴1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8)5.3.1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8)5.3.2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18)5.3.3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18)5.4 初步确定轴2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20)5.4.1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20)5.4.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20)5.4.3 轴的左端对腰轮进行结构设计 (20)5.5 轴三的结构设计 (20)5.5.1 估算轴的直径 (20)5.5.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20)5.5.3 对鼓轮轴的结构设计 (21)5.6 轴四的结构设计 (21)5.6.1 估算轴的最小值径 (21)5.6.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21)5.7 轴端倒角 (22)6 机架材料的选择 (22)7 结束语 (23)8 致谢 (23)参考文献: (23)玉米脱粒机的设计王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械电子系机制0305班学号:0411030119)指导教师:陈芳摘要:本设计基于各种脱粒机的结构,主要研究玉米脱粒的方式、方法、玉米脱粒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并在此依据基础上完成零部件的设计,并依据相关机械设计软件来完成零部件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课题名称玉米脱粒机的设计起止时间指导教师职称课题内容设计一种小型家用玉米脱粒机,具体要求如下:1.能够实现对剥皮后的干玉米棒的脱粒;2.要求能够自动给料,自动分离玉米粒和玉米棒芯;3.要求利用Solidworks(或PRO/E)绘制三维图,完成运动仿真,绘制CAD二维图。
拟定工作进度(以周为单位)1-2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画出玉米脱粒机结构简图;3-6周细化设计,对玉米脱粒机各部件进行设计,画装配图和详细零部件结构图;9-10周利用Solidworks(或PRO/E)软件绘制三维图,完成装配图,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完成运动仿真;11-13周撰写设计说明书,整理材料,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1]王廷福.低破碎玉米脱粒机的设计与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8.[2]李军.谷子脱粒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3]李志会.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4]李波.湘西州小型玉米脱粒机的应用与推广[D].湖南农业大学,2012.[5]胡伟.中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6]李伟杰.螺旋挤搓式玉米脱粒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0,08:82-85.任务下达人(签字)年月日任务接受人意见任务接受人签名年月日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
2、此任务书须在学生毕业实践环节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本人。
3、此任务书一式三份,一份留学院存档,一份学生本人留存,一份指导教师留存。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玉米脱粒机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起止时间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教务办制填表说明一、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1、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3、对课题所涉及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4、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5、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6、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7、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7篇);二、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两周内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目录摘要 (Ⅲ)关键词 (Ⅲ)Abstract (Ⅲ)Key words (Ⅲ)1 前言 (1)1.1 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1.2 秸秆粉碎机械的发展现状 (1)1.2.1 国外粉碎机械的发展状况 (1)1.2.2 国内粉碎机械现状 (1)2 总体设计方案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原理 (2)3 总体方案确定 (3)3.1 传动装置的确定 (3)3.2 输送装置和喂入装置的确定 (3)3.3 切碎装置的确定 (4)3.4 粉碎装置的确定 (4)3.4 粉碎装置的确定 (4)3.5 总装配图的设计 (4)4 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 (5)5 各装置的参数选择和计算 (5)5.1 喂料辊的设计计算 (5)5.2滚筒、托辊、张紧轮和输送带设计的设计计算 (6)5.3 切碎装置的设计 (6)5.3.1 切碎轴的设计 (6)5.3.2 轴的结构设计 (7)5.3.3 切碎刀的设计 (7)5.4 切碎部分传动设计 (7)5.4.1 传动方式的选择 (7)5.4.2 带及带轮的设计 (8)5.4.3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0)5.4.4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1)5.4.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3)5.4.6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14)5.4.7 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19)5.5 锤片式粉碎机主要参数的设计 (20)5.5.1 回转直径与粉碎室宽度 (20)5.5.2 粉碎功率的确定 (20)5.5.3 进料口的设计 (20)5.5.4 锤片的选择 (21)5.5.5 锤片的数量和分布 (22)5.5.6 锤片排列方式的确定 (22)5.6 切碎部分传动设计 (23)5.6.1 电机的选择 (23)5.6.2 传动比的分配 (23)5.6.3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4)5.6.4 轴的选择计算与校核 (25)6 机架的设计 (27)7 风机的选择 (27)8 结论 (28)参考文献 (28)致谢 (29)附录 (30)棉杆粉碎机的设计摘要棉秆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在我国产量巨大,但至今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设计出的一种对棉秆进行切碎、粉碎处理的机械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秸秆粉碎机毕业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秸秆粉碎机的设计院别学科门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6年4月1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粉碎理论 (1)1.3 粉碎过程的施力方式 (1)挤压粉碎 (1)冲击粉碎 (2)摩擦粉碎 (2)剪切粉碎 (2)劈裂弯折粉碎 (3)1.4 粉碎机工作原理 (3)1.5 粉碎机技术 (3)铡切式粉碎机 (4)锤片式粉碎机 (4)揉切式粉碎机 (5)1.5.4 爪齿式(齿爪式)粉碎机 (6)组合式粉碎机 (6)1.6 粉碎机技术发展现状 (7)第二章确定方案 (7)2.1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主要设计指标 (7)主要研究内容 (7)研究思路 (7)主要设计指标 (7)2.2 粉碎机的类型选择 (8)2.3 粉碎室的选择 (8)环流层理论 (8)早期圆形粉碎室 (8)水滴型粉碎室 (9)新型梯形粉碎室 (10)粉碎室的确定 (10)2.4 锤片线速度 (10)2.5 转子速度确定 (11)转子速度的计算 (11)转子速度的校核 (11)2.6 理论生产率 (12)2.7 配套功率计算 (12)2.8 粉碎室宽度的选择 (13)2.9 其他装置确定 (13)第三章标准件的确定 (13)3.1 电机的选择 (13)3.2 轴承的选择 (14)3.3 键的选择 (14)3.4 螺栓的选择 (14)3.5 螺母的选择 (14)3.6 垫圈的选择 (14)第四章带的设计及计算 (15)4.1 带及带轮的选用 (15)4.2 V带类型的确定 (15)4.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15)确定小带轮基准直径 (15)验算带速 (15)确定大带轮基准直径 (15)4.4 确定V带的中心距a和基准长度L (16)d初定中心距 (16)计算基准长度 (16)计算实际中心距 (16)4.5 验算小带轮包角 (16)4.6 计算带的根数 (17)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17)计算V带的根数 (17)第五章轴的设计及校核 (17)5.1 轴的尺寸设计及计算 (17)轴的传递转矩 (17)轴的最小直径 (18)确定带轮的轮缘宽度 (18)轴的结构设计 (18)5.2 轴的校核 (19)第六章锤片的设计及计算 (20)6.1 锤片材料与形状的选择 (20)锤片材料的选择 (20)锤片形状的选择 (20)6.2 锤片数目的确定 (21)6.3 锤片尺寸的确定 (22)6.4 锤片的排列方式 (22)6.5 锤筛间隙与筛孔大小 (22)锤筛间隙 (22)筛孔大小 (22)第七章输送机构的设计 (23)7.1 风机的风量 (23)7.2 风机的输料管内直径 (23)7.3 计算整个系统的压力损失 (24)纯空气运动产生的压力损失 (24)双相流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压力损失 (25)加速压力损失 (26)提升压力损失 (27)弯管压力损失 (27)7.4 确定总压力损失 (27)7.5 风机的选择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摘要近年来现代化肥的使用,使得农业对秸秆所制肥料的需求有所减少,秸秆的处理成为一大问题。
玉米脱粒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修订版一、设计目标和背景玉米脱粒机是农业机械装备中的重要一环,它的设计目标是提高玉米脱粒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证玉米颗粒的完整性和质量。
本文所修订的玉米脱粒机设计将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和技术要求来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理和结构玉米脱粒机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推动玉米穗的旋转运动,使玉米粒子与秸秆分离。
脱粒机的结构主要由机架、输送机、排渣装置和脱粒装置组成。
脱粒装置采用圆筒形结构,内部装有刀片和凸轮,通过刀片和凸轮的协同运动,将玉米粒子与秸秆进行有效分离。
排渣装置用于将脱粒后的秸秆排除,以便下一步的加工。
三、参数计算和优化设计根据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需要对玉米脱粒机的一些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设计。
例如,对于脱粒装置的刀片和凸轮的形状和尺寸,需要考虑玉米粒子和秸秆的大小和硬度,以及机器的功率和转速。
通过计算和模拟,可以得到最佳的设计参数,以提高脱粒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四、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为了验证所设计的玉米脱粒机的性能,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
实验的内容包括脱粒效率、能源消耗和玉米颗粒的完整性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实验和性能评估的结果,可以对所设计的玉米脱粒机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五、结论和展望通过对玉米脱粒机的修订版设计,可以提高玉米脱粒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保证玉米颗粒的完整性和质量。
然而,目前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改进。
未来的研究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玉米脱粒机的设计,并探索更加先进的玉米脱粒技术。
综上所述,本文对玉米脱粒机进行了修订版设计,完善了其结构和性能,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展望。
通过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相信该设计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粉碎机毕业设计青状⽟⽶秸秆粉碎机的设计摘要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的⽣产加⼯⽔平决定着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要使畜牧业迅速发展,关键是解决饲料问题。
饲料来源是当前我国畜牧业⽣产中的⼀个突出问题,由于我国⼈均粮⾷占有⽔平低,不可能⽤⼤量的粮⾷作为饲料⽤粮。
从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来看,远远还不能满⾜畜牧业的需求,因此,必须发挥我国情——粗饲料丰富的优势,充分合理利⽤我国的各种饲料资源。
我国作为农业⼤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标之⼀,为此国家还出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每年中央财政拨出数亿元的补贴专项资⾦,⿎励和⽀持农民使⽤先进适⽤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农业综合⽣产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研究新型⽟⽶秸秆粉碎机械,解决在⼯作原理及性能、尺⼨参数、材料等⽅⾯的问题,以达到对青状⽟⽶秸秆类物料的加⼯利⽤,解决成本低与⽣产率⾼的⽭盾,保证粉粒尺⼨满⾜实际⽣产的需要,为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持。
⽟⽶秸秆粉碎机(饲料粉碎机)可有⼒的促进农牧产业的发展,使农副产品变废为宝。
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第⼀章前⾔1.1青状⽟⽶秸秆粉碎机设计的必要性由于我国⼈均粮⾷占有⽔平低,不可能⽤⼤量的粮⾷作为饲料⽤粮。
从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来看,远远还不能满⾜畜牧业的需求,因此,必须发挥我国情——粗饲料丰富的优势,充分合理利⽤我国的各种饲料资源。
⽽⽟⽶秸秆,在我国多个省份都⼗分丰富且得不到合理充分的利⽤,⽤来做饲料的原料⼗分合适。
所以,研究设计⽟⽶秸秆粉碎机是市场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1.2青状⽟⽶秸秆粉碎机的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北⽅地区开发研制了秸秆饲荜揉碎机。
这种机械是在锤⽚式饲料粉碎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齿板代替筛⽚,在⾼速旋转的锤⽚和齿板作⽤下,可将秸秆揉搓成细丝。
1989年.⿊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9RC-40型粗饲料揉碎机通过了省级鉴定。
一设计题目 (3)1 工作原理及其机构组成 (3)2 设计要求与技术条件 (3)3 机构的主要参数汇总 (4)二机构选型及对各方案的评价 (5)1机构选型 (5)2评分标准及最终方案的确定 (6)三执行机构设计及仿真 (11)1 玉米剥皮机剥皮机构的设计及SolidWorks 实体造型 (11)1.1剥皮辊的设计 (11)1.2 SolidWorks的造型 (12)2 玉米剥皮机剥皮机构的动力学 Adams 仿真辅助分析 (13)2.1 传动机构的 Adams 动力学仿真 (13)2.2 仿真参数设定 (13)2.3仿真结果及分析 (14)3 齿轮参数的确定及SolidWorks 建模 (18)3.1齿轮参数的确定 (18)3.2齿轮的建模 (21)4 传动机构的 SolidWorks 建模 (22)4.1 传动机构的 SolidWorks 建模 (22)5 玉米剥皮机的SolidWorks 建模 (22)四设计总结与体会 (23)五参考资料 (23)六附件 (24)一设计题目1 工作原理及其机构组成脚踏式玉米撕皮机用于撕开包住玉米的苞叶。
玉米撕皮机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剥皮机构、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其剥皮机构工作原理如图1a所示,玉米在两辊间由于受到两辊磨擦力,而使玉米可以发生自转,在自转的过程中使苞叶进入两辊互相啮合的凹槽中,使得苞叶被撕开。
其驱动机构工作原理如图1b所示,踏板和AB是焊死为一体的,AB为摇杆、BC为连杆、CD为曲柄。
通过人踩踏板,使曲柄转动起来。
剥皮辊与驱动机构之间使用齿轮传动,曲柄转起来之后,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剥皮辊转动,从而达到撕开玉米皮苞叶的目的。
a剥皮原理图 b传动机构图图 12 设计要求与技术条件1)以人力作为动力源,通过人力踩脚踏板,使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转动起来,再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使剥皮辊转动起来。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省力性能。
3)剥皮辊的转速要达到300rmin,人踩脚踏板在50下min,传动比i至少要达到6。
玉米脱粒机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引言 ........................................................................... ........ 1 初步拟定设计过程 ....................................................................... 2 1 设计方案 ........................................................................... .. 21.1 总体方案设计 ........................................................................... .............................................................. 2 1.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 .................................................. 2 2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2)2.1 选择电动机 ........................................................................... (2)2.1.1 确定电机转速 ........................................................................... ................................................... 2 2.1.2 确定电机工作效率 ........................................................................... ........................................... 3 2.1.3 确定电机的型号 ........................................................................... .. (3)3 V带及带轮的传动设计 (3)3.1 带轮材料的选择 ........................................................................... .......................................................... 3 3.2 V带的设计与计算 ........................................................................... ....................................................... 3 3.3 带轮的结构设计 ..................................................................................................................................... 4 4 链传动设计与计算 .. (5)4.1 链轮材料的选择 ........................................................................... .......................................................... 5 4.2 链轮的基本传动方案 ........................................................................... .................................................. 5 4.3 对链轮的基本要求 ........................................................................... ...................................................... 5 4.4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 ...................................................... 6 4.5 链轮3的传动与设计: ......................................................................... ................................................ 7 4.6 链轮4的传动与设计 ........................................................................... .................................................. 8 4.7 链轮1的设计 ........................................................................... .. (9)4.7.1 链轮1的计算 ........................................................................... ................................................... 9 4.7.2 滚子链链轮1齿槽形状参数 ........................................................................... ......................... 10 4.7.3 整体式小链轮Z1主要结构尺寸 ........................................................................... ................... 10 4.8 链轮2的设计 ........................................................................... (11)4.8.1 链轮2的计算 .......................................................................... ................................................ 11 4.8.2 滚子链链轮2齿槽形状参数 ........................................................................... ......................... 12 4.8.3 整体式小链轮Z2主要结构尺寸 ........................................................................... ................... 12 4.9 链轮3的设计 ........................................................................... (13)4.9.1 链轮3的计算 ........................................................................... ................................................. 13 4.9.2 滚子链链轮3齿槽形状参数 ........................................................................... ......................... 14 4.9.3 整体式钢制小链轮Z3主要结构尺寸 ........................................................................... ........... 14 4.10 链轮4的设计 ........................................................................... . (15)4.10.1 链轮3的计算 ........................................................................... ............................................... 15 4.10.2 滚子链链轮4齿槽形状参数 ........................................................................... ....................... 16 4.10.3 整体式钢制小链轮Z4主要结构尺寸 ........................................................................... ......... 16 4.11 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 .. (16)4.11.1 链条铰链的磨损 ........................................................................... ........................................... 16 4.11.2 链的疲劳破坏 ........................................................................... ............................................... 17 4.11.3 多次冲击破断 ........................................................................... .. (17)14.11.4 链条的胶合 ........................................................................... ................................................... 17 4.11.5 载拉断 ........................................................................... .. (17)5 轴的结构设计 (17)5.1 轴材料的选择 ........................................................................... ............................................................ 17 5.2 轴结构的基本要求 ........................................................................... .................................................... 17 5.3 初步确定轴1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 . (18)5.3.1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 ......................................... 18 5.3.2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 ............................. 18 5.3.3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 ..................................... 18 5.4 初步确定轴2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 . (19)5.4.1 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 ......................................... 19 5.4.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 ..................................... 19 5.4.3 轴的左端对腰轮进行结构设计 ........................................................................... ..................... 19 5.5 轴三的结构设计 ........................................................................... .. (19)5.5.1 估算轴的直径 ........................................................................... ................................................. 19 5.5.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 ..................................... 19 5.5.3 对鼓轮轴的结构设计 ........................................................................... ..................................... 20 5.6 轴四的结构设计 ........................................................................... .. (20)5.6.1 估算轴的最小值径 ........................................................................... ......................................... 20 5.6.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 ..................................... 20 5.7 轴端倒角 ........................................................................... .................................................................... 21 6 机架材料的选择 ........................................................................... ....................................................... 21 7 结束语 ........................................................................... (21)8 致谢 ........................................................................... ...............................................................................22 参考文献: ......................................................................... . (22)2玉米脱粒机的设计王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械电子系机制0305班学号:0411030119)指导教师:陈芳摘要:本设计基于各种脱粒机的结构,主要研究玉米脱粒的方式、方法、玉米脱粒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并在此依据基础上完成零部件的设计,并依据相关机械设计软件来完成零部件的设计。
小型电动玉米脱粒机的设计摘要:玉米作为一种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其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玉米籽含有较丰富的营养,它不但是重要的粮食,而且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又是轻工业,食品业等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
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要逐步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肉,蛋,奶食用,还必须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并提高玉米的单产。
作为玉米生产中的重要一环—脱粒,无疑将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玉米脱粒机都存在着玉米籽与杂物分离不够彻底,纯净度不高,而且玉米籽要靠人力才能堆成一堆,这无疑增加了人的劳动量。
为了降低农民在玉米脱粒时的劳动强度,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设计玉米脱粒机。
首先在原理上,该机设计采用挤搓和撞击原理对玉米进行脱粒,脱粒板齿呈螺旋排列,提高了玉米的脱净率。
其次,清选方面是采用风机进行清选,在一定方面上,提高了玉米穗和杂质的分离,提高了玉米粒的纯净度。
关键字:玉米脱粒机;纯净度;设计Small electric design of the corn thresherAbstract:Corn as a kind of high and stable food crop and its production tak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national economy. Corn seeds contain rich nutrition,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ood, but also an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materials of animal husbandry, light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ur country will gradually improve diet structure, increase the meat, eggs, milk edible, and also must expand corn acreage and improve the yield of corn.Corn tresh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undoubtedly. China's corn threshers has some programs,for example,the separation of corn seed and is not thorough and the purity is not high, and corn seed should rely on human to pile into a heap of, this undoubtedly increased Man's labor.In order to reduce labor intensity of farmers in corn treshing, save their labor time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I design this corn sheller. First, on the principle, the design improves corn’s pure rate by using crowed rub and impact of maize principle on cor n for threshing and with spiral arragement treshing board tooth. Second, it uses fan to clean,which in some respectsit mproves the separation of corn ear and impurities and the purity of corn.Key words: Corn Sheller; Purity; Design目录摘要: (1)目录 (3)1 前言 (5)1.1 研究小型玉米脱粒机的目的和意义 (5)1.2 国内外玉米脱粒机的概况与发展现状 (5)1.3 本设计的创新思路 (6)2 设计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6)2.1 工作原理的阐述 (7)2.2 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7)2.2.1 脱粒滚筒 (7)2.2.2 凹板筛 (8)2.2.3 风机 (9)2.2.4 机架 (9)2.3 脱粒机的整机布置 (9)2.4 脱粒机的工作原理 (10)3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参数选择 (11)3.1 电机的选择 (11)3.2 脱粒滚筒主要参数的选择 (11)3.2.1 滚筒转速 (11)3.2.2 滚筒直径 (11)3.2.3 滚筒板齿 (11)3.2.4 滚筒脱粒段长度 (11)3.3 导向板 (11)3.4 凹板筛 (11)3.5 风机组件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12)3.5.1 风机参数的选择 (12)3.5.2 风机的参数计算 (12)3.6 振动筛传动机构的设计 (13)3.6.1 筛子传动机构的设计要求 (13)3.6.2 传动机构的设计 (13)4电动机与滚筒间皮带轮的计算 (15)4.1 计算功率 (15)4.2 选择V带的型号 (15)4.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15)4.4 确定传动中心距 (16)4.5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16)4.6 计算带的根数 (16)4.7 计算预紧力F0 (16)4.8 计算压轴力F p (17)5.轴的设计 (18)5.1 轴结构尺寸的确定 (18)5.2 轴上载荷的计算 (19)5.3 画出弯矩图、扭矩图、总弯矩图 (20)5.4 按弯扭合成条件校核轴的强度 (21)5.5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21)5.6 轴Ⅱ截面校核 (22)5.7 圆锥滚动轴承的校核 (23)6 注意警告 (25)6.1超速运转,机械“爆炸” (25)6.2禁止过疲劳或酒后操作 (25)6.2.1应用合理 (25)6.2.2安全规则 (25)7 玉米脱粒机的维护 (26)7.1 玉米脱粒机的技术保养 (26)7.2 玉米脱粒机的保管 (26)8 结论 (27)参考文献 (28)附录 (30)1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机器的参与。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玉米脱粒机的设计THE DESIGN OF CORN THRESHERS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同时,本论文的著作权由本人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指导教师共同拥有。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前言 (2)2玉米脱粒机的总体构造 (3)2.1 脱粒机构 (3)2.2 筛选机构 (3)2.3 清选机构 (4)2.4 机架 (4)3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5)3.1 电动机的选择 (5)3.2 V带传动的计算 (6)3.2.1 确定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6)3.2.2 确定计算功率 (6)3.2.3 确定V带型号 (6)3.2.4 确定带轮直径与验算速度 (6)3.2.5 确定V带中心距与基准长度 (6)3.2.6 验算包角 (7)3.2.7 计算V带根数 (7)3.2.8 计算初单根V带拉力最小值 (7)3.2.9 计算压轴力 (8)3.3 带轮的设计 (8)3.3.1 带轮材料选择 (8)3.3.2 主动带轮设计 (8)3.3.3 从动带轮设计 (9)3.4 轴的结构尺寸设计 (9)3.4.1 传动轴的选择 (9)3.4.2 确定轴的直径长度 (10)3.4.3 轴上载荷计算 (11)3.4.4 校核轴的长度 (13)3.5 轴承的选用 (13)3.6 键的选择与计算 (14)3.6.1 键的选择 (14)3.6.2 键的强度验算 (14)3.7 风机的选用 (14)3.7.1 风速的计算 (14)3.7.2 受力分析 (15)4 结论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7)附录 (17)玉米脱粒机的设计学生:指导老师: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玉米脱粒机主要是以打击原理对玉米进行脱粒,导致玉米脱粒过程中玉米的破碎率偏高,不仅降低了其价值,也对其生产效率与农民朋友的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
新型玉米脱粒机设计说明书标题:新型玉米脱粒机设计说明书一、概述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的玉米脱粒机,旨在提高玉米脱粒的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为农民提供便利。
本设计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新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理念、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性:通过优化设计和提高机械结构,以实现玉米脱粒的高效性,减少农业生产时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便捷性:新型玉米脱粒机应易于操作,方便转移和运输,以减少农民的操作难度。
3、耐用性:设计的机械结构应耐用,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保证机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4、经济性:设计的机器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既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又不会给农民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三、结构特点新型玉米脱粒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料斗:用于装载玉米棒。
2、脱粒滚筒:设计有锋利的刀片,用于剥离玉米粒。
3、筛网:用于筛选玉米粒和玉米芯。
4、出料口:用于排出已经剥离的玉米粒。
5、操作面板:用于调节机器的运行参数。
6、电力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机器的运转。
四、工作原理新型玉米脱粒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力驱动系统驱动脱粒滚筒的高速旋转,利用刀片将玉米棒削成小块,通过筛网的筛选,将玉米粒和玉米芯分开,最后通过出料口排出已经剥离的玉米粒。
五、使用方法使用新型玉米脱粒机时,首先将玉米棒放入料斗,然后启动机器,调节操作面板上的参数,如滚筒旋转速度、筛选强度等。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筛网是否清洁,如有堵塞应及时清理。
当玉米棒全部处理完后,关闭机器,清理残余物,以备下次使用。
六、结论新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提高了玉米脱粒的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使得它具有高效、便捷、耐用和经济的特点。
使用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广大农民使用。
我们相信,新型玉米脱粒机的推出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革命。
第一章企业概况1.1公司简介山西襄垣县仁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 位于襄垣县候堡西区,属民营企业。
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机械设备制造科技型企业,主要产品有矿山急电设备、农业机械装备。
公司现有员工140余人,高中级专业科研人员20余名,公司现有固定资产25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设施面积2万平方米,各种生产设备及检验器械200余台套,年生产能力约3000万元,年实现利税300万元,总资产5000万元。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煤矿用安全生产标志证书》,被政府授予“AA”级信用单位,并获得《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的荣誉称号。
本公司研制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也已荣获长治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宜具备煤矿运输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具备煤矿运输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
以产品质量为原则,以科学高效为中心,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本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公司的永恒宗旨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信为本互惠双赢”。
公司的企业理念是为煤炭生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随着我国煤炭采掘、煤炭深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本公司经历了产品更新换代,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产品质量的发展过程。
目前已经形成以各种规格型号带式输送机的整机制造和各种规格型号金属顶梁制造为主导,并为客户提供煤机配件、滚筒包胶、矿用设备大修理服务的生产经营新格局。
为了进一步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三农”服务,以工辅农,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公司把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放在农业机械上,经过我公司科研开发部门反复试验、改进,研制成功了“4YZX-2A小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该产品在2007年通过省级试产鉴定,列入国家2008年农机具补贴目录,列入山西省农机化科技开发项目。
2008年小批量投入市场后,经过三市、五县的千亩玉米收获检验,已证明本产品的性能基本成熟,各项检验指标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届毕业设计青玉米秸秆收割切碎机械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8031208112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班级12-1指导教师日期2012.05xxxx大学教务处制1. 绪论 (4)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2 青贮玉米的收获工艺 (4)1.2.1直接收获法 (4)1.2.2二次收获法 (4)1.3 国内外青贮机的发展现状 (5)2. 总体设计方案 (6)2.1总体方案的制定 (6)2.2总体布局设计 (7)2.3主要工作部件的选择 (7)2.3.1青贮机的切割器的选择 (7)2.3.2青贮机粉碎刀的选择 (8)2.4 主要工作部件的理论设计 (8)2.4.1切割器设计 (8)2.4.2 切碎刀的设计 (9)3. 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计算 (9)3.1功率的选择 (9)3.1.1收割刀轴消耗功率的计算 (9)3.1.2粉碎刀轴功率的计算 (9)3.1.3抛扬功率的计算 (9)3.2 V带设计 (10)3.2.2 选择V带带型 (10)3.2.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10)3.2.4确定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 (10)3.2.7计算预紧力 (11)3.2.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11)3.2.9 带轮的结构设计 (11)3.3 链传动设计 (11)3.3.1 选择链轮齿数 (11)3.3.2 计算功率 (11)3.3.3 确定链条的链节数 (11)3.3.4 确定链条的节距 (12)3.3.5 确定链长及中心距 (12)3.3.6 链速的验算 (12)3.3.7 验算小链轮的轮毂 (12)3.3.8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 (12)3.3.9有效圆周力计算 (13)3.4 齿轮传动设计 (13)3.4.1选定齿轮的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3)3.4.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3)3.4.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5)3.4.4 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16)3.4.5验算 (16)4. 轴的设计 (16)4.1材料的选择 (16)4.2割刀轴的设计 (17)4.3 输入轴的设计 (18)4.4 输入轴的结构设计 (18)4.4.1 拟订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18)4.4.2 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及其长度 (18)5.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21)5.2辅助装置设计 (21)5.2.1喂入口的设计 (21)5.2.2机壳设计 (21)6. 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青贮玉米饲料营养价值完善,适口性好,易于消化,满足肉牛、奶牛等家畜冬春季的营养需要,使肉牛、奶牛保持高水平的营养状态和生产水平,是肉牛业和奶牛业不可缺少的基础饲料之一。
与上海—50拖拉机配套玉米收获机的设计(输送装置)摘要玉米作为三大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和饲料来源,在我国分布广泛、种植面积大。
因此为了使人们从繁重的收获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提高现有拖拉机的利用率,结合市场需求我们进行了此次设计。
考虑到市场上现有机型特点,大致可分为自走式、牵引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三种类型。
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和各机型作业、结构特点,我们选择与上海—50拖拉机配套的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为研究和设计对象。
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由分禾器、拨禾链、摘穗辊、果穗第一升运器(螺旋升运器)、果穗第二升运器(刮板输送器)、集穗箱和秸秆粉碎还田机等组成。
该收获机能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果穗输送、集穗箱、茎秆粉碎还田等项作业。
其优点为价格适中,作业时无需人工开道,拖拉机利用率高,产品可靠率在95%以上,作业效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用户的欢迎。
本次设计重点在于整机配置,结构参数的计算、选择以及输送装置的参数选择和计算。
输送装置采用刮板式输送器,将果穗逐渐送到集穗箱。
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关键词:玉米联合收获机,上海—50拖拉机,背负式,输送装置THE DESIGN OF CORN COMBINED HARSTERPOWERED BY SHANGHAI-50 TRACTORABSTRACTCorn as one of the three main grain crops and feed sourc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 large acreage.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able people to gain from the heavy labor freed to realize the mechanization of corn harvest,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tractors, combined with market demand, we had the design.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rket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model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self-propelled, tractor, backpack, etc. corn harvester three types. Needs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model work, structural features, we choose to carry the tractor Shanghai -50 Corn Combine Harvester as a research and design objects. Knapsack Corn Combine Harvester by the divider device, dial Wo chain, snapping rolls, the first elevator ear device (screw elevator device), the second elevator ear device (scraper conveyor), the cluster boxes and straw Breaking field machine, etc. The function of a completed harvest snapping, peeling, ear transmission, the cluster box, stem crushing other items of work to field. The advantage of affordable, work without having to manually clear the way, tractor utilization, and product reliability rate of more than 95%, operating results to meet customer needs, so popular among the peasants users.This design focuses on machine configur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delivery mechanism and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Conveyor installations scraper conveyor, the ear gradually sent to the cluster trunk.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time and effort.KEY WORDS:back-carrying type,double line,corn harvester, machine of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Shanghai-50 tractors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4YW2型收获机整体方案设计第三章主要工作部件参数选择第四章输送装置的设计计算第五章主要工作部件的功率消耗计算第六章典型零件的受力分析与校核第七章主要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第八章技术效益评价第九章总结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绪论一、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现状在我国玉米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并且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
玉米秸秆组织分离机的设计目录1 引言 (1)1.1 机械化组织分离机的目的及意义 (1)1.2 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现状 (1)1.3 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技术任务书 (2)3 设计计算说明书 (2)3.1 总体设计 (2)3.1.1 传动机构 (3)3.1.2 工作部件 (3)3.1.3 组织分离机机刀片的设计几个问题 (4)3.1.4 拖拉机的性能参数 (5)3.1.5 悬挂设计 (8)3.2 主要工作部件设计计算 (10)3.2.1 基本参数计算 (10)3.2.2 锥齿轮的设计计算 (11)3.2.3 皮带轮的设计计算 (15)3.2.4 轴的设计计算 (18)3.3 性能的校核 (26)3.3.1 爬坡稳定性能指数 (26)3.3.2 拖拉机悬挂机构油缸提升能力校核 (27)3.4 使用说明书 (27)4 标准化审查报告 (28)4.1 产品图样的审查 (28)4.2 产品技术文件的审查 (28)4.3 标注件的使用情况 (28)4.4 审查结论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玉米秸秆组织分离机设计摘要近几年随着玉米产量的大幅度的提高,秸秆、根茬也大量增多,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清理秸秆、刨根茬,成了农民种地前最头痛的事,为争时争工,不影响秋种的进度,有些农民只好将秸秆就地焚烧。
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可以把秸秆粉碎后铺撒在地里,既环保又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
玉米秸秆组织分离机就是这样的一种农具,本设计采用均力免震法排列刀,工作时由拖拉机采用后悬挂方式进行耕作。
刀具使用Y型刀中间采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分离玉米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外文摘要Design of the Corn straw counters-field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rn yield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straw, root,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rop also. The resulting problems is clean up straw, follow chi, became farmers sow the land before headaches. As for work, when does not affect to prepare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straw stalk, some farmers had to local burned.Do so just a was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e can put it to pieces after the stalks strewn in the fiel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alter the soil physicochemical. Corn straw chopper drive is one such farm implements. This design uses shock-free laws are arranged in knife edge, the work by the tractor by way of farming after the suspension. Tool use Y knife among USES the gear transmission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belt transmission. Keyword Counters-field Corn Design1 引言1.1 机械化组织分离机的目的及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田间作业趋于机械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它可以节约劳动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在北方玉米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过去由于认识上、政策上及经济上的原因,基本上农民都是在收获以后直接将秸秆焚烧,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宝贵资源的秸秆,也开始了被重新利用,而秸秆直接还田就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
将秸秆粉碎后,铺撒在地里有许多作用:①组织分离机补充土壤养分。
②组织分离机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③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改善环境。
④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这样不仅可以从分利用资源,还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1.2 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现状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方差异较大,各地区的耕作制度和农艺要求不同,同时作物的秸秆也不同,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差异也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及配套机具的多样化。
在北方多数是以拖拉机牵引并驱动的组织分离机机,把站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后铺撒在地面上,数日后犁翻耕土地时把晾晒的秸秆翻埋入土。
由于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是利用秸秆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外国在研制和生产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尤其是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综合国外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比较完善,机具品种较多,性能可靠,但价格昂贵。
1.3 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农具多样化,但就北方而言现在已经在解决秸秆及根茬单项作业的基础上将开发新的联合作业机具,并在一段时间后将会取代单项作业机具。
收割农作物和组织分离机机结合,使作业成本大大降低,灵活度也增加。
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但前景还是乐观的。
2 技术任务书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机械化的装备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秸秆综合利用装备。
对于组织分离机是重要的秸秆综合利用,根据市场调查粉碎秸秆机一般工作幅宽为1500mm到2000mm之间不等,其动力一般由拖拉机提供,用拖拉机悬挂并驱动,使农具的灵活性增加。
由于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是利用秸秆资源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最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国外在研制和生产方面起步较早,发展很快。
尤其是意大利、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丹麦、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意大利的OMARV 公司尤为突出,它的产品配套动力26-132kw工作幅宽1.2-6米。
刀片转速1950r/m。
美国万国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mpany Co.),美国埃兹拉。
隆达尔有限公司在此方面的研究生产水平均很高。
此外,国外还研制出拖拉机带动的卧式转子切碎机,幅宽6m,刀片可更换,转子最高转速2000r/min,外壳上有挡板,使茎秆撒布均匀,同时带有遇到障碍物的安全机构。
综合国外机械化组织分离机技术,技术比较完善,机具品种多,性能可靠,但价格也昂贵。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现有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
一般土地是由一家为单位的耕种,工作面积不会很大,工作量也小,所以一般配套动力为50到65马力的拖拉机。
根据以上内容综合得出本人设计一台外形尺寸为767×1645×876并选用55马力的拖拉机3 设计计算说明书3.1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1—箱传动轴 2—变速 3—皮带出动部分 4—粉碎机罩壳 5—工作部件图1 总体设计示意图3.1.1 传动机构其功能是将拖拉机的动力传递到工作部件,进行粉碎作业,它有万向联轴器传动轴、齿轮箱和侧边传动装置组成。
(1) 万向联轴器传动轴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和齿轮箱输入轴。
安装时,带套的夹叉装在粉碎就输入轴端,且必须使两个夹叉的开口处在同一平面内。
(2) 齿轮箱:它内部装有一对圆锥齿轮,起改变方向和增速的作用。
(3) 侧边传动装置:由三角皮带轮组成,采用单侧边传动方式(原因前文已提到),要起传递动力的作用,另外也有起过载保护作用和传动比分配的作用。
3.1.2 工作部件本机所采用如图一所示的(d)Y型,采用背靠装置。
其尺寸如图2所示图2 Y型刀示意图3.1.3 组织分离机机刀片的设计几个问题(1)甩刀刀片形状的确定:本组织分离机机主要选用Y型刀片,也可以用其它刀片替换。
Y型刀片是L型刀片的改进型,其优点体现在:(1)消除应力集中或缓解了拐角处的应力集中;(2)刀片的功耗小,原因是Y型刀切割秸秆斜切,即刀片要省力。
所以目前大多数用于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组织分离机机都采用Y型刀片。
此类型刀片已形成标准,代号为ZBB98008-88.(2)刀片的材料选择及其热处理:考虑刀片经常与泥土地、秸秆等磨擦,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所以选材要好,要求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较强的抗冲击韧性。
本机选用20CrMnTi,热处理工艺:将刀片加热至880―900。
c,再保温10分钟。
然后用10%的NaCl 水溶液淬火,最后在180-200。
C回火2小时,可达到3.16ha/g的耐磨性和290J/cm以上的抗冲击韧性。
(3)刀片的排列方式:刀片的排列方式对于秸秆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排列方式不仅能使还田机粉碎质量提高,而且还可以是还田机平衡性能好,减轻还田机的震动。
目前大多数组织分离机机采用加配重块的方法解决振动问题,这样不仅制造烦琐,而且配重块加入后不同程度的影响粉碎质量,而甩刀的排列有单螺线排列,双螺线排列,星形排列,对称排列几种,不管哪种排列均应满足:①刀轴受力均匀,径向受力平衡。
②相邻两刀片径向夹角要大。
单双螺线排列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即在粉碎过程中秸秆测向移动现象严重,使还田机有“一头沉”现象。
根据以上几种排列方式的利弊得出一种新的排列方法————均力免震法。
排列方式如图3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60120180240300360图3 刀得排列示意图特点是:①刀轴受力均匀。
②刀轴旋转时不震动,无需加配重块。
3.1.4 拖拉机的性能参数表一悬挂机构的技术参数下拉杆后球铰孔径D2 28 下拉杆后球铰宽度b2 38 链接三角形的高度H 530-680 悬挂轴的长度M 800 上拉杆连接销直径d1 22 销孔到台肩距离l1 102 上拉杆后球铰直径D1 22 上拉杆后球铰宽度b1 58表二拖拉机悬挂装置升降机构的特性升降机构形式液压分置式液压油泵型号CB-32型齿轮泵分配器形式型滑阀式液压油缸形式型双作用式油缸最大推力(公斤)推出7500悬挂轴的提升能力(公斤)额定1100 推入6250 最大1500油缸尺寸及行程(缸径*最小长度*行程)100515200⨯⨯悬挂机构形式球铰接四连杆机构安全阀开启压130 农具联接形式后置双轴三点悬挂表三拖拉机的参数拖拉机的型号 铁牛—55 后轮配重(公斤) 150(重块)210(流水) 发动机额定功率 55马力 一档速度、传动比 1.37 296.89 牵引力(公斤) 1400 二档速度、传动比 1.69 241.29 结构重量(公斤) 2900 三档速度、传动比 2.15 189.96 最小使用重量 3300公斤 四档速度、传动比 3.52 115.54 前轮分配重量 1100公斤 五档速度、传动比 4.82 84.41 后轮分配重量 2200公斤 六档速度 6.32 重心坐标a e h ⨯⨯(mm ) 78013()801⨯⨯右 七档速度 7.76 外形尺寸(长宽高) 410819342520⨯⨯ (mm) 额定功率(马力) 55 前轮轮距(b ) 1200-1800(mm ) 额定转速 1500 后轮轮距(b1) 1200-1800(mm) 最大扭矩(公斤/米) 4115 轴距(L ) 2493(mm) 离地间隙(h1) 450(mm) 最小转弯距(单边制动)3.7(m )最小转弯距(不制动) 5.75(m)表四 悬挂机构的技术参数下拉杆尺寸R 800上拉杆固定点坐标X2 493 R1 400 Y2 190下悬挂点间距M 800 升降臂夹角α0下拉杆固定点坐标X1 285悬挂轴变化范围h1 195 Y1 -200 h2 895 B1 245上拉杆长度Lmin 535 B2 490 Lmax 800油缸固定点坐标X4 438动力输出轴坐标X5 400 Y4 -264 Y5 -62.5 B2 154 B3 0升降臂转轴坐标X3 398提升吊杆长度L1min 430 Y3 340 L2max 515悬挂轴在最高点与后轮外援间隙e 145 拖拉机后轮半径r 760升降臂长度r1 260拖拉机后轮中心到地面的距离Rk 720 r2 140表五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技术参数动力输形式半独立式位置后置离地560旋转方向(朝前进的方顺时针转速(转/分)523 向看)花键公称尺寸(键数-8-38×32×6 花间末端到凹端距离40 外经*内径*键宽)花键工作长度763.1.5 悬挂设计牵引点:农具牵引装置和拖拉机机体的连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