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36
目录摘要-----------------------------------------------------------------------------3关键词--------------------------------------------------------------------------3 第一章任务介绍---------------------------------------------------------31.1轴的零件图-------------------------------------------------------31.2零件图的分析----------------------------------------------------3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2.1概述-------------------------------------------------------------------4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7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第四章轴的加工工艺方案---------------------------------------------94.1零件图工艺分析----------------------------------------------------94.2选择毛坯--------------------------------------------------------------104.3确定加工顺序-------------------------------------------------------104.4选择夹具及确定装夹方案--------------------------------------114.5选择加工刀具---------------------------------------------------114.6确定进给路线---------------------------------------------------124.7合理选着切削用量---------------------------------------------124.8 编写工艺卡------------------------------------------------------134.9 编写加工程序---------------------------------------------------144.10调试模拟运行程序,无误后加工----------------------164.11完成零件加工并进行精度检测--------------------------16第五章总结------------------------------------------------------------------17参考文献------------------------------------------------------------------------18致谢--------------------------------------------------------------------------------18摘要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螺旋压力设备设计研究背景本论文针对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对螺旋压力设备的设计,进行毕业设计的研究工作。
螺旋压力设备是一种用于粉体物料输送和压缩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冶金、食品等行业。
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该设备的不断需求和对其质量要求的提高,因此本文旨在设计出一种更加稳定、高效、具有竞争力的螺旋压力设备。
研究内容1. 研究螺旋压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其优缺点。
2. 了解相关行业的需求情况和市场现状,确定设计目标。
3. 设计传动系统、螺旋转子、进出料口等主要部件。
4.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软件,对螺旋压力设备进行模拟分析和结构优化。
5. 进行样机试验,测试设备性能,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预期成果1. 设计出性能稳定、高效、节能、环保的螺旋压力设备。
2. 为相关行业提供一种高品质、具有竞争力的设备选择。
3. 为毕业生提供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实验操作等领域的训练。
4. 为相关行业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结论本文主要研究了螺旋压力设备的设计,通过对螺旋压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和仿真,设计了可以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的螺旋压力设备。
其设计过程兼顾实际的工业应用和理论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 张红. 浅析化工行业中螺旋输送机械的应用[J]. 综合技术, 2019(3):121-122.[2] 张三. 建筑行业中要注意螺旋输送机的安装使用[J]. 建筑技术, 2020(2):45-48.[3] 李四. 螺旋压力设备仿真及参数优化[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6篇)
1. 论文标题1
此论文研究了机械设计中的某一特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论文展示了该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对
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2. 论文标题2
本研究聚焦于机械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并通过文献综述
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论文还对该解决方案在实
际应用中的潜力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3. 论文标题3
该论文探讨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
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
论文还对该方法的优势和
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
4. 论文标题4
此篇论文研究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验证了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论文还对该解决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5. 论文标题5
本研究聚焦于机械设计中的一种新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证明了该技术在特定应用中的有效性。
论文还探讨了该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6. 论文标题6
该论文研究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论文还对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限制。
以上是六篇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标题,每篇论文都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些论文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为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目录第1章、总述 (4)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4)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4)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4)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5)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5)二、电动机的选择 (6)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7)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7)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9)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1)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2)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2)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3)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6)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6)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7)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8)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8)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9)第7章、润滑的选择 (20)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1)一、联轴器的选择 (21)二、轴承盖的选择 (21)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22)一、减速器箱体: (22)二、附件设计: (23)小结 (26)参考文献 (27)摘要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
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
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第1章、总述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1)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去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学生姓名:文益峰学生学号: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班级:机械1301班指导教师姓名:刘裕职称中级工程师陈小平职称中级创业指导师二○一五年五月制目录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一、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4)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6)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 (7)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 (8)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五、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0)2015届毕业设计资料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15 届毕业生)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题目: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学生姓名:文益峰学号:指导教师:刘裕职称:中级工程师2015年5 月10 日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长沙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系(部):继续教育学院说明:各项成绩的百分比由各系部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2015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文益峰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职称最终评定成绩2015年5 月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点阵式LED字符显示器设计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文益峰指导教师:刘裕副教授2015 年5月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首先对输送机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
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XXX学院: XXXX专业:XX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毕业设计时间:XXXX摘要:注水管是重要的采油管具,部分油田由于注水水质较差,含Ca+离子、HC03离子以及含砂量较高,注水管线经长时间使用内壁结垢现象严重,导致工作管径大幅缩小,注水压力下降,注水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将注水管取出清洗后继续使用。
现有的清洗设备不能有效除垢,大量结垢严重的注水管,面临报废处理,不能重复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对注水管除垢清洗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钻削除垢-是较理想的方法,注水管的钻削除垢,属于深孔加工,与常规金属加工的区别在于钻通对象的材料和结构不同,针对这些特点,选用多刃错齿钻头作为钻型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钻头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出了新型除垢钻头;对新型钻头进行瞬态、稳态有限元分析,为后续设计以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优化设计得到的钻头基本结构,对新型除垢钻头进行了详细几何参数设计,和排屑能力分析,验证了新型除垢钻头的排屑效果;以注水管内壁和污垢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验证了钻头主切削力和轴向力能够有效除垢,并对注水管内壁污垢进行静态应力分析,显示了钻通过程中管壁应力状态;采用CAD软件对钻削除污系统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装配,为后续设计和实验提供了基础。
通过改进钻头结构和刀齿分布规律,将应力分布在多个切削齿上,使钻头切削条件得到了改善。
在排屑能力分析中,与刮刀钻头、单刃钻头、多刃错齿钻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除垢钻头的切削液输送槽结构有效提高了切削液输送效果,并且排屑口的设计更合理,在除垢过程中有较好效果。
化学清洗分为清洗剂清洗和柴油浸泡清洗(主要针对油管)两种。
清洗剂清洗是利用化学清洗液跟垢物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再随清洗液排出的内壁清洗技术,需要先对污垢物样本进行分析,了解污垢的组成成分。
采用国内外现有的污垢样本分析方法是薄层层析法,将有机物分离为单一的或某一类的有机物,通过各组分质量比来确定其在有机垢物中相对含量,再用红外线光谱仪对分离出的组分中的特征官能团进行鉴定和识别;对分离出的无机物,首先采用红外线光谱仪作初步鉴定,再用等离子发射光谱对不溶物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污垢中的硫采用燃烧质量法测定。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工业机器人实训台设计子课题1同步传送带及上料系统设计子课题2模拟(cNc)数控钻床设计二、指导教师:张敏XX三、设计内容要求、课题概述)在工业机器人实训台系统中,上述子课题是其中的2个设计任务,一般来说,这些课题可以选择单片机控制、PLc 控制和工控机控制等设计方案,其中还涉及一些机械机构设计、以及气动回路设计等内容,需要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重新学习。
2)同步传送带及上料系统:同步传送带及上料系统: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制造、物流、医药等),物料的传送大多是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的,带式传送方式是一种主要的传送方式,带式传送由传送带、传送带机构、可调速的驱动电机、以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配合其他自动控制机构,可以实现传送+自动打包、自动分拣、自动码垛等功能。
本课题因为是小型模拟机构,采用了2相步进电机驱动,采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指示灯显示系统工作状态,机构部分采用小型同步带传送,铝型材制作传送带机构。
利用气动推杆推动物料块进行传送带上料,气动推杆是常见的气动执行机构,气动推杆结合移动机构(传送带、机器人、移动滑台等)就可以实现物料的搬运。
气动推杆由压缩空气驱动气缸做机械运动,改变气缸中气体的方向,可以控制气动推杆活动的方向,气体方向的改变是通过控制气动电磁阀来实现的。
气动推杆将物料块推入传送带上,传送带将被物料块移动到指定位置,机器人抓取物料块进行后续的处理(cNc加工、码垛、投送等等)。
本毕业设计建议采用单片机或PLc 进行控制。
3)模拟(cNc)数控钻床:(补充数控钻的概念)。
单轴的运动机构(丝杠滑台),用联轴器(或传动皮带)与步进电机、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连接,在单片机、PLc或工控机等构成的控制器的驱动下,可以实现滑台机构的上下运动。
滑台上载有加工头,加工头在电机驱动下转动,能实现钻孔或铣削加工,滑台的行程,可以控制钻孔或铣孔的深度,达到数控钻床的基本功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1.论文字数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5000~10000字。
2.打印要求毕业论文要求用计算机打印。
论文裁剪后统一为16开纸(184㎜×260㎜)规格。
页边距:上20㎜、下20㎜、左25㎜、右20㎜。
正文每页字数30×30个汉字,左侧装订。
毕业设计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装订。
3.排版要求·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各节的一级标题(4号黑体)·各节的二级标题(小4号黑体)·各节的三级标题(小4号黑体)·款、项(小4号黑体)·正文(小4号宋体)·摘要、结论、参考文献标题(小2号黑体)·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内容(小4号宋体)·目录标题(小2号黑体)·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小4号黑体)·目录中节内容(小4号宋体)·论文页码位置: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居中,采用阿拉伯数字·页眉与页脚(5号宋体)居中放置注:论文前置部分不编排页码,页码从第一章首页开始,论文不加页脚,封面、扉页不加页眉,其余均加页眉,页眉内容为:“中央电大毕业论文”,页眉下划线要为双线,上细下粗,细线0.5㎜,粗线0.8㎜,线间距0.3㎜。
4.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顺序设计说明书安排顺序如下包括:封面、扉页、摘要、目录、主体部分、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各部分内容格式如下:1)封面格式见附录2。
2)扉页内容和封面内容相同。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述,应包括三部分内容: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或方法,研究(设计)结论或结果。
中英文摘要字数要求150~250字;关键词3~5个,主要是供检索用的,要能反映论文主要的内容。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要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对应,反映意思和中文内容相同。
可参考附录3。
4)目录编入3级标题,即章、节、小节的标题。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省级电大统一安排。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低于5000字。
5.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三、指导教师1.由各地方电大(教学点)安排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应变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完成工作情况填写。
3.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检查进度,解答疑难和布置工作。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省级电大统一安排。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低于5000字。
5.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三、指导教师1.由各地方电大(教学点)安排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应变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完成工作情况填写。
3.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检查进度,解答疑难和布置工作。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引言机械类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机械类毕业设计的完整过程,包括选题、设计过程、实验与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一个机械类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求。
选题机械类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基础。
一个好的选题应符合以下要求:1.与机械工程相关:选题应与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有关,能够体现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
2.可行性: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即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材料或设备要能够获得。
3.创新性: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改进方法。
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文献来获取灵感。
选定合适的选题后,可以开始进行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机械类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的核心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针对选定的设计目标,进行需求分析,明确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约束条件。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多个可能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3.详细设计:在确定了最佳方案后,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确定设计参数、绘制设计图纸等。
4.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设计: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设计相应的加工工艺。
5.结构分析与优化:对设计项目进行结构分析,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6.模型制造与实验:根据设计图纸,制造设计项目的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7.结果分析与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设计项目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以上设计过程,可以逐步将设计项目从概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机械产品。
实验与分析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的实验与分析是验证设计结果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和控制。
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数值分析和图形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比较实验结果与设计目标之间的差异,并探究差异的原因。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课题名称:液压驱动抓取机械手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下发日期:课题名称液压驱动抓取机械手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参数)与要求1.机械手的工作内容:将工件从一个放置转移到另一个加工的位置。
2.机械手的驱动方式:驱动方式一般有四种:气压驱动、液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
本设计采用液压驱动,液压驱动具有结构小,工作力大,可以连续控制等优点。
3.机械手的自由度:机身回转、手臂的水平直线运动和上下直线运动等3个自由度。
4.机械手的传动方案:采用机座式机身,圆柱坐标型式手臂,这样机械手具有升降伸缩和回转功能,还有工作范围大结构简单等特点。
5.位置检测装置:行程开关式、模拟式和数字式。
本机械手采用行程开关式。
利用行程开关检测位置,精度低,故一般与机械挡块联合应用。
在机械手中,用行程开关与机械挡块检测定位既精度高又简单实用可靠,故应用也是最多的。
6.机械手的工作行程范围:机身回转正负115度,水平运动100cm,升降150cm,回转半径120cm。
7.机械手的工作速度:指的是机械手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反应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水平。
工作速度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但是机械手的启动和制动就越困难,也影响了定位精度,所以本设计工作速度应该要合理。
8.机械手的定位精度:位置精度是衡量机械手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包括位置设置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本设计的位置精度大体设置在0.5mm到1mm之间。
9.机械手的安全系数:K=210.机械手的抓重:21kg工作进程及需完成工作量总时间为17周,自2015年3月8日开始,6月26日结束。
1.开题报告和任务书编写,从3月8日~3月15日。
2.分析、研究、设计、实施阶段、论文编写及图纸出图:3月15日~5月22日。
3.教师审阅、学生修改论文:5月23日~5月30日。
4.毕业答辩:6月5日~6月13日5.毕业设计工作总结阶段:2周,6月14日~6月26日时间:6月14日~6月18日:各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写评语并上报系答辩委员会;6月21日~6月26日:系答辩委员会审核成绩和评语,教师及教研室进行毕业实习材料整理、总结等。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活动式起重提升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摘要:提升机是大型固定机械之一,主要用于各种重物的升降和输送.小型提升机在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升机的动力来源选择了微型电动葫芦,由电动机和减速器以及滚筒三部分成,各部分之间分别由联轴器联接。
电动机是动力源,减速器是传动系统,滚筒为执行和控制部分,其中以减速器最为重要。
它采用准平行环面蜗杆。
这种蜗杆不需要修形就能达到直廓环面蜗。
杆修形的效果,而且瞬时接触线和相对运动速度方向夹角稳定,接近90度;蜗齿面是用铲背滚刀加工而成,因此蜗轮齿面接触面大,质量稳定。
同时参加啮合的齿轮齿数多,蜗轮齿面无脊线,传递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
因此,这种蜗杆传动承载功率大,动压油涵稳定传动、噪声低、平衡温度低等特征。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活动式;提升机the design of small-scale and movable hoistabstract:the lifting machine is one of the large-scale regular machinery ,sed in the rise or fall and transport of various kinds of heavy objects mainly. the small-scale lifting machine playsan important role too in daily life. the lifting machine is madeup of motor , decelerator and three parts of cylinder , is linked by the shaft coupling respectively between every part. themotor is the power source , the decelerator is a transmission, the cylinder ,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d control some, among them thedesign of the decelera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t adopts the worm the accurate parallel ring developed . this kind of worm does not need to repair the shape to reach the worm the wide ring directly and repair the result of the shape , and is exposed to the line and relative motion tempo direction contained angle stability instantaneously , is close to 90 degrees; carry the hobbing cutter and process with shovels but succeed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 snail, so contact the surface greatly the teethof a cogwheel of snail, quality is steady. participating inseveral more than gear wheel teeth that clench the teeth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spine line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snail , will not be produced and interfered while transmittingsports. so, this kind of worm transmission bears the weight of the power largly, move and press the oil to contain the stability transmission , low , balanced temperature low grade characteristic of noise. have good practical value and economic worth.key words:movable;hoist目录第1章绪论 ....................................................................................................... (1)1.1概述 ....................................................................................................... (1)1.1.1提升机载荷的种类 (2)1.1.2提升机的稳定性问题 (2)1.2提升机的发展 ....................................................................................................... .. 2第2章设计 ....................................................................................................... (3)2.1选题背景 ....................................................................................................... . (3)2.2方案论证 ....................................................................................................... . (3)2.3主要部件的选择 (4)2.3.1 h-k201微型电动葫芦的选择 (4)2.3.2钢丝绳的选择 (6)2.3.3轴承的选择 (6)2.4设计计算部分 ....................................................................................................... .. 72.4.1焊接要求 (7)2.4.2拉力计算过程 (8)2.4.3钢丝绳拉力计算 (11)2.4.4轴的计算 (1)12.4.5外力偶矩的计算 (11)2.5使用要求 ....................................................................................................... .. (14)2.5.1提升机的使用和管理 (14)2.5.2相关安全 (16)2.6技术措施 ....................................................................................................... .. (17)2.7结论 ....................................................................................................... . (18)致谢 ....................................................................................................... (19)参考文献 ....................................................................................................... . (22)第1章绪论1.1概述很高兴能设计本题目,本设计是通过从主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后又经过计算等各个工作,完成了本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实行过程中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旳一种极其重要旳环节。
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旳质量, 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旳有关规定, 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本实行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旳目旳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旳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旳综合训练,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旳能力;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旳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旳能力。
3.检查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旳重要根据。
(二)毕业论文旳撰写及规定1.资格审查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 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旳所有课程, 并获得规定旳学分2.撰写规定(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准时完毕所规定旳内容和工作量, 编写符合规定旳设计计算阐明书, 并对旳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根据课题任务, 进行资料搜集、加工、整顿和对旳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旳程序、措施和技术规范, 锻炼分析与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旳能力。
(3)毕业设计阐明书应包括与设计题目有关旳论述阐明及计算, 内容完整,文字顺畅, 符合大专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少于3000字。
(4)毕业设计图纸能很好旳旳体现设计意图, 图面整洁, 符合制图国标, 倡导计算机绘图。
3.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旳完毕周期(从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开始, 到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为止)不得少于一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毕业前一期期末布置, 毕业学期完毕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
河北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薛松学号:060387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发动机吊装、码盘系统设计
指导者:陈子顺高级工程师
评阅者:
2010年6月2日
目次
1引言 (1)
1.1 概述 (1)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
1.3.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
1.3.2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1)
1.3.3 本课题的具体内容要求 (2)
1.3.4 工作要求 (2)
1.3.5 最终成果 (2)
2 设计工作流程 (2)
2.1 总体设计 (2)
2.1.1 最大起重量确定 (2)
2.1.2 起升高度的选择 (2)
2.1.3 电动葫芦的选型 (3)
2.1.4 起重机构跨距的确定 (3)
2.1.5 行走机构的传动 (3)
2.1.6 动力的输入 (3)
2.1.7 安全装置的设计 (3)
2.2 起重机构主梁的设计 (4)
2.2.1 主梁及架体钢结构的设计 (4)
2.2.2 力学性能的分析 (4)
2.2.3 载荷计算 (4)
2.3 控制电路的设计 (4)
2.4 设计的整体思路 (5)
3 构件的设计选型 (6)
3.1 已知构件尺寸的确定 (6)
3.2 电动葫芦选型 (6)
3.3 电动葫芦轨道梁设计 (7)
3.3.1 小车摆放方案的确定 (7)
3.3.2 电动葫芦轨道梁整体结构尺寸的初定 (9)
3.3.3 电动葫芦轨道梁的轨道材料选型 (10)
3.4 大车轨道梁设计 (10)
3.4.1 大车轨道梁整体结构尺寸的初定 (10)
3.4.2 大车轨道梁的立柱材料尺寸选型 (10)
4 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 (11)
4.1 电动葫芦轨道梁的强度、刚度、动载荷稳定性校核 (11)
4.1.1 电动葫芦轨道梁受力分析 (11)
4.1.2 电动葫芦轨道梁强度校核 (13)
4.1.3 电动葫芦轨道梁刚度校核 (13)
4.2 大车轨道梁的强度、刚度、动载荷稳定性校核 (14)
4.2.1 大车轨道梁受力分析 (14)
4.2.2 大车轨道梁强度校核 (16)
4.2.3 大车轨道梁刚度校核 (16)
4.3 立柱尺寸的确定与稳定性分析 (17)
4.3.1 立柱的选材与尺寸确定 (17)
4.3.2 立柱的压杆稳定性校核 (17)
4.3.3 立柱承受动载荷的稳定性校核 (18)
4.4 大车的行走机构设计 (19)
4.4.1 电动机的选型 (19)
4.4.2 大车轨道轮的选型 (20)
4.4.3 减速器的选型 (21)
4.4.4 传动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21)
4.4.5 轴校核 (24)
4.4.6 轴承的选型 (24)
5 系统的电路控制设计 (24)
6 基于TRIZ 理论的电动葫芦轨道梁的优化方案设计 (25)
6.1 TRIZ理论简述 (26)
6.2 TRIZ理论的应用 (26)
6.3 由发明原理进行设计方案的确定 (27)
结论 (28)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