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根据2013年《考纲》中“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要求,我选择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更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达到读写结合说真话抒真情的目的。我选择了一则新闻材料:“草根”上春晚和饿死的“宅男”两则材料。写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对现在的生活现状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有了这样的生活素材,那么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也不必要刻意地捏造事实,只要从生活中提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即可。给同学们的事例要细化,细节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而且,给学生的事例最好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要知道,感情不是作者用来喊而是读者用来听的,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而读者也自然能从中意会。所以,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读者的感受达成默契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运用素材,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二、说教法。

根据2013年《考纲》中对于作文评定等级的要求,“文体特征明显,可视为符合文体要求;首尾呼应,文脉畅通,段落划分恰当,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可视为结构严谨;用词准确,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句式选择恰当,可视为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可视为字迹工整。”可见字顺文从是对学生写作的首要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就成了这节课的主要目标。

1、对话法: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这两则材料有什么感受,具体情况了解多少,仅仅是知道“西单女孩”、“草根”这些词语,还是对于这些词的具体内涵都有所了解,我在课前和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大部分专注于一套一套试题的研究,而对

于自己的身边时了解很少,本来来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学生现在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方面我觉得语文老师对于理科生有必要进行这方面事件的补充,另一方面,学生不关注身边事的现状,也使学生的作文写作和老师的作文教学很被动。所以,谈话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情况,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思考身边事。

2、分组讨论法。在对材料进行必要的点拨和补充之后,因为有刚才谈话的基础,所以我设置了课堂讨论的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充实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材料,而有的同学可能对材料很熟悉,所以已经有自己对于时间比较成熟的思考,同学们经过讨论,有的学生从正面肯定了“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草根”的奋斗史,从而得出“微笑面对生活”、“自立、自强”等观点;有的学生着眼于“马梅”等专家的言论,从而得出“春晚的舞台并非明星大腕的专利”等结论;还有的学生因为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这一则材料并不能阐述自己明确的观点,表述比较混乱,观点明显偏颇。通过讨论,学生们交换了自己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可以丰富自己的思维,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另外一则材料“饿死的‘宅男’。一个典型的个人及社会悲剧”,这一则材料的分析方法和第一则材料相同的,学生的讨论也给同学和老师带来了同样的启示。这一个环节的设置,我自己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3、实践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使其茅塞顿开。比如学生在讨论“草根”是否应该登上春晚舞台这一问题上,有一个学生很支持马梅的观点,但事实上,马梅的观点仅仅代表了一部分专家学者的态度,并不符合社会的思想潮流。所以,对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老师有必要对其进行纠正和解释,让学生的较偏激的思维回到社会有正能量的思考中来。学生的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处于对于很多社会事实很敏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时候,但是由于涉世未深,经历的事情比较少,很多观点都没有一个较完整,正确的态度,所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的指点和引导就显得很必要。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较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2013年《考纲》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

具有启发作用”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3、学生修改法。个人自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是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4、集体改。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与学生谈话,增进师生的感情,并导入新课。

2、发放材料,阅读材料。

3、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也可以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可自由结合。

4、讨论:1.西单女孩是“草根”,是怎样登上春晚舞台的。 2.王小林是“饿死”的吗?

5、总结课堂,鼓励学生多多自我创作,说真话,用真情。

五、总结收获与不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有两点收获“一是学会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正如一块砖,可以建教室,修围墙,铺地面,只要我们对其的切割是合理的,他运用的场所便是多角度的;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材料中体会一定的人生暗示,生活是崎岖的,腰杆是挺直的。这样,我们留给自己和人生的是一张微笑的脸庞。

这节课的不足也很明显,一是学生动笔很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笔,想和写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另外在说课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大纲,对历年来的高考作文素材不是很熟悉,给学生的指导不充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用心。

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