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然灾害介绍Word手抄报
- 格式:docx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1
关于防震减灾的⼿抄报内容⽂字 地震会带来许多灾难,防震减灾的知识要从⼩教起,⼀起画防震减灾的⼿抄报吧!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关于防震减灾的⼿抄报内容⽂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关于防震减灾的⼿抄报内容⽂字【⼀】 地震⾃救⼩常识顺⼝溜 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
先颠簸,是近震,只摇晃,震必远。
是远震,不⽤管,若近震,莫等闲。
住楼房,别慌张,到⼩间,暂躲藏。
厨与厕,牢⼜坚,跨度⼩,较安全! 地震时个⼈避险原则 (1)保持镇定。
(2)就地避险。
(3)切断⽕源。
(4)迅速撤离。
在教室: 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
在平房: 可根据情况充分利⽤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呼吸,使⽤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或⾐物捂住⼝⿐,以隔挡呛⼊的灰尘。
正在⽤⽕的应当⽴即熄灭炉⽕,随⼿关掉煤⽓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 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电梯。
在户外: 要避开⾼⼤建筑物,尽量远离⾼压线及⽯化、化学、煤⽓等有毒的⼯⼚或设施。
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即向桥头移动。
正在⾏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在⼯作间: 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次⽣灾害发⽣。
在公共场所: 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员,切忌乱逃⽣,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关于防震减灾的⼿抄报内容⽂字【⼆】 防灾减灾⽇ 每年5⽉12⽇为全国防灾减灾⽇。
我国是世界上⾃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发⽣频率⾼、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然灾害乃⾄巨灾时有发⽣,我国⾯临的⾃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步加剧。
预防自然灾害的资料防灾害手抄报内容字“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 __的。
以下就是的预防自然灾害的资料,以供参考。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龙卷风是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旋风,多发生在春季。
龙卷风往往来得十分迅速、突然,还伴有巨大的声响。
它的破坏力极强,能够把所经过地区的沙石、树木、庄稼,甚至海中的鱼类、仓库中的货物卷入高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极大。
防灾减灾手抄报的内容防灾减灾手抄报的内容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
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灾减灾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防灾减灾小知识洪涝受到洪水威胁时,一是转移避险。
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或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教。
二是组织救援。
当有人被洪水包围时,想办法通知有关部门和组织救援。
三是加强自我保护。
如关闭电源、煤气、备足干粮食品、饮用水,带好手机,准备救生器材以备急需。
如果连降大雨,山区容易暴发山洪,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雷电当出现电闪雷鸣时,要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附近。
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线杆较近的地方避雨;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如在户外行走发生电闪雷鸣时,应两脚并拢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滑坡当发现山坡出现裂缝,滑坡前缘出现有规则的纵张裂缝。
前缘土体出现上隆鼓胀,猪、鸡等动物惊恐不宁等滑坡前兆时,应立即报告村、乡镇政府,及时通知受威胁的人群,做好撤离准备。
乡镇政府视险情发展搭建临时避灾场所,将人、物及时撤离危险区,必要时,可以依法强制疏散。
发生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滑动方向跑,应迅速向滑坡体两侧跑。
房后斜坡发生滑坡或岩石、土体坠落时,不要立即清理滑坡物和疏通排水沟,以免遭遛二次滑坡的危害。
地震突然发生地震时,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如在楼房,应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抗震救灾手抄报篇一:抗震救灾手抄报1篇二:抗震救灾的手抄报的内容或写法在这场空前的大灾难中,人的生命变得如此脆弱,然而,也变得如此顽强。
据新华网消息,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
在这场灾难中,像宋欣宜这样得到救助的孤儿为数不少。
他们的亲人走了,只留下年幼无知、生活不能自理的他们,他们的命运让我们关注。
当然,政府民政部门可以收留这些孤儿,但是,如果孤儿的数量太多,他们能否都得到及时、很好地照顾,人们担心,民政部门有时也会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因此,地震中,那些孤儿是如此地牵动着我们的心。
“这些孩子们已经失去了母亲,但是不能失去母爱!”杨澜的话说得多好!在这场大灾难中,有多少失去母亲的孤儿?救援仍在继续,数字暂时无法统计,但相信孤儿的数量不会少。
生命是最重要的,灾难中,每一个被困的生命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灾难过后,每一个孤儿都是我们关爱的对象。
成立专项基金会,为这些孤儿储备生活资金,这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杨澜女士道出了天下母亲的柔情,也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地震中,那些孤儿是如此地牵动着我们的心!谨以此献给坚强的中国:当风雪阻断道路,我们彼此温暖;但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阻挠;我们万众一心;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抵御;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痛定思痛;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以下是献给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同胞的诗歌我们和你在一起亲人们,不要怕我们和你在一起你在流血我们的心,也在滴血你很痛我们的心,也在痛我们和你在一起没有亲人你也不孤单全国人民都在牵挂你亲人们,别放弃我们和你在一起总理来了将军来了人民子弟兵来了医护人员也来了亲人们,要坚强我们和你在一起你的存在是我们救援的全部意义只要有你在我们就会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相信生命不息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搭起双手筑城你回家的路基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痛苦也不哭泣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王鸣久亲爱的人,不要怕我们和你在一起你在流血我们的心,也在滴血你很痛。
小学生防灾减灾的手抄报内容2020_防灾减灾的手抄报素材大全今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有效提高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老师都会让小学生画上手抄报,但你知道素材怎么找吗?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小学生防灾减灾的手抄报内容2020_防灾减灾的手抄报素材大全,希望你喜欢。
小学生防灾减灾的手抄报内容2020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这场地震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
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5]。
折叠设立意义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演习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特简单手抄报相关素材防灾减灾特简单手抄报相关素材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下面小编整理的防灾减灾特简单手抄报,欢迎来参考!防灾减灾标语1、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2、预防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
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幸福东莞。
4、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5、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6、树立忧患意识,学会趋利避害。
7、危机关系你我他,应急管理为大家。
8、防风防雨防雷电,气象科普是关键。
9、应急知识进万家,科学预防你我他。
10、防护雷电莫侥幸,生命安全需重视。
11、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13、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14、加强防雷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15、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6、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7、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18、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19、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20、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21、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2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3、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24、预警先导、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响应。
25、善用气象信息和知识,增进健康和生活质量。
26、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7、完善气象应急预警机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28、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火灾逃生小常识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
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方便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使用 ==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制作相关手抄报有哪些资料可以选择呢,下面是羽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什么是地震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然灾害⼿抄报内容⽂稿 “⾃然灾害”是⼈类依赖的⾃然界中所发⽣的异常现象,⾃然灾害对⼈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惊⼼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爆发、泥⽯流、海啸、台风、洪⽔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沉降、⼟地沙漠化、⼲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体污染、⽔⼟流失、酸⾬等⼈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个共同主题。
⾃然灾害的概述(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然灾害是指由于⾃然异常变化造成的⼈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系列事件。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要有⾃然异变作为诱因,⼆是要有受到损害的⼈、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地球上的⾃然变异,包括⼈类活动诱发的⾃然变异,⾃然灾害孕育于由⼤⽓圈、岩⽯圈、⽔圈、⽣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环境中。
⽆时⽆地不在发⽣,当这种变异给⼈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然灾害。
因为它给⼈类的⽣产和⽣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与⾃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与⼈之间的关系。
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
所以说,⾃然灾害是⼈与⾃然⽭盾的⼀种表现形式,具有⾃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类过去、现在、将来所⾯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
世界范围内重⼤的突发性⾃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滑坡、泥⽯流、森林⽕灾、农林病⾍害等。
中国⾃然灾害种类繁多。
地震、台风、暴⾬、洪⽔、内涝、⾼温、雷电、⼤雾、灰霾、泥⽯流、⼭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造成⼤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
⾃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然因素之⼀。
防震减灾主题手抄报内容12篇防震减灾主题手抄报篇一1、防灾减灾,宣传落实见实效。
2、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3、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4、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5、防灾减灾部门,关爱生命靠大家。
6、有备无患,平安相伴。
7.携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共建和谐家园。
8、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9、防灾靠宣传,减灾靠行动。
10.防灾关乎你我他,减灾利国利民。
11、防灾减灾时时抓,和谐安全你我他。
12、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13、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14、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15、增强自救意识,提高逃生本领。
16、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17、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18、防灾减灾,从心做起。
19.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20.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建设和平。
21、防灾减灾,防患未然。
22、防在心理,减在行动。
防在能力,减在意识。
23、没有绝对的安全,正如没有永恒的生命。
24、防灾减灾靠大家。
25、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26、平安共处,你我一同参与。
27、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28、防灾换和平,减灾换幸福。
29、防灾减灾,有备而来,防灾减灾,现在就开始。
30、城市是我家,防灾减灾还要靠大家。
31、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32、防灾减灾一面镜,照亮温暖万人心。
33.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4、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5、警钟长鸣,未雨绸缪,积极防灾保平安。
36.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37、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38、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9、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最重要。
40.防震救灾靠自己,防震减灾靠大家。
小学生防灾减灾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二今天我跟着明德小分队到了个防震减灾的训练基地,虽然从外面看起来只是座普通的房子,但里面却有许多的项目。
我们先到第一个展厅,看到这有个有时候古时候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
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是指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媒介,是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下面是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的内容,欢迎阅读!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篇一】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在五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无数的生命被这场灾难无情的夺去了,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校举行了防震减灾的演习。
第四节课的时候,陶老师认真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举行防震减灾演习,大家记住,遇到地震要躲在活命三角区内和桌椅下面,尽量保护好头部。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突然,广播里传来了“呜呜”的警报声,陶老师说:“现在大家快点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们急忙钻进桌子下面,象地震真的来了一样。
躲了一会儿,陶老师让我们按平时升旗的队伍去操场站队,同学们护着头,弯着腰,假装躲避石块和杂物,一个个地跟着陶老师安全的疏散到操场上去了。
这时操场上热闹非凡,大家都在讨论刚才的演习,教导主任严肃地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和知识教育,这次演习就圆满结束了。
通过这次演习,我学会了地震来临时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和大家互相帮助,共同面对灾难,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篇二】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天气状况,地表运动,地震就是其中一种。
20xx年5月12日,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它带走了多少生命,拆散了多少家庭,多少个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人因此将要孤单一生。
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无力改变这个事实,只有坚强面对,才能在这个悲痛的关头挺下来,勇敢地活下去。
灾难,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避免,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
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
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
抗震救灾手抄报内容抗震救灾手抄报。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抗震救灾手抄报是一种宣传教育的形式,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可以向更多的人传播抗震救灾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抗震救灾手抄报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地震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地震是一种短时、瞬间的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迅速采取避难措施,如躲在桌子下、躲在门框旁边等。
此外,地震后可能会引发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人们应该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做好自救互救准备。
二、抗震救灾知识。
抗震救灾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地震发生后做出正确的反应。
人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急救包等急救工具。
同时,人们还应该学会如何进行地震预警、如何正确地进行疏散等知识。
三、抗震救灾设施建设。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人们应该加强抗震救灾设施的建设。
如加固房屋结构、建设避难场所、设置地震预警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帮助人们在地震发生后更好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四、抗震救灾经验分享。
在地震发生后,一些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可能会取得一些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分享,以供其他地区参考。
这些经验包括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地震后的重建工作等。
总之,抗震救灾手抄报是一种宣传教育的形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抗震救灾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做好自救互救准备,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防灾减灾手抄报内容
1. 防灾减灾意识: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 灾害防范知识: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救和互救。
3. 灾害风险评估:认真评估灾害风险,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
4. 灾后救援与修复:在灾害发生后,要积极参与救援工作,为受灾民众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灾后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5. 灾难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灾害响应措施,能够在灾害发生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6. 灾害防治科技: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数字化技术等,提高灾害监测和预警的能力,降低灾害损失。
7. 灾后心理疏导:在灾害发生后,受灾民众的心理也需要关注和支持。
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手抄报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手抄报: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介绍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2月22日通过44/236号决议,指定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
在国际减少自然灾害十年(1990-1999)期间,每年都纪念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
2001年,大会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56/195号决议,12月21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这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行动目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
行动的目的是:透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透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④火灾逃生小常识 1. 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
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3.千万注意不能乘电梯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4.迫不得已不要跳楼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
预 防 自 然
灾 害
自然灾害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 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 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 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
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 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 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 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 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 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
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
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
自然灾害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
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
异,二是人为影响。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
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
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
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滑坡
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