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共28页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28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一、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即化学进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1.有机小分子的非生物合成;2.生物大分子的非生物合成;3.核酸-蛋白质等多分子体系的建成;4.原始细胞的出现。
二、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原核生物(1)微生物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构成微生物由病毒、细菌(即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生物构成。
(3)细菌的分类细菌分为真细菌和古核生物。
(4)细菌的观察①观察细菌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②还可观察其菌落,即由单个或少数细胞生长和繁殖而成的集群。
(5)细菌的特殊结构①鞭毛鞭毛固定在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上,借助鞭毛旋转推动菌体前进,移向营养物或逃避有害刺激。
②菌毛菌体表面有比鞭毛短、直、数目多的菌毛,帮助细菌黏附在人和动物的肠中或石头的表面,其中性菌毛为执行“交配”功能的菌毛。
③芽孢细菌中的几个属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产生特殊结构的休眠体,即芽孢。
芽孢壁厚,有抗干燥、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等特性,使细菌能在恶劣环境下存活。
④荚膜一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由多糖或蛋白质构成的荚膜,能帮助细菌附着和抵抗白细胞吞噬。
2.生命三域分类学说(1)理论基础两个生物之间rRNA序列的相似程度可以说明两个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2)学说内容生物界是由真细菌域、古核生物域和真核生物域所构成。
3.真细菌多样性的进化真细菌包括(狭义上的)细菌、蓝细菌、放线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等。
(1)真细菌根据碳与能量来源不同的分类①光能自养型: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来源、以光为能源;②化能自养型:以CO2为主要碳来源、自无机物氧化获得能量;③光能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以光为能源;④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以有机物氧化获得能量。
(2)真细菌根据生长过程中对氧的需求不同的分类①需氧菌:有O2才能生长;②厌氧菌:有O2不能生长;③兼性厌氧菌:不需O2,有O2生长更好;④微需氧菌:低浓度O2生长最好;⑤耐氧菌:不需O2,有O2无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