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的学术特色与临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9.49 KB
- 文档页数:3
河洛九宫推拿法治疗小儿相关疾病的理论探讨及病案分析摘要:介绍张世卿教授应用河洛九宫推拿法治疗小儿相关疾病的理论要点及病案分析。
应用河洛九宫推拿法, 定位取穴准确、掌握理论核心、精晓河图洛书,九宫八卦的性质是重要前提,再结合五脏、五行子母补泻、抑强扶弱等学说,将其综合运用以点揉为主要手法作用于小儿九宫,是河洛九宫推拿法的理论基础。
并对用此理论治疗的3则小儿相关疾病进行了临床实例分析。
关键词:河洛九宫推拿法;张世卿;河图洛书;九宫八卦;推拿导师张世卿教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从事推拿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20余年。
临床上创建了“河洛九宫顺相生腹部推拿法治疗失眠技术”、“河洛九宫腹部推拿法治疗小儿食积、咳嗽技术”等特色治疗方法。
分别在省科委立项和获奖。
其在小儿疾病、脊柱疾病推拿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八卦、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指导的一种小儿治病保健的外治疗法[1]。
本文系统总结河洛九宫推拿法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操作要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典型病例的诊疗经过,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河洛九宫推拿法的由来河洛九宫推拿法是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刘子亮医师(1893~1975)、高清顺教授(1941~)、曹忠刚教授(1938~)等专家根据推拿名老中医创造出的一套“气”、“指”合并的推拿法。
它既有少林(河南少林寺)的刚能及远,又有太极(河南陈家沟)的柔能渗透。
从“河洛九宫指针点穴术”的基础上创新的而来的,由张世卿教授结合20余年临床经验,创新建立并推广应用于临床。
2.依据河图洛书定方向次数河洛九宫推拿法中的河洛即指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从先秦至西汉的典籍有很多记载,首次在《尚书》中出现,即“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郑玄曾注解说:“图出于河,帝王者之所受。
一有洛书二字”。
《周易·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均指出了河图洛书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
推拿的名词解释
推拿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是指在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推拿又称为“按
摩”“按跷”,可以有效改善或者缓解骨伤科、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儿科等领域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
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调和气血及平衡阴阳的作用,合理推拿能够改善皮肤、肌肉、关节肌腱、神经、血液淋巴、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和代谢,临床中主要用于骨伤科、内科、妇科、外科、儿科及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
推拿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推拿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专业手法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瘀斑、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疼痛甚至晕厥等情况。
推拿后,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温水,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休息等。
如有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中医专家。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患有肥胖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些还可能因为过度肥胖导致疾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状况。
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治疗患有肥胖症的人们,该方法安全、可靠、科学合理、持久有效,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本文对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减肥进行相应的研究,进而帮助人们有效的改善肥胖的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标签:中医针灸;推拿;减肥;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上分析,肥胖患者仅仅是由于患者自身内分泌失调,导致各种激素分泌异常,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使内分泌正常。
然而,在中医学上讲,则从患者的内腑五脏进行分析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其主要与人体内的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可以采用针灸来疏通患者的内腑五脏,达到恢复患者肝脾肾脏功能的目的。
1 肥胖的原因与临床表现分类在中医学上讲,发生肥胖病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谷精微分布不均,形成脂浊痰湿。
过食肥甘膏梁厚味之品可导致肥胖,或者是因为患者的脾肾气虚,进而使痰、水湿内淤积在肌肤内,造成人们肥胖。
中老年人们本身肾虚气短,五脏六腑功能逐渐减退。
不能保证水谷精微的正常输布,导致其蓄积,引起肥胖。
根据中医相关理论基础,可以将肥胖的原因及表现类型分为五类。
(1)胃腑实热型,这种类型的患者应该多为表现口渴、舌头红并且苔、脉搏滑等。
(2)脾虚湿盛型,患者均表现为手脚无力、饭后身体发软、口中发黏、小便不利、眼睛红肿、不喜运动、舌头淡红且苔薄腻、脉络沉细或细滑。
(3)肝郁气滞型,多表现为胃脘痞满、胸胁苦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苔泛白或薄腻、脉搏弦细。
(4)脾肾阳虚型,患者容易疲劳、运动出汗并且伴随无力、腰酸腿软、阳萎畏寒、舌头淡红苔白、脉搏沉细且无力。
(5)肝肾阴虚型,该种类型患者大多数均头晕眼花、头痛头胀、腰酸腿软、心烦意乱、地热烦躁、舌尖红且苔薄、脉搏细数或微弦。
2 中医针灸推拿减肥原理目前,根据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则认为中医针灸可以帮助患者减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能够促进患者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强,加快堂的分解与代谢,使患者的血糖降至正常的水平,不存在过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中医推拿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多选关于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正确说法是()A.大凡患者出现或发热、或汗出、或面红、或呃气与矢气,或头昏等表现时,说明推拿的总刺激量足矣B.在具体运用(江南博哥)某一手法时,当局部产生热感或柔软之感,说明这一手法的刺激量足矣C.踩跷时一定嘱患者张口,以使任何时候体内胸腹的内压都与外界气压相通D.饭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后开始踩跷E.踩跷时要求患者配合呼吸,医生应随患者呼气而踩踏,于吸气时跳起正确答案:A, B, C, D, E2、单选最早将推拿用于催产的朝代是()A.唐B.宋C.元D.明E.清正确答案:B3、单选下列手法最常运用于上肢部的是()A.搓法B.抹法C.擦法D.摩法E.推法正确答案:A4、单选关于振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用肌肉强力地静止性作用力B.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着力部位C.振动的频率较高D.着力稍轻E.有指振法和掌振法之分正确答案:D5、单选挺腹试验阳性提示()A.颈部神经根受压B.腰部神经要受压C.骶髂关节病变D.髋关节病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6、单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下列哪项试验阳性()A.旋颈试验B.椎间孔挤压试验C.拔伸试验D.侧向试验E.密耳氏征正确答案:B7、多选适用于虚证的推拿操作方法是()A.逆着人体经络走向、离心B.顺着人体经络走向、向心C.用力稍重、速度稍快D.用力轻柔、速度和缓E.用力稍重、速度和缓正确答案:B, D8、单选“指针疗法”是指()A.内功推拿B.点穴疗法C.指压推拿D.一指禅推拿E.指拨疗法正确答案:C9、多选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正确的叙述是()A.内侧膝部疼痛B.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C.侧向活动试验阳性D.膝内侧局限性肿胀E.抽屉试验阳性正确答案:A, B, C, D10、单选以下哪一个原因一般不能引起脊柱侧突畸形()A.肩部畸形B.下肢不等长C.小儿脊髓灰质炎D.腹膜刺激征E.慢性胸腔病变正确答案:D11、单选常运用于四肢及穴位,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的手法是()A.滚法B.揉法C.摩法D.擦法E.一指禅推法正确答案:E12、单选下面有关腱鞘囊肿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常见于腕背B.常见于手指背面C.常见于腘窝部D.男性多见E.好发于青壮年正确答案:D13、多选以下手法操作轨迹为直线的有()A.揉法B.擦法C.摩法D.抹法E.推法正确答案:B, E14、单选颈椎关节旋转的正常范围是()A.左右旋转各40°~60°B.左右旋转各50°~60°C.左右旋转各60°~80°D.左右旋转各70°~90°E.左右旋转各30°正确答案:C15、单选下面除哪一项外均是失眠的病因病机()A.气滞血瘀B.心脾两虚C.阴虚火旺D.痰热内扰E.肝郁化火正确答案:A16、单选治疗胃下垂的主要辅助手法为()A.插法B.揉法C.振法D.摩法E.抹法正确答案:A17、多选小儿寒湿腹泻的推拿处方是()A.推三关、揉外劳B.推脊、揉合谷C.揉脐、推上七节骨D.揉龟尾、揉足三里E.补脾经、补大肠正确答案:A, C, D, E18、单选治疗肠腑积滞导致的便秘,可采用()A.顺时针方向摩运腹部B.逆时针方向摩运腹部C.自长强至腰俞用单向擦法D.缓摩腹部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19、单选上腹壁的反射中心在()A.第7、第8胸椎B.第9、第10胸椎C.第1腰椎至第3腰椎D.第1腰椎至第3腰椎E.第4、第5腰椎正确答案:A20、单选典型“扛肩”体征出现在以下何病()A.肩关节周围炎B.颈椎病C.落枕D.颈椎间盘突出症E.网球肘正确答案:A21、单选膊运法可以应用的部位不包括()A.肩背部B.腰臀部C.四肢部D.腹部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22、多选推拿可以消除导致肌紧张的原因,其机理为()A.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B.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C.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D.对有软组织粘连者,可以帮助松解粘连E.理筋整复正确答案:A, C, D23、多选小儿推拿穴位中有不少是以五脏六腑来命名的,其中以六腑来为小儿推拿穴位命名的有哪些()A.大肠B.小肠C.胃D.胆E.三焦正确答案:A, B, C24、多选在20世纪50年代,推拿的治疗范围已包括了下列各科的疾病()A.内科B.儿科C.妇科D.五官科E.外科正确答案:A, B, C, D, E25、多选小儿传统止泻四法包括以下()A.拿肚角B.揉龟尾C.推七节骨D.摩腹E.揉脐正确答案:B, C, D, E26、单选揉法的操作要点为()A.操作时,接触面与着力点之间无摩擦与位移B.必须具有一定的按压力C.按压的同时作环转运动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27、多选清天河水的作用是()A.清热解表B.泻心火C.凉血D.通大便E.除烦躁正确答案:A, B, E28、单选腰椎侧屈的正常角度是()A.20B.0C.45D.60E.50 正确答案:A29、单选腰椎关节后伸的正常范围是()A.后伸20°B.后伸30°C.后伸45°D.后伸35°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0、单选除应力的直接作用外,还有明显热效应的手法是()A.摆动类手法B.按压类手法C.摩擦类手法D.振动类手法E.叩击类手法正确答案:C31、单选掌心击法一般击打下列何穴位()A.大椎B.命门C.阳关D.八髎E.百会正确答案:E32、多选推拿治疗胆绞痛的治则是()A.舒肝理气B.调理肝肾C.舒筋通络D.滑利关节E.解痉止痛正确答案:A, C, E33、单选掌跟试验是()A.患者手掌及足跟之间的关系试验B.髋关节脱位的鉴别试验C.腕管综合征的鉴别试验D.踝关节扭伤的鉴别试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4、单选床边试验是检查()A.腰椎间关节病变B.膝关节病变C.髋关节病变D.骶髂关节病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35、多选以下试验,提示锥体束损害的有()A.踝阵挛B.跟腱反射亢进C.巴彬斯基征阳性D.一侧腹壁反射消失E.叩顶试验阳性正确答案:A, B, C, D36、单选密耳试验阳性,提示()A.肩关节脱位B.冈上肌肌腱炎C.网球肘D.肩峰下滑囊炎E.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正确答案:C37、单选滚法施术,手掌尺侧缘与接触面之间()A.有30°夹角存在B.无夹角,紧密接触C.两者均对D.两者均不对E.有夹角,但夹角的大小可因人而变化正确答案:E38、单选拿法讲究“捏而提起”。
中医特色治疗项目总结汇报中医特色治疗项目总结汇报中医特色治疗项目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
为了推广中医药文化,许多中医机构和医院开展了各种特色治疗项目,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本次汇报旨在总结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的优势和应用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的优势1.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特色治疗项目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根据人体经络、阴阳五行等理论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体系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找到病因和病机,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中医特色治疗项目重视综合治疗,将中医经络疗法、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疗法结合运用,综合发挥各种疗法的疗效。
例如,中医推拿治疗项目通过按摩经络,调理气血,达到通经络、调理脏腑的效果。
3.疗效确切: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明显的疗效。
例如,针灸治疗项目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二、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的应用情况1.针灸治疗项目:针灸作为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的代表之一,在医疗机构和中医诊所广泛应用。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针灸治疗项目包括针刺、电针、火针等,广泛应用于疼痛、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2.中药治疗项目:中药作为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面十分广泛。
中药通过中药汤剂、中药颗粒、中药外洗等方式进入人体,调理气血,治疗疾病。
中药在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3.中医推拿治疗项目:中医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
中医推拿通过调节经络、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等手法,治疗各种疾病。
目前常见的中医推拿治疗项目包括经络推拿、穴位推拿等,应用于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三、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建议1.加强科学研究:中医特色治疗项目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其作用机制和疗效评价标准,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针灸推拿毕业个人总结引言作为一名即将从针灸推拿学院毕业的学生,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本文将总结我在这个学院学习的收获和成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学习收获理论知识在学院的学习中,我系统地学习了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
我了解了中医经络学、穴位学、经络调理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为我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医的丰富内涵和科学性,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更加坚定。
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我在学院还学习了针灸推拿的实践技能。
通过反复的实验和实践,我掌握了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技术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不仅如此,我还在学院组织的实习活动中有机会接触真实的患者,进行实际的临床操作。
这些实践经验让我更加自信和熟练地应对各种临床情况。
团队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学院的实验课和实习活动中,我和我的同学们共同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们一起讨论难题,一起探索解决方案,互相激励。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在学术上对我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在生活中对我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成长与收获专业素养通过这四年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学会了对患者负责,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也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所有这些都让我在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师和推拿师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自我管理在学院的学习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规划我的学习和实践时间,我能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和工作。
我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以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
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我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非常关键。
终身学习学院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位证书,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学院的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学习。
全国名老中医闻庆汉教授推拿治疗筋伤特色经验见解与学术思想探讨全国名老中医闻庆汉教授推拿治疗筋伤特色经验见解与学术思想探讨近年来,推拿疗法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其中,全国名老中医闻庆汉教授以其独特的推拿治疗筋伤经验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闻庆汉教授在推拿治疗筋伤方面的特色经验见解与学术思想。
闻庆汉教授拥有多年中医推拿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中长期专注于筋伤的治疗。
他提出了一套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独特推拿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他认为,筋伤的治疗应该充分考虑人体的整体平衡,而不仅仅是局部的治疗。
他的治疗理念强调恢复身体的自然平衡状态,使气血畅通,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闻庆汉教授注重深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他强调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动态观察和问诊患者,他能够准确地找到筋伤的病因和发展阶段,进而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强调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并运用经络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以便更好地引导治疗。
在推拿技术方面,闻庆汉教授注重手法的精准与独特性。
他认为,手法应该温和而有力,准确地刺激人体经络,以达到舒缓疼痛和促进能量流动的作用。
他擅长运用推、揉、按、捏等手法,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灵活选择适宜的推拿手法。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推拿手法虽然简单,但掌握其中的精髓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与此同时,闻庆汉教授强调了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方法。
他提倡使用中草药和药物熏蒸等中医辅助方法来加快病情恢复。
他还推崇了一些自我疗法,如适度的伸展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治疗效果和预防病情复发。
闻庆汉教授的推拿治疗筋伤特色经验不仅得到了病患的广泛认可,还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赞扬。
他的经验与学术思想对于推拿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他的临床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筋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中医推拿的疗效。
然而,闻庆汉教授的推拿治疗筋伤特色经验还需要更多的科学验证和研究。
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其治疗机理和疗效,并寻找更好的推拿治疗筋伤方法和手法。
中医药工作特色与亮点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拓展,展现了诸多特色和亮点。
一、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工作始终将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放在首位。
通过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总结和提炼古代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医学的精髓。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类健康事业。
二、中药研发与创新中药研发与创新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医药工作者通过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疗效的新药。
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药进行深加工和提炼,开发出新型的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中医药工作的又一重要特色。
中医药工作者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健康养生与康复中医药工作在健康养生与康复方面也具有显著特色。
中医药工作者结合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健康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养生方法。
例如,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针灸推拿等方法,达到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的目的。
此外,中医药工作还开展了一系列康复治疗项目,如中药浴、中药熏蒸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康复选择。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药工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传播,中医药学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药工作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跨国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培训班等方式,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这不仅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国际化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3月第36卷第3期CJTCMP,March 2021,Vol.36, No.3•1311 ••论著•龙江医家学术特色浅述(续)李富震,苏金峰,柳成刚,韩洁芬,赵春森,乔羽,姜德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龙江医家行医风格有鲜明的寒地和黑土文化特色,文章承接《龙江医家学术特色浅述》一文,从5个 方面进一步阐述龙江医家学术特色,包括推拿临床特色辨证法一形气辨证和“五部”辨证、方剂药力判定公式、善用地产药材、少数民族特色诊疗技术的吸纳、日本汉方医学研究等_可见,龙江医派根植于黑龙江独特的历史、人文、地理、气候、民俗土壤之中,龙江医家群体学术特色的形成有深刻的寒地和黑土文化烙印,研究者必须予以关注。
关键词:龙江医派;学术特色;形气辨证;“五部”辨证;药力判定公式;汉方医学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丄PGZS2012-14),黑龙江省中医药科 研项目(N〇.ZHY丨2-Z095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N〇.20181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N〇_XJJY201802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项目(1\〇.15041丨90036 )Continuation of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Longjiang doctorsLI Fu-zhen,SU Jin-feng,LIU Cheng-gang,HAN Jie-ru,ZHAO Chun-sen,QIAO Yu,JIANG De-you(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Longjiang doctor practice in a distinctive style of cold and black land culture. Following the article B r ie f introduction to the A ca d em ic C h a ra cteristics o f L o n g jia n g D o cto rs, This paper further expounded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of Longjiang doctors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massage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form and qi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five parts'),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he drug power of prescription,making good use of local herbs, the absorption of ethnic-minority characteris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study ofJapanese Han Fang medicine, and so on.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 e can make the conclusion that researchers must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academic features of Longjiang medical community has a profound culturalimprint of elements of Heilongjiang, including history, culture, geography, climate and folk.K e y W〇r d S2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Academic feature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form and qi;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five parts';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he drug power of prescription; Han Fang medicineFun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Longjiang Medical School Inheritance Office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LPGZS2()12-14),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〇.ZHY12-Z095),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 (No.201816), Projec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〇.XJJY2018026), 'Support Program for Excellent Y o ung Backbone Teacher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o. 150****0036)黑龙江中医药学多元汇聚,中西汇通,到清末和民 国初期,基本形成龙江医派的格局。
中医院2012年关于影响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关键问题的分析报告一、中医特色淡化与优势弱化原因分析:1.学术发展相对缓慢,临床阵地日渐缩小。
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以经验为主的科学,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现代西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疗法层出不穷。
传统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就显得缓慢滞后,难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现代人生活节奏,处于补充和非主流地位,临床阵地日渐缩小。
针对性措施: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对现代疑难病有所作为。
中医的灵魂在学术,学术的基础在临床,临床的关键是疗效。
发展中医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对现代医学疑难病治疗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首先是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现代医学的疑难病,应该运用中医药的相对优势的病种,逐个进行辨证分型,确定治疗原则、选用方药和调理防护等。
其次在探讨总结疾病的辨证分型论治时,应将现成的研究成果和诸多疗法吸纳进去。
病名、诊断和疗效标准都可借用现代西医学的研究成果,既符合临床实际,又体现辨病与辨证结合,创新和规范了中医的临床辨证。
二、治疗手段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原因分析:中医药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形成了众多的治疗手段,但流传至今的主要是内服药、外敷、熏洗、针灸、推拿、按摩、骨折手法复位等疗法。
而当今用得最多的是内服药,针灸用得都不多,许多县级中医院都没有针灸科。
当前各县级中医院的就诊病人80%以上是农民,农民应用中医药防治多发病和常见病绝大多数都在乡村解决了。
而到县级医院来就诊的大多数是较重的、需要抢救或手术治疗的病人,或者是拖延日久需要明确诊断的病人。
面对此种病人,有时单纯应用中医药技术就无法适应了。
针对性措施:要千方百计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改变靠内服药为主的现状。
既要继承总结前人已有的治疗方法,更要创新新的疗法,尤其要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既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又易于被患者接受,扩大中医临床阵地。
如治疗感冒、中暑、颈腰椎增生及各种痛证时,给病人内服中药的同时,施以按摩、拔火罐、针灸、小针刀、水针刀、刮痧等疗法,其效果肯定要比单纯服药要好得多。
针灸推拿学科针灸推拿学科针灸推拿学科针灸推拿学科是1984年在我院针灸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针灸学是1979年我国中医院校首批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之一。
1999年开始与学院医院合并为一所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国外留学生具有综合功能的教学、医疗、科研机构。
现有针灸基础、针灸临床、气功推拿和综合4个教研室,教职工130余人。
本学科点有专职教师1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省院级骨干教师4名,形成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办学方向和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
近3年来共培养针灸、针灸推拿本科、专科人才202*余名,硕士研究生16名,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鉴定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0项。
目前尚承担的科研项目14项,部省级8项,厅局级6项;出版论著35部,发表论文103篇,其中核心期刊34篇,。
我学科目前共有4名学术带头人,其中2名教授,1名博士(副教授),分别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穴位贴敷学组主任、河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等职。
学科带头人均有科研主攻方向,并培养、带领的中青年骨干已形成梯队。
其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学科确立有3个科研主攻方向,各有特色和优势,目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1、奇经八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本项研究为针灸基础理论研究,从传统的中医理论出发,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生物物理学特征及其对气血运行的调节关系进行研究,总结出奇经在治疑难杂病中的辨证选穴规律和治疗机理,进一步创立和完善奇经辨证的选穴体系,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完善和发展经络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经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指导针灸临床有较大实用价值。
经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及优势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领先水平。
2、针灸治疗放化疗毒副作用的研究围绕针灸对抗放化疗毒副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完成科研课题8项。
针灸推拿学的定义
针灸推拿学的定义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针灸治疗的一门学术,研究其穴位、药物、技术的运用,以及针灸和推拿的综合诊断方法,并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学涵盖穴道的研究,分析针刺穴位的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结构表现,掌握其具体位置,观察其临床症状,研究穴位有效性及疗效,以及针灸治疗时所应用的技术。
推拿学研究传统推拿疗法的表征及经络穴位,掌握惯用的推拿技术,并对其进行独特而有效的操作,以利于调节肌肉、神经、经络系统,来促进身体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及僵硬,消除实体性疼痛、改善疾病发病机制。
综上,针灸推拿学既是一门以穴位疗法、药物治疗、推拿技术及其综合应用为主的学术,也是一门结合研究及应用的复杂学问。
它体现着中医辩证学术的综合精神,激发着持续的研究进步及医治实践。
医院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显示,尽管中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推广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以下是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的调研分析:一、关键问题1.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涵与现实困境:中医药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面临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2.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与实践: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这些优势的发挥受到限制。
3.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与提升:尽管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但高质量证据的缺乏限制了推广。
4.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包括创新理论共识度、防治疾病效果、中医师资传承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不足。
5.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与挑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如质量标准、药效评价方法不统一等问题。
6.医院中医药临床带教学研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情况:医院中医药实训带教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储备,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等挑战。
7.医院提出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纲要,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配套、可操作性、有力度的具体措施,部分科室由于中医药工作职责岗位不明确,政策下行贯彻中未能落实到位,政府财政支持缺位等因素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改进措施与建议1.加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加快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2.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与实践: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从业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力。
3.完善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体系: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4.解决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凝聚共识,提升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营造中医药文化与科学人文融合的氛围。
中医推拿的学术特色与临床应用
摘要推拿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人类最初自发的防病治病手段古已有之。
《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痪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踌。
故导引按踌者,亦从中央出也。
”推拿在几千年的
发展中,与其他学科互为依存,相互借鉴合作,比如按踏(推拿与导引)、正骨疗法(推拿与正骨)、指针疗法(推拿与针灸)、膏摩(推拿与外科)以及小儿按摩(推拿与儿科)等。
关键词经络理论,推拿,学术特色,临床应用
推拿,中医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
推拿又
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
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
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
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中医推拿作用原理
1,疏调经络
经气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经气的盛衰直接反映了脏腑功能的强弱,推拿手法作用
于体表穴位,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推拿手法是通过调节神经系
统的兴奋和抑制,并通过调整神经的反射作用,进而调整内脏功能来实现的)
2,协调脏腑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人体脏腑的阴阳气血,两个对立双方的正常协调关系遭到
破坏所致,亦即脏腑功能紊乱所致,推拿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并通过经络与脏
腑间的联系,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活血行气
推拿通过手法的刺激,调节与加强脾胃的功能,引起胃运动的增强,促进脾的运化功能,进而增强脾胃的升降,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有利于气血的化生并且通
过手法在体表经穴’部位的直接刺激,使局部毛
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活血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优点
操作简便
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不受任何医疗设备及时间地点限制,操作时仅凭医生双手或肢体
其他部分,运用不同的手法技巧进行; 并且只要按照操作要领去做,通过反复实践,
就能够熟练的掌握,如推拿手法中的推法,按经络循行或在某些穴位上进行推拿,可
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
副作用小
推拿疗法属于中医的外治法,不同于药物治疗,只要手法恰当,操作认真,一般不会
出现副作用,从生理和药理上来讲,一般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功能减弱,对药
物的耐受性及敏感性都相应的提高,易出现不良反应,而推拿不但没有此反应,而且
能使患者得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
疗效显著
推拿疗法对某些病症不仅有独特的疗效,而且还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手段以弥补其他
疗法不足之处,对某些疾病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没有痛苦,老幼皆宜)如慢性
脾胃虚弱导致消化机能衰退的患者运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摩法,揉法,可起到健运
脾胃’促进消化机能的作用。
中医临床应用
1张琴明等运用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的以下腹痛为主要症状的
病证。
中医称之“经行腹痛”或“痛经”,常见于婚前女性尤其是女中学生和大学生。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素问·举痛论》曰“……血不
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中医推拿学认为,经行腹痛
的发病机理是“不通而痛”,而治疗原则就是“通则不痛”;“按能通血脉”“按也
最能通气”,故以按(按揉)法治疗气滞血瘀或寒湿凝滞的实证痛经;“缓摩为补”、“轻推,顺推皆为补”以及“以通为补”,故以摩法和推法(平推法或擦法)治疗气
血虚弱痛经。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的作用机理,仍然是以“前列腺素、子宫
血管痉挛及其微循环障碍”和“神经传导、脊柱紊乱及其腰-盆腔神经高敏感性”的研
究为主,尤其是推拿手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加速病
理产物(PG等)清除,改善微环境,使疼痛减轻。
采用按揉腹部经穴、摩腹、擦腰骶
疗法可改善盆腔(子宫)血供和血流速度及其内脏功能
2,李明君中医推拿治疗失眠
失眠症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不寐”、“健忘”、“惊悸”、“神
思病”等范畴,失眠症病机较为复杂,且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常使患
者造成不惜要的思想负担,影响健康;且失眠症患者往往身体素质较
差、免疫力较低,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西药治疗失眠症往往带有成
瘾性及疗效下降现象,长期服用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采用中医推拿法治疗,推拿手法可直接作用于人
体经络穴位上,可在短期内调动人体的经络气血,促进全身气血的
疏通畅达,通过辨证施治平衡人体脏腑间的平衡,调节人体的生理
机能,从而改善失眠、健忘等阴阳不和的病理基础。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出生后1岁内,大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刘振
寰等对脑瘫患者进行了中医家庭康复按摩法临床应用研究,经过十多年的临床应用取得
较好效果,其主要是将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相关的部位及经络、穴位,
一方面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生理的变化,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颅内
脑组织的血氧供给,促进水肿、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吸收,使损伤的脑组织得到修复再生,
达到恢复脑组织正常的生理功能的目的面通过刺激各经穴点,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理筋散结作用,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通肢节的功能从而达到调整脑瘫儿童
整个机体功能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推拿手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有效防止肌萎缩。
另外,适当的被动运动可增加肌肉的延展性,促进被牵拉肌肉放松,使肌肉的黏滞性降低
利关节作用,可改善关节活动度。
王小佶中医推拿辅治退行性膝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指膝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的改变,进而发射管了结构为了等,并
能够累及到患者的关节囊、滑膜及其他的关节部位,出现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最
终导致患者膝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又被称为退行性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属于中医的
“骨痹”“痹症”“鹤膝风”等,其指出“病在骨”“屈伸不能”等。
其认为,人到
中年后,肝肾亏损,筋骨失养。
进而导致“不荣”,则产生疼痛,加之长期的劳损,
导致骨脉瘀滞不通,则出现疼痛。
中医推拿疗法,是使用推拿的手法对患者疏通经络,是粘连松解,进而改善其血液循环,达到有效的治疗的目的[5]。
归纳起来,我院使用
的中医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滚拿、点穴、按压、软组织的松解、提拿揉髌和牵拉关节的
手法。
结合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调整了膝关节的平衡,进而将其作用在患者的髌骨
软骨上,以达到有效的消肿止痛和祛瘀的作用。
此外,使用推拿疗法还可以扩大膝关
节的间隙,使血液有效扩散,并较大地减少关节的积血,避免滑膜炎与关节的粘连。
我院还对血海等穴位进行点按,有效改善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水肿进一
步消退,使关节液代谢恢复正常。
结语
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以中医理论,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
人体体
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推拿按摩疗法能够使经络畅通阴阳
平衡,从而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内脏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
穴位进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
治疗作用。
然而,在现今治疗科室层层细分的大背景下,推拿疾病的治疗谱似乎有越走越窄的趋势。
推拿学术传承发扬颇为困难,毕竟一切传承最终都是为了临床治病救人而服务的,若是仅仅成为一本书或一段视频,则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
如何发扬中医推拿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作用等优势,做到传承与发展并存,是需要各方扶持,通力合作,从而
解决甚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