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广州港物流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0 KB
- 文档页数:24
广州港的发展趋势分析浅谈广州港的发展趋势分析一、广州港的基本情况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和仓储、货物保税业务以及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办中转、代理客运;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
兼营港口相关业务。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
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
之后,港口发展一年一大步,到2010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4.11亿吨,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54.6万标准箱,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4位。
其中,2010年广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2.69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84.5万标准箱。
广州港集团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万吨级以上装卸作业浮筒14个;万吨级装卸锚地23个(其中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
二、广州港发展现状目前,广州地区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广州港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广州港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来往。
与国际14个港口缔结友好港,世界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辟班轮航线。
港口群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如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码头、仓库、场站、机械等,还有货运代理、船公司、船舶代理、物流公司、拖车公司、报关公司等物流配套网络。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
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
之后,港口发展一年一大步,2009年,广州市完成货物运输总量5.25亿吨,与2000年的2.46亿吨相比增长113%;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由2000年的1.25亿吨上升到3.64亿吨,增幅达191%,集装箱吞吐量更是连续两年突破1100万TEU,巩固了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分别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和第4位;2010年12月20日,作为珠三角两大龙头港之一的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成为继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之后,第三个货物吞吐量进入“4亿吨俱乐部”的港口。
广州物流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探讨物流是指通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把商品资料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的实物运动过程。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物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建设大商业、大流通格局,推动广州市经济稳步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渐形成,广州物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如何对策,进一步加快广州流业从传统行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建立现代物流,以巩固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促进广州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广州物流业的现状(一)经营主体众多,仓库和运务供大于求。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各行各业自办储运机构,并且只局限于为本系统、本企业服务的传统储运体制,造成了社会百家办储运的局面,大部分仓库和汽车分散在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等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
改革开放后,这种旧体制中闭守的服务方式已被突破,但社会办储运并未改变,至1997年广州市物流企业已达670多家。
目前,国有、私营、个体、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经济成份的物流企业正蓬勃发展,尤其是农民仓、部队仓和停产厂房转营仓库不断出现,私营、个体、外地运输车辆大量进入广州市场,使仓库和运力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
根据市场调查和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上半年广州地区仓库空余面积20-30%,一些仓库因无货储存而长期空置;货运车辆为85687辆,营运业户为44894户,营运业户与营动车辆之比约为1:2;企业自货自动车辆占社会车辆总数的60%,实载率仅为20%。
(二)储运设施普遍陈旧,机械化作业程度底,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物流企业用于经营的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码头以及其他配套设备大多数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已是破旧残损,严重老化,其中年久失修,带病作业者不少。
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建议广州物流公司(中北物流)对广州市物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物流业的建议。
广州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广州作为珠三角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地位日益重要,但物流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物流操作还停留在传统形态上,费用大、时效低、破损率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
落后的物流手段直接影响了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广州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 000 亿元,多年居全国十大城市第3 位。
虽然经营储运的企业有700 多家,却大多弱小分散,许多仓库、货物、铁路专线、码头等设施陈旧落后,导致广州物流公司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目前,除国有广州储运公司、民营的宝供物流公司开始向跨地区、集团化、网络化方面发展外,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经营阶段,即只能提供单项营运,而不能提供网络设计和货物的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等全过程服务。
而商业企业本身,目前仍没有一个能建立起上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与世界商业零售业巨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如美国尔玛公司,在全球建有数十个、每个有数万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为系统内配送,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甚至已运用到卫星技术。
通过终端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其各商场的货物库存、流通、销售状况。
美国的FL EMING公司,有40 个配送中心, ,经营近9 万个品种的商品,为全美4 000 多个社会上的零售业提供委托配送服务,每年的配送额达数百亿美元。
在国内,上海连锁经营企业2002 年销售额已占到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 % ,而广州只占7 %。
在全国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的排名中,广州最大的连锁企业在30 名以外。
因此,广州物流配送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广州物流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广州物流业总体上比较落后,有其历史渊源。
由于旧体制下,物流各个要素长期相互独立发展,管理“条块分割”;过去20 多年,经济发展在数量扩张方面具有很大空间,人们没有产生挖掘“物流”方面的空间意识;整个社会的物流意识淡薄,对物流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缺乏认识,对物流业的发展缺乏行业总体规划,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对大物流的建设缺少实力和积极性,相关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比较落后,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
广州物流报告2篇第一篇:广州物流市场概况广州是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港口之一,拥有完备的交通网络和物流设施。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广州物流市场逐渐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节点之一。
广州市内的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白云、增城、番禺、萝岗、黄埔等地。
这些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主要从事货物仓储、配送、运输等服务。
其中,仓储服务是广州物流市场的一大特色,主要以黄埔港进出口配送中心、龙门港国际物流园、广州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心等为代表。
这些仓储中心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现代化设施,为国内外企业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货物存储、分拨、自动化搬运等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内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支持,广州物流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政府逐步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入市场。
与此同时,广州物流企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将物流服务与新技术、新业态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广州物流市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会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枢纽之一。
第二篇:广州物流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广州物流行业是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9年广州市物流总产值已达4847.4亿元,是中国第四大物流总产值城市,超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目前,广州物流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是行业竞争激烈。
广州物流市场中有多家大型物流企业和仓储中心,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
同时进入市场的小型物流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二是物流服务升级。
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现代物流企业需要引入新技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安全、更节能的服务。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对“双创”、“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给予支持,希望通过政府扶持,促进物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一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一)物流总量与结构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物流总量呈加速增长的势头。
尤其是近两年增长势头更加迅猛。
2004年广州总货运量达3.48亿吨,比2000年的2.46亿吨增长了41.46%,平均每年增长幅度为7.79%;货物周转总量达2746.9亿吨公里,比2000年的2189.2亿吨公里增长了25.48%,平均每年增长幅度为5.81%。
2003年、2004年增长速度尤其高,2003年广州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35%和16.09%,2004年广州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8.77%和9.53%。
从货运量和周转量的构成来看,公路与水运是广州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
在2004年广州实现的3.48亿吨货运量中,公路货运量占50%,铁路货运量占19%,水运货运量占30%,其他运输方式占1%;在2003年广州实现的2508亿吨公里的周转量中,水运周转量占87%,公路周转量占4%,铁路周转量占9%。
从广州物流流向结构看,大体格局是:区域物流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从货物量和周转量结构可看出这一点;城市物流,由于广州产业和零售贸易规模较大,其物流规模也不小,公路物流比重高也说明这一点;相对之下,国际物流规模较小,不但在本市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小,而且横向比较看,总量上远小于香港,也小于深圳。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运输平台建设现状近年来,广州物流运输平台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空港方面。
2004年8月5日,作为国内三大枢纽机场和国际知名的航空港之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广州航空运输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极大地缓解和改善了广州航空运输运量与运力及场地设施条件的矛盾,也大幅提高了广州在航空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
(2)港口方面。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国际海运通达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个港口,腹地辐射范围包括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份。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一、现状分析1.港口物流的重要性港口是国际货运的重要枢纽,承担着货物集散和转运的功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港口物流的问题首先,港口物流的效率问题。
由于港口货运量大、作业量大,有些港口在货物装卸、堆存、货物进出港等环节上效率低下,导致货物滞留、成本增加等问题。
其次,港口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港口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管理,信息流程不畅,导致操作效率低下。
另外,港口物流的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
3.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面对以上问题,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环保化。
数字化是指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智能化是指港口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环保化是指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
当前,国际上许多港口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积极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发展战略1.数字化建设为提高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需要推动数字化建设。
港口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货物装卸、堆存、货物进出港等环节实现信息化操作。
同时,港口应加强物流数据的共享,提高信息流畅度,降低物流成本。
2.智能化升级为提高港口物流的效率,需要推动智能化升级。
港口应加快设备自动化进程,实现集装箱码头、堆场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
同时,港口还可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物流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3.环保化发展为推动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需把环保问题纳入发展战略。
港口应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提高港口物流的环保水平。
三、发展路径1.建设信息平台为推动数字化建设,可建设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该平台可整合港口物流的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货物追踪、货物调度等功能,提高货物操作和管理的效率。
2.投资设备更新为推动智能化升级,港口应加大对设备的更新投资。
可引进大型起重设备、自动装卸设备等,提高货物装卸效率。
同时,还可引进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导航技术等,提高港口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浅析摘要:本文简单剖析了广州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调整广州港口物流配货格局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加快南沙港物流园区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供有关单位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关键词: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发展对策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imply analyze the Guangzhou port logistics problems and discuss the need to adjust the Guangzhou port logistics picking pattern, which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Nansha Port logistics park building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levant un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ference.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problem,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1、概述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形势风起云涌。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步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已全部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位列其中。
200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纲要》提出要实现珠三角经济一体化。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在于交通一体化,其中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为主线,推动珠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浅析摘要:本文简单剖析了广州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调整广州港口物流配货格局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加快南沙港物流园区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供有关单位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关键词: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发展对策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imply analyze the Guangzhou port logistics problems and discuss the need to adjust the Guangzhou port logistics picking pattern, which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Nansha Port logistics park building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levant un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ference.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problem,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1、概述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形势风起云涌。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步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已全部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位列其中。
200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纲要》提出要实现珠三角经济一体化。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在于交通一体化,其中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为主线,推动珠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广州港码头调研报告广州港码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为了更加了解广州港码头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广州港码头的发展情况十分良好。
根据调研数据,广州港在过去几年中的货物吞吐量实现了持续增长。
目前,广州港已成为南中国地区主要的集装箱、散货和油品运输中心。
广州港还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先进的起重机和自动化装卸系统,这为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吞吐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广州港面临的挑战也较为突出。
调研中,我们发现,港口的吞吐能力已接近饱和。
当前,广州港的航道和码头都在高峰时段面临拥堵问题,这对港口业务的运行和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港口的后勤服务和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还有,港口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可能的事故和环境污染。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增加港口的吞吐能力。
可以通过扩建航道和码头的方式来增加港口的服务能力。
其次,完善港口配套设施。
可以注重发展港口周边的交通、仓储和物流设施,以提高港口的整体效能。
同时,应加强港口的环保和安全管理。
加强港口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最后,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港口的智能化程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港口的操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总结,广州港码头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需要应对一些挑战。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港口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港口的发展现状广州港作为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发展现状备受瞩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持续发展,广州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广州港的发展始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
自汉代开始,广州成为了南方最主要的贸易口岸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早与外国进行海上贸易的城市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州港的地位逐渐上升。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率先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出口港口。
如今,广州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港口。
港口内拥有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码头设施,可以容纳大型船只的停靠。
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州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成为了中国第三大港口。
其货物吞吐量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以及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
同时,广州港还努力发展多元化的业务。
港口内设有航运、仓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港口还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开通了往返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的航线,扩大了港口的贸易网络。
广州港的国际化水平也逐步提高,与全球许多重要港口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广州港的发展离不开市政府的积极支持。
市政府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将港口发展作为推动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市政府不仅加大了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来广州投资、发展。
广州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港口竞争的加剧。
随着中国其他港口的发展,广州港的地位逐渐面临着挑战。
其次是环境问题。
作为沿海港口,广州港需要面对海洋污染和排放问题,保护环境成为港口发展的重要议题。
然而,广州港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绿色环保水平,包括推动船舶清洁能源使用、减少港口污染排放等。
总的来说,广州港的发展现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广州港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州港物流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广州港物流进展状况调查与分析教学单位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日期:2020年 5月 10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专门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差不多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广州都市职业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论文所做的任何奉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港口是现代物流服务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进展综合物流的核心,也是进展网络运输的技术装备和载体;港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进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差不多设施设备,使沿海都市利用港口的优势获得了比内地更大的进展,使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繁荣。
港口进展已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切入点,本文基于广州港港口物流进展的SWOT分析,对广州港港口物流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广州港;港口物流;SWOT分析ABSTRACT Port is a modern logistics service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hain 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logistic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quipment and carrier transport technology; Port become the outsid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 important basic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to make use of ports in coastal cities The advantage of access to even greater development than the mainland, is too rapid economic prosperity in coastal areas. Port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Guangzhou, Hong Kong Based on SWO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port logistics in Guangzhou to Hong Kong to discuss research.KEY WORDS Guangzhou Port; Port Logistics; SWOT Analysis目录1. 前言 02. 广州港及物流进展状况 02.1广州港概况 02.2地理位置 (1)2.3广州港口物流进展现状 (1)3. 广州港物流进展的SWOT分析 (2)3.1广州港的优势〔strength〕 (2)3.2广州港的劣势〔weakness〕 (3)3.3广州港的机遇〔opportunity〕 (4)3.4广州港的挑战〔threat〕 (5)4. 广州港物流进展的要紧计策 (6)4.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6)4.2加强港口物流进展指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6)4.3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进展港口物流 (7)4.4加强广州港集装箱物流服务建设 (7)4.5加快广州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港口服务效率 (7)5. 总结 (7)参考文献 (8)致谢 (9)1.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物资装卸运输功能,逐步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方向进展。
第18卷 第2期 中 国 水 运 Vol.18 No.2 2018年 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February 2018收稿日期:2017-10-27作者简介:马金骑,广州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马金骑摘 要:对港口城市而言,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是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分析广州港口物流现状,归纳广州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针对广州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升广州港口物流升级。
关键词:港口物流;问题;对策;综合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2-0041-3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港口物流功能也不断发生变化。
港口物流作为城市现代物流的代表,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优化港口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州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华南地区传统的物流、商流、信息流集散地,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和综合性主枢纽港,港口物流对城市发展地位更加重要。
因此,有必要研究广州港口物流相关问题,提升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水平。
二、广州港口物流现状广州港濒临南海,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经济腹地广阔,涵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地缘区位优势明显,海运通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个港口以及国内100多个港口。
随着船舶大型化,港区沿着珠江逐步向出海口延伸,从里往外依次建设了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港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等市的珠江沿岸或水域。
广州港拥有泊位岸线25km ,其中万t 级以上码头泊位62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t 级),码头功能齐全,涵盖了集装箱、煤炭、矿石、粮食、石油化工、滚装汽车等专业化码头、通用杂货码头以及客运码头,在三门岛、大屿山、沙角、二虎、大濠洲、黄埔老港等水域拥有万t 级以上装卸锚地23个(最大锚泊能力30万t 级),在坭洲头、大濠洲、店艚洲等水域拥有万吨级以上系泊浮筒16个(最大系泊能力5万t 级),可以在这些锚地和浮筒进行油品、矿石、河砂、粮食等货物的水上过驳作业,年过驳作业量超过400万t 。
第三章广州港口物流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广州港口物流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完善、政府没有发挥协调作用、政府公共效劳水平不高、政府没有引导港航强强联合、政府要对根底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缺乏、政府要没有协调完善港口物流管理系统。
一、法律法规方面为了有助于港口物流的开展,法律法规应该制定相关规定,要求国家简政放权,简化程序,促提高效能,促进港口物流有关企业的开展。
同时,要根据国家港口布局,制定港口物流的统一规划。
另外,还应明确部门职责。
比方根据?港口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船舶进出港口,首先依照有关水上交通平安的法律、行政法规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其次,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也应当及时通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数量和进出港口的时间报告海事管理机构。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并同时通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规定,海事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有互通互报的义务,但规定并未就不互通互报行为明确法律责任,对管理部门本身缺乏法律约束性,往往造成部门间疏于沟通,无视互通互报对共同管理的重要性。
二、政府作用方面1.政府没有发挥协调作用口岸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单靠一个部门的一厢情愿是无法实现的,而且每个部门对自己本身的信息内部都有保密要求,所以,要实现口岸信息的共享,必须要由政府牵头。
物流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2.政府公共效劳水平不高政府要为港口物流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并且制定规划,引导、标准市场行为,理顺现有港口体制,研究建立鼓励港口物流的鼓励机制。
3.政府没有引导港航强强联合在运输过程中,港口物流的开展离不开航运企业的合作,港口物流与航运企业到达有效合理的衔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现港航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开展。
4.政府要对根底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缺乏随着港口物流全球一体化的到来,船舶呈标准化、大型化的趋势,对港口自然条件和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应在港口根底设施方面加以引导建设,包括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和布局、装卸能力、航道水深、码头堆场等的建设,适应国际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开展趋势。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港口物流是指港口作为货物的集散、转运中心,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现状和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港口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港口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全球港口物流近况全球港口物流近年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首先是装卸效率的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港口装卸设备和作业流程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港口的吞吐效率。
其次是物流网络的拓展。
全球多式联运、港口互联互通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大港口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整体物流效率。
另外,港口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港口管理和运营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2.发展趋势未来全球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港口将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清洁和节能的物流技术。
其次是数字化智能化。
港口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港口物流作业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
另外,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的拓展将会加速,全球港口将更加密切地合作,形成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
二、港口物流面临的挑战及思考1.挑战全球港口物流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港口吞吐量大,需要更多的船舶和装卸设备,但是港口资源有限,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是港口物流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港口货物已经面临环保限制,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装卸需求将会增加。
另外,全球港口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港口的竞争力也成为了港口发展的重要挑战。
2.思考针对港口物流的挑战,我们需要进行思考。
首先是加强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提高装卸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
其次是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港口物流的绿色转型,降低港口的环保压力。
另外,需要加强港口间的合作,形成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提高整体港口竞争力。
广州港发展现状
广州港发展现状:近年来,广州港在中国的海港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南部最大的港口之一,广州港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
以下是广州港发展的一些主要现状:
1. 货物吞吐量显著增长: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数百万吨,包括散货、集装箱和液体货物等。
这些数据表明,广州港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货运能力和效率。
2. 容器码头的扩建: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货物贸易需求,广州港不断扩大和改进其集装箱码头。
在过去的几年里,广州港陆续投资建设新的码头和升级现有的设施,以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和服务质量。
这些扩建工程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船舶和贸易商选择广州港作为他们的交易港口。
3. 搭建全球物流网络:广州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搭建起全球物流网络。
通过与世界各地的港口和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广州港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贸易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这为广州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市场,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广州港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引入更多的环保设施和技术,改进废物处理和排放控制等。
广州港还致力于推动绿
色货物运输和能源利用,以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上是广州港发展的一些主要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广州港有望进一步扩大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并继续为当地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珠江水运 2022 22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冯洪德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广州港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既拥有雄厚的基础条件,也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物流枢纽建设,广州港在基础设施建设、航线开辟、多式联运、特色物流、智慧港口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效。
本文针对枢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物流枢纽建设的发展建议措施,要高水平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航运物流网络,提升物流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湾区枢纽协同,发展航运创新产业,推动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广州港;港口;物流枢纽为加快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编制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规划指出: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
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开展申报建设工作,包括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广州成为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试点。
广州港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为建设的主要载体,功能定位为航运服务、多式联运与转运分拨、保税物流、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及产业融合等。
广州港南沙港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条件优越,腹地经济产业发达,发展空间广阔,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国际航运枢纽、构建现代立体综合高效物流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现状及成效1.1港口基础条件广州港南沙港区地处珠江出海口,东与深圳、东莞隔江相望,西临珠海、中山、佛山,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于此,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重要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
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已建有20个1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6个5-10万吨级通用泊位及配套驳船泊位,港航物流基础设施完备,开展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基础优势明显。
广州都市职业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广州港物流进展状况调查与分析教学单位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日期:2011年 5月 10 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不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差不多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广州都市职业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论文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讲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的核心,也是进展网络运输的技术装备和载体;港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进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差不多设施设备,使沿海都市利用港口的优势获得了比内地更大的进展,使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繁荣。
港口进展已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切入点,本文基于广州港港口物流进展的SWOT分析,对广州港港口物流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广州港; 港口物流; SWOT分析
ABSTRACT Port is a modern logistics service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hain 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logistic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quipment and carrier transport technology; Port become the outsid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 important basic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to make use of ports in coastal cities The advantage of access to even greater development than the mainland, is too rapid economic prosperity in coastal areas. Port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Guangzhou, Hong Kong Based on SWO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port logistics in Guangzhou to Hong Kong to discuss research.
KEY WORDS Guangzhou Port; Port Logistics; SWOT Analysis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物资装卸运输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方向进展。
开展现代
化的物流服务已成为港口寻求长远进展、增强竞争力的要紧源泉。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提供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的进展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港口除了接着发挥其装卸集装箱船货的运输功能外,还主动参与和组织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个物流环节的业务活动及其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要紧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来往。
港口已进入全面进展的黄金时期,必将成为以后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
当前广州港物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得到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低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从业人才缺乏等。
本文对广州港物流进展进行SWOT分析,系统分析了广州港进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会、威胁以及存在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广州港及物流进展状况
2.1广州港概况
广州港位于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上,地处东江、西江和北江的汇合处。
广州港是中国华南的国际贸易中枢港,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港。
早在公元前2世纪确实是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口岸,一直是珠江流域的海上门户。
广州港工商业发达,既有重工业如钢铁、造船、汽车制造、机械、橡胶及建材等,也有轻工业如纺织、造纸、制糖、
罐头及食品等,还有手工艺品也专门发达。
每年在北要举办春、秋各一次广州交易会,有来自五大洲的海外客商及侨胞参加,促进我国外贸的进展。
目前,广州港出海航道水深-11.5米、底宽160米,仅能满足3.5万吨级的船舶乘潮进港,浚深到-13米后可满足5万吨级以上石油化工船舶的通航能力。
到今年年底,全长115公里的出海航道将浚深为底标高-13米、底宽160米,能满足5万吨级的船舶乘潮进港。
黄埔港区和新沙港区位于广州东部,珠江的出海口,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莲花山港、南沙港、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和增城新塘港已开通往返香港的客、货轮,花都区开通往返香港的货轮。
2.2地理位置
图2-1 广州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