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互评作文方法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学生作文自评互评有效措施《学生作文自评互评有效措施》篇一《那次难忘的作文互评》在学生的作文世界里,自评互评是个挺有趣又有点头疼的事儿。
我们得想出些有效措施来让这事儿真正发挥作用。
就说上次作文互评吧,老师把我们的作文打乱顺序发下来。
我拿到了小明写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宠物猫》。
我一打开,那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就像喝醉了的小虫子在纸上乱爬,我心想这可有点影响第一印象啊。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
我发现他写猫的样子部分特别生动,什么“那猫眼睛像两颗绿宝石,晚上吓人一跳,你要是盯着看,感觉能被吸进去”,这描写可太有趣了。
但他的作文里有好多错别字,像“猫抓老鼠的抓写成了爪字”。
这时候我就想,互评时指出错别字很重要。
为了把互评做好呢,我觉得可以先整体读一遍作文,感受一下人家的思路。
就像看风景一样,先看个大概,再去瞧那些花花草草的细节。
然后把觉得好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不好的地方写个小纸条夹着。
当然,写小纸条的时候可不能那种命令式的,比如说“你这个错得太离谱”,得委婉点,像“我感觉这个字可能写错啦,你再瞅瞅”。
再就是读自己作文的时候,可别光觉得自己写得天下无敌了。
得像挑刺儿一样,找出自个儿作文里那些逻辑不通的地方。
我原来写作文老爱跑题,还不自知。
有次写《我最爱的季节》,说着说着夏天的事儿,就蹦到冬天堆雪人了。
老师说要是能把这作文当作别人的来评,就能发现问题了。
后来我每次自评,就想象自己是个严厉的编辑,这么一来,那些小毛病就藏不住了。
在那次作文互评里,我还和小明交流了一会。
我告诉他哪里写得好,哪里需要改。
他一开始还有点不乐意,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
我就拿他出错的那些细节和他讨论,比如为啥句子不通顺,语法哪里不对。
后来他渐渐明白了,还感谢我呢。
通过这个事儿我就觉得,有效的自评互评得有交流,不能光自己闷头评,互相探讨才能进步。
篇二《从同桌作文说起的互评》我们教室里关于作文互评这事是有故事可以唠唠的。
就拿我同桌的作文来说,她那次写的是《校园的一角》。
关于学生作文互评的经验交流学生作文互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评价他人的作文,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提升写作能力,也可以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写作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愿意与大家分享。
首先,互评应该是建设性的。
在评价他人的作文时,我们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避免主观情感的干扰。
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看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和改进的方向。
互评的目的是帮助对方成长,而不是挑刺和批评。
其次,互评中要注重细节。
细节是作文的灵魂,也是评价的关键。
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对方的作文,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例如,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词汇搭配不当等等。
同时,也要关注句子结构的多样性,段落结构的合理性等问题。
这样的细致观察和发现,能够帮助对方更好地自我反思,提高写作能力。
另外,互评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问题。
我们在评价他人作文时,要用尊重和友善的语言,避免带有侮辱和歧视性的词汇。
我们可以通过“我认为”、“我建议”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过于强烈的语气。
同时,在给出建议时,也要用积极和鼓励的语言,给予对方信心和勇气,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
此外,在互评时也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作文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涉及到词汇、语法、逻辑、内容表达等多个方面。
在互评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作文的整体效果,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把握。
对于优点,我们可以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分析,让对方更好地理解。
对于问题,我们也应该指出具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给予实际的帮助。
最后,互评是一种相互交流的过程,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互评不仅是给别人提建议,也是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以为是地接受批评,并且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互评中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借鉴其写作技巧和经验,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通过学生作文互评,我不仅提高了审视作文的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学作文互评初探内容摘要:作文评价包括批改和评讲两部分,都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作文究竟好在哪儿,有何不足,如何修改,从而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目前教师全包全揽的传统作文评价方式广受批判,倡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的作文互评模式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新兴的作文评价模式,它并未被大部分教师接受并使用。
因此,本文以作文批改为主,力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学生互评作文更具操作性。
关键词:作文互评前提关键注意点步骤作文评价是指对学生作文活动中学生写作的动机、情感、习惯、行为现象及成果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
作文评价是为了促进写作教学的教学评价,因此作文评价必须要有明确的表现标准,只有这样,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写作预期和后续改进才能有明晰的方向。
作文评价并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评判,而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文字交流和精神对话,所以其评价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
国内的作文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几种方式,但由于家长水平不均衡、精力有限等的几个因素,故而这种方式应避免采取。
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评和学生自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如学生互评作文方式有效。
一.明确教师角色是作文互评的前提学生互评作文固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互评过程中并非无所事事,而是扮演着多重角色。
1.创造和谐交流氛围——组织者互评作文前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评改环境,避免出现不愉快现象。
在互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可针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
2.引导学生制定评改标准——引导者引导学生制定评改标准,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该关注哪些方面,包括语言、结构、中心、材料等。
教师可与学生一同商量每一方面的分值,可将每一方面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占几分,在互评过程中酌情扣分。
同时还有告知学生如何使用评改符号,让学生明白删除号、增添号、对调号、改正号、重点号、提示号等分别是什么以及应用于何时。
学生作文互评互改方法浅尝在我们教师中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话说一位老教师在弥留之际,什么牵挂都可以舍弃了,可就是咽不了最后一口气,旁人无计,忽有一人说:“去给抱一摞作文本去。
”这位老师一听这话,不等作文本抱来就撒手西去了。
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位语文老师,怕改作文呀。
这里虽说是一个夸张的笑话,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语文教学的问题――批改作文确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原因是费时多而收效低。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
那么“如何批改作文,或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就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
《课程标准》中指出,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把语文教师从繁重而枯燥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学习并尝试了一种作文互评互改模式。
具体做法如下:一、做好互评互改前期准备工作1.明确互评互改的意义。
我们要从作文批改,尤其是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互评互改的必然性;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评互改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入手引导相信互评互改的可能性。
2.互评小组人员分配。
为了确保这一改革能够得到良好组织和有效调控,笔者把学生分成了七至八个互动小组(小组每组6人左右,有正负组长各一人)。
分组时,提请学生考虑以下原则: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以合理的人员配置做互动的能力保证。
二、教师提出评改要求1.内容方面主要有主题与选材,表达与文体。
在形式方面主要有作文层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在语言文字方面,主要是语句、文字、修辞等。
此外,还有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
作文评改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要提供范文,集体评改,作出示范,要指点评改的步骤,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生互评作文方法初探“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亦然。
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是叫我们写作文,然后和现在的我们一样,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的批改着每一篇作文,但,效果如何?不尽如人意,似乎和付出的代价不成正比。
教了多年的语文,步着自己老师的后尘,也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做主,改改作文,但也仅仅浅尝辄止,不敢深入。
终于,当又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在各个中小学展开的时候,当“三维四步”“四段一评”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走进课堂的时候,作文教学也迎来了一次变革:学生小组合作批改作文。
如何实施,才能使这个举措落到实处?结合自己教改这段时间的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与同仁们商榷。
引领示范,激发兴趣一篇习作,向学生展示,从标点到字词句篇,逐一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这个位同学写的这个篇作文得在何处,失在何处,总结性的评语应该怎么写,经几堂课的引领示范,学生对怎么修改一篇作文就心中有数了,然后把作文本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试着修改,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中肯的评语,即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评改作文的同学就有一种成就感。
评作文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这个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批改的质量就会越来越高。
有时一段精彩的评语,会迎来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我也为同学们的进步,独到的见解,深刻的理解,流畅的口头表达而感到高兴。
二、因势利导,水到渠成我们一个班有七十多名学生,语文水平,理解水平不同。
所以在学生互评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评语有优有劣,优者表扬这是自然的,劣者那也是这位同学对这篇作文的看法,我们在文学评论中常说的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对于班上一位同学的习作,七十多名同学,就有七十多种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劣者,老师就要引导,明显的错误要指出,不足的地方要改进,批评的语气要委婉。
经老师这样一引导,这些学生写评语的方向就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既不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评作文这个活动水到渠成地实行下去。
小学生互评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咱小学生写作文啊,那可是一门大学问!老师批改作文是常事儿,但让咱同学之间互评作文,也有不少好处呢。
今儿个,我就来跟大家唠唠小学生互评作文的那些方法和技巧。
就说有一次吧,老师让我们在班上互相评作文。
我拿到的是同桌小明的作文,题目是。
我一打开,就准备好好瞧瞧他这周末都干了啥有趣的事儿。
我先看了看整体的书写,哎呀,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有些地方还涂改得乱七八糟,看着就让人有点头疼。
我心里就想啊,小明这书写可得好好练练,不然再好的内容也被这“丑字”给耽误啦。
接着看内容,他开头写得还不错,“周末的阳光就像我欢快的心情,灿烂又明亮。
”嘿,这比喻还挺有意思的。
但再往下读,问题就来了。
他写自己去公园玩,先是说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可就这么一句带过,也没具体说都是啥花,啥颜色。
我都想象不出来那画面有多美。
然后说玩了滑梯,可怎么玩的呀,开心不开心,一个字都没提。
整个过程就跟流水账似的,一点都不生动。
这时候,我就拿起笔,在旁边给他写评语啦。
我先夸了夸他开头的比喻句用得好,然后就说:“小明呀,你写去公园看到花,得多形容形容,比如说有红的玫瑰、粉的桃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在跳舞。
还有玩滑梯那段,你得讲讲自己的心情,是兴奋得大叫,还是小心翼翼地滑下来的。
这样我们读着才有感觉嘛。
”评完内容,我又看看他的语句通不通顺。
这一看,可发现了不少错。
有句话是“我跑的很快,一下子就到了滑梯那。
”这“跑的很快”应该是“跑得很快”呀,少了个“得”字,意思可就差远啦。
还有一处,“我玩累了,座在长椅上休息。
”这“座”字应该是“坐”,这错别字可不能有。
我赶紧给他圈出来,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字,还提醒他:“小明,这些小错误要注意哦,不然会闹笑话的。
”除了这些,我还看了看他作文的结构。
开头引出周末挺不错,可结尾就有点仓促,就一句话“这就是我的周末,真开心。
”我就在评语里跟他说:“结尾可以再总结一下,比如讲讲这个周末让你学到了什么,或者为什么这么开心,让作文更完整。
小学生互评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在咱们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写作文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互评作文呢,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冒险,能让我们发现好多新奇的东西。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互评作文的那些方法和技巧。
先说方法吧,第一步得认真读。
可不是那种随便翻翻,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就像侦探在找线索。
比如说,有个同学写了一篇,你就得仔细瞧瞧他周末到底干了啥。
是去公园玩耍啦,还是在家帮妈妈做家务啦。
读的时候,手里得拿支笔,像老师那样,觉得好的地方画个小圈圈,不好的地方画个小叉叉。
这小圈圈和小叉叉可重要了,它们是你之后给同学提意见的依据呢。
那怎么判断好不好呢?这就有技巧啦。
先看有没有错别字,这就好比一个人脸上的小痘痘,得把它找出来。
再看看句子通不通顺,要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那可不行。
比如说,“我今天玩得很高兴的。
”这听起来就怪怪的,应该去掉“的”字,变成“我今天玩得很高兴。
”然后呢,看看描写生不生动。
有个同学写“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五颜六色的。
”这就太简单啦,要是能写成“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颜六色的,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
”这是不是就好多啦?还有啊,结构也很重要。
开头有没有吸引人,中间叙述得清不清楚,结尾有没有总结到位。
就像盖房子,地基要稳,框架要正。
我记得有一次互评作文,我拿到了同桌的一篇。
我一开始读得可认真啦,一个字都不放过。
嘿,还真让我发现了几个错别字,比如“它喜欢玩求”,这“求”字一看就是“球”嘛。
然后我又发现,他描写小狗样子的时候,就写了“小狗很可爱,有一双大眼睛。
”这也太简单了,我就在旁边写“可以多描写一下小狗的毛色呀,耳朵的形状呀,这样小狗就能更生动地出现在大家眼前啦。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篇写的作文。
开头写得特别好,“秋天的校园,就像一幅金色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
”我心里直点赞。
可是读到中间,发现他一会儿写树叶黄了,一会儿写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有点乱。
我就给他提建议:“能不能先写校园里的景色,再写同学们的活动呀,这样条理更清楚。
2012-12方法交流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方式陈旧,耗费了教师的大量精力,但收效甚微。
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作文互评,既能解放教师,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鉴赏能力。
一、实施学生“互评”作文评改模式的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传授方法。
每个学生不仅都要学会写作,更要学会评改,而互评式作文评改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互评式作文评改新模式的内容和方法(一)作文评改内容在作文修改之前,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制订作文评改细则。
A档(60~55分),B档(54~45分),C档(44~36分),D档(36分以下)。
1.中心思想(1)中心突出,思想感情健康;(2)中心明确,思想感情健康;(3)中心较明确,思想感情健康;(4)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健康。
2.内容结构(1)内容充实,有新意,结构完整;(2)内容具体,思路清晰;(3)内容较具体,思路较清晰;(4)内容空泛,文不对题。
3.语言表达(1)语言流畅,有文采;(2)语言通顺;(3)语言基本通顺;(4)语言不通顺。
4.文字书写(1)字体标准规范,无错别字;(2)文面整洁,基本无错别字;(3)错别字较少,文面较整洁;(4)错别字较多,文面不整洁。
5.其他方面(1)书写整洁、美观加3~5分;(2)书写潦草,字迹难辨扣3~5分;(3)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5分。
(二)作文评改方法1.教师示范评改教师以典型文章集体评改示范,具体指导如何评改作文———教给评改方法。
强调“一作一得”,即抓住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一篇作文训练一个重点。
学生写完后,教师先将学生作文浏览一遍,选取两到三篇有代表性的,当堂朗读,或印发给学生,或在多媒体教室打在屏幕上。
先放手让学生评改,教师针对本次习作要求、重点,结合学生作文的具体评述,适时点拨,提出修改意见,示范评改。
小学语文高段学生作文自改互评初探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占据着较多的分值。
作文学习开始于小学阶段,由最初的两三句话到两三百字。
作文是语言的一种形象具体表达,需要逻辑思维和结构设计,从而体现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注重作文的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一步一步的引导小学生特别是五六年级的高段学生去理解和掌握作文的表达,这是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标签:小学语文;高段学生;作文自改和互评引言作文,是对一种现象的剖析,是一种自我情感的流露,是对故事的重塑。
五六年级的高段学生已经具备充分自我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结构塑造和逻辑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者的的指导和引领,通过自改互评帮助其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方为新课改的教育的需求。
一、创新模式,作文自改和互评作文自改互评是指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并自己加以修改,再通过互相评价去指出其中的好与不足之处,以及接下来改如何去改进。
从小学阶段开始,作文至关重要,作文一般由教师进行评改,教师评改有时会加上评语或直接打分数。
作文改完之后发回去,学生更注重的是教师所给的分数而不是作文本身。
长久以往,学生作文水平止步不前,结构单一,逻辑混乱等都是现阶段高段学生的作文通病。
同时这也是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各个方面。
字如其人,作文更是能代表一个人。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小艇》,文章的标题已经告诉全文是围绕威尼斯的小艇而展开描写的,写出威尼斯的动、静之美,令人无比向往。
作者更是对其喜爱有加,流连其中。
这就是作者情感的表达。
新课改要求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在作文教学方面,创新模式,实现学生作文自改互评[1]。
二、加强对学生作文自改互评的培养和应用(一)教师指导,学生主导教师布置学生当堂作文或是课后作文的作业,给出一定的写作思路,文体或是题材,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去列出作文主体结构框架,填充自己所思所想。
学生互评作文方法初探
第一小学慕臻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亦然。
曾经我们的老师就是叫我们写作文,然后和现在的我们一样,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的批改着每一篇作文,但,效果如何?不尽如人意,似乎和付出的代价不成正比。
教了多年的语文,步着自己老师的后尘,也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做主,改改作文,但也只是浅尝辄止,不敢深入。
终于,当又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在各个中小学展开的时候,当“三维四步”“四段一评”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走进课堂的时候,作文教学也迎来了一次变革:学生小组合作批改作文。
如何实施,才能使这一举措落到实处?结合自己教改这段时间的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与同仁们商榷。
引领示范,激发兴趣
学生互评作文的过程中,教师的引领示范很重要。
教师精批细改一篇习作,向学生展示,从标点到字词句篇,逐一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这一位同学写的这一篇作文得在何处,失在何处,总结性的评语应该怎么写,经几堂课的引领示范,学生对怎么修改一篇作文就心中有数了,然后把作文本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试着修改,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中肯的评语,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评改作文的同学就有一种成就感。
评作文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这一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批改的质量就会越来越高。
有时一段精彩的评语,会
迎来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我也为同学们的进步,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认识,流畅的口头表达而感到高兴。
二、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我们一个班有七十多名学生,语文水平,认识能力不同。
所以在学生互评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评语有优有劣,优者表扬这是自然的,劣者那也是这位同学对这篇作文的看法,我们在文学评论中常说的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对于班上一位同学的习作,七十多名同学,就有七十多种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劣者,老师就要引导,明显的错误要指出,不足的地方要改进,批评的语气要委婉。
经老师这样一引导,这些学生写评语的方向就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既不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评作文这一活动水到渠成地进行下去。
三、逐步展开,带动全体
首先,,学习小组中语文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经老师的引领示范后,让这些同学先改,培养一批班上互评作文的领头雁,让这些同学给其他同学指导,发展互评组成员,使学生互评作文这一工作逐步展开,时间一长,成员的队伍在逐渐壮大,慢慢地你会惊讶地发些全班同学都会改作文了,学生互评作文的能力也就随着作文教学的进展逐步培养起来了。
逐步展开,带动全体,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四、成果展示,鉴赏提高
学生互评作文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关键要看效果。
我一贯提倡的是一篇习作多生赏析,在我班,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指导,
有很多同学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写出精彩的评语,一堂作文课下来,发现有相当数量同学的作文本上有多个评语,而且这些同学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点评,妙语连珠。
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和评语,让学生上讲台,作者念作文,评者念评语,当堂展示教学成果,其他同学鉴赏,这样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作文本发到手,学生最关注的是看自己写的这篇作文,同学给的评语是什么,即使一位同学评的不到位,另外一两位同学能够补充,达到共同鉴赏提高的目的。
这样的作文教学,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培养的了学生的作文能力,真的是一举两得。
学生互评作文,它就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为了让这棵幼苗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还需在座的大家倾注极大的热情,精心地呵护与培育,他日,才能在教改这一领域开出璀璨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