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设计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4
精馏塔设计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1)§ 1.1 设计条件 (1)§ 2 概述 (1)§ 2.1 塔型选择 (1)§ 2.2 精馏塔操作条件的选择 (3)§ 2.3 再沸器选择 (4)§ 2.4 工艺流程 (4)§ 2.5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4)§ 3 工艺设计 (5)§ 3.1 系统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5)§ 3.2 单元设备计算 (9)§ 4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 (28)§ 4.1 进料管线管径 (28)§ 4.2 原料泵P-101的选择 (31)§ 5 辅助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32)§ 5.1 贮罐 (32)§ 5.2 换热设备....................................................................................... 34 § 6 控制方案 (34)附录1~ (35)参考文献 (37)后记 (38)§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条件工艺条件:饱和液体进料,进料量丙烯含量x f =65%(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D x =98%,釜液丙烯含量w x ≤2%,总板效率为0.6。
操作条件:建议塔顶压力1.62MPa (表压)安装地点:大连§2 概述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只能将混合物进行初步的分离。
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应使得混合物的气、液两相经过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使之得到更高程度的分离,这一目标可采用精馏的方法予以实现。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中各组分的分离。
三、四、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一)精馏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苯和氯苯的相对摩尔质量分别为78.11和112.56kg/kmol 。
728.056.112/35.011.78/65.011.78/65.0=+=F x 986.056.112/2.011.78/98.011.78/98.0=+=D x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kg/km ol 4804.8756.112728.0-1728.011.78=⨯+⨯=F M ()kg/km ol 592.7856.112986.0-1986.011.78=⨯+⨯=D M()kg/km ol 46.11256.11200288.0-100288.011.78=⨯+⨯=W M3)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流率依题给条件:一年以330天,一天以24小时计,有:h Kmol F /16.574804.871053=⨯=,全塔物料衡算:WD F WD F 00288.0986.0728.0+=+= ⇒kmol/h 00.15kmol/h16.24kmol/h16.57===W D F 4.求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线:629.0362.011+=+++=x R xx R R y Dq 线方程为: x=0.72800288.056.112/998.011.78/002.011.78/002.0=+=W x提馏段操作线为过(0.00288,0.00288)和()893.0,728.0两点的直线。
y=00098.0228.1y -=-=X X VWX V L W (二)理论塔板层数T N 的确定苯-氯苯物系属于理想物系,可采用梯级图解法求取T N ,步骤如下: 1.由手册查得苯-氯苯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出y x ~图,如下图一;图解得11=T N 块(不含釜)。
其中,精馏段41=T N 块,提馏段8块,第5块为加料板位置。
一、苯- 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98.5%的苯36432吨,塔底馏出液中含苯1%,原料液中含苯为61%(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数)。
(二)操作条件1. 塔顶压强4kPa(表压)2. 进料热状况:饱和蒸汽进料3. 回流比:R=2R min4. 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三)设计内容设备形式:筛板塔设计工作日:每年330 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厂址:青藏高原大气压约为77.31kpa 的远离城市的郊区设计要求1.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2. 塔的工艺计算3.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1)塔高、塔径及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2)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绘制(4)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的绘制4、塔的工艺计算结果汇总一览表5、对本设计的评述或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四)基础数据1. 组分的饱和蒸汽压p i (mmH)g2. 组分的液相密度ρ(kg/m3)、苯- 氯苯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书(精馏段部分)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原料液经卧式列管式预热器预热至泡点后送入连续板式精馏塔(筛板塔),塔顶上升蒸汽流采用强制循环式列管全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其余作为产品经冷却后送至苯液贮罐;塔釜采用热虹吸立式再沸器提供汽相流,塔釜产品经卧式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送入氯苯贮罐。
典型的连续精馏流程为原料液经预热器加热后到指定的温度后,送入精馏塔的进料板,在进料上与自塔上部下降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再沸器中。
在每层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气互相接触,进行热和质的传递过程。
操作时,连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液),部分液体汽化,产生上升蒸气,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气进入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冷却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
(二)全塔的物料衡算1. 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苯和氯苯的相对摩尔质量分别为 78.11 kg/kmol 和 112.6kg/kmol 0. 61/ 78. 110.61/ 78.11 0.39/ 112.62. 平均摩尔质量3. 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依 题 给 条 件 : 一 年 以 330 天 , 一 天 以 24 小 时 计 , 有 :(三)塔板数的确定1. 理论塔板数 N T 的求取 2)确定操作的回流比 R将 1)表中数据作图得 x ~ y 曲线及 t x ~ y 曲线。
第一章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本设计的任务为分离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物的精馏塔设计。
对于此二元混合物的分离,采用常压下的连续精馏操作装置。
本设计采用饱和蒸汽进料,将原料以饱和蒸汽状态送人精馏塔内。
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体在泡点下一部分经回流装置回流至塔内,其余的部分经产品冷凝冷却器冷凝冷却后送人储罐。
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该物系属于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
本设计带控制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第二章精馏塔2.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通过查阅资料知,一个大气压下,正庚烷的沸点为98.4℃,正辛烷的沸点125.6℃,所以混合液中,正庚烷是易挥发成分。
2.1.1已知条件:混合液的流量:F=12t/h正庚烷的含量:x F=0.42正庚烷的回收率:φ=0.98釜残夜中正庚烷的含量:x w =0.032.1.2物料衡算过程:混合液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F=0.42*100+0.58*114=108.12Kg/kmol混合液的流量:F=12*1000/108.12=110.99Kmol/h总物料衡算:110.99=D+W110.99*0.42=D* x D +W* x w0.98=D* x D /F*x F计算结果:D=79.77 W=31.22 x D=0.5732.2 塔板数的确定2.2.1塔板理论数N T的求取正庚烷—正辛烷属于理想物系,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1)由资料查得正庚烷—正辛烷在101.3KPa的气液平衡数据如下:温度(℃):98.4 105 110 115 120 125.6X: 1.0 0.656 0.487 0.311 0.157 0.0y: 1.0 0.810 0.673 0.491 0.280 0.0绘出x-y图,见附图2。
(2)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采用作图法求最小回流比。
在附图2中对角线上,自点e(0.42,0.42)作垂线ef即为进料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y q = 0.42 x q=0.26最小回流比为R min= (x D- y q )/ (y q - x q)=(0.573-0.42) / ( 0.42-0.26) = 0.96取操作回流比为R=2 R min=2*0.96=1.92(3)求精馏塔的气液负荷线L=RD=1.96*79.77=156.35V=(R+1)D=(1+1.96)*79.77=232.93L=L=156.35V=V-F=232.93-110.99=122.0(4) 求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L x /V + D x D /V =0.658x+0.196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L x /V -W x W /V =1.282x-0.008(5)图解法取理论板层数采用图解法取理论板层数,如附图2所示。
第一章绪论1.1精馏的特点与分类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
它是通过加热造成气液两相物系,利利用物系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的特性来实现分离的。
按精馏方式分为简单精馏、平衡精馏、精馏和特殊精馏。
1.1.1蒸馏分离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蒸馏分离,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适用范围广,可分离液态、气态或固态混合物。
(3)蒸馏过程适用于各种浓度混合物的分离。
(4)蒸馏操作耗能较大,节能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1.1.2平衡蒸馏将混合液在压力p1下加热,然后通过减压阀使压力降低至p2后进入分离器。
过热液体混合物在分离器中部分汽化,将平衡的气、液两相分别从分离器的顶部、底部引出,即实现了混合液的初步分离。
1.1.3简单蒸馏原料液在蒸馏釜中通过间接加热使之部分汽化,产生的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冷凝液作为馏出液产品排入接受器中。
在一批操作中,馏出液可分段收集,以得到不同组成的馏出液。
1.1.4连续精馏操作流程化工生产以连续精馏为主。
操作时,原料液连续地加入精馏塔内,连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称为釜残液);部分液体被汽化,产生上升蒸气,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全部冷凝,将部分冷凝液用泵(或借重力作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作为塔顶产品(称为馏出液)采出。
1-精馏塔 2-全凝器3-储槽 4-冷却器5-回流液泵 6-再沸器 7-原料液预热器图1连续精馏装置示意图1.2精馏塔的踏板分类1.2.1塔板的结构形式1.泡罩塔板泡罩塔板是工业上应用最早的塔板,它由升气管与泡罩构成。
泡罩安装在升气管的顶部,分圆形和条形两种,以前者使用较广。
泡罩有φ80mm、φ100mm和φ150mm三种尺寸,可根据塔径大小选择。
泡罩下部周边开有很多齿缝,齿缝一般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泡罩在塔板上为正三角形排列。
它的优点是操作弹性适中塔板不易堵塞。
缺点是生产能力与板效率较低结构复杂、造价高。
图2泡罩塔板(a)操作示意图 (b)塔板平面图 (c)圆形泡罩2.筛孔塔板筛孔塔板简称筛板,其结构特点是在塔板上开有许多均匀小孔,孔径一般为3~8mm。
设计步骤
一、查《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得苯-甲苯溶液常压下的平衡数据(t-x-y数据),作t-x-y
图及x-y图(坐标纸作图);在图上根据所指定塔顶浓度、塔底浓度及进料浓度分别查取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和进料泡点。
1.计算理论板数
在x-y图上作出q线求出x q, y q求出最小回流比,回流比,作出操作线,作梯级求N T;
2.求塔径、塔板布置、流体力学验算、负荷性能图、塔高
精馏段、提馏段分别求(所有内容)
准备工作:
取H T及h L,查史密斯关联图得C20,换算成C,再算塔径,圆整。
按标准设计,取动能因子F0(8~12),算浮阀数。
根据浮阀数及塔径查浮阀塔系列标准,得主要结构参数。
计算堰高h w及底隙高度h0,完成塔板布置。
按教材进行流体力学验算,绘制负荷性能图,保证操作弹性不小于3。
塔工艺计算结束。
计算全塔效率,实际板数,计算塔主体高度。
3计算5根接管尺寸,计算冷凝器、再沸器所需面积并选型。
整个工艺计算结束。
二、结构设计
查取封头、管法兰、群座、基础环等尺寸
三、绘图(按标准绘制装配简图)。
精馏塔的设计及选型目录精馏塔的设计及选型 (1)目录 (1)1设计概述 (1)1.1工艺条件 (1)1.2设计方案的确定 (1)2塔体设计计算 (3)2.1有关物性数据 (3)2.2物料衡算 (6)2.3塔板数的确定 (6)2.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 (10)2.5塔体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13)2.6塔板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17)2.7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21)2.8负荷性能图 (25)2.9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 (31)3精馏塔辅助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36)3.1原料预热器的设计 (36)3.2回流冷凝器的设计和选型 (39)3.3釜塔再沸器的设计和选型 (44)3.4泵的选择 (47)3.5筒体与封头 (48)1设计概述1.1工艺条件(1)生产能力:2836.1kg/d(料液)(2)工作日:250天,每天4小时连续运行(3)原料组成:35.12%丙酮,64.52%水,杂质0.35%,由于杂质含量较小且不会和丙酮一起蒸馏出去,所以可以忽略。
所以此母液可以视为仅含丙酮和水两种成分,其质量组成为:35.12%丙酮,水64.88%(下同)(4)产品组成:馏出液99%丙酮溶液,回收率为90%,由此可知塔釜残液中丙酮含量不得高于5.16%即每天生产99%的丙酮905.54kg。
(5)进料温度:泡点(6)加热方式:间接蒸汽加热(7)塔顶压力:常压(8)进料热状态:泡点(9)回流比:自选(10)加热蒸气压力:0.5MPa(表压)(11)单板压降≤0.7kPa1.2设计方案的确定(1)、精馏方式及流程:在本设计中所涉及的浓度范围内,丙酮和水的挥发度相差比较大,容易分离,且丙酮和水在操作条件下均为非热敏性物质,因此选用常压精馏,并采取连续精馏方式。
母液经过换热器由塔底采出液预热到泡点,在连续进入精馏塔内,塔顶蒸汽经过塔顶冷凝器冷凝后,大部分连续采出,采出部分经冷却器后进入储罐内备用,少部分进行回流;塔底液一部分经过塔釜再沸器气化后回到塔底,一部分连续采出,采出部分可用于给原料液预热。
精馏塔课程设计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目录一、概述二、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的确定三、塔的物料衡算四、回流比确定五、塔板数的确立六、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七: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八、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十、热量衡算十一、筛板塔的设计结果总表十二、辅助设备选型及接管尺寸十三、精馏塔机械设计计算十四、设计中的心得体会一、概述: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液层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渐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而上(也有并流向下者)与液体接触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属微分接触操作过程。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要求:(1)生产能力大;(2)传质传热效率高;(3)气流的摩擦阻力小;(4)操作稳定,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5)结构简单,材料耗用量小(6)制作安装容易,维修方便。
(7)设备不易堵塞,耐腐蚀。
其中板式塔又可分为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舌型,S型等)和无降液管的(如穿流式筛板,穿流式波纹板)该课程涉及到的是板式塔中的浮阀塔,其广泛用于精馏、吸收、和解吸等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再塔板的开孔上装有可浮动的浮阀,气流从浮阀的周边以稳定的速度水平地进入塔板上液层进行两相接触,浮阀课根据气流流速地大小上下浮动,自行调节。
浮阀有盘式、条式等多种。
国内多采用盘式,其优点为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分离效率较大,塔板结构较简单。
此型中的F-1型结构简单,已经列入部颁标准,因此型号的重阀操作稳定性好,一般采用重阀。
二、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的确定:在此次课程涉及中主要介绍浮阀塔在精馏中的应用,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原料预热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
引言塔设备是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形式或喷射形式通过塔板上的液层,正常条件下,气相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压降低,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被广泛的使用。
本设计的目的是分离苯—甲苯的混合液,故选用板式塔。
设计方案的确定和流程说明1.塔板类型精馏塔的塔板类型共有三种:泡罩塔板,筛孔塔板,浮阀塔板。
浮阀塔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等优点,且开孔率大,生产能力大,阀片可随气流量大小而上下浮动,故操作弹性大,气液接触时间长,因此塔板效率较高。
本设计采用浮阀塔板。
2. 加料方式加料方式共有两种: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
采用泵直接加料,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而且可以引入自动控制系统来实时调节流量及流速。
故本设计采用泵直接加料。
3. 进料状况进料方式一般有两种:冷液进料及泡点进料。
对于冷液进料,当进料组成一定时,流量也一定,但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采用泡点进料,不仅较为方便,而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又能保证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基本相等,制造方便。
故本设计采用泡点进料。
4. 塔顶冷凝方式苯和甲苯不反应,且容易冷凝,故塔顶采用全凝器,用水冷凝。
塔顶出来的气体温度不高,冷凝后的回流液和产品无需进一步冷却,选用全凝器符合要求。
5. 回流方式回流方式可分为重力回流和强制回流。
本设计所需塔板数较多,塔较高,为便于检修和清理,回流冷凝器不适宜塔顶安装,故采用强制回流。
6. 加热方式加热方式分为直接蒸气和间接蒸气加热。
直接蒸气加热在一定回流比条件下,塔底蒸气对回流液有稀释作用,从而会使理论塔板数增加,设备费用上升。
故本设计采用间接蒸气加热方式。
7. 操作压力苯和甲苯在常压下相对挥发度相差比较大,因此在常压下也能比较容易分离,故本设计采用常压精馏。
精馏塔的设计(毕业设计)精馏塔尺⼨设计计算初馏塔的主要任务是分离⼄酸和⽔、醋酸⼄烯,釜液回收的⼄酸作为⽓体分离塔吸收液及物料,塔顶醋酸⼄烯和⽔经冷却后进⾏相分离。
塔顶温度为102℃,塔釜温度为117℃,操作压⼒4kPa。
由于浮阀塔塔板需按⼀定的中⼼距开阀孔,阀孔上覆以可以升降的阀⽚,其结构⽐泡罩塔简单,⽽且⽣产能⼒⼤,效率⾼,弹性⼤。
所以该初馏塔设计为浮阀塔,浮阀选⽤F1型重阀。
在⼯艺过程中,对初馏塔的处理量要求较⼤,塔内液体流量⼤,所以塔板的液流形式选择双流型,以便减少液⾯落差,改善⽓液分布状况。
4.2.1 操作理论板数和操作回流⽐初馏塔精馏过程计算采⽤简捷计算法。
(1)最少理论板数N m系统最少理论板数,即所涉及蒸馏系统(包括塔顶全凝器和塔釜再沸器)在全回流下所需要的全部理论板数,⼀般按Fenske ⽅程[20]求取。
式中x D,l,x D,h——轻、重关键组分在塔顶馏出物(液相或⽓相)中的摩尔分数;x W,l,x W,h——轻、重关键组分在塔釜液相中的摩尔分数;αav——轻、重关键组分在塔内的平均相对挥发度;N m——系统最少平衡级(理论板)数。
塔顶和塔釜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D=1.78,αW=1.84,则精馏段的平均相对挥发度:由式(4-9)得最少理论板数:初馏塔塔顶有全凝器与塔釜有再沸器,塔的最少理论板数N m应较⼩,则最少理论板数:。
(2)最⼩回流⽐最⼩回流⽐,即在给定条件下以⽆穷多的塔板满⾜分离要求时,所需回流⽐R m,可⽤Underwood法计算。
此法需先求出⼀个Underwood参数θ。
求出θ代⼊式(4-11)即得最⼩回流⽐。
式中——进料(包括⽓、液两相)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c——组分个数;αi——i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θ——Underwood参数;——塔顶馏出物中i组分的摩尔分数。
进料状态为泡点液体进料,即q=1。
取塔顶与塔釜温度的加权平均值为进料板温度(即计算温度),则在进料板温度109.04℃下,取组分B(H2O)为基准组分,则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αAB=2.1,αBB=1,αCB=0.93,所以利⽤试差法解得θ=0.9658,并代⼊式(4-11)得(3)操作回流⽐R和操作理论板数N0操作回流⽐与操作理论板数的选⽤取决于操作费⽤与基建投资的权衡。
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水—乙醇混合物。
已知原料的处理量为2000吨、组成为36%(乙醇的质量分率,下同),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82%,塔底釜液的组成为6%。
设计条件如下:操作压力 5kPa(塔顶表压);进料热状况自选;回流比自选;单板压降≤0.7kPa;根据上述工艺条件作出筛板塔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一)设计方案的确定本设计任务为分离水—乙醇混合物。
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料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
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
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
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1.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M=46.07kg/kmol乙醇的摩尔质量AM=18.02kg/kmol水的摩尔质量BF x =18.002.1864.007.4636.007.4636.0=+= D x =64.002.1818.007.4682.007.4682.0=+= W x =024.002.1894.007.4606.007.4606.0=+=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F M =0.18×46.07+(1-0.18)×18.02=23.07kg/kmolD M =0.64×46.07+(1-0.64)×18.02=35.97kg/kmolW M =0.024×46.07+(1-0.024)×18.02=18.69kg/kmol3.物料衡算以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原料处理量 F =90.281225007.2310002000=⨯⨯⨯kmol/h 总物料衡算 28.90=W D +水物料衡算 28.90×0.18=0.64D+0.024W联立解得 D =7.32kmol/hW =21.58kmol/h (三)塔板数的确定1. 理论板层数T N 的求取水—乙醇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乙烯——乙烷精馏塔设计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乙烯——乙烷精馏塔设计设计日期: 2014年6月25日班级:化高1102班姓名:黄磊指导老师:贺高红前言………………………………………………………………第一章任务书……………………………………………………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第三章精馏塔工艺设计…………………………………………第四章再沸器的设计……………………………………………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第六章管路设计…………………………………………………第七章控制方案…………………………………………………附录主要符号说明……………………………………………参考资料……………………………………………………………精馏工艺的设计能够极大地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设计说明书即是这种能力的结晶。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第一章、任务书处理量:210 koml/h产品质量:(以乙烯摩尔质量计)进料 65% ,塔顶产品 99% ,塔底产品≤1% ,总板效率 0.6。
********************************************************** 设计条件1.工艺条件: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乙烯含量f x=65%(摩尔分数,下同)x=99%塔顶乙烯含量Dx≤1%,总板效率为0.6釜液乙烯含量W2.操作条件塔顶压力2.5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式:加热剂:水蒸汽;加热方式:间壁换热冷却剂:液氨回流比系数:R/Rmin=1.3塔板形式:浮阀处理量:210 kmol/h,安装地点:大连塔板位置:塔底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分离乙醇水精馏塔设计(含经典工艺流程图和塔设备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进精馏塔的料液含乙醇35%(质量分数,下同),其余为水;(2)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得低于90%;(3)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9%;(4)生产能力为50000吨/年90%的乙醇产品;(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6)操作条件a)塔顶压强 4kPa (表压)b)进料热状态自选c)回流比自选d)加热蒸汽压力低压蒸汽(或自选)e)单板压降 kPa。
三、设备形式:筛板塔或浮阀塔四、设计内容: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塔板数的确定;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6)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7)塔板负荷性能图;8)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9)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2、设计图纸要求;1)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 号图纸);2)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A2 号图纸);五、设计基础数据:1.常压下乙醇---水体系的t-x-y 数据;2.乙醇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物性参数。
一、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进精馏塔的料液含乙醇35%(质量分数,下同),其余为水;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得低于90%;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9%,生产能力为50000吨/年90%的乙醇产品;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塔顶压强 4kPa (表压)进料热状态自选回流比自选加热蒸汽压力低压蒸汽(或自选)单板压降≤0.7kPa。
三、设备形式:筛板塔四、设计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原料乙醇的组成 xF==0.1740原料乙醇组成 xD0.7788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90%平均摩尔质量 MF =由于生产能力50000吨/年,.则 qn,F所以,qn,D2)塔板数的确定:甲醇—水属非理想体系,但可采用逐板计算求理论板数,本设计中理论塔板数的计算采用图解法。
前言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均相物质。
生产中为了满足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需求,时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
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
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处理量的分离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混合物精馏塔。
板式精馏塔也是很早出现的一种板式塔,20世纪50年代起对板式精馏塔进行了大量工业规模的研究,逐步掌握了筛板塔的性能,并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
与泡罩塔相比,板式精馏塔具有下列优点:生产能力(2 0%——40%)塔板效率(10%-—50%)而且结构简单,塔盘造价减少40%左右,安装,维修都较容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业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
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
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
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精馏塔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精馏塔及其主要附属设备设计二工艺条件生产能力:10吨每小时(料液)年工作日:自定原料组成:34%的二硫化碳和66%的四氯化碳(摩尔分率,下同)产品组成:馏出液 97%的二硫化碳,釜液5%的二硫化碳操作压力:塔顶压强为常压进料温度:58℃进料状况:自定加热方式:直接蒸汽加热回流比:自选三设计内容1 确定精馏装置流程;2 工艺参数的确定基础数据的查取及估算,工艺过程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理论塔板数,塔板效率,实际塔板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