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摸底调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本地区公共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分析和干预体会【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公共场所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预防的情况,以便实施干预和防控。
方法:将我县公共场所的高危人群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愿问卷调查和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方法。
结果:目标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达82.1%,但在认知和预防方面还不够;hiv抗体阳性率为1.28%。
结论:应继续加大对我县公共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力度,切实有效地预防控制艾滋病在本地区的传播和流行。
【关键词】公共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调查和防控【中国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00-01公共场所的女性服务人员是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约有75%是通过性接触途径感染,中国自1997年起,经性传播hiv的例数逐年上升[1]。
我中心于2009年10月~2010年9月对本地区公共场所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信行进行调查和干预防控,总结报告如下:1 调查资料1.1 调查对象:将本地区内所有的洗浴场所、歌舞厅、酒吧、洗头房、按摩室等可能具有从事商业性性行为的公共场所列出,将其中工作的女性服务人员列为高危人群,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目标选择24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①以我中心牵头,先调查摸底,制订行动方案;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印制调查问卷。
②在辖区派出所的配合下,随机对各公共场所的调查对象进行个别访谈和匿名答卷式调查,允许被调查对象回避相关问题;在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的前提下,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并署名。
1.3 统计分析 :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38份,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应答率为97.9%);所有数据用epidata3.0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各种指标的频数及比例和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调查研究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700万人,其中几乎一半是因为冠心病和中风导致的。
心血管疾病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早期筛查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可以帮助发现此类人群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早期筛查主要包括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生活方式指导和药物干预。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测量血压、血脂、BMI等指标,评估个体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程度。
生活方式指导主要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药物干预主要用于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干预措施是早期筛查的重要环节。
根据早期筛查的结果,针对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个体,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中风险的个体,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低风险的个体,可以通过定期的复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调查研究是评估早期筛查效果和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其疾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趋势和干预效果。
在调查研究中,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体检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多种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寻找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和调查研究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早期筛查和干预行为。
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以便对患者的筛查结果和干预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艾滋病高危人群相关知识、行为及预防服务的调查苗志峰;温迎春;韩雪;李晶;张晓萍【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32)8【摘要】目的了解银川市兴庆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相关知识、不安全性行为及接受预防服务的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抽取女性商业性性服务人员(FSW)、男男性行为者(MSM)、吸毒者(DUS)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4类高危人群,采取自愿、不记名方式调查. 结果共调查1532名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吸毒者为78%,MSM为99.7%;吸毒者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56.4%,女性商业性性服务人员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91.0%;MSM预防服务覆盖率98.5%,吸毒者预防措施覆盖率62.8%. 结论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和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比例低,是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同时,加强男男性行为者不安全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干预,有效落实针对女性商业性性服务人员的艾滋病预防服务.【总页数】3页(P888-890)【作者】苗志峰;温迎春;韩雪;李晶;张晓萍【作者单位】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750001;银川市兴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750001;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750001;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750001;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7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相关文献】1.105名性服务小姐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J], 敖秀;韩庆英2.乌鲁木齐维吾尔族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J], 乌斯曼·玉素甫3.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三类高危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J], 张志江;黄芳芳4.潍坊社区女性艾滋病高危人群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J], 赵佳娴;江汶漪;5.艾滋病高危人群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 [J], 程静;洪倩;王德斌;苏斌;童连;管建粉;蔡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数据管理员
信息登记表
2.山东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工作
准备情况报表
3.山东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工作
进度报表
附件1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管理员信息登记表
备注:
1、*为必填项。
2、用户名填写说明:用户名为6位至20位字符以内(数字、字母、汉字均可),字
母不区分大小写。
3、密码最少6位。
数字、字母均可(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用户名及密码用来登陆
数据库,请牢记。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必须填写上级指导单位。
且只能填写一个
上级指导单位。
附件2
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工作准备情况报表
填表单位: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时间: 2012 年月日
注:1、本表为筛查启动前准备情况报表,筛查启动后使用《山东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试点项目工作进展周报表》(附件3);
3
2、各市于每周一下午17时前将上周准备情况汇总,发送至sdncd@,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将人员名单一并报我处;
3、各地的工作进展信息(文字稿)可随时报我处。
4
附件3
山东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工作进度周报表
填表单位: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时间: 2012 年月日
注:1.各市卫生局及时汇总所辖县区工作动态,于每周一下午17时前将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汇总,发送至sdncd@。
2.该表格市、县、乡三级通用,县级可按乡镇(街道)统计,镇(街道)可按村(社区)统计,统计内容不变。
5
6。
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方案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方案为做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实施工作,按照国家心血管病项目办《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技术方案》、省卫健委和市卫健委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探索建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领导,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负责,防治结合的心脑血管疾病筛查、监测与干预体系,实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一)初筛调查。
按项目要求,全县完成2000人筛查任务,筛出高危对象500人。
(二)高危对象干预和短期随访。
对筛出的500名高危人群进行高危干预;高危干预完成3个月后,对全部高危对象进行一次短期随访,随访率≥95%。
(三)长期随访。
对2018年、2019年、2020年筛查的高危人群进行长期随访,随访率≥85%。
(四)慢病防控能力建设。
完善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负责,防治结合的心血管病筛查、监测与干预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治疗与随访管理水平。
(五)发病监测。
开展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回顾调查,建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登记报告系统,掌握心血管病流行态势。
二、项目范围我县确定心血管病高危筛查项目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共同完成初筛、短随、长随等工作,要尽量选择人口流动性较小的社区(村)开展工作,以保持目标人群稳定性。
三、项目内容与流程(一)初筛对象选择。
1.初筛对象入选标准。
应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标准:(1)年龄在35-75岁居民(1946年1月1日至1986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
(2)项目点常住居民(筛查前12个月内在项目点居住6个月以上)。
(3)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目标人群的确定。
根据省项目方案要求,我省初筛人群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保证90%以上的35-75岁居民能够被纳入。
心血管高危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2013年至2020年在我医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病因,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筛选出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限为2013年到2020年,对患者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21,检验,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心血管疾病相关因素的具体分析情况。
结果:筛选患者数量为1132人,其中20.9的患者为高危型,其中有过高危病史的数量达到228人,高血压类型数量为172人,62人属于血脂异常,其中76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大于20%。
多因素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了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其中包含男性、年龄、BMI、高血压病、LDL-C异常。
结论:筛查出患病高风险的人数占比较大,预防措施应采取多样性教育和综合相关干预,继而减轻人群患病风险。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gh-risk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registered in ourhospital from 2013 to 2020,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Patients from our hospital participating in the high-risk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rom 2013 to 2020 were selected and tested by SPSS 21.0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multivariate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the relevant factors detected in high-risk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1132 people were screene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high-risk was20.9%. 228 people had medical history, 172 had hypertension, 62 haddyslipidemia, and 76 had 20% risk.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 gender, age, BMI, hypertension, and LDL-C abnormalities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at high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relatively high, and health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igh-risk population; riskfactors前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过去十年中。
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制度(镇级)一、严格按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规范要求,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二、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本辖区内认真开展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摸底筛查、确诊、登记和建档管理工作。
三、在辖区内认真开展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定期对本辖区村卫生室慢性病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
四、认真做好慢性病患者的一年至少4次随访和1次体检。
同时做好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危重情况的紧急处理、分类干预、治疗指导和康复指导。
五、制定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和报告制度,定期开展筛查漏报自查和调查工作。
六、按照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
及时布展和更换健教内容,定期开展慢性病健康知识讲座。
七、及时做好慢性病资料及报表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上报。
建档资料做到规范齐全,填写内容清晰,不缺项,不漏项,无逻辑错误。
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村级)一、严格按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规范要求,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二、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本村内认真开展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摸底筛查、确诊、登记和建档管理工作。
三、在村内认真开展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配合镇卫生院做好慢性病患者的一年至少4次随访和1次体检。
同时做好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危重情况的紧急处理、分类干预、治疗指导和康复指导。
五、按照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
及时布展和更换健教内容,定期开展慢性病健康知识讲座。
六、及时做好慢性病资料及报表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上报。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信息表尊敬的调查对象:为了解我市慢性病相关情况,特开展本调查。
本次调查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不涉及隐私,请放心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一、基本信息1、姓名___2、性别___ (1)男 (2)女3、出生日期___年_月_日4、婚姻状况___(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5)分居(6)其他5、民族___(1)汉族(2)壮族(3)满族(4)回族(5)苗族(6)维吾尔族(7)彝族(8)土家族(9)蒙古族(10)朝鲜族(11)藏族(88)其他民族6、文化程度___(1)文盲或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中专/技工学校(5)大专(6)本科(7)研究生及以上7、职业类型___(1)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3)商业、服务业人员(4)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专业技术人员(7)军人(8)其他劳动者(9)在校学生(10)未就业(11)家务(12)离退休人员二、膳食信息采集用表(一)就餐习惯1、您一般每天吃几餐?□2、您一般每周在家吃几天饭?□3、您家通常在一起就餐的人数(1)早餐人数□(2)中餐人数□(3)晚餐人数□4、其中6岁及以下的人数□5、你早餐通常在哪吃?①家里②食堂③餐馆④不吃□6、你午餐通常在哪吃?①家里②食堂③餐馆④不吃□7、你晚餐通常在哪吃?①家里②食堂③餐馆④不吃□(二)各类食物摄入情况1、您平均每天吃多少主食(米、面、杂粮等)?□□.□两2、您平均每天吃多少新鲜蔬菜?□□.□两3、您平均每天吃多少水果?□□.□两4、您平均每天饮水量是多少?(1杯=250ml)□□杯5、您通常食用猪牛羊及禽肉的次数?□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吃或不吃6、您平均每次吃多少猪牛羊肉及禽肉□□.□两7、您通常食用水产品的次数?□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吃或不吃8、您平均每次吃多少水产品□□.□两9、您通常食用蛋类的次数?①每天2次及以上②每天1次③每周3-5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基本不吃或不吃10、您平均每次吃多少蛋类?□□.□个11、您通常食用奶及奶制品的次数?①每天1次及以上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基本不吃或不吃12、您平均每次吃多少奶及奶制品?(折合成鲜奶)□□□□.□克13、您通常食用干豆类的次数?□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吃或不吃14、您平均每次吃多少干豆类?□□.□两15、您通常食用豆制品的次数?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吃或不吃16、您平均每次吃多少豆制品?(以豆腐计)□□.□两17、您通常食用甜点的次数?(蛋糕、饼干)□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吃或不吃18、您平均每次吃多少甜点?□□.□两19、您通常喝饮料的次数?(咖啡、果汁、可乐、汽水、运动饮料等)□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喝或不喝20、您平均每次喝多少饮料?□□□□ml21、您通常食用坚果的次数?(瓜子、花生、开心果等)□①每天1-2次②每周5-6次③每周3-4次④每周1-2次⑤每月1-3次⑥每年6-11次⑦基本不吃或不吃22、您平均每次食用多少坚果?□□.□两(三)调味品以下信息以家庭为单位回答1、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斤植物油?□□.□斤/月2、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斤动物油?□□.□斤/月3、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两盐?□□.□两/月4、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斤酱油?□□.□斤/月5、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斤酱?□□.□斤/月6、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两咸菜?□□.□两/月7、您家通常每个月吃多少两味精?□□.□两/月三、身体活动信息采集表请您以周为单位,回忆平均每天的身体活动情况(没有的填“0”)1、您的工作主要属于以下何种活动?□(1)无工作(2)以座位的读写为主,上下肢活动很少,如文秘、管理、操作电脑等(3)以需要上肢或下肢参与,但用力不多的活动为主,如缝纫、售货等(4)含有较多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内容,如搬举轻物、快步走路、装修工、瓦工、宝洁等(5)含有较多重体力活动内容,如搬运重物、人力挖掘和装卸等2、通常情况下,您使用以下哪种交通工具上下班、上下学、购物等?使用的时间大概是多少?(只计算每次持续10分钟以上的活动)□(1)自行车□天/周;平均每天□□小时□□分钟(2)步行□天/周;平均每天□□小时□□分钟(3)乘车或开车□天/周;平均每天□□小时□□分3、以一周计算,您进行以下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只计算每次持续10分钟以上的活动)(1)大强度体育锻炼,如中速跑步、中速游泳、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天/周;平均每天□□. □□小时(2)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慢速游泳、太极拳、木兰拳、乒乓球、扇子舞、交谊舞、秧歌等□天/周;平均每天□□. □□小时(3)快速步行锻炼□天/周;平均每天□□. □□小时4、以一周计算,您在家进行家务劳动的时间是(只计算每次持续10分钟以上的活动)(1)重度家务劳动,如搬运重物、挑水、劈柴、自制蜂窝煤等□天/周;平均每天□□. □□小时(2)中度家务劳动,如擦窗户、手洗衣服、拖地板、看护孩子(背抱、游戏走动)□天/周;平均每天□□. □□小时5、闲暇时,您每天坐着、靠着或躺着(如看电视、用电脑、阅读、写字、吃饭、打麻将、打牌、下棋等,请减去睡眠时间)的累计时间是□□. □□小时6、您每天白天和晚上合计睡眠的时间是□□. □□小时四、饮酒信息采集用表请您回忆在过去一年里的饮酒情况,填写下表。
·疾病预防控制·上海北外滩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调查徐季超1丁蕾2费莉莉1(1.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 200082;2.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上海 200082)摘要目的:调查社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和高危人群对OP知识的认知度及健康行为。
方法:以2021年10-12月上海北外滩社区180名OP患者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人群146例,患者34例;男性34例,女性146例;年龄52~90岁。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满分28分)进行OP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
结果:OP知识问卷总分中位数为19.0分。
OP患者和正常体质量指数者的得分较高 (P<0.05)。
OP患者在规律服用钙片和奶制品比例高于高危人群(73.53%和82.35%比20.55%和62.33%,χ2=36.48,χ2=4.94,均P<0.05)。
24%的OP高危人群曾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
电视、报纸、微信等媒体是OP知识的主要来源。
结论:上海北外滩社区OP患者及高危人群对骨质疏松知识了解处于中等水平,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认知缺陷,摄钙及自主行骨密度检测行为存在不足。
医务人员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健康指导,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关键词骨质疏松;患者;高危人群;认知度;健康行为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08-0054-04引用本文徐季超, 丁蕾, 费莉莉. 上海北外滩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调查[J]. 上海医药, 2023, 44(8): 54-57; 62.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s of the osteoporosis patients and high risk population in Beiwaitan Community in ShanghaiXU Jichao1, DING Lei2, FEI Lili1(1.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 of Beiwait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China; 2.Community Department of Beiwait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s of the osteoporosis(OP) patients and high risk popula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OP patients and high risk population in Beiwaitan Community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mong them 146 were risk cases, and 34 patients; 34 cases were males and 146 females; the age was from 52 to 90 years.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full score of 28 point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OP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 Results: The median total score of the OP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was 19.0. OP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 scored higher(P<0.05). The proportion of OP patients taking calcium tablets and dairy products regular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risk population(73.53% and 82.35% vs 20.55% and 62.33%(Χ2=36.48, Χ2=4.94, average P<0.05). 24% of OP high-risk population received dual-energy X-ray bone mineral density test. Television, newspaper, WeChat and other media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obtaining the OP information. Conclusion: OP patients and high risk population in Beiwaitan Community in Shanghai have a moderate degree of OP knowledge. They have cognitive deficiencies in some aspects and there are deficiencies in calcium intake and autonomous bone mineral density testing.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strengthen the OP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基金项目: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研课题面上项目(虹卫2102-31)通信作者:费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