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叙事作文:药罐子的味道_4
- 格式:docx
- 大小:15.38 KB
- 文档页数:1
浓浓药香飘作文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味道,那就是药香。
那股子味儿,就像一个霸道的小怪兽,直往你鼻子里钻,让你躲都没处躲。
可后来啊,这浓浓药香却成了我心中一种特别的存在。
我记得那时候,只要一听到要喝中药,我就开始各种耍赖皮。
那一碗黑乎乎的药汤,看着就像女巫熬出来的魔法药水,感觉喝下去能把我的舌头苦麻掉。
每次都是老妈拿着碗在后面追,我在前面像个小泥鳅似的到处跑。
但是,奶奶却对这些中药情有独钟。
奶奶的小屋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药香。
她有一个小小的药柜,那药柜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小宝库。
一个个小抽屉上面写着各种药名,什么当归、黄芪、枸杞啥的。
奶奶每次打开药柜拿药的时候,那药香就“轰”的一下,全跑出来了,满屋子乱窜。
有一次我感冒了,怎么也好不了。
西药吃了一堆,嗓子还是疼得像着火一样。
奶奶就皱着眉头说:“这西药吃了不管用,还得咱老祖宗的中药来。
”于是,奶奶就开始在她的小药柜前忙活起来。
我看着她把各种药材从抽屉里拿出来,小心翼翼地称好,再放到砂锅里熬。
那股药香就慢慢地从砂锅里飘出来,一开始还淡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奶奶笑着说:“这中药啊,就像一个慢慢发挥威力的小战士,可不像那些西药一下子就冲锋。
”等药熬好后,我闭着眼睛,捏着鼻子,一口就把药喝了下去。
奇怪的是,这次我竟然没有觉得那么苦,也许是因为这药是奶奶亲手熬的吧。
而且啊,喝了几次中药后,我的病还真就好了。
从那以后,我对这浓浓药香就没那么反感了。
我发现中药馆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里面坐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有老人,有年轻人,甚至还有小孩。
大家都在那浓浓的药香里,等着药师给自己配药。
药师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师,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症,从那一排排药柜里拿出不同的药材。
有一回我陪奶奶去中药馆,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那嘟囔:“这中药真能管用吗?”旁边的老师傅笑着说:“小伙子,这中药可是咱中国几千年的宝贝呢,你就放心喝,这药香啊,能把你身上的病气都给熏跑喽。
”现在啊,我走在街上,闻到中药房飘出的浓浓药香,心里就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药的味道初中记叙文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药的味道初中记叙文(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药的味道初中记叙文药的味道初中记叙文“唉呦!”肚子又开始痛了,轻微却持续的痛使我无法专心地念书。
拿起桌旁散发出奇臭的药,一杯水配下后,闻闻手指头,早已被浓烈的臭味占领,“正露丸”的威力可真不小呀!小时候每当拉肚子时,爸爸总是拿出正露丸给我,但由于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臭味,我宁愿多受点苦。
当时我只觉得爸爸一定在骗我,随便拿个药而已,怎么会有药这么臭,就像吃到苦瓜的感觉。
直到一天夜晚,我被剧烈的疼痛惊醒,痛得几乎是蹲着爬到客厅。
不得已之下,我只好手包着卫生纸,拿了两粒正露丸,硬是憋足了气才吞下去。
那股异臭充满整个客厅,就连我包着卫生纸的手指也染上味道。
我惊恐的爬去洗手,但我再怎么用力搓,那臭味就是挥之不去。
当时我心想:我的手指会一辈子都那么苦臭,碰到的`东西也会染上那如噩梦挥之不去的味道吗?肚子不一会儿就好了,臭味也在隔天消散,总算让年幼的我安心不少。
只是之后除非肚子痛到受不了,不然我也尽量对它“敬而远之”,毕竟那味道真的是令人退避三舍。
长大之后,我都叫它“臭友丸”,说也奇怪,竟然觉得它越来越香,或许是心理作用吧!觉得它的疗效灵验就慢慢的不再排斥,甚至还会主动去吃,而不是在爸爸三催四请下。
如今我已知道其实爸爸当时是真心对我好的,而不是要欺骗我,父母总是会为儿女着想,就算儿女不喜欢,但仍然是为我们好。
就犹如求学一般,尽管苦,却是让我们未来能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尽管臭,却是对我们身体好。
只可惜子女往往辜负父母的好意,非要挫折来临才肯改进、才看透当时的无知。
闻着指头的味道,彷佛疼痛已好了大半,望着桌旁的正露丸,感谢父母的爱。
篇2:初中记叙文:端午的味道端午的味道今年的端午,气氛不是那么浓重,好像很随意似的。
也没有亲手包粽子,说是因为物价上涨,到底三天没包。
以前的端午,就像是举行一个很隆重的典礼一样,全家都很忙。
苦药的滋味苦药的滋味桌子上的瓶瓶袋袋,都装满了苦药,散发着那种特有的苦味,可在这苦味中,却也夹杂着一股香甜。
—题记幼时的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妈妈总是让我和各种各样的药,使得小小的我每天生活在苦味中,可渐渐的,随着我的长大,却也觉得有股香甜夹杂其中。
记得小时候,自己任性、耍小脾气,吵吵闹闹不爱吃药,回想起来,觉得自己那一次做的好过分。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我拿着一张打满红叉叉的试卷回到家中。
刚进门,妈妈便将准备好的药和水送到我的面前,笑脸相迎地让我吃药。
然而,本来就为考卷烦恼的我却又要来吃这些奇苦无比的药,不仅更加烦怒,猛一挥手,黄色的、黑色的药片变落到地上,一蹦一蹦的弹起又落下,我手中的试卷也伴着水杯的破碎声飘到了地上,地上的水渐渐将试卷浸透,一个个红叉叉也模糊了。
这时,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没有生气,也没有责怪我,只是又重新拿出药,默默地收拾着地上的狼藉……那个下午,伴着阴雨,我只觉得药是苦的,可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态度变了。
时光荏苒,我长大了,也渐渐变了。
又是一个下午,只是这个下午处处散满了明媚阳光。
放学回到家,迎来的依旧是妈妈始终不变的笑脸,药以及水,我不再大吵大闹,只是静静地接过,当我坐到沙发上时,不经意的瞥了一眼妈妈,却忽然发现,妈妈变了——岁月的沧桑渐渐地爬上了母亲的脸庞,代替了以前的红润细腻;时间在妈妈的双鬓留下了痕迹,抹去了以前的乌黑发亮;妈妈的身影不再健壮,有了些许劳累的痕迹……这时,我眼前忽然浮现出妈妈一直为我买药奔波的身影,浮现出妈妈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打工的样子,浮现出妈妈为我的身体而担心心疼的表情……而我,却总是大吵大闹,不肯乖乖吃药,有时甚至打翻水杯,可妈妈依旧不生气,为了让我吃药,为了让我身体健康,妈妈付出了太多、太多……那个下午,伴着阳光,想着妈妈的操劳我忽然觉得,手中的药,并不只是苦味,还有一股香甜夹杂其中,那种香甜叫做母爱。
从阴雨到阳光,苦药的味道渐渐变了。
弥漫在记忆中的药香作文说起这药香,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记得小时候,家里那瓶老式的中药粉,每次熬药的时候,那香味儿就像一股魔力,把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气氛中。
那时候,我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药罐子,一闻到药香就忍不住要往房间里跑,眼睛都快变成“药罐眼”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抓了几副中药,说是让我补补身子。
我看着那些药材,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可是,熬药的过程可真是煎熬。
那些药材泡在水里,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在跳舞,水花四溅,香气扑鼻。
我坐在旁边,一边看一边等,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瞬间。
等到药熬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那味道简直了!就像是一颗颗糖葫芦在嘴里爆开,甜得让人心花怒放。
我一边吃一边感叹,原来中药也能这么美味啊!从那以后,我就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事就喜欢翻翻书,研究研究各种药材的功效和用法。
现在想想,那些中药的味道虽然有些苦,但它们却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比如,那次感冒发烧,就是吃了妈妈给我抓的中药才治好的。
还有那次肚子疼,也是因为误食了一些不该吃的水果而引起的。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那个需要依赖妈妈照顾的小孩子了。
但我依然怀念那段充满药香的日子,怀念那份纯真而又坚韧的精神。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都会想起那些中药的味道,提醒自己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克服。
所以,我要感谢那些曾经陪伴我度过难忘童年时光的中药。
是它们教会了我如何坚强、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争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中药文化,了解它的魅力所在,让这份古老的智慧继续传承下去。
我和药学的故事作文说起我和药学的缘分,那得从一次“惨痛”的经历开始。
小时候,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有一次,我趁着爸妈不在家,偷偷地翻出了家里的药箱。
那五颜六色的药片和胶囊,在我眼里就像是神秘的宝藏。
我拿起一瓶标有“感冒灵”的药,看着那小小的颗粒,心里想着: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味道呢?于是,我鬼使神差地倒出了几颗,放进嘴里嚼了起来。
哎呀,那味道,别提有多难吃了!又苦又涩,我连忙吐了出来,可是嘴里那股怪味怎么都消散不去。
没过多久,我就觉得头晕晕的,肚子也开始不舒服。
等到爸妈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沙发上蔫蔫的了。
他们一看我的样子,再看到被我翻得乱七八糟的药箱,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妈妈又急又气,一边数落我,一边赶紧带我去了医院。
一路上,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后悔,想着自己怎么就这么傻,乱吃药。
到了医院,医生严肃地询问了情况,然后给我做了一系列的检查。
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我的心一直悬着,生怕自己出了什么大问题。
好在最后医生说我吃的量不多,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是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告诉我乱吃药的严重性。
从那以后,我对药充满了敬畏之心,也对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开始好奇,这些小小的药片和胶囊,为什么能治病?它们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上了中学,化学课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通过化学知识,我了解到药物的成分和反应原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药学世界的大门。
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药学的领域。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我几乎所有的志愿都填了药学相关的专业。
最终,我如愿以偿地被一所知名大学的药学专业录取。
进入大学,真正开始接触药学专业的课程,我才发现这门学科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每一门课程都像是一座等待我去攀登的山峰。
记得有一次上实验课,我们要自己合成一种简单的药物。
从准备实验器材,到精确地测量药品的用量,再到控制反应条件,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
家里的楼上放着一堆瓦罐,从我记事起,其中的一只药罐子就存在了,到现在已有8年之久。
当然,8年也只不过是在我的记忆里罢了,对爷爷奶奶来说,可能更久。
小时候总爱去楼上玩,拿那些瓦罐和其他东西,家人们为了防止我打破那仅有的药罐,就把它收了起来。
一天,我见爷爷拿出那只药罐子,坐在一旁细细端详。
见厨房里的奶奶走了过来,爷爷便说:“这玩意儿在楼上放了这么多年,咋说也是个古董了,放在家里也不用,要不卖掉吧?”奶奶答道:“那咋行?万一谁不舒服想熬个药,这玩意儿可是不容易找。
留着吧,指不定哪天用上。
”于是,那只药罐子就被留了下来。
果不其然,有一年,姐姐需要喝中药,就用上了这个平日不起眼的小药罐子。
熬完中药,奶奶在一旁说:“这药罐子都这么长时间了,竟然还能用,质量不错。
”说罢,开心的笑了笑。
又过了几年,奶奶也因为病需要熬药喝,便再次用上了药罐。
药材在药罐里“咕咕”地翻滚,不一会儿,浓郁的中药味便飘了出来。
然而现在,我也用上了这药罐子。
奶奶把食材放在药罐子里。
我坐在一旁静静等待。
屋外,树上知了不停地叫,风拂过,树叶沙沙的响,小鸟叽叽喳喳地叫,阳光照映的地面上,映出几只鸟影。
“咕噜”药沸腾了起来。
我望着沸腾的药罐子和药罐子下熊熊燃烧的火焰。
想到:是不是药罐用被火焰烧灼的痛苦换来了我的健康?它的身上承载了太多太
多的痛苦和煎熬。
药香作文中医爷爷是个老中医。
药熏味和陈木味交织的棕揭色柜台,有着密密麻麻的抽屉,老旧发黄的标签上,字迹已然模糊。
一杆小称,一个舂桶,一纸药方。
总有一双巧手在陈旧的柜台上穿梭不歇。
我总是坐在一旁的老藤摇椅上,晃悠晃悠地看着爷爷在台子里抓药、捣药、熬药。
从前的我总会被将屋里围得严严实实的药气呛得眼冒泪花。
爷爷便是抓出几片甘草片让我含进口中,慢慢地咀嚼。
细细品味后,我品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那甘甜仿佛充盈了整个身体,让我免受药气之害。
我似是从甘草片中解读出了密码,从此开启了一扇通向草木世阔界的门。
童年是在一碗碗黑褐色的汤药中度过的,回忆起来却是淳香甘甜的。
爷爷总是佝偻着身子,往一个脏兮兮的药舂桶中捣弄。
药罐下散着灼灼火光,盖上盖后,那盖上的小孔会冒出滚滚白气,氤氲在整个屋子里。
罐子里咕噜咕噜地,停了火揭开盖,就恢复了平静。
那时药便熬好了。
他会捎上两颗冰糖,笑眯咪地端着盛放黑乎乎汤药的小瓷碗来到我的病塌旁,说:“来,乖,把这个喝了病就快快好了。
”望着那如沼泽般的颜色,散发着的苦味,我拼命别过脸捂紧了嘴。
他就变戏法般掏出两块糖:“喝完有糖吃哦。
”这就是无法抵御的诱惑。
我眉心拧成一团,颤抖着接过碗,一吞口水,长抒一气,捏住鼻子一口就干,然后立马抢过冰糖直往嘴里塞。
我生病调理的时间里,爷爷总是会拿出中药典与我翻开看。
起初我是很敷衍的,他指给我看书上的图画,教我一遍遍念那些名字。
几个名字好似闯入我的心中:白岁、沉香、玉竹、半夏,好美的名字!我暗暗感慨。
我逐渐来了兴趣。
我时常在脑海中重复那些名字,闭上眼想象着古时的医者于山间寻药,他一定文采斐然,感受着万物的生气,醉于草木的乐趣,才想出这么美的名字。
爷爷有时和我讲中医,讲着草药的功效,讲入迷了又会讲说这世间的万物皆是可作药的,药不单是那一片叶,一株草,阳光也是药,驱寒疾的药;所有的美好都是药,驱心疾的药……我听着听着,不觉间沉入了梦乡,那也有我熟悉的气息。
因为梦里的我在整是药草的山间嬉戏……看药典,帮爷爷看着炉子、理理药材是我那时最大的乐趣。
藏在药罐里的爱作文我又剧烈地咳嗽起来,感觉肺都要被咳出来了。
妈妈闻声赶来,满脸的担忧,眉头皱得紧紧的,“这可怎么是好呀?”在我记忆中,从小我的身体就不太好,三天两头地生病。
每次生病,家里那只陈旧的药罐就会被妈妈拿出来,为我熬煮那又苦又难闻的药汤。
记得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妈妈着急得不行,一会儿给我换毛巾冷敷,一会儿又给我量体温,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烧怎么就退不下去呢?”爸爸在一旁安慰妈妈:“别太着急,孩子会好起来的。
”妈妈瞪了爸爸一眼,说道:“能不着急吗?这是咱的孩子!”说完,妈妈就急匆匆地走进厨房,开始为我熬药。
我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听着厨房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心里满是感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妈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走进房间,“宝贝,来,把药喝了就会好起来的。
”那药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我把头扭到一边,说:“妈妈,我不想喝,太苦了。
”妈妈耐心地说:“乖,良药苦口利于病,喝了才能快点好起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呀。
”我还是不情愿,妈妈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那妈妈给你加点糖,好不好?”我这才勉强点了点头。
妈妈一勺一勺地喂我喝药,每喂一勺,都会轻轻地吹一吹,生怕烫着我。
我看着妈妈那关切的眼神,心里想:这药再苦,我也要喝下去。
好不容易喝完了药,我感觉自己的嘴巴里都是苦味,妈妈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递给我一颗糖,笑着说:“吃颗糖,嘴巴就不苦啦。
”还有一次,我咳嗽得特别厉害,晚上都睡不好觉。
妈妈每天早早地起床,为我熬药。
那几天,妈妈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人也憔悴了许多。
我心疼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别这么辛苦,我会好起来的。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只要你能快点好,妈妈辛苦点算什么?”药罐里的药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就像妈妈对我的爱,永不停歇。
这爱,不就像那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房吗?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身体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渐渐好了起来。
而那只药罐,也被妈妈收了起来,但它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我努力读懂药中的味道高中作文我努力读懂药中的味道高中作文有好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我似乎都快忘了,家中那整天都弥漫的浓浓的药味。
记得小时候,家中的阳台上,还有着许多许多的兰花。
晴天的时候,祖父总是要和祖母到阳台上侍弄一番。
当然,每当这时总会有我,倚在祖母的怀里,一脸惊奇地看着、嗅着。
那青色的草叶中长出的花朵,白的、淡黄的、紫红的.,煞是好看。
尤其是在晴好的日子里,阳光透过玻窗照射进来,那青青的兰叶越发清幽,淡雅的兰花愈发芬芳。
众多兰花凝成的香味,是那样的沁人心脾。
清新绕着童年,兰香更盛。
记忆里,每当闲暇的时候,祖父总拿着剪子,剪剪叶片、修修叶根,也总是爱用那带着泥土的手抚摸我的脸。
而这时,祖母也总会用浇花的水壶去浇祖父,却总是被祖父夺去。
然后,他大笑几声,就往厨房里去了,剩下祖母埋怨地嗔视和一脸吃惊的我。
童年里,父母总是忙于工作。
照顾我和家里的兰花,成了祖父祖母生命的全部。
可从我三岁开始,他们相继生病了。
从此,家里便总是弥漫着难闻的药味。
有好多次我要去给祖父捶捶背,他却总是一把推开我。
夜里也不让我挨着他们睡了。
我纳闷极了,要知道在以前,只要我哭一声,祖父就会立刻过来抱我、哄我。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睡不好,祖父更是整夜整夜地抱着我睡觉。
我生病发高烧,他总是一宿一宿地不睡觉守着我。
他宽大的怀抱曾一度是我最舒适温暖的港湾。
一天,我又来到阳台上,突然发现,那原来青青透碧的兰叶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黑色的斑点,很是难看。
我急忙跑去问祖父原由,祖父淡淡地笑了笑说,没事,可能兰草也生病了。
家里的咳嗽声越发多了,欢笑声少了。
每天,药罐子却是歇不到一刻,便又架在炉上了。
蔓延的药味盖过了幽兰的清香,祖父的咳嗽声也渐渐占据了黑夜的寂静。
多少次的梦回转醒,多少次的皱眉叹息。
生活的趣味似乎一霎时变少了许多。
看到祖父祖母每天喝那苦涩的中药,我心里恨透了这药味。
渐渐地花开了,渐渐地花衰了,渐渐地人瘦了,渐渐地人去了。
只是,那挥之不去的药味,总是萦绕在身边,那样的刺鼻、刺心。
细细品出药味作文800字太爷是个老中医,家中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草药。
我总喜欢端着凳子,在一旁静静地看太爷磨药熬汤。
当那一缕苦涩的药味弥漫着整个屋子时,我的心都醉了。
小时候,常在药铺里玩耍。
高大结实的柜台,黑褐色的漆面,发黄陈旧的标签,便是这药铺的全部风景。
一杆小称,一双巧手,在沉重的深褐色的药气中穿梭不歇,这大概便是太爷的大型活动。
他嘴角微扬,其实畅想着在遥远的山中,是不是有人温柔地采摘着草药,然后晾晒、整理。
常他也经常像变戏法似的将一两片甘草萦绕于舌间,仿佛在这苦涩的药中,他已体会出了生活的甘甜。
那时候的我并不理解太爷的行为,只是隐约记得那一碗褐色的药汤里夹杂着太爷玉肌的背影和从里那药罐里冒出的气味,还有不断不断舔舐着药罐底部的蓝色火焰都一一定格在时光碎片边上。
那时太爷总会端蓝着一个白瓷碗,手里拿着两块冰糖,笑眯眯地递到我面前,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多喝这些药可以强身健体。
”我反倒受不住那药气的“侵害”,常捏着自己的鼻子,忍着气喝下去,一口苦水瞬间充斥着我的口腔,可真谓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时候我却会任性地将药碗打翻,想当年,让太爷操了多少心。
在药铺中只能靠看书来消磨时光,于是我便从老三的草药书中认识了许多美妙的名字,有白芷、半夏、紫宛,青黛……太爷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它们的药效。
我常想它们一定是温婉卓越的女子,然后化作化做这药酒给病人以最大的安抚,要没有怎么会有如此动人的名字。
《红楼梦》里林黛玉怜爱的身影,也许只有药香味衬托才楚楚动人吧。
夏喝香薰解暑,冬喝冰糖燕窝……氤氲显得中才的潇湘馆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长大后,曾一度和太爷一起去乡间采药,一路上春和景明,或是淫雨霏霏。
背着背篓的太爷,专注地捻着一颗颗草药细细地品味着它们的气味。
回来的路上,大嫂那些大大的药铺见到太爷得意的精气神,至今难忘。
原来,这样的草药香,仿佛是一种特殊的旋律,散落在城市和乡间的每一个书架,给会带来孩提的我带来了欢乐与健康。
药罐子的味道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叙事作文的药罐子的味道,欢迎阅读。
很久了,再也没闻到过那一段时间屋中总是飘逸着的发苦的药香,但是那比药味还浓的情却像那药罐子一样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前些日子,在家中整理杂物,不经意的,翻到了一个黑乎乎的沙锅,凭着儿时的记忆,依稀可以辨认出这是那个药罐,掀开锅盖,有一股熟悉的药香渐渐飘了出来,飘进了我的心中,飘进了我的记忆深处,激起了我记忆的浪花,思绪随着这药香飘回了儿时。
儿时的我体质差,经常生病,而且不易痊愈,反反复复几次后,便出现了大毛病。
母亲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开始在家和医院间奔波,可最多的时间还是在家中熬药。
那段时间,叫醒我的既不是母亲,也不是闹钟,而是清晨母亲熬药时,药罐中飘出的阵阵药香。
有时,我喜欢搬个凳子,坐在母亲身旁看母亲熬药,一会儿她用筷子搅一搅药,一会儿调火焰大小。
药开时,母亲将锅盖半敞,蒸汽推动着盖子,使它有节奏地在罐口跳动。
蒸汽一缕缕地升腾到空中,淡化在空中,如此一来偌大一个房子,竟角角落落都有一丝淡淡的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
有时,我会看着那袅袅飘起的淡蓝色蒸汽听母亲柔声讲那一个个充满梦想的故事。
有人说我是从苦药罐中长大的,我不完全否认;但我还要补充一点,我是从充满母爱的药罐中长大的。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