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速度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计算九年级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物理计算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的一些主要的物理计算知识点。
一、速度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它的计算公式为:速度= 距离 ÷时间。
在速度计算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例如距离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此外,如果给出的速度单位是千米/小时,需要转换为米/秒进行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速度表格、速度公式以及速度-时间图像等工具来辅助计算和理解。
二、加速度计算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它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 速度变化量 ÷时间。
在加速度计算中,需要注意速度变化量的正负。
如果物体的速度增加,则速度变化量为正;如果物体的速度减小,则速度变化量为负。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²。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加速度表格、速度-时间图像以及等速度运动和变速度运动的特点来解决加速度计算问题。
三、力的计算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和运动。
力的计算公式为:力 = 质量 ×加速度。
在力的计算中,需要注意质量的单位通常是千克,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²,力的单位则是牛顿(N)。
如果给出的质量单位是克,需要转换为千克进行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力的概念图、力的分解、叠加力等方法来解决力的计算问题。
四、功的计算功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
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在功的计算中,需要注意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则夹角为0°,cosθ为1;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则夹角为90°,cosθ为0。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实验数据、重力对物体的功以及快慢运动的变化等方法来解决功的计算问题。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定义: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它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公式: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平均速度的公式为:=。
巧测平均速度: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
路程s用刻度尺测量,时间t用计时的停表、手表等测量,再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
但有时可以巧妙的借助于其他已知的距离作参照,而不必用刻度尺去测量路程。
1.测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方法:利用学校操场上跑道的长度来测量。
学校操场上的跑道长是已知的,如400m的跑道。
用手表测出自己慢速、中速、快速骑自行车时通过.400m跑道所用的时间,则可计算出慢速、中速、快速骑自行车时的平均速度。
2.估测汽车的平均速度方法:利用路边的里程碑来测量。
公路边上都设置有里程碑,它是公路长度的标记。
从某一里程碑,如10km处开始计时,当汽车通过 40km的里程碑时结束计时,则汽车通过的路程s: 40km?10km=30km。
再根据汽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即可计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估测火车的平均速度方法:利用火车经过铁轨接口时发出的撞击声来测量。
我同的铁轨每根长为12.5m。
乘火车时总能听到有节奏的“嘎嘎”声。
这是火车经过铁轨接口时发出的撞击声。
用手表测量时间,从听到某组“嘎嘎”声开始计时,并同时从零开始数“嘎嘎”声:0、l、2、3……如存 1min内数得火车发出80组“嘎嘎”声,则火车住1min内通过的路程s=12.5×80m=1000m。
根据路程和时间即可计算出火车在这1min内的平均速度v= 60km/h。
生活中测量速度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时间,然后应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借助光电计时器(如图)测量小车通过一段距离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的运动速度。
我们还可以用速度仪等仪器(如图)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初三物理公式总结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或10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求物质的质量:m=ρV;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Gh(h为高度)W总=Fs10、斜面公式:FL=Gh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mq (q为物体热值)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电流的关系:I=I1=I2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电流的关系:I=I1+I2电阻的关系:1/R=1/R1+1/R219、电功的计算:W=UIt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变形公式P=I^2R=U^2/R21、焦耳定律:Q放=I^2Rt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 I^2Rt =U^2/R=UIt=Pt=UQ=W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总=P1+P2+……【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4、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5、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凝固点:0℃水的沸点:10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6、一节干电池电压:1.5V7、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8、家庭电路电压:220V9、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10、动力电路的电压:38011、单位换算:⑴1m/s=3.6km/h; ⑵1g/cm3=103kg/m3 ; ⑶1kw·h=3.6×106J。
难点突破:速度计算专题汇总一.基础计算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 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四.交通标志牌11.甲错误!未指定书签。
物理速度练习题初三物理速度练习题初三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物体运动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初三学生巩固和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问题一:小明用时10秒跑完了100米的距离,求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解析: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距离÷时间。
根据题目,小明用时10秒跑完了100米的距离,所以小明的速度=100÷10=10米/秒。
问题二:小红用时5分钟跑完了800米的距离,求小红的速度是多少?解析:题目中给出的时间单位是分钟,而速度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所以需要将时间单位转换为秒。
1分钟=60秒,所以5分钟=5×60=300秒。
根据题目,小红用时300秒跑完了800米的距离,所以小红的速度=800÷300=2.67米/秒。
问题三:小李用时2小时跑完了10千米的距离,求小李的速度是多少?解析:题目中给出的时间单位是小时,而速度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所以需要将时间单位转换为秒。
1小时=60分钟=60×60秒=3600秒。
根据题目,小李用时3600秒跑完了10千米的距离,所以小李的速度=10000÷3600=2.78米/秒。
问题四:小张用时30分钟跑完了5000米的距离,求小张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同样地,需要将时间单位转换为秒。
根据题目,小张用时30分钟=30×60=1800秒跑完了5000米的距离,所以小张的速度=5000÷1800=2.78米/秒。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速度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只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距离和时间进行计算即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单位的转换是必要的,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生活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速度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超速驾驶,或者计算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所需要的时间等等。
物理速度的计算方法
1. 嘿,你知道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这个简单又好用的公式吧!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走了多远的路除以花了多少时间,不就知道自己走得多快啦。
比如说,你跑了 100 米用了 10 秒钟,那速度不就是 100 除以 10 等于 10 米每秒嘛!奇妙吧!
2. 哎呀呀,你想想看,计算物理速度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好玩儿呀!路程是那些积木块,时间就是把它们搭起来的过程。
比如一辆车开了 200 千
米用了 4 小时,那速度不就很容易算出来啦,200 除以 4 等于 50 千米每小时呀!是不是很有趣?
3. 嘿呀,物理速度的计算方法其实没那么难啦!就跟你吃蛋糕一样,路程就是整个蛋糕,时间就是你吃它的过程。
好比一个人走了 60 千米花了 6 小时,那速度不就是显而易见的 60 除以 6 等于 10 千米每小时嘛,多简单呀!
4. 哇哦,你可别小瞧了这速度的计算方法呀!这就好比是你找宝藏的线索。
比如你知道自己跑了 800 米用了 5 分钟,那速度一除不就知道了,
800 除以 5 等于 160 米每分啊,你说神不神奇呀?
5. 嘿,告诉你哦,物理速度的计算可重要啦!就如同你比赛跑步,你得知道自己的速度才能更好发挥呀!比如你游了 50 米用了 30 秒,那速度不
就是清楚得很,50 除以 30 约等于米每秒嘛,厉害吧!
6. 哎呀呀,物理速度计算真的超有用的呀!就像你看一部电影,你得知道它播放的快慢呀。
比如说火箭飞行了 10000 千米用了 100 秒,速度那就是 10000 除以 100 等于 100 千米每秒呀!是不是很惊人?
结论:物理速度的计算方法就是路程除以时间,简单又实用,掌握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呀!。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一.路线垂直(时间一样)问题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展测试。
*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场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如下图。
初中物理有关速度的计算物理速度的计算方法是初中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关于速度计算的详细解析,包括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方法和相关例题。
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用物理符号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二、速度的计算方法1.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速度指物体在时间区间内所做位移平均值与时间间隔之比,用公式表示为:v=Δs/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m/s),Δs表示位移(m),Δt表示时间(s)。
2.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瞬时速度指物体在其中一瞬间的速度,用公式表示为:v = ds / d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m/s),ds表示物体在很小时间间隔dt内所运动的位移。
三、速度计算的常见例题1.例题一:小明用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东骑行2小时后又向北骑行3小时,求小明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解答:位移∆s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位移组成。
先计算水平方向的位移:∆s₁ = v₁ * t₁ = 20 km/h * 2 h = 40 km再计算垂直方向的位移:∆s₂ = v₂ * t₂ = 0 km/h * 3 h = 0 km所以总位移为:∆s = √( ∆s₁² + ∆s₂² ) = √( 40² + 0² ) = 40 km平均速度为:v = ∆s / ∆t = 40 km / 5 h = 8 km/h2.例题二:小刚用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以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运动,求小刚行驶过程中的瞬时速度。
解答:由于正方形四条边等长,所以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的总位移为:∆s = 4 * 2 km = 8 km小刚行驶过程中的时间为:∆t = ∆s / v = 8 km / (80 km/h) = 0.1 h = 6 min所以小刚每6分钟瞬时速度为80 km/h。
四、总结速度是物理学中关于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之一、初中物理中涉及速度的计算一般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专题02 速度计算类问题1.速度公式及其变形(1)速度公式:v=s/t(2)变形公式:s=vt,t=s/v2.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min=60s(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1m/s=3.6km/h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和解题规律总结(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
决不能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4.速度公式应用(1)求解物体运动速度考法.根据题意找到时间和对应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公式v=s/t直接求解速度。
在解答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2)求解物体运动的路程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s=vt求解路程。
(3)求解物体运动的时间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速度,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t=s/v求解时间。
初三物理速度计算
一、速度基本计算
1、济南至青岛的快速客运专用铁路全长380km,若济南至青岛的运行时间为
2h,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潍坊至青岛的铁路长190km,则快速客车从潍坊至青岛的时间为多少?
2、某人骑车,40s前进了200m,若以此速度,要从A地到达8km外的B地,
需要多长时间?
3、某同学以1.2米每秒的速度从A地步行到B地需要30分钟,若骑自行车
只需8分20秒。
问:该同学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
1、李明的家距离学校600米,某天他上学时以1米每秒的速度走完了前一半
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用1.5米每秒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则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辆小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s
开始刹车,又经过4.4s滑行52m后停止。
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小明骑车上学,从家经书店到学校共5400m,家离书店1800m,他从家出发骑车到
书店用了5min,在此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又经12min到达学校。
求:
(1)小明骑车从家到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车过桥
1、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
1min,则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一列长200m的火车,匀速通过长1.6km的大桥,若火车在前1min内行驶
900m的距离,求这列火车全部通过这座桥需要多少时间?
3、一列队伍以2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80m的桥,用的时间是100s,求这列队伍的
长度。
四、相遇
1、甲乙两车相距500m,甲车速度为20m/s,乙车速度为36km/h,求两车经多长时
间相遇?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10km的两地出发,相向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为
54 km/h,乙车速度为10 m/s,求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
五、追及
1、甲以1m/s的速度向前走,乙在距甲100m的地方向前追甲,乙的速度为2m/s,求
乙追上甲时所走的路程。
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比乙车晚10分钟发车,乙车速度为60 km/h,如果
甲车30分钟追上乙车,则它的速度应该多大?甲车追上乙车时,两车运动的路程是多少?
3、小明和小红在400m操场上跑步,小明的速度为5m/s,小红的速度为3m/s.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后,小明追上小红需要多长时间?
4、野兔在草地上以10 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老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
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及野兔。
通过计算回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5、在一次引爆中,引火线长度为96cm,燃烧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6m/s 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600m以外的安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