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格式:ppt
- 大小:878.00 KB
- 文档页数:13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复习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 )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
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
(1)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
需要的:①蔗糖质量:50g X 5%=2.5g,②水的质量:50g-2.5g=47.5g 。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2.5g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1g/cm3,用量
筒量取47.5mL水。
(3)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
⑷装瓶,贴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最新初中化学知识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等。
小贴士:①所需固体的质量必须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如果称量的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偏小或偏大,则会引起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或偏大。
②所需液体的体积应使用量筒进行量取,如果量取的水偏多或偏少,则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或偏大。
【实验过程】步骤和方法记录和结论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①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氯化钠3 g;水47 g续表步骤和方法记录和结论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①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6%的氯化钠溶液25 g体积约24 mL;水25 g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思交流】1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案:左物右码,在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答案:眼睛视线和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案:在使用农药时,就应较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
考点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涉及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的基本操作要点、仪器的作用及误差分析等要点。
【精确解读】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等.2.实验步骤:计算→称量药品→量取水→搅拌溶解(1)计算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倒入烧杯中;(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3.误差分析(1)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从计算错误角度考虑:水的质量算多了,溶质的质量算少了;②从用托盘大平称量的角度考虑:天平读数有问题.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了,左盘放纸片但右盘没有放纸片,调零时,游码未拨回“0”刻度等;③从用量筒量取液体的角度考虑: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了;④从转移药品角度考虑:烧杯不干燥或烧杯内有水,量筒中的液体溶质未全部倒人烧杯中;⑤从药品的纯度角度考虑:溶质中含有杂质。
(2)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①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②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了;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1.容量瓶的选择和注意事项:①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常和移液管配合使用.以把某种物质分为若干等份.通常有25,50,100,250,500,1000mL等数种规格,实验中常用的是100和250mL 的容量瓶.2.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刻度线,使用时检验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②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3.具体操作: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使其倒立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处检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这样做两次检查是必要的,因为有时瓶塞与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密合用的瓶塞必须妥为保护,最好用绳把它系在瓶颈上,以防跌碎或与其他容量瓶搞混;4.溶液配制:(1)实验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2)实验原理:c=n/V(3)实验步骤:①计算:所称取固体的质量或所量取液体的体积.②称量:称量固体时要注意天平的精确程度,同样量取液体时,也要注意量筒和滴定管的精确程度.如托盘天平就不能称出5.85 g固体NaCl,量筒就不能量出5.25 mL液体的体积.因为他们的精确程度为0.1.建议使用电子天平.③溶解:一般在烧杯中进行,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有热效应,故还要冷却,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量、规格是受温度限制的,如果未冷却,会因为热胀效应而产生误差.④移液:转移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其下端一般应靠在容量瓶内壁的刻度线以下部位.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地转移到容量瓶中,以防产生误差.⑥定容: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⑦摇匀:这时如果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要再加水⑧装瓶: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液体,应盛装在指定的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设计点拨。
)学生实验:通过刚才这个小案例的分析,同学们更加关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精准度的问题了,那接下来请你与小组同学合作,试试自己能否准确的配制出5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
动手之前先要做好准备,请在实验报告单中填写你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并检查组内实验用品是否齐全,然后简要呈现实验方案(即步骤)。
(教师抽查几组准备情况)★【学生分组实施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展示自己的成果】生活拓展(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小组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追问学生)你认为自己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不是比xx同学的更准确?你敢不敢用自己配制的这份溶液给病人注射?为什么?(播放视频)自制生理盐水注射后的严重后果【学生观看,体会严格地定量溶液组成对医疗的重要性,感悟科学生活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
】(播放课件)定量配制溶液在农业、科研、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学生在质疑、交流、讨论之后关注到了实验的注意事项,同时明确了自己的实验任务,源于学生内心的竞争心理,学生势必满怀激情、信心十足的投入到实验活动中,活动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运筹能力、执行能力的训练。
通过观看微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严格的精准定量对生命安全的意义。
结合图片等信息,感受定量配制溶液在农业、科研、生活中的应用和《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对溶液的组成有了初步了解,能够理解“溶质质量分数”这一定量表示溶液组成方法的含义,学生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而且该实验学生已经在课堂上观察过老师的演示,所以再次到实验室完成配制溶液的任务并不困难。
但是,作为初中化学为数不多的定量实验之一,该内容对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操作准确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来看,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意识还存在欠缺,学生还需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通过交流讨论和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运筹、分析、执行、合作能力以及精准的定量意识。
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问题分析和活动反思环节需精心设计,以力求实现该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育价值。